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纳尼杰尔提供的基础信息,尼古拉斯没花多少功夫就搞清楚了贾尼尼的背景。
三十多年前的1984年,年仅16岁的贾尼尼就穿上了军装,随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奔赴战场。
四年后,当两伊战争结束的时候,贾尼尼已经是准尉军官,还获得了四枚勋章。
只不过,他在萨达姆政权下的仕途也到头了。
很简单,他是什叶派。
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贾尼尼所在部队驻守北部石油重镇基尔库克,没有参与入侵科威特的作战行动。
其实,在整场战争中,贾尼尼所在部队都没挪窝。
虽然在盟军发动地面进攻之后,萨达姆下了一道命令,让北部地区的几支部队南下保卫首都巴格达,其中就有贾尼尼所在部队,但是没等到这些部队开动,海湾战争就以伊拉克战败宣告结束。
在轰炸几十天后,盟军地面部队用一百个小时就歼灭了伊拉克的重兵集团!
此后十多年,贾尼尼所在部队一直在伊拉克北部活动,主要任务就是镇压独立情绪日益高涨的库尔德人。
直到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也就是伊拉克战争爆发。
不到一个月,曾经不可一世的萨达姆政权就被美英联军推翻,伊拉克全境沦陷,萨达姆都没能逃脱。
战争爆发后,贾尼尼就离开所在部队,回到了家乡。
其实,这也是绝大部分伊拉克军人的选择。
萨达姆政权都被推翻了,留下来干嘛?
只是,短短几个月之后,贾尼尼就再次穿上了军装,成为刚刚组建的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基层军官。
这次,什叶派身份帮了大忙。
在攻打费卢杰的战斗中,贾尼尼表现突出,而且运气也不错,在一次战斗中救助了两名受伤的美国兵。
此后,贾尼尼官运亨通,军衔也一路高升。
到伊拉克国防军发动收复摩苏尔的作战行动时,贾尼尼已经是“圣地雄师”旅的上校旅长。
在收复摩苏尔的战斗中,“圣地雄师”旅没有获得展示实力的机会。
只是,在随后的清剿行动中,“圣地雄师”旅担起重任,不但率先杀到泰勒阿菲尔,还在战斗中消灭了上千名极端份子。
根据非官方新闻,“圣地雄师”旅甚至在苏迈勒跟越境的土耳其军队干了一仗。
可见,现今52岁的贾尼尼少将是一个作风强硬的军人,不但擅长打硬仗,还有敏锐的政治眼光。
单纯以指挥军队作战的能力而言,贾尼尼跟卡里姆有得一拼。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卡里姆手下的众多高级军官中,贾尼尼是最能打硬仗,也最敢打硬仗的一个。
显然,这正是卡里姆让他率军攻打纳西里耶的关键所在。
塞马沃只是预热,纳西里耶才是决胜之地。
因为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纳西里耶,所以就算叛军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也只能强攻纳西里耶。
换成其他人,未必有强攻的决心。
所谓的“强攻”并不是让官兵前仆后继的发起冲锋,贾尼尼也不是那种不在乎官兵死活的指挥官。
当年,在攻打泰勒阿菲尔的时候,贾尼尼就在发动进攻之前,对城区里的极端份子进行了一个月的炮击与轰炸,等到“圣地雄师”旅的地面部队攻入城区的时候,极端份子已经丧失了斗志。
只是,纳西里耶不是泰勒阿菲尔。
贾尼尼再厉害,也不可能花一个月的时间炮击纳西里耶。
那么,他会以什么方式发动强攻?
“从正面强攻的话,就算突破了城郊防线,也很难取得关键突破,至少无法歼灭我们的主力。在我们退入城区之后,就要花大量时间扫荡整座城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会想法在城区外面歼灭我们的主力。”
“我们守住城区不出去,他能有什么办法?”汪昊天问了一句。
“那么,就得想办法让我们出去。”纳尼杰尔长出口气,又说道,“换成我,首先会考虑从两翼包抄。第一步就是攻占底格里斯河北岸,确保到阿马拉与库特的道路畅通无阻,哪怕那两个方向的援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接下来,得向南运动,绕过我们的防区,向苏格舒尤赫推进。”
“等等,你开始说阿马拉与库特?”
纳尼杰尔看了王栋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说道:“那是什叶派的地盘,肯定早就被叛军控制了。”
没等王栋吩咐,汪昊天就调出了一份伊拉克的全境地图,准确说是道路交通图。
局势一目了然。
关键城市不是阿马拉,而是库特,因为在伊拉克中部与伊朗连通的那条公路就必然经过库特,而且是在库特分路,向西通往巴格达,向东去了阿马拉,而往南经过瓦西特与里法伊等城市之后到达纳西里耶。
这时,纳尼杰尔也明白了过来。
“你是说,伊朗会出兵参战?”
王栋看了纳尼杰尔一眼,说道:“短期内,伊朗不会正式出兵,不过很有可能派遣革命卫队支援叛军。”
“这……”
“显然,来自伊朗的援军必须由库特南下。”
纳尼杰尔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栋的意思。
伊拉克与伊朗总共有五条国际公路,只是在伊拉克中部地区只有这一条,另外四条分别在北部与南部。
从北面调兵显然太过遥远。
南面的那两条国际公路,暂时还在政府军手中。
“如果你是贾尼尼,在发现无法按照计划打下纳西里耶之后,会怎么办?”
纳尼杰尔又是一愣,不过随后就说道:“贾尼尼没有动用王牌部队,表明他的任务是向巴士拉进军,纳西里耶只是必经之地。如果无法打下纳西里耶,就只能绕过去,前提是我们不会从背后袭击他。”
“也就是说,需要拖住我们。”
“你是说,贾尼尼会让驰援的革命卫队围攻纳西里耶,他则率领叛军主力部队向苏格舒尤赫进军?”
“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
纳尼杰尔眉头紧锁,沉思了一阵,才说道:“果真如此,我们就得死守北岸,至少得守住桥头堡。”
第383章 空袭
轰鸣声传来,王栋等人都是一愣。
不是说,受到fd2000防空系统威胁,沙特皇家空军不再派战斗机为纳西里耶的守军提供空中支援了吗?
紧接着,王栋就意识到,飞来的不是沙特皇家空军的战斗机。
在他们从指挥部里冲出去的时候,爆炸声已经传了过来,西面还传来了密集的枪声,是守军官兵在用高射机枪开火。
没错,那不是沙特皇家空军的战斗机。
是两架伊拉克空军涂装的su…25攻击机!
显然,那是叛军的飞机。
这些攻击机是几十年前,由萨达姆从苏联进口的。
在海湾战争期间,为了避免被炸毁,上百架伊拉克的作战飞机逃往伊朗,其中就有几十架su…25攻击机。
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伊朗归还了包括20架su…25在内的数十架战斗机。
此后,这些战斗机就在伊拉克空军服役。
虽然已经服役数十年,但是su…25以皮试耐用著称,而且暂时没有替换的战斗机,也就成了伊拉克空军的主力攻击机。
在摩苏尔与泰勒阿菲尔,这些有“飞行坦克”美誉的攻击机立下了赫赫战功。
为了对付极端份子,还能使用的十多架su…25都部署在北部的空军基地,内战爆发后被叛军控制。
攻打塞马沃的时候,叛军就动用su…25进行了两次不太成功的轰炸行动。
因为担心遭到政府军的战斗机拦截,所以这两次轰炸都在夜间进行,而且使用的是铁壳炸弹。
在投下炸弹后,攻击机就匆忙飞走了。
显然,轰炸效果几乎为零。
这是内战爆发以来,叛军的作战飞机首次在白天执行轰炸任务。
大概是害怕被阿盟联军的预警机发现,两架su…25的飞行高度都只有几百米,之前已经投下了炸弹,正在转向。
隔得太远,王栋只能看到两个快速移动的小黑点。
只是,从攻击机的飞行线路来看,肯定会绕回来,再次轰炸守军的阵地,或许还会用上火箭弹与航炮。
也就在这个时候,两枚防空导弹腾空而起。
是单兵防空导弹,发射地点位于西郊。
两枚导弹锁定的是同一架攻击机,也就是后面那架。
遭到导弹攻击,那架攻击机立即投出了红外干扰弹,同时快速翻滚,试图摆脱逼近的导弹。
第一枚导弹被干扰弹欺骗,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圆圈,随后就冲向了地面。
另外一枚导弹在冲出干扰区域之后,没朝地面俯冲,而是蹿入高空,随后就朝着太阳飞了过去。
显然,这是两枚sa…7之类的单兵防空导弹,抗干扰能力极差。
那架su…25没再翻滚,不过在剧烈的机动中,飞行高度降低到了不足两百米,速度也掉了不少。
此时,第三枚单兵防空导弹出现。
那是一枚qw…2pg!
射出这枚导弹的不是守军,而是王栋带来的一名行动人员。
很简单,这种导弹由沙特提供,不过最初属于巴基斯坦。
早在十多年前,巴基斯坦就从华夏引进了qw…1型单兵防空导弹,在自行生产后,命名为anzamk2,在随后爆发的卡吉尔冲突中,巴基斯坦军队用这种导弹击落了两架印度空军的战斗机。
只是,qw…1是第二代单兵防空导弹,在技术上已经落后。
由此,巴基斯坦再次找到华夏的军工企业,联合开发第三代单兵防空导弹,也就是后来的qw…2。
当然,由巴基斯坦生产的被命名为qw…2p,后缀“p”代表巴基斯坦。
在后来的使用中,巴基斯坦军方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比如把有效射高由3500米提高到5000米,最好能达到6000米。
改进办法很简单,就是安装一具用于加速的起飞火箭发动机。
虽然导弹的全重提高到18公斤,系统重量更是达到了27公斤,但是极限射高也由此增加到了6000米。
这种导弹就是qw…2pg。
只是,沙特并不是qw…2pg的用户。
数年前,沙特就从巴基斯坦购买了一批撤换下来的qw…1,在经过简单处理之后,援助给了叙利亚反政府武装。
正是在此期间,沙特从巴基斯坦获得了少量qw…2pg。
不是用来援助,而是进行测试,即沙特打算购买一批单兵防空导弹替换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毒刺”。
只不过,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没什么好奇怪的,沙特军队没有迫切的防空需求,暂时不需要耗费巨资为部队采购昂贵的单兵防空导弹。
要知道,即便是巴基斯坦生产的qw…2pg,单价也在五十万美元以上。
因为沙特还没有就是否采购单兵防空导弹做出决定,所以送去测试的那些qw…2pg全都留在了沙特。
剩下的不是很多,只有十套发射装置与三十多枚导弹。
过来前,王栋把这些qw…2pg都要了过来,由罗清送到纳西里耶。
对付pg绝对是绰绰有余。
qw…2是标准的第三代单兵防空导弹,采用红外与紫外波段双模式成像导引头,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因为采用了起飞火箭发动机,所以qw…2pg不但射得更高,最大速度也有提高,达到了每秒750米。
在对付战斗机之类的典型目标时,qw…2pg的迎头攻击距离达到7500米,后半球的攻击距离也有3000米。
要说有什么缺陷,那就是战斗部过小,毁伤能力不足。
其实,这也是单兵防空导弹的通病。
su…25的飞行员看到了导弹,也及时释放了干扰弹,只是因为高度太低,没有进行翻滚机动。
在投出干扰弹之后,攻击机就开始爬升。
可惜,热源干扰弹对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qw…2pg没有任何作用。
此外,su…25是攻击机,爬升速度远远比不是敏捷的战斗机。
几秒钟后,攻击机被导弹追上。
导弹在攻击机左后方爆炸,距离不会超过5米,紧接着,攻击机的左侧发动机就冒出了黑烟。
攻击机的飞行高度急剧降低,却没有坠毁,最终飞出了王栋的视野。
su…25是专用攻击机,抗损毁能力极强,只要有一台发动机还在正常工作就能飞会空军基地。
在叙利亚,俄罗斯的su…25经常带伤返航。
曾经有一架su…25在丢掉了一台发动机与半截机翼的情况下,飞行了几百公里,最终有惊无险的降落到跑到上。
没有击落那架叛军的su…25,确实有点可惜。
只是,有了这次的教训,叛军恐怕再也不敢派su…25来轰炸纳西里耶了。
第384章 进攻准备
午饭过后,沉寂了半天的叛军总算动了起来。
随后,来自北岸的报告正视了纳尼杰尔少将的推测,叛军的一支部队已经渡过了底格里斯河。
只有几百人,而且全是步兵,应该是一支侦查部队。
王栋联系了云龙,拿到了最新的卫星照片。
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约三十公里处,叛军架设了一座舟桥,至少有一个机械化步兵旅正在渡河。
不管敌人是从北面包抄,还是迂回前进,都得守住北岸城区,至少得守住桥头堡。
在与纳尼杰尔商量之后,王栋从预备队里抽调了一个步兵营,并且安排工兵在唯一的大桥是布设炸药。
当然,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炸断底格里斯河上的大桥。
关键就是,炸断大桥后,也就丧失了对北岸的控制能力,虽然能把叛军挡在底格里斯河对岸,但是无法阻止叛军沿着底格里斯河向苏格舒尤赫推进,到最后依然得派兵守卫苏格舒尤赫。
此外,在控制了北岸城区后,叛军就能隔着底格里斯河炮击南岸城区。
可见,桥头堡极为关键。
只要控制北岸的桥头堡,不但能阻止叛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