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你说的不错,白木河、罗锦文的事,的确跟我有关。”曲爱民放下酒杯,吃了口菜,对永梁说道。
“哦?说说为什么?”永梁自顾自地吃菜,随口问道。
“王主任,我还得先提一下那天在酒店的事。那天要不是你救了我,真让那帮王八蛋逼着舔了雷小军鞋上的秽物,说实在的,我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可能我会和他们拼命,可能我会自杀,反正我是不会带着那样的耻辱苟活于世。所以说,说那天你救了我的命也不为过。”曲爱民说道。
王永梁倒是理解他这种想法。
世上的人很怪,为了活得好一点,或者为了活下去,不要尊严的人有的是,但也有的人却视尊严为生命,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
要是放到自己身上,永梁想,肯定会想方设法报仇,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谁也不能让自己丢掉尊严。以已推人,自是理解曲爱民的想法。
“曲主任,我说过,不说这事了。就不要再提了,好不好?”永梁说道。
“不,王主任,我要说这事的意思在于,因为咱们有这么一段交往,你是我信任的人。我下面跟你说的话绝对有真凭实据,如果不是今天遇到你,可能我会把我要说的话咽到肚子里,一辈子都不说;也可能会通过匿名的方式举报。”曲爱民说道。
………………………………
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
听曲爱民这样一说,永梁明白了,他看着曲爱民,坚定地说道:“我能理解。曲厂长,既然你这样说,那我也告诉你,我,王永梁,肯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好,王主任,那我就把我所了解到的情况跟你汇报一下。”
“王主任,你不知道,申学文、迟光西他们侵吞国有资产的胃口有多大!方式有多隐蔽!白木河与罗锦文他们了解的那些只是皮毛而已。如果再任由他们胡作非为下去,三厂非得被他们败光了不可!”曲爱民有些激动地说道。
“哦,你详细地说说。”永梁一听,注意力立即被这个话题吸引住了。原因无它,永梁前世对侵吞国有资产的案例有过研究,他们的手法无非就是贪污、贱卖,实行股份制后,和中介联手,低估国有股价,然后自己再收购国有股份。最隐蔽的手法是利用土地做文章,比如,自己开一个公司,虚设国有企业欠自己公司债务,然后用“以地抵债”的方式,把国有企业土地划归自己企业名下,等等。
国有企业尤其是那些经营不善、债务累累的国有企业,土地就是最值钱而且最有升值空间的资源,谁有地谁就赚钱,这在前世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
不知道申学文用的什么手法?
等到曲爱民说完,王永梁震惊了,没想到,风度翩翩、满口正义的申学文,竟然胆子如此之大!用利欲熏心、明目张胆、丧心病狂这些词来形容他都不为过。
为什么?因为永梁所了解的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手法,除了低估股价(因为三厂不是股份制企业)那条外,其它的他全用上了。
第一,贪污。据曲爱民讲,国内的一些大客户都是申学文自己掌握,他先是允许赊销,然后拿着欠条亲自去要账,不让别人插手。然后借口对方经营不善,把要上来的货款大部分据为已有,小部分交到财务上销账。
第二,贱卖。曲爱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厂里有三辆130汽车,其中一辆还是新车,开了没有半年,他把这三辆车两辆卖给了儿子申小伟,一辆卖给了迟光西的内弟,每辆车作价竟然只有一千元!二是厂门口建有一排门头房,共有七间,厂里用了两间,其它都租给了个体户。今年六月份,他把这七间房中的五间卖给了申小伟,两间卖给了迟光西内弟,价格不及市场价的三分之一!这次干脆连借口都没找。
第三,土地。迟光西内弟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倒卖棉花,而且他的棉花价格比市场要高出10%以上,但申学文不买贱的,只买贵的,凡迟光西内弟送来的棉花绝对以最高等级、最高价格收购。
几年前,纺织企业红火的时候,三厂花了200多万元,在市里买了一个倒闭的工厂,大概有200亩地,准备扩大再生产,后来因为市场不景气,扩大再生产的事就停了下来,置办的那块地也就一直荒弃着。
不知道申学文如何弄的,说厂里欠迟光西内弟80万元,就把那块地抵了。先不说这个债务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三厂账面就亏120万元,更别说这几年因为房地产开发,土地溢价,200亩地已经远不是200万的价值了。
第四,受贿。三厂是一个接近2000人的大厂,申学文掌握着人事大权,要找他调岗、升职的人有的是,但不给他送钱那是想也不要想。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调岗的最低五千,升职的最低一万。而且,他儿子申小伟经常以帮人调岗、升职为诱饵,没少玩弄了车间女工——这一点,也成了申小伟炫耀的资本,他并不避讳,永梁已经领教了。
听了曲爱民的介绍,王永梁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申学文如此明目张胆,甚至连遮羞布都不要,这放在前世他重生那会儿是不可思议的事。
现在法制还不是非常健全,尤其是国企改革,里面好多漏洞可以钻。工人们大部分都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理,完全没有了建国初期那种主人翁意识,不得不说,这是权本位带来的失败和恶果,加上对强权的畏惧,没人愿意也没人敢于大胆揭发,才使得申学文越来胆子越大,甚至觉得自己无论做得多出格,都不会有人敢出头。
……
王永梁相信曲爱民,他也知道市里的安排,申学文、迟光西、申小伟、包括迟光西内弟,都逃不过牢狱之灾,不过就是等事实查清楚,数字落实准确,量刑的高低而已。
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这些,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善后了。
“曲厂长,班子里除了你之外,其他副厂长清白吗?”永梁问道。
“除了我是因为技术好当上的副厂长,其他人都是申学文提拔的亲信。当然,我是老厂长白木河提拔的,如果申学文当政,我就是技术再好,也提拔不起来。”曲爱民道。
“你为什么没有跟他们同流合污呢?”永梁好奇地问道。
“王主任,说实在话,倒真不是有多高的思想觉悟,而是觉得他们这样搞,迟早会进去。不跟他们同流合污,是明哲保身吧。”曲爱民答道。
“好一个明哲保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这是人生态度,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其实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人,一般都不会突破道德底线。我欣赏!”永梁赞道。
“王主任,我可当不得你夸奖。”曲爱民谦虚地说道。
“当得,当得。曲厂长,你刚才跟我说那些事,让我看到了咱们工厂的希望,也看到了咱们国家的希望,正是有这些良知未泯的人,才不会让那些硕鼠蠹虫得逞!我敬你一杯!”永梁端起酒杯,跟曲爱民碰了一下,两人干了一杯。
“曲厂长,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申学文一伙死定了,而且时间不会太长。我会向张市长推荐你来当这个厂长,请你回去后,密切注意申学文他们的动向,主要是防止他们销毁证据和外逃。上午张市长对白木河与罗锦文说的那些话都是为了麻痹申学文等人,就是怕一旦露出马脚,引起他们警觉。”王永梁此时已经对曲爱民完全信任,也就不再对他进行防备。
“王主任,太谢谢你了。如果我当厂长,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厂子搞好,不辜负你的期望。”
………………………………
第七十三章 国企改革试点
曲爱民走后,永梁立即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跟张文燕作了汇报,张文燕听了大怒:“市里三令五申,惩治腐败的力度一直很大,没想到申学文如此大胆!不用说,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做的事,肯定上下勾连,这回我要全部把他们都揪出来!”
“我也有此判断,而且这恐怕不是个案,有必要在此案后对国有企业进行一次大检查,看看还有没有类似情况。”永梁说道。
“对,永梁,你的提醒很及时。”
“还有,姐,三厂的稳定很重要,我建议厂长一职可以由曲爱民暂代,毕竟他一直是副厂长,厂里的情况也熟悉,况且为官清白,为人也谨慎。”永梁没忘了对曲爱民的承诺。
“曲爱民就是你替他解围的那个人?”张文燕问道。
“是的。这人懂得感恩。”永梁答道。
“好,我知道了。”张文燕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
在王永梁提供了新的情况以后,张文燕立即给许文全做了汇报,许文全当即拍板,纪委介入调查申学文。
当日下午,市纪委在纺织三厂带走了申学文、迟光西,同时市里的工作组进厂,封存账簿、盘查资产,同时宣布厂长一职暂由曲爱民担任。
公安局也行动起来,把来不及做出反应的申小伟、迟光西内弟都抓了起来。
可怜申小伟,跟王永梁冲突还不过两天,就从云端被打落尘埃。
经查,申学文截留货款一千三百多万元,采取报假账等手段贪污公款六百多万元,收受贿赂八百多万元,合计二千七百多万元,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迟光西贪污受贿六百多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申小伟因行贿、强奸妇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迟光西内弟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纺织三厂除曲爱民以外的其他副厂长也是判刑的判刑,免职的免职,另外市国资局、纺织局有关领导也因受贿罪锒铛入狱。
消息传来,纺织三厂的职工自发地在厂门口燃放了鞭炮,工人们议论纷纷。
“天终于晴了,申学文这个王八蛋可算倒台了,要是再让他干几年,说不定连厂子都能搬他家去!”
“市里领导真英明!”
“听说,市长是个女的,就是她来了厂里一趟,才把申学文给办了。”
“是啊,这个女市长好大的魄力,是个好官!”
……
申学文事件让张文燕的威望又得到了提升,但此时,她却无心感受这些荣耀,她正为纺织业的现状和未来发愁。
申学文事件看似是他个人帷德不修、私欲膨胀造成的,其实还是制度上有漏洞,厂长权利过大,为所欲为,无人节制,加上工人主人翁意识逐渐淡薄,自觉监督的群众基础已经不存在,这才造成了他的悲剧。
张文燕在想的是如何从制度上堵塞权力漏洞,从根子上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就像前世所说的“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但想归想,实施起来非常有难度,因为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她连续开了好几次市长办公室专题研究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出结论。
她让吴芸打电话,把永梁叫到办公室。
“永梁,我现在为国企改革的事发愁,你有没有好办法?”
“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你看这样好不好?整个国企改革先放一放,牵涉的面很广,弄不好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既然三厂出了问题,就以三厂为试点,进行改革,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再全面推开,比较稳妥一些。”王永梁其实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也已经有了计划,此时张文燕问了自己,回答起来自然胸有成竹。
“这个思路倒是可以,市长办公会也对此有所讨论。我考虑的是如何从制度上杜绝腐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张文燕说道。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当然最成熟的还是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为什么不考虑借用外国或者香港的先进管理经验?搞合资企业,一来可以利用外资和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来拓宽出口渠道。这样就可以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不贬值,而且还可以创造价值。”王永梁说道。
“你的意思是政府部门完全脱离企业管理,让企业放手经营,还是你说的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
“对。就是这个意思。”王永梁点点头道。
“这倒是一个好想法。再好的制度也会有漏洞,更不能指望管理者个人道德和思想觉悟提高,还不如完全撇开这个问题。我再想一想。”
……
出乎王永梁预料,市长办公会很快通过了张文燕提出的在三厂搞合资试点的建议,其它纺织企业则围绕“全面调整、减量增效、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调整纺织产业和产品结构等工作,务必使全行业得到稳定发展。
这个工作思路,也就成了市政府一九九三年的纺织业工作重点。
这天,张文燕打电话给永梁:“永梁,听说香港德盛风投的总经理林子豪先生正在水北考察,我已经通过省政府与他联系上了,我想去碰碰运气,你和我一块去吧。”
王永梁心想,让我去见林子豪?他来见我还差不多。
“市长,你何心舍近求远?孙琳跟他有点交情,让孙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来实地考察不就行了?”
“那样当然是好,但是不是太没有诚意了?”
“市长,你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商人,你是一市之长,何必自降身份?你别管了,我给孙琳打电话,两天之内,他要不来,你再去可以吗?”永梁说道。
“行,我就再信你一回。市长在他们这些外国大资本家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听说连高官这个林子豪都是爱搭不理的。”张文燕说道。
“嘿嘿,说不定他一见市长,还得为你的风采所折服呢。”永梁说道。
“德性!好了,我就等两天,你要是把他请不来,我再去见他。”
………………………………
第七十四章 林子豪的反常举动
张文燕和永梁通过电话后的第二天上午,市招商局局长陶向峰就兴冲冲地来到她的办公室。
“市长,刚才接到德盛风投电话,说他们林总受德高集团孙总邀请,要来我市考察。”陶向峰兴奋地说道。
“好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