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田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喜田园-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得罪了皇亲国戚,到这里来避风头的?又或者是江洋大盗,干了票大的,便到这里当起土皇帝来了?还或者是朝廷高官来此避世隐居?
  一时间,青苹不禁想入非非起来,
  青苹正自想得出神,却见门口人影一晃,一位英俊的大叔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见了她俩便亲切地招呼,“原来是叶家的三丫头和安邦媳妇儿,等得急了吧?”
  这平易近人的态度让青苹颇为受用。她原本还觉得这里正会端架子呢,现在看来完全是自己多心了。
  只是,这里正也太不像个里正了吧?身材欣长,长相柔美,束着高冠,穿着长袍,却是跟庄稼汉的形象完全不符。
  这里正绝不简单!青苹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边钱氏已将自家的事儿给吴仲楠说了个门儿清,末了又道:“此番前来,就是想请吴叔您出面做个保,替我们撑撑腰。不然这叶家,还真是没个盼头了!”
  吴仲楠听得连连点头,又极其诧然地看了青苹一眼,“家规呢?方便先给我看看么?”
  青苹也爽快,大大方方地将那份草稿递给了吴仲楠。
  吴仲楠接过来就看,越看越惊讶,脸色也越来越慎重。看完后沉默了半响才道:“这些真的都是你写的?”
  青苹自然知道他在怀疑些什么,这人可不像其他人那么好糊弄了,只得模棱两可地回道:“吴叔应该知道的吧,我家前些天来过几位贵客,我是央求他们帮忙给出的主意。他们都是非富即贵的主儿,学问强,见识多,想来这也写得不差吧?”
  “岂止是不差,只怕大户人家的规矩也不过如此。”吴仲楠表面上是信了,脸上却流露出深思的表情。
  青苹也懒得管他信不信了,反正这么玄妙的事儿她也不可能去解释。又想着今儿个既然来都来了,便干脆再厚着脸皮要点地算了。自家都好些年没种过地了,想去佃别人家的地来种,正愁找不着门路呢,没准他有这个关系。
  青苹打定主意就开了口,“吴叔,再麻烦你个事呗。”
  “什么事啊,说吧!”吴仲楠此时也在打量她,他总觉得这叶家的三丫头有些不一样了,
  “吴叔你也知道的,我家人口多,现在爹又被关进了大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得来呢。后娘又是个不顶事的,家里不能没个生计,我跟大嫂商量了下,还得佃点地儿来种。吴叔你路子广,关系多,帮帮忙呗。”
  都乡里乡亲的,身为里正的吴仲楠自然也知道她说的是实情。但这叶家——
  吴仲楠想了好一会儿,忽然猛地一拍大腿,“这么着吧,我家的一个亲戚,还剩了点地,你要不嫌弃,就先拿去种着吧。估摸着种水稻小麦什么的不现实,土豆这些应该还可以。”
  “在哪里?”青苹顿时喜出望外。
  “不是很远,就在新凤村边上,不过也只有两亩了。”
  “好,谢谢吴叔。”青苹立即喜悠悠地回道。
  钱氏却是有些失望。
  那地儿她是听说过的,贫瘠得寸草不生,哪里还能种出东西来。明显是人家不要的地,她才不想去接那个烫手山芋呢。
  钱氏当下就想婉拒,但青苹却坚持要了。
  钱氏终究拗不过青苹,勉强接受了。
  但在回家的路上便忍不住抱怨起来。青苹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也有些后悔自己的鲁莽,但既然已经答应了,只得自已想办法解决了。
  好在她前世也经常跟土地打交道,对土壤土质这些也略懂一点点的,当下便要钱氏带她到那片地里去看看。
  钱氏想着她明儿个她就要去张家做事了,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反正自己也没个主意,现在去看看也是好的,多个人多个商量嘛。
  于是两人又折了方向,往那块地的方向去了。
  就像吴仲楠说的,那块地正好在新凤村和飞马村的交界处,因此并不远,走不多久就到了。
  钱氏用手指了指那边光凸凸的一片道:“那,就那了。”
  青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郁郁葱葱的玉米地里边,那块寸草不生的土地显得特别的突兀和萧条。
 

017 盐碱地

 还真是寸草不生呢。
  青苹喃喃自语一句,随后就开始行动起来,穿过密密麻麻的玉米地,来到地头,二话不说,抓了把泥土摊在手掌心,一边仔细看了,又掂了点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眼睛渐渐地就亮了起来。
  盐碱地,好地呢!
  不错,在很多人的眼里,这实在算不上好地,因为它盐分含量高,根本不适合大多数的农作物生长,属于低产地,且特别耗费肥料。
  但有一种作物,却是绝对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的,且亩产量还很高。
  那就是甜高梁。
  甜高梁是一种高抗逆性农作物。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和其他农作物相比,这种农作物无疑更适合盐碱地的土质。种植后很省事,几乎不需要怎么管理就能很好的生长。
  当然,它的用途也很广泛,几乎全身都是宝,制糖,造酒,做饲料。籽粒也可以做成窝窝头来吃,比一般的高梁窝窝头好吃多了。秸秆也可以当做甘蔗来卖,叶子可以喂牲口,高粱穗脱粒以后所剩的苗子还可以当作扫把来使用。
  更重要的是,它的亩产量实在是惊人,据说可以亩产甘蔗2万公斤,产籽种450公斤。
  也无怪乎青苹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当时她的开心农场,便想要种植这种经济作物的,但在仔细研究过后,最终仍是放弃了。原因便是因为地势的问题。
  当时她还挺遗憾的。现在想想,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钱氏看着青苹从那边地里哼着歌儿钻出来,面上还一片喜色,不由愣了愣,“老三,你想到要种什么了吗?”
  青苹得意地笑了笑,“当然了,只要我出马,没什么事儿办不成的。”
  “种什么呢?”钱氏顿时喜出望外。
  “甜高梁。”
  “高梁?那东西有什么用?”钱氏原本兴奋的神情顿时垮了下来。
  青苹的心情却丝毫不受影响,仍是笑得没心没肺的,“不是‘高梁’,是‘甜高梁’啦,那东西用处大着呢。就看你找不找得来种子了。”
  钱氏还是没弄明白甜高梁与高梁有啥区别,撇了撇嘴道:“那东西又不是啥稀奇玩意儿,村子里好些人家都种的有呢。”
  青苹不由得直摇头,这大嫂虽然是当家理财的好手,但对于农事却是一窍不通。果然是闺阁小姐的命啊。这事少不得又要自己来操心了。
  当下也不跟她争论,只笑笑了事。
  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洪氏破天荒地给她俩准备了晚饭,这会儿见了人也是笑容满面的,一边指使绿苹去热饭,一边热情地搬了木墩子过来给两人坐,嘴里也说着人话,“辛苦了辛苦了!饿坏了吧!等你们老半天没回来,我们就自个儿吃了。”说着又怕钱氏多心似地加了一句,“家邦和宝儿也都吃过了。”
  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这洪氏,只怕不会这么快就转性儿了吧。
  青苹这边还在想呢。
  憋不住话的洪氏马上就说起了正题,“我说青苹哪,你也看到了的,绿儿如儿也都大了,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还有哇,国儿康儿的鞋子都穿了好几年了,缝缝补补的,也是不能再穿了。我自己倒无所谓的,可就苦了孩子——”
  青苹瞅瞅她一身崭新的碎花褂子,顿时有些无语了。再看看她旁边站着的绿苹几姐弟,就更无语了。绿苹的衣裳虽然有些旧了,但浑身上下,连个补丁都没有;安国脚上的那双鞋,起码还有七成新呢,这个也叫没衣裳、没鞋穿?
  反观自己,上衣是洗得发白看不出原来颜色的小短褂,下面一条肥大的灰布裤子,密密麻麻地打着好些个大一块小一块的补丁,看起来都有些像白家衣了,好象还是村里的刘婶送的呢。
  洪氏瞧着青苹冷厉的神情,终是有些心虚,又小声地嘀咕了几句,“若实在不方便,那就算了吧,当我没说,当我没说好了!”说完又急急地转身想走。
  青苹却叫住了她,“慢着!”
  洪氏听得一喜,以为有戏,急忙转过身来,恬着脸道:“我就说嘛,咱家的老三没那么小气呢,还是心疼弟弟妹妹的呢。青儿啦,你也别苦了自己了,也趁机给自个儿做几身好的吧!娘明儿个就往梨树湾跑一趟,让宋婆子给你挑几户好人家!”
  青苹听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层,强忍住想要抽人的冲动,对洪氏淡淡地道:“这事我也做不了主了,如今是大嫂当家主事,你要有什么事儿直接找她说道去吧。”
  青苹说完,也不理会洪氏的表情,径自回屋里去了。这洪氏,摆明了就是想要银子的,前儿个见硬的不成,今儿个就来软的了。可惜姐软硬不吃,正好让大嫂练练手呢。
  青苹如今头疼的却是那块地的事儿,倒是想到要种什么了,然而一时之间却又要到哪里找种子去呢。正如钱氏所说,村里种植高梁的人不少,但都是普通的高梁,一般就是搭在玉米地里种着的,因为玉米的产量低,交完租后就没什么节余了,庄户人家就只好用高梁来当主食吃了。
  记忆中,自己家好象就从没种过地吧,所以连高梁饭都没吃得上。如果洪氏稍微得力一点,勤快一点,自己家哪会沦落到这个地步。老爹一年好歹要挣十五两银子,大哥以前每月也有一两多,洪氏要是再佃点地来种种,一家人的吃喝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可惜她整天好吃懒做,又喜欢大手大脚的花费,终究让这个家成了这样了。
  正想着呢,院子里忽然传来钱氏的大骂声,“浑婆子,我看你真是胆大包天了,居然敢偷灶房里的米面,那可是咱全家人的口粮呢。你想怎么地,偷了拿出去卖呢?还是留着自个儿吃独食啊?家规上可都明明白白地写了,品性不端者,棍杖五十!宝儿,愣着干啥?抄家伙去呀!”
  洪氏想必是吓坏了,忙不迭地赔笑道:“别!别啊!家邦媳妇,我没这意思,我就是想来摸摸,看看而已,大白米呀,上等的好米呀,我,我,我实在舍不得呀!”
  “哼!念你是初犯,认错态度良好的份上,就不打你那五十棍杖了,但从明儿个起,家务活都归你了!”
  青苹在里屋听得暗笑不已,随即略微收拾了个包袱,便早早地睡下了。她可没忘记,明儿个就要去张家做事了。
 

018 初来

 翌日一早,青苹才刚睡醒,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了说话声。
  敢情是张家派人来接她了。
  青苹一个鲤鱼打挺从木板上坐起,习惯性地伸伸胳膊动动腿,然后穿上昨晚挑好的唯一一件没有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走出屋子,到了灶房打水洗了把脸,扎了两条羊角辫,借着水盆照了下,还算是有点模样了,这才清清爽爽地来到院子里,跟孙管家打招呼。
  孙管家见了她,眼睛登时就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儿,“叶姑娘早!叶姑娘怕是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吧?亏得二公子细心,嘱咐我给带了些来,叶姑娘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孙管家说着朝他身边的随从打了个手势,随从很快从身后的马车里拿出几个油布包,双手递给青苹。
  青苹也不客气,接过当场打开就吃了起来。话说自从来了这里,还从没吃过早餐呢。庄户人家本来就穷,午饭晚饭都难凑和呢,哪里还有早饭吃。
  洪氏钱氏眼巴巴地看着青苹将一个油布包里的点心吃完,馋得直嗒嘴。
  青苹这才想起自家人来,不由脸红了红,急忙将剩下的点心递给钱氏,“挺好吃的,拿去给大家分分吧!”
  钱氏忙不迭地接过,速度回了屋子,洪氏也急握惶惶地跟了过去。
  孙管家瞅着这一家子,想笑又不敢笑地,憋得脸都红了。
  青苹扭过头去,正好看到孙管家的这副表情,顿时就沉了脸,“孙管家,热闹看够了没?要是看够了的话,咱们这就走吧!”
  虽然这个孙管家并没怎么得罪她,甚至还好心地将她当初说的那个“石女”的谎言守口如瓶,但青苹就是看他不顺眼。
  青苹说了这句话后,就自己爬进了马车。钱氏洪氏忙着分吃的去了,也没顾得上出来送她,想着这些,青苹不是不难过的。
  感觉到马车缓缓地驶出了叶家的大门,青苹终是没忍住,掀开车帘望了望那仍旧残破不堪的院子。虽然在这地儿呆得不久,但还是处出了感情,始终有些舍不得呀。
  不过舍不舍得都得走,张家给了她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必须得抓住。
  从飞马村到溪水镇的路程,其实跟飞马村到南塘镇的路程差不了多远,只是方向正好相反罢了,一个往北,一个往南,飞马村刚好就在这两个镇子的中间。
  然而道路实在难走,出了家门走过两条羊肠小径,拐了三个弯后,就开始翻跃飞马山,道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陡峭崎岖,马车上下颠簸地厉害,生生将青苹刚吃的点心颠得全都吐了出来,弄得车厢里狼藉一片。
  记忆中那回去南塘镇看病走的路,也没这么难走。青苹吐得上气不接下去的,脸色苍白得厉害。就这样一路颠簸着,两个时辰后,终于翻过了飞马山,又走了好几里的路程,才并入到一条烂稀稀地官道上。好在还算平坦,青苹总算松了口气,却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已是到了张家的门口。
  张青衣亲自将她迎进了张府。
  张府很大,大得青苹一眼都望不到边。进了高大气派的院门,迎面就是刻有百花齐放图案的影壁,左右各有一条抄手游廊,沿着游廊两侧,种满了金桂,泌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令原本疲累的青苹顿时精神一振。
  此刻的青苹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地,四处观望,见什么都稀奇。虽说以前看过不少大宅门的电视,但里面的场景布置哪有亲眼所见的真实。
  佑大的院子,被一条铺了白色石砖的通道左右隔开,左边只是个空旷的大坝子,干干净净地,连棵草都没有;右边却又布置得精细,数不尽的绿树红花丛中,精美雅致的四角亭赫然耸立,亭角纱幔飞扬,顿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