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公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沁园春·公主-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忙了一会儿,店里人渐渐少了。平日里来书斋买书的人并不多,来来往往的也没多少人,这几天可着实忙坏了店里的一干人等。终于松了口气,掌柜的又抬头去看门口书摊边上的丫头。放下手中的账本,走了出来。
  “姑娘,可是要买书?”
  王五见掌柜的亲自出来,心里一晃,刚才忙的晕头转向的,都忘了照看门口的旧书摊了。见店内的顾客也都眼熟,赶忙跟着跑出来。
  “掌柜的,我来照看这里,您先屋里歇着吧。”王五笑眯眯的看着掌柜的,一脸的不好意思和讨好。生怕掌柜的怪罪的模样。
  掌柜的摇摇头,示意他进屋去。王五虽然疑惑,但也不敢不从。只是时不时的看一眼外面掌柜的和小丫头说话。看样子掌柜的认识这丫头,而且对这小丫头也客气的很。可是王五在这书斋四年多,虽不说对人过目不忘吧,但这个小丫头,他还真是面生的很,难道是哪个大户人家的丫头?王五心里嘀嘀咕咕,手也不闲着,把架上被放乱的书一本本归拢好,便小心的听屋内的几个顾客问话。
作者有话要说:  

  ☆、沁园春3

  “掌柜的好。”
  在摊位上翻捡着书的小丫头见掌柜的走过来,扬起笑脸,眯着眼睛和掌柜打着招呼。掌柜的笑着点点头。
  “雀歌又来给你家夫人找话本子啦?”
  被叫做雀歌的丫头,点点头,甜甜一笑。又低头找了一会儿,还是没找到主子说的那本叫做《鬼怪志》的书。
  “雀歌不拿本《大将军传》给你家夫人看看吗?”掌柜的笑着推荐。
  雀歌想了想摇了摇头,“我家夫人没说要,还是算了,我看很多人都在买那本书,应该很贵的吧。”雀歌从书摊里翻了半天,没看见那本《鬼怪志》,倒是看见了一本《仙侠传说》,拿在手里翻了翻。雀歌读过几年书,认识不少字,有些书她看不懂,但是这些书差不多能知道是些什么意思,她也不大在意书的内容,主要看这些书的内容之前有没有买过。现在的人很坏的,有些书不同的名字,内容都是一样的,上次她买了书回去,夫人把书送人之后,回来就把她一通训,说是她买的书之前已经买过了,相同的内容,就是换了封面和名字,还说她看书不认真。她委屈的不行,谁知道书还有这样的呀。所以这次一定要认真的看看才行,可不能再让自家夫人被人笑话了去。
  见雀歌挑书挑的认真,掌柜的没说话,回到屋内,拿来一本《大将军传》递给雀歌。
  “给你家夫人,就说是老夫送的。”雀歌等着一双大眼睛,不敢接。但是她负责帮夫人搜集市面上的各种话本小说,当然知道最近这几天这本书卖的十分火爆,她还问过夫人要不要买一本回来,夫人当时怎么说,“她不会看这本书的,还是别浪费那钱了。”可是现在掌柜的给这本是要钱的,若是夫人说的那人不看的话,夫人是不是可以把这本书让我看看呢。
  “掌柜的您真是好人,我代我家夫人谢谢您。”雀歌笑起来两个小酒窝十分喜人,老掌柜的没说话,只是点点头,回头进屋了。不一会小二王五乐颠颠的跑了出来,招呼着雀歌,雀歌在书摊翻捡了半天,也只选了三本书,直接付钱给王五。王五接过钱,笑着目送她离开。转身回店里。
  “掌柜的,您为什么要我问那个丫头那些话呀?”王五刚才出来热情的和雀歌聊了好半天,无非是问她这些书是给谁看,她家夫人还喜欢谁的书,她家夫人住在哪里,需不需要送货上门之类的。小丫头可能是因为白白得了掌柜的送的书,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她怎么说的?”掌柜的不回答王五的话,直接问道,看样子有点着急。
  “她说这些书是给她家夫人从前的主子看的,不用送上门。听那意思,她家夫人原来的主子,是个养在深闺的小姐,在宅子里无聊,家里人看管的严,不许她随便看书,所以她嫁到外面之后,就帮她寻这些市井话本鬼怪传奇类的书,定时给那小姐送去。”
  掌柜的没说话,低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当初那个给他书稿的少年,也是总在这个书摊上找话本来看,有时候一个人来,有时候带着家丁一起来,一身病态,瘦瘦弱弱的样子,看书的时候倒是认真。他记得有一次他身边的家丁劝他不要自己出来找书,想要看什么书,他们下人来找就行了。那之后,他就只在一个傍晚见过那个少年,那次少年将书稿送到他手上,直说要他帮着推荐,没说别的,还是他问起少年贵姓,才知道他姓凌。
  那时候是朝廷刚颁下诏书的几天之后,大家都还在津津乐道的说着朝廷忽然为唐将军平反的事。他没想到那个少年交给他的手稿,竟然讲述的全是唐将军的生平,他用了一晚上时间把书稿看完,他记得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他甚至有些慌乱的想,这个凌公子是不是唐家后人。
  掌柜的当年也是个颇有才华的举人,不懂逢迎,在官场上吃了亏,后来弃官,在京城开了个小书店,书店一点点做大,他这个老板却喜欢每天站在书店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做一个掌柜的。他也化名写过很书,只是很少人知道那书的作者就是这个书店的掌柜的而已。他在朝廷书局里认识不少人,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也不拆穿。
  他把书稿送到书局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看书稿,商量了两天,决定把这本书呈上去。他们以为这书是他写的,问他是不是和唐家有什么渊源,他只是摇头。书稿呈上去了,他也没再管,心里也是期待这样一本好书能够快些付梓出版的。但心里更好奇写这个书的人,年岁愈大,对一些事情越是执着。
  这本《大将军传》显然是没有写完,只写到唐谦怀被封为大将军王,而且书中有很多地方透露出,这书还有后续的内容,而那后续的内容更加精彩。
  可是自从送书稿那次之后,掌柜的再没见过那个少年,倒是每隔两天就会看见这个专门再各个书斋门口的书摊上找书的小丫头,他心里猜测,这个小丫头会不会是那个凌公子家的下人,后来他也打听了这个丫头的名字,知道她是为了自家夫人买书。他还想是不是小丫头家里的男主人就是那位凌公子,试探了两次,知道这家男主人不喜欢看书。可是心里总觉得这丫头和那个凌公子有些关系,所以才有今天让小二去问。不过听小二的意思,好像真是他想多了。
  雀歌一路捧着书欢快的往回走,走到朱雀街尽头,一直拐到京城有名的沁园西边的小巷子,才在一家两进的院子门前停下来,和门里看门的老头笑着说着什么,老头开了门,雀歌快步的闪进去。
  “雀歌,你这丫头,今儿好慢,又找到了什么好书。哎呦,瞧你这一脸的汗,快回去好好拾掇拾掇去,咱们家里来客了。”迎面走过来一个比雀歌大一点的丫鬟,见雀歌笑眯眯的小模样,上前说道。
  “雀鸣姐姐。”雀歌笑着和雀歌打招呼,一听说家里来了客人,脸上又有些不高兴。“来客啦?在夫人房里?”她还想着向夫人表功呢,这本《大将军传》可是掌柜的送的呢。
  “是呀,你快换了衣服洗了脸,拿着你的书过来吧。”雀鸣见雀歌笑脸皱巴巴的,忍不住笑。这丫头……
  “啊呀!是那位小姐来了吗?我马上就去收拾一下,马上过去。”
  雀歌那双大眼睛像是能发光,惹得雀鸣直摇头,这丫头,这性子,可怎好,就这样夫人还总说是个有福的。
  妙龄一身公子装扮,倚在风静房里的软榻上,看着正在软榻上挣扎着要翻身的小娃娃。
  小娃娃一双黑色的大眼睛,一直盯着妙龄看,偶尔裂开嘴笑一下,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像是在和妙龄说话。妙龄只是看着小娃娃笑,眼睛更望着他,温柔的好似能滴出水来,可是坐在她对面的风静却能从她那充满爱意的眼中看到浓浓的遗憾和悲伤。她始终记得妙龄忽然出现在她时看到她和胡不归的孩子时那又惊又喜又痛的样子,孩子抱在她怀里,她竟然莫名的流下泪了,当时她刚满月,胡不归也在,他们夫妻二人被这样的妙龄吓坏了,却不知该说什么。似乎是觉得自己的失态,她只是笑笑,自顾自的擦了眼泪,直抱歉说不知道她生了宝宝,没准备什么见面礼。
  她们谁都不知道消失了的沁水公主为什么会忽然出来,也不知道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已经瘦成了这幅模样。只知道妙龄再不允许别人叫她公主,只把他们当成朋友,说过段时间就走。
  那晚妙龄就住在她和胡不归着小院子,晚上睡着了之后,胡不归偷偷的给她把脉,探看她的身体状况。之后摇摇头说,她武功尽失,内力充足,却似乎是别人强行输入她体内的。胡不归不是医生,根本谈看不出别的来,直说看样子,身体是没问题的。
  妙龄在他们这里呆了三天,之后便离开了,半个月后才回来。说是在京城不远处置了宅子,以后会经常来看他们。胡不归偷偷去妙龄说的那个宅子看过,沁园东边的一片住宅区,那边距离京都中心很远,是个很安静的地方,住着的都是些读书人家,环境还算好。
  虽然妙龄回来了,但是多数时候都是闭门谢客的,沁园里的梅香母亲和李嬷嬷被她接了去,其他人都留下了。胡不归在人牙子那里买来了一对父子,帮着看护着院子。妙龄不曾反对,也没说什么。因为她不允许自己回京的事被更多的人知道,所以胡不归也没有第一时间进宫告诉皇上。反倒是,有一天,妙龄忽然拜访了太子府。
  很多事都是在朝廷的一些列诏书颁发下来之后他们才渐渐明白的。
  胡不归说,和妙龄再一起的那个人,伤了妙龄的那个人一定是唐家后人。风静没问更多,但也猜得到是怎么回事。当初公主忽然失踪,皇上没有下令暗查,胡不归只身去了一次舟山,在舟山呆了两个月多,一无所获。之后他们都渐渐接受了公主的死,可是没想到过了半年多,公主忽然出现了。
  再后来东北军上书朝廷,朝廷为唐将军平反,太子第一个站出来彻查当年唐将军通敌一事。
  胡不归说,朝廷会忽然为唐将军平反,一定是公主做了什么。他说公主回京城之后又离开那段时间,一定是去了东北军的驻地贡天城,而后又去了太子府,这期间虽然不知道公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但一定和她有关系。
  后来他们问起来,妙龄只是笑着说,她只是做一件很多人都想做的事。还说她见了皇上了,交给皇上一样东西,这些就都好办了。
  很多事情知道的多了反而不好,公主如今只是一个叫欧阳妙龄的女子,是他们夫妻二人的朋友。有些事她想说他们便听,她不想说他们便不会问。
  可是他们夫妻二人,每次看到她对着自家小儿发呆时都会忍不住难过,忍不住想那段消失的日子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沁园春4

  妙龄盯着床上的娃娃,认真心里的阵阵疼痛,不知不觉又想到那个晚上,手不自觉的抚上心口,总觉得那里空空的,冷冷的,疼。
  不知不觉小家伙竟然已经翻过身来,正趴在软榻上,仰着小脑袋呜哇呜啊的说着什么。小娃娃的声音将她神游在外的思绪拉了回来。
  “哎呦,我们大宝好厉害,都会翻身了。来姨姨抱一抱。”妙龄伸手将已经爬到她腿边的娃娃抱起来,忍不住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
  她想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机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了。如果她肚子里的那个孩子还活着的话,这会儿应该也有两个月大了吧。每次想到这个,她的心口就忍不住疼,忍不住的恨。可是白日里再恨,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和段傥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日子,甚至那个痛并快乐着的晚上。他们之间只是有缘无分吧。她现在多恨段傥,就多能明白段傥对她甚至对欧阳家的恨。恨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自己心里苦罢了,如果能忘了才好。可偏偏忘不了。
  尽管她心里恨段傥,但还是不受控制的去为他做那些事。段傥是唐家后人,她想,总该想个办法让他和他的后人能堂堂正正的姓唐,光明正大的做唐家后人才好。
  她也是在回来之后,才知道发现身上的那枚鹰牌,她一直以为那枚鹰牌早就被段傥收了回去,没想到他还是把它还给了她。或许是天意,她在把玩鹰牌的时候,发现了鹰牌的秘密,硬派上勾勒出的鹰头图案的那些线条竟是两个纂体文字,是“东北”二字。电光火石之间她明白了什么。这个鹰牌就是父皇一直放心不下的那枚丢失的兵符。段傥一直知道这枚鹰牌的作用,但是却将这枚鹰牌给了她。怪不得当时段傥一出事,长鹰镖局就忽然关门了,看来段傥手中果然有兵,只是他从来没想过要谋反罢了。
  拜访了东北军将领,找了太子,最后拿着这枚兵符去见皇上。最后从皇上那里求来了一道圣旨,是可保唐家后人性命无忧的圣旨。或许是皇上觉得亏欠她这个女儿太多,或许是他本身也对唐家有愧疚之心,所以一切才会这样顺利。
  皇上给唐家的圣旨在她手上,这圣旨只是皇上和太子和她知道。皇上知道即使他昭告天下唐家无罪,唐家后人也不会轻易现身,但妙龄希望段傥能够以唐谦怀唯一血脉的身份在这南晋光明正大的活着,所以她需要这份保证。自从圣旨到了她手上,她就在想,该在什么时候将这份圣旨送到段傥手里。如果现在送过去,恐怕段傥会直接撕了吧。
  于是,她就根据朝廷的那些诏书中意思,开始着手写唐将军的生平事。也是在写《大将军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胡不归所谓的从前的主子,竟也是唐将军。当时她震惊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胡不归的爹娘是唐将军府上的副官和唐夫人的贴身丫鬟。当年他们两位老人本来是准备了将自己的儿子奉献出去代替唐慕烜去死的,可是当时胡不归却不高兴父母对他的安排,偷偷跑了出去。最后是唐慕萦不顾家里下人反对代替哥哥赴死了。再后来胡不归在唐家下人的刻意遮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