《婧语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婧语春秋-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该王怒气不减地穿上鞋子,登上马车,如风旋去。
  人们颇有兴致地猜测,到底是谁能把他们家英明神武的大王气得当街暴走,鞋都不穿,是某个不懂事的美人呢,还是某个不争气的儿子?
  答案很快揭晓。
  楚君派某个使者到齐国聘问,从楚国到齐国需借道于宋,楚君特豪气地对使者道:“不必持借道证明,你尽管去。”
  于是该使者去了,去前特意向儿子交代了一下后事,然后如其所料地在宋国英勇就义了。
  为什么明知要借道他国,却像走自家后院似的不给开借道证明?或许楚君真的以为天下大同、任君逍遥了?
  为什么明知会遭到楚国的报复甚至灭国,宋国也要在这样的事情上较真?或许真如别国所说,该国太过骄傲、迂腐不堪?
  而同时借道郑国却不出借道证明的另一名使者却安然无恙,两相比较,楚君无可避免地愤怒了,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投袂而起、暴走街市。
  君王一怒,伏尸千里,一场战争正在酝酿。
  四月,楚伐宋。
  又是梅雨天气,叮叮咚咚的乐音透过绵绵的雨帘悠悠传来,仿佛也染上了雨雾潮湿而朦胧的馥郁之气。我循着乐音,漫过花园,在书房外的屋檐下看到了临雨击缶的瞽目少年。
  或许不能叫缶,而是几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杯子,泛着晚霞的颜色,随着他的敲击,水珠和乐音连绵而起,像夕阳下一群跃出水面的小鱼。
  我驻足倾听。
  本应是欢快的曲调,却因为这雨、这缶、这单薄的少年,而显出幽凉凄清的味道,不禁让人想起他那月光般深情悲伤的歌声。
  沉思片刻,我转身欲去。
  乐音突然停止,我回过头来,却见少年对着我的方向,已调成恭敬的跪姿,深深地垂下头去。
  我有一种偷窥被发现的错觉,些微尴尬之余,疑问脱口而出:“你看得见?”
  少年一愣,随即用那青翠欲滴般的悦耳嗓音答道:“小人自幼失明,看不见夫人。”
  夫人。。。。。。
  我真正惊了,如见灵异:“那你如何得知我的身份”
  “小人听到了脚步声,”少年款款答道,“步调优雅徐缓,是女子的脚步,还听到了丝绸的摩擦声,于是判断此女身份高贵,而且她宁可安静离去也不打扰小人,小人便知这是个懂乐爱乐的高贵女子,是以得知夫人的身份。”
  “。。。。。。”我哑然无语,只能暗惊他的敏锐。
  “你应该帮有司去缉盗,”沉默有顷;我认真建议,“定然一抓一个准儿,比你当乐师光明顺遂多了。”
  少年清秀的面容浮起浅浅的笑意;说不出的明媚动人:“以前也有人这么说过,只是小人去缉盗了,那大人们做什么呢,来唱歌么?”
  我想象了一下那个情景,不禁笑了起来。
  细细的雨丝落在微型的山川河流间,笼起淡淡的诗意,少年收起霞色的缶,诚恳地邀我进内室入座。
  说是书房,却并没有多少书卷,剑架、沙盘、地图倒是一应俱全。我突地想起那日的情景,心中顿时涌起说不出的感觉。
  少年向来扶他的童子做了一个手势,那童子连忙对我行礼,随后退下去备茶。
  少年道:“不知夫人喜欢听什么,弹琴还是唱歌?”
  我却并没有要他献艺的意思,便道:“你击的缶倒是有趣,好像一出窑便拿来用,都没有雕花上釉。”
  他轻轻地抚摸着身旁的缶,神色温柔:“这是小人儿时的一位朋友送的,他说要为小人烧制出最好听的陶器,所以每烧制出一组就让小人来听,最后一次,却来不及雕花上釉,就直接送进了火窑。”
  我道:“怎么,他出事了?”
  他微微抬起面孔,直到此时,我才发现,他只是形似少年,神情却是那般的痛楚与沧桑:“不,他还活着,只是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了。”
  我惊得几乎当场跳起。
  “怎么他自己。。。。。。”想象着那个场景,我只觉的心惊肉跳,溃不成句。
  他凄然一笑:“这天下怎么会有那么傻的人呢,我挨打,他受痛,我偷东西,他顶罪,他是乐官的儿子啊,衣食无忧,前途光明,我算什么呢,我只是连父母都厌弃的瞎孩子。我们在乐官手下讨食受训,就像别人脚下的泥,别人要打要骂要送要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那一年,郑国的相国叛乱,逃往宋国,郑君想让宋国把相国度过来,便送了宋国一笔丰厚的财物,其中就包括我在内的几个瞽目少年。我的那个朋友知道后,抵死不让,说我已经受了那么多苦,不能再背井离乡让宋国人欺负,但君命不可违,乐官把他打了一顿后关在柴房闭门思过,可是当晚,柴房传来一声惨叫,大家跑去看时,只见他血流满面倒在地上。他用尖锐的木材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少年像是不堪寒冷似的微微发着抖,满面泪痕:“他对乐官说,要送就把他也送去,让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可最终我们谁也没有去宋国,乐官痛不欲生,我愧疚无地,他却冷静地说,看不见了,倒可以专心学艺。从此以后,他的琴艺是越来越好,在我的心中,他就是琴圣乐旷。”
  雨声转为稀稀落落,少年凝神倾听,声音如梦似幻:“这江南的雨怎么这么多呢,一到阴雨天气,他的眼睛就会又疼又痒,怎么受得住呢?”眼泪如晚秋的蝴蝶悄然蜕化,“可我却什么也做不了,除了在他生辰时敲一首他听不见的乐曲什么也做不了。”
  雨声如泪水纷纷飘落,安静的内室,仿佛有余音幽幽回响,揪起人心最深的痛,缓缓萦绕。
  我问:“你朋友也在楚国吗?”
  少年道:“他被送给了司马公子返。”
  我沉思片刻;轻道:“乐慧,我不能向你保证什么,可是既然知道了你朋友在哪儿,我会尽量想办法,让你们团聚。”
  那一刻,乐慧伏在地上,泣不成声。
  我在花园流连许久,无声流泪,我不知道自己是为了谁,是乐慧还是自己。
  雨渐渐停了,浓厚的阴暗如酽酽的暮色笼在上空,我擦干眼泪,等心境慢慢平复,才带着一身凉意回到寝处。
  枝灯已经点亮,暖暖的光影如水荡漾,我刚要叫青嫘倒水过来,忽见自己的席毡旁落了一方白绢。我顺手拾起,上面竟是一首诗:
  桃有芳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嗟吁兮!
  那句“飘而为苴”精准地击进我的内心深处,我怔然良久,心底升起一股凄楚感。
  提起笔,我在白绢下方回了一句:
  桃有绮英,烁烁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乎!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我安慰,看着上面的字迹,我默然良久。
  青嫘闻声赶来,道:“夫人散步回来了,也不喊奴婢一声,出去也不让跟随,着了凉可怎么办?又不肯吃药。”
  嘴里嘟囔着,却是快手快脚地倒了水过来,看到我手中的白绢,惊讶地“咦”了一声。
  我抬眼看她:“怎么了?”
  青嫘捂着嘴,指着那方白绢,眼睁得溜圆:“是谁把这么贵的白布涂得乌漆麻黑的,太不长眼了,快,让奴婢洗洗去。”
  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责问道:“我倒要问你,是谁把它丢到这里来的,我出去的时候有人来过?”
  青嫘支吾:“就来过一个侍女,很快就走了,并没有见扔什么东西。”
  我眉头微皱:“这么长时间,你做什么去了?”
  青嫘道:“我捡到一只鸟,翅膀受伤了,我照看它来着。”
  “鸟?”
  “嗯,夫人要不要看看?”
  青嫘献宝似的不知从哪里捧出一只大盒子来,喜滋滋地道:“看,多威风的鸟,落到咱们这儿,可不就是缘分嘛。”
  我哑然瞪着那只鸟,灰突突的羽毛,锐目利喙,爪子尖利,炯炯有神的圆眼警觉盯着我,眼中寒光四射。
  我不禁后退一步:“这是什么鸟,这么凶!”突然想起什么,惊疑,“鹰?”皱眉打量它纤小的体型,疑惑,“营养不良的鹰?”
  青嫘无语。
  我道:“你问问它,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怎么受的伤。”
  青嫘:“。。。。。。”
  我睨她:“你不是会鸟语么,鹰语也应该会吧?”
  青嫘:“这个。。。。。。真不会。”不待我回答又神采奕奕道,“不过,我准备把它培养成一只信鸟。”
  我很意外,意外之余心中不由浮起丝丝感动:“不管能不能培养成,青嫘,我都会记住你这份用心。”
  青嫘:“一定能成,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只信鸟。”
  我:“。。。。。。”
  青嫘:“它掉下来的时候腿上绑着一只信筒,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养成咱们的信鸟。”
  “。。。。。。”
  为了查出鸟的来历,我有意无意地向家宰打听山川鸟兽一类书籍,诚然,我可以直接找猎人询问答案,可是,在这件事上,我和青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低调。
  夏日的黄昏,晚霞灿然,屈墨把一本《鸟兽博物志》送到我的面前:“听闻夫人在寻找这样的书籍,墨便让人赶制了一本,也不知合不合夫人的心意。这里面只记载了常见的鸟兽,太稀有的还需继续考察。”
  厚厚的羊皮卷,图谱清晰,制作精良,无声地昭示着它花费了怎样的精力物力,我心境复杂地抚摸它细腻的纹理,抬头微笑:“难为你;我很感激。”
  似有一抹流光自男子眼中划过,但随即化为温然的笑:“这是墨应该做的,夫人不必客气。”
  而我已经忍不住翻看手中的书页了,目光停留处,心中突地涌起难以抑制的惊喜:鹞,原来它的名字叫做鹞!
  耳边却悠悠地响起另一种声音:“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夫人,父亲他,在伐宋的时候,阵亡了。”
  我手指一颤,愕然抬起眼睛。
  

  ☆、画卜

  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诅咒,在听到消息的那一瞬,我的耳边忽地响起景煜那幽魅般的话语:此女,乃天下至不详之人也。。。。。。一股莫名的寒意缓缓蔓延上脊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屈墨道:“夫人不必忧心,父亲不在,墨会尽力照顾好屈府,照顾好夫人。”
  我有些恍惚,勉强道:“有劳费心。”定了定神,“既然你父亲。。。。。。,那郑国歌伶我也不必留了,终归听不惯他那悲切的歌声,就把他送到司马府和他同乡团聚吧。”
  短暂的惊讶过后,屈墨微笑:“既然夫人吩咐,好,墨这就去办。”
  盛夏五月,暑气蒸腾,四角置有冰桶的室内,驱蚊草香气氤氲。
  我穿了最单薄的蝉衣,仍止不住汗流浃背,忍不住对青嫘道:“这南方的天气怎么这么热,眼看是越来越出不去门了。整日呆在这屋子里,眼都成方的了。以前想到楚国人,总还脱不了人模样,现在再提起,满脑子就是一副棺材相。”
  青嫘凌乱:“那、那青嫘呢,夫人看青嫘是什么样儿?青嫘是半个楚国人,您看青嫘不会是半截棺材半截人吧?”似乎被自己的想法吓住了,打了个哆嗦,“夫人您,不会是热得、坏了吧?”好像我是一具尸体。
  我高傲地沉默着。
  青嫘沉吟:“应该是闷坏了,嗯,其实夫人您可以白天睡觉、晚上出门呀,虽然不能出远门,但出房门也是出门嘛。”
  我默然沉思,沉思过后觉得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此后,我的身影开始伴随着箫声和月光出现。幽幽箫乐,恍若古灵,沿着午夜的雾岚在府中的小道上蜿行,哀婉凄清之中生出些微惊悚。。。。。。倒像是我,越来越来越离棺材近了。
  所以,当青嫘大白天叫醒我时,我浑身上下溢满古墓般的怨气。
  侍人口齿伶俐地宣读了来自楚宫的旨意。
  我甚是懵懂,呆了一阵,觉得自己应该还没有睡醒,遂道:“抱歉,苏己耳拙,没有听清,您能再读一次吗?”
  侍人言辞流畅地又宣一遍。
  我依旧茫然,抚了抚额头,怀疑自己的脑子已被虫子嗑出了洞,四处漏风:“抱歉,苏己愚昧,还是没有听懂,您能否再来一遍?”
  “。。。。。。”侍人无奈了,口干舌燥道,“就是一个故事,说森林里有一只孔雀,非常得意自己的羽毛,常到河边自我欣赏。有一天,它又在河边流连,一只雉鸡经过,对它说:‘今天是凤鸟的寿辰,你不去吗?’孔雀迷恋地看着自己的倒影,自顾吟唱:‘啊,多么美呀,像大地开满鲜花,像湖水铺满晚霞,像天空飞满彩蝶。。。。。。’雉鸡没听完就打着趔趄走了。后来又来了一只山雀,提醒它:‘要下雨了,你不去凤鸟那里躲躲吗?’孔雀径自陶醉:‘啊,像百鸟齐声歌唱,像星辰落满芳华。。。。。。’山雀也歪歪斜斜地飞走了,最后暴风雨来了,一道闪电劈过来,孔雀变成了秃尾巴鸡。”
  我迷茫地看着房梁,好久才道:“可是这个故事,它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
  侍人干着嗓子道:“这个,小人只负责传旨,王后的深意,小人怎么能明白呢?就靠各位夫人慧心解读了。”
  我长长地“哦”了一声,又道:“原来听旨的还不止我一个。”
  侍人焦渴万状地离开了。
  我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府中的人来商量。
  管事甲道:“这是不是在警告什么呢,比如说得意忘形什么的。”说完小心地觑了我一眼。
  我点头:“原先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一来我并没有得意忘形,二来这旨并不是宣给我一个人听,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青嫘托颌沉吟:“一个雷打过来都没死,就烧焦几根羽毛,这鸟可真够命大的。说不定王后的意思和战争有关,为了出征的将士能够有幸归来,我们都应该敬畏神灵。”
  我精神一振:“这个说法倒挺新颖,那王后她宣这个旨是要我们做什么呢?”
  青嫘略迟疑:“想让我们一同祈祷出征的将士早日回归?”
  众人斜眼看她,无声鄙夷。
  我道:“要是这样,倒没必要特意宣旨给我了。”反正迟来早来都是一具尸骨。
  家宰发话:“风雨无常,现在又是雷雨季节,王后的意思,大约是要我们事先做好准备,管好人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