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峨眉金顶西边那座山头上。”
“佛门?”孙铮等人有些疑惑,虽然佛道之争这些年来早就淡了,但佛道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就像是少林和武当,近些年来少林寺的人出来拍电视电影,将少林功夫发扬广大,但武当的人却不怎么涉足这一界,一是因为武当的功夫不善于表演,再就是少林已经在先,武当还不屑于去抢饭碗。
听无名道人的口气,他应该与这小灵山有些关联。一般佛道相交,都是清淡如水的私人关系,像刘伯道与度空。当初刘伯道能帮度空入玉散的洞府,不过是敬重他罢了,度空一死,也不过是同妖猫一并化成灰烬,可见两人的交情并不算深厚。
那无名道人却是不理会三人的疑惑,只道:“当年紫阳真人死的时候,小灵山的宗主弘治大师曾经前往拜祭。蜀山重剑不重道,这些年来,蜀山的剑侠打不过洋枪大炮,也都不出世了,估计有没有传承都不知道了。你们去找也很难找到,不如先去小灵山看看,说不上弘治大师知道一些情况。”
无名道士说道这里,却道:“我言尽于此了,你们自己保重吧。”忽而又向孙铮道:“这位道友,贫道观你虽没什么法力,应该是参悟过道学之人。不知道你肯不肯跟贫道学些仙法,求个长生?”
孙铮一愣,这无名道人分明是有收徒之意。孙铮沉思片刻,自己如今也是一门之主,况且又与天残老人称师兄弟,拜了这无名道人为师,却是有些不方便。而且孙铮虽然是畏惧死亡才创立正一玄门的,但这些时间悟透了一些生死之道,却是不怎么畏惧了。但孙铮也不能无故拒绝无名道人,于是便把自己情况跟无名道人说了一遍。
无名道人微微一点头,道:“倒是贫道孟浪了,我观道友你是有大成就的人,便想叫你替我传下这一脉。天残老人与我也是相识,你便也算是我的师弟。你是自立一脉的人物,我也和你一般,确实不能做我的传人。”
无名道人说完,却又道:“道友你是练国术的,我却有几手行走江湖的把式,今天既然你我有缘,便教给你吧。咱们算是同门切磋。”说罢,那无名道人,双手摆了一式,左手靠后右手靠前,倒似是咏春的起手式,道:“这是‘莲花翻手’。”说罢,双手连动,演练了一遍。
无名道人连续演练了五六手把式,却都是只练了一遍。孙铮算是国术的行家,自然知道这些都是一门拳法的秘手杀招一般的功夫,仔细记在心中。无名道人演练一遍后,也不管孙铮是否记住,道:“这些不过是招式,还有一段心法,是道家养气术配合国术的,你细心记准。”说罢,却也不避讳朱章孙旭,连讲了五六遍,等到孙铮记熟,才道:“这法诀你们都可以练练。你们此行需要小心,有缘自会再有相见之日。”说罢,飘然而去。
无名道人走后,三人却并没有立刻前去小灵山,而是又过了几日,又寻访了一些人,做了做样子。孙铮这几天练习无名传授的养气术,却是感觉身轻如燕,功夫平白高出了一筹不止。孙旭朱章也跟着练了一些,自然是受用无穷。这些日子一过,孙铮三人便动身前往无名道人所说的峨眉小灵山。
峨眉山如今也算是个名胜之地,游人虽然不比五岳,也是熙熙攘攘的不少。孙铮三人绕了一个大圈,绕过峨眉金顶,从南侧攀爬小灵山所在的那个山头。小灵山并不是那座山峰的名字,而是这个佛门修真宗派仿效传说中的佛门圣地——灵山取的名字,是宗派名。
三人一路上山,到达峰顶时,只感觉精神有些恍惚。朱章道:“这便是守山大阵,阻挡寻常人上山的。”孙铮孙旭点点头,却暗道,这守山大阵果然不如小说中描写的那般厉害。其实也是和常理的,修真派里也有低级弟子,那些弟子与普通人差不了哪里去,难不成每次这些弟子下山,便要开阵关阵吗?
守山大阵阻挡不了有些本事的人,孙铮三人顺利登上峰顶,却见那峰顶之上有一座简陋的寺庙,有两个七八岁的孩童在庙前玩耍。三人走上前去,只见那庙前横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峨眉小灵山”五个大字。
第六章赴苗疆
更新时间2008122620:12:59字数:
峨眉小灵山不像仙侠小说里写的那样,一个修真门派,门口站两个结丹期的弟子,见了人,大喝一声:“来者何人!因何闯我山门!”这个无名道人口中所说的“修真门派”,倒像是个普通的破庙。门口玩耍的几个孩童,也丝毫看不出有什么道行。
孙铮三人互相望了几眼,虽然这小灵山卖相不佳,但说不定里面有几个有本事的和尚。孙铮正要上前叫那几个孩童通报一声,只听“吱”的一声,那半掩着的庙门开了,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和尚一只脚踏出门外,冲那些孩童道:“吃饭了,都别玩了,先吃完饭!”
那些孩童有些叫“师伯”,有些叫“师父”,都乖乖的奔进了寺庙之内。那和尚看见门外的孙铮三人,“咦”了一声。这小灵山的互山阵虽然不厉害,但一般没修行的人还是闯不进来的。和尚知道三人不是一般的游客,连忙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道:“施主三人光临蔽寺,有失远迎了。”
朱章连忙还了一个礼,道:“小师傅不必客气,我们三人前来贵寺,乃是一位无名道友引荐而来,还望小师傅通报一声贵寺弘治大师。”三人都是有眼力的人,这个年纪不大的和尚道行不下于朱章,看来这个小灵山还是有些门道的。
“无名道人?”那和尚思索了一阵,突然茅塞顿开一般,向孙铮三人笑道:“既然是无名师叔引荐而来的,三位不妨直接跟我去见我师父。我们这儿山门不大,通报什么的,就不必了。”朱章听这和尚叫无名道人做师叔,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道一声:“有劳小师父带路了。”说罢,三人跟着那和尚进了寺庙之内。
这寺庙不过是个小庙,比起刘伯道在陕西的院子大不了多少,却密密麻麻的左右各有一排房子。正殿也不宽大,不过是比一般房子高了些而已。三两个二十来岁的和尚正从侧排一间房子里端出一些菜品、馒头之类的食物,都端进了正殿。正殿门口放着一个椅子,一个面容枯黄的老和尚坐着晒太阳,那些孩子都冲向正殿,到了老和尚附近都脆生生的叫一声“太师父”,那老和尚“哦哦”的答应。
“来客人啦。”那老和尚见孙铮三人跟着那和尚进来,连忙站了起来,语气里透着和善。那年轻和尚道:“师父,这三位是无名师叔的朋友。”转身又向孙铮三人道:“这就是我师父弘治禅师。”孙铮三人连忙行了一礼,道:“大师安好。”
那弘治和尚看起来有八九十岁的样子,面黄无须,只有两道长长的白眉。弘治见三人行礼,脸上带着笑容,就像是家里的长辈见到孙子孙女一般。呵呵笑道:“别客气别客气。既然是无名师弟的朋友,就不要拘束了”。这弘治的道行孙铮三人一看便知道比刘伯道要高明不少,却丝毫没有架子,叫三人好感大增。
正巧那几个年轻和尚走了过来,道:“师父,要开饭了。”弘治大师点了点头,向孙铮三人道:“开饭了,你们一块儿吃点吧。”孙铮他们早上进山,如今日上三杆,都有些饥饿,却连连推辞。弘治大师道:“不必客气啊,都是自家人,进去吃些吧。”孙铮三人推辞不过,只得跟着弘治进了大殿。
那佛门大殿上,摆了两个长桌,放了些馒头菜食,又有一个粥缸,放在桌子旁边。大殿上的佛像有些陈旧了,仍是慈祥的看着前方,悲怜众生。弘治招呼三人坐到上首,下边是那些年轻和尚,再下面便是那些孩子。孙铮注意了一下,中年和尚的菜都是些清淡蔬菜,那些孩子面前却是有些荤腥。
弘治大师招呼一声,众人便开始吃饭,孙铮三人略略吃了一些,却见弘治大师面前只有一碗稀粥。弘治大师呵呵笑了一声,道:“老和尚早些年就辟谷了,只吃点儿稀的就好。”那些孩子可能是玩的饿了,一个个像是小老虎般,不一刻,众人吃完了饭。弘治只叫孙铮三人等着,有年轻和尚收拾好了桌子,又上了茶水。四人便就坐着交谈。
孙铮三人略略把遇见无名道人的经过说了一遍,弘治大师只是淡淡的听了,偶尔点点头。过了一会儿,两个和尚却是换了一套休闲装,向弘治大师道:“师父,我们去了。”弘治大师道:“好好。”待二人下山,便道:“那是惠施、惠静,山上一帮孩子,还得靠他们做工养活。”
孙铮三人微微点了点头,仙侠小说里,一个修真剑派还要有几个俗家的富贵弟子支持。这小灵山有老有小,虽然吃喝都不算太好,但每天花钱也是不少的。弘治大师呵呵一笑,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小灵山有些破落啊?”孙铮三人确实有这种感觉,不过是碍于面子,无法说出口罢了。此刻弘治大师问了出来,语气又是一般的恬淡,孙铮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答。
弘治大师轻轻一叹,道:“现在小灵山大大小小十来口人,确实是没落了。不过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即便是蜀山派,也好不了哪里去啊!”孙铮三人面面相觑,蜀山便是洪荒以后的第一修真大派,难道如今也没落了?弘治大师知道众人迷惑,便把原委娓娓道来。
原来那些所谓的修真门派,不过是像少林武当一般的修行派别罢了。修真者会法术,但也并不是能上天入地的人物,修真界所说的结丹,和国术界抱丹的境界差不多,都算是顶尖一流高手了。除了传说中的人物,修真者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修真界从魏晋以来,每个时代能结丹的高手都不多,一般的高手连土枪子弹都躲不过。民国时期,一些修真者入世修行,死在子弹下的不计其数,从那以后,修真界就算是没落了。这些年一提起修真,不是封建迷信,就是玄幻仙侠小说,哪还有人信这个。再说即便是有人信,练一辈子未必能结丹,这种慢热的功夫,在人们心中甚至连跆拳道都不如了。
弘治的一些弟子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死了一些,剩下的也都没挨过文革。这些年他收养了几个孤儿,资质最好的也不过是惠行,就是先前带孙铮他们进门的那个。惠行资质虽然比较好,但也不是顶尖的,修为注定不会超过弘治。那些小孩子,便是小灵山的第三代,也是孤儿。虽然有几个不错的,但难保以后会不会出家,能不能继承弘治的衣钵。
孙铮三人听到这些,都有些郁郁。确实修真界难以壮大了,世人不信,弟子只能从孤儿和贫苦人家找,自然难有一些好资质的。门派的经济问题也很难保证。解放以后,中国的富豪都是新近崛起的,信佛信道的几乎没有,谁来支持修真界的吃喝,小灵山的弟子外出做工,也是逼不得已。
四人说了一会儿话,弘治大师喝了一口茶水,道:“不说这些了,无名师弟叫你们找我,怕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吧?不妨说出来听听。”孙铮等人本来就是为了刘伯道之死而来的,当下把事情一说,又把刘伯道火化前的照片拿出来给弘治大师看。
弘治大师看了几张照片,微微皱起了眉头,过了一会儿,才道:“道真道长当年我是见过一面的,就在蜀山紫阳道长死的时候。紫阳死时的样子确实和照片上情形有些相像,不过我也不好下结论。”过了一会儿,弘治大师道:“无名师弟道行高我十倍不止,却偏偏叫我来管这事,怕是算出这事情与我有些因果。也罢,我就陪你们去苗疆走一回,找个明白人看看。”
弘治大师所说的那个“明白人”,乃是当年白苗族的一位巫婆,当地苗人叫圣女。当年弘治大师与其有个几面之交,算是朋友。如今算来,这位圣女怕不是也有七八十的年纪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就算不在,下一代的圣女念着昔日的情分,也应该会给孙铮等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仙侠里描写的苗族都是分布在云南贵州那些“南蛮”之地,现在解放了思想,苗族同胞都迁出住在了附近的城市里,至于古时苗人的聚居点,在山林之中,只有一些老人知道。孙铮他们要找的那一位,弘治大师却是知道地点的,只要没搬家,便能找到。只不过如今交通方便了,弘治坐车去找,可能会晕些。
当下弘治嘱咐弟子们照看山门,好好教导第三代,也不带行李,便与孙铮三人下了山。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即刻便坐上了到贵州的长途汽车。当年弘治等修真人士赶路,都是靠腿外加一些小法术。现在用上了现代话的设备,确实叫弘治颇费了番功夫确定方向。等到近了那以前的苗家山寨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按我的记忆,过了前面三个山头,就能到那苗寨了。”弘治大师说道。过山没有直升飞机可用,三人只能徒步爬过去。还好弘治大师也是得道高人,体力比起一般的小伙子也差不了哪里去,只用了半天,便到了那个苗寨。
苗寨只是个有几十户的小寨子,都是木制的房子,显得很贴近自然。原先弘治大师说过这苗寨足足有上千户,是白苗族最大的寨子。如今看来,大部分人口都搬到了外面,只剩下一些上了年纪的或者不愿意走的,才留了下来。
此刻已经是傍晚,寨子里的人都在准备晚饭。一个老者在门外劈木柴,见孙铮等人,便过来用生硬的汉语问道:“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来到白苗族的山寨。”孙铮三人还有些听不懂,弘治大师已经用流利的苗语与那位老者交谈了起来。过了片刻,弘治大师道:“乌娜已经去世了,还好有下一代的圣女,他带我们去找。”
乌娜是弘治大师当年认识的那位圣女,是前几年去世的,现在的圣女叫依莲。现在苗族大多和汉族一样姓名,在湖南的沅陵、叙浦、麻阳、城步等地的苗族,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汉名汉姓。在湖南五溪地区的腊尔山区苗族,大约在元代开始使用汉名汉姓,明代以后更加普遍。在贵州黔东南一带的苗族,也在明代开始有极少数人使用汉名汉姓,如今更是不用说了。乌娜、依莲这样的名字,只有极少数苗人还用。
那老者带着四人走到寨子西头的一间木房外,恭恭敬敬的喊了几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