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是有意无意,只要违反军纪,那就是铁面无情。
想到这里,蒋朗武急忙扔了手里的雪茄,向那越来越近的威海卫军港一指,说道:“对不住,莫理循先生,马上就要进港了,我得去布置一下,那些朝鲜人脾气都不好,如果到了军港里打起来,那就有得瞧了,如果英国人又以此为借口将难民中转二:二月台,那就是我们这些军人失职了,要上军事法庭乱兰吧,咱们以后再聊,以后再聊。”
话音未落。已转身,一溜烟的逃离了舰桥。
“一个技猾的军官。”
莫理循如此评价,但是既然对方已经识破了他的诡计,那么,他也不好勉强,不过他倒是理解蒋翎武的态度变化,毕竟,中国支持朝鲜反日游击队的传闻并没有被列强政府证实,虽然日本报纸已经叫嚣是中国人挑起了这场战争,但是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都没有就此问题发表公开的政府言论。
现在差不多全世界都在猜测中国以及俄国政府在朝鲜反日大起义中所起的作用,可是偏偏各国政府都在装聋作哑,这就是国际政治的诡诈之处。
“国际政治是变化莫测的,同时也是尔虞我诈的,各国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即使是盟友,恐怕也必须以本国利益为唯一政策出发点,显然,在朝鲜人的反日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只可能是中国和俄国,因为只有这两个国家才能从朝鲜半岛的动荡局面中楼取好处与利益,对于俄国来说。一旦将日本陷于朝鲜半岛的战争泥潭里,那么日本人对满州地区的扩张脚步就会暂时被拖住,而俄国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巩固他们对满洲北部地区的控制,并进一步窥伺满洲南部地区的利益,在七年前的那场日俄战争中,日本从俄国手里夺走了那片辽阔的地区,并终止了俄国的“黄俄罗斯,迷梦。
对于中国来讲。一旦将日本拖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泥潭里,那么中国将从这个。局面里提取比俄国更多的好处,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在工业建设和商业发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虽然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德国、美国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朝鲜反日运动的大爆发为这种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远东国际环境,由于被朝鲜反日战争所拖累,日本政府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分神于中国事务,而一旦远东唯一的强国日本失丰了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兴趣。那么,中国的工业就会在列强商业竞争与贸易对抗的夹缝中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发展壮大,并最终实现这个国家的所有爱国者的梦想,那就是使祖国走上强国之路。
熟悉我的报道风格的读者或许还记得两年前我在报道中做出的大胆预言,在当时,我曾向诸位展示了一下这个国家革命者们的竖强决心与意志,而在那个时候,我与诸位一样,从来就没有料想过那位“远东狂人。赵总司令竟会如此迅速的掌握这个国家的中枢权力,而他在上台执政之后所展现的政治手段和外交手腕都表明,他确实是这个国家最合适的领袖。至少现阶段是如此,在赵大总统的领导下,这个国家的崛起速度很可能会大大超乎我们最大胆的预测和想象,我曾认为,这个,国家或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摆脱落后局面,但是现在看来,如果这位总统先生能够一直保持目前的政治水平与军事能力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或许很快就能摆脱现在的落后局面了。
当然,对于一个已落后世界数百年的国家而言,仅仅依靠一位强势而英明的领袖是远远不够的,国运在一个强国的崛起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现在的世界局势正在日益紧张,欧洲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重,美国又一直孤立于世界战略之外,如果欧州真的因为巴尔干地区的冲突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话,或许,对于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好消息,而对日本来讲,也同样如此。
明白了这一点,或许可以理解中国人在朝鲜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了,而且,他们显然已部分的达到了目的,在这场东北亚的危机中,日本确实已被拖得筋疲力尽,没有一段时间的喘息,日本是无法恢复国力的,而且由于战争使日本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外债,日本的经济也已步履维艰,相比沉闷的日本市场,列强似乎更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而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在朝鲜与东北亚危机中取得的好处之一。”
莫理循靠在舰桥的栏杆上,认真的草拟着新闻稿,没等他写完稿件,这艘商船就已经驶进了威海卫军港,并在一个偏僻的备用码头抛钴停机。
既然是军港,就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进去到处乱晃的,英国人已经在码头布置了警戒,所有的朝鲜反日流亡者将被安置到指定的地点,然后进行甄别,根据他们的意愿决定去向,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英国人建议将威海卫西边的烟台作为难民中转站,但是遭到了中国人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政府只得同意将威海卫作为难民中转站 一必须承认,“东北亚危机”之所以没有发展为战争,英国在其中走出了大力的,为了安抚日本政府,英国政府甚至不顾财政大臣反对,以政府身份为日本政府筹集国际公债做担保。
莫理循正在张望码头上的情形,突然听到了蒋翎武的喊声。
“莫理循先生。看来你又有大新闻可以报道了。”
少校先生站在舰桥下,手里拿着一张电报抄稿。
“什么新闻?”莫理循急忙走下舰桥。
“欧州开战了!”
少校先生看上去有些兴高采烈的样子,这让莫理循非常恼火,但是恼火归恼火,莫理循确实也不能因为一个亚州军官对欧州开战表示幸灾乐祸而指责对方。毕竟,人家说的没错。
欧洲确实开战了。
第515章 历史的惯性
※纷扰扰的瞧洲终干传来了战争的炮声。吊然各国外趟嚯盯甘试图维持和平,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以及那些被伪装成国家利益的个人利益面前,这些外交斡旋终究是徒劳的,战争到底是爆发了。
当然,这场发生在欧渊的战争斗不是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之间的冲突引起的,挑起战争的实际上是“巴尔干同盟。的那四个小国,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四个小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世仇奥斯曼帝国。
这场战争被现在的欧州人称为“巴尔干战争。”而在另一个时空位面,这场战争在史书中的正式称呼则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战争的一方是巴尔干同盟。而另一方则是那个“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
由于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就是位于爱琴海北部的东色雷斯地区,因此,欧州的新闻界耸人听闻的将其称之为“欧洲大战。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东色雷斯地区一向被视为欧州的蛮荒之地,但是这里确实属于欧洲,东南欧地区。
巴尔干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阿尔巴尼亚大起义,作为奥斯曼帝国征服下的地区,早在州;年,阿尔巴尼亚就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奥斯曼化”起义。起义军不仅取得了辉煌的军事胜利,而且还明目张胆的向奥斯曼帝国素丹提出了割让科索沃和比托拉的要求,这个要求不仅使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惊慌失措,而且也引起了“巴尔干同盟。的警惕,因为阿尔巴尼亚起义军的要求似乎暴露了他们想建立一个“大阿尔巴尼亚”的企图,这显然是不符合巴尔干同盟的利益的,巴尔干同盟组建的意义就在于瓜分马其顿地区,而阿尔巴尼亚在地理概念上就是大马其顿的一部分。
为了阻止一个“大阿尔巴尼亚”出现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同盟”决定抢先下手。在奥斯曼帝国彻底玩儿完之前将马其顿地区吞并,于是,巴尔干战争就爆发了。
促使巴尔干战争迅速爆发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远东地区“东北亚危机”的解除,由于英国、美国等欧美列强的积极斡旋,中国与日本之间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缓和了,考虑到英国很可能在结束对远东地区的关注之后会将主要注意力转回欧洲,因此,巴尔丰同盟决定趁英国插手之前解决悬而未决的马其顿问题;以免英国出于战略平衡的目的而反对向奥斯曼帝国开战,而且吧尔干同盟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中欧强国奥匈帝国的支持,而奥匈帝国之所以支持巴尔干同盟对奥斯曼帝国开战,主要是受到了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战争的刺激,由于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节节胜利,意大利一时风光无陈。颇有盖过盟友奥匈帝国的趋势,为了平衡一下同盟国内部的权力分配,奥匈帝国觉得意大利是该收手了,而唯一能够促使意大利停止军事进攻的前提条件似乎只有一份不平等的和平条约,或许,巴尔干同盟的宣战可以促使奥斯曼素丹和政府下定决心走回谈判桌前,与意大利达成和平协定。
在这种尔虞我诈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巴尔干同盟”中的黑山首先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紧接着,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三国也向奥斯曼帝国政府发出最后通蝶,而不甘示弱的奥斯曼帝国随即向四国宣战,就这样,巴尔干战争爆发了,并被惟恐天下不乱的新闻记者们耸人听闻的称作“欧洲之战”。
欧州开战的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赵北正在主持一场内阁会议,当副官拿着电报脸色苍白的步入会议室并将电报交给赵北之后,这位民国的大总统先生也是虚惊一场,还以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了,这对他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那会全盘打乱他的战略布局。
好在随后传来了更为准确的消息,原来并不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开战了,而是几个东南欧的小国在围殴“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赵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了。如果只是巴尔干战争爆发的话,赵北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很清楚。在他穿越过来之前的那个时空位面”口年本来就应该爆发一场巴尔干战争的,而他穿越之后的干扰似乎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妾历史,只不过这场巴尔干战争好象比历史上提拼了那么一点而已,至于其它方面,似乎并未严重偏离历史轨迹。
一方面,赵北对历史的干涉引起了“蝴蝶效应。”而另一方面,历史的惯性太强,目前的这点历史轨迹的小小改变并不妨碍历史车轮的前进,细节或许发生了些小小的改变,但是历史的大方向还是没变。
虽然赵北坚信他对历史的干预目前还不致于引起历史轨迹的绝对偏差,但是考虑到目前的亚洲局势以及日本政府对华态度的极端不明确,他还是决定谨慎从事,暂时停止对日本的主动挑衅,蛰伏下来,静观局势的发展,并继续加强对工业建设的关注,以便尽快完成第一个“四只工业发展计划”。口儿迂的工业体系。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国防体系。这是穿越嚅”识,也是赵北现在的奋斗目标,他之所以制订“四只工业发展计利”就是想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完成一个基本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国防初步的现代化。
所以,当得知欧洲的巴尔干战争爆发之后,在总统府里认真考虑了几天,赵北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民国的中枢政府将对“四只工业发展计划;”中的所有工业、矿业企业进行一次普查,看看哪些工业项目已经完成,而哪些工业项目还远远落后于计划,以便帮助中枢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这也是“四只工业发展计划;”制订之后所进行的唯一一次调整。
这次工业普查是一次系统化的实业发展调查,规模不仅空前,而是调查的范围几乎涉及每一个民生领域,甚至连全国人口调查也搭上了这次工业普查行动的顺风车,一旦调查工作完成,那么。中国的准确人口数量以及构成就能浮出水面了,这也有利于中板政府制订相应的政策,而在以前,中国人口统计主要是依靠食盐的消耗量来估测的,准确性不尽如人意。
总统制订了政策,自然交由内阁各部去办,这细节问题就用不着总统亲自操心了,而且内阁即使想去麻烦总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总统先生在布置了工作之后就离开了首都,去东三省的区视察工作去了,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回京,至于首都,只留下一个副总统坐镇,却也是充充门面而已。因为这个国家的真正权力中心“统帅堂”也跟着总统一起去了东三省。
现在,已是总统视察东三省工作的第五天,而总统先生乘坐的专列也已抵达了长春。这里也是日本势力范围与俄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两国无论是在铁路利妾上还是在矿产利益上,都以长春为界限,井水不犯河水,以免伤害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相比赵北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位面,这个时空位面的日俄两国“友谊”确实已被干扰,至少,因为伊藤博文遇刺案的审理以及之后的朝鲜反日独立运动的爆发,沙皇俄国从中看到了日本的虚弱,而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价值。虽然在东三省和蒙古问题上中国与俄国有着根本的利益冲突,但是只要现在的中国中枢政府是”驯服”的,那么,沙皇俄国并不介意联合中国遏制一下过于急功近利的日本,以免在东三省地区造成日本尾大不掉之势。
所以,与赵北所熟悉的那段历史不同,在这个时空位面里,沙皇俄国只与日本政府达成了第一次《日俄协约》,至于第二次《日俄协约》,至少到目前为至,俄国与日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而这正是赵北此次北巡东三省的次要目的之一;他想进一步拉拢俄国,阻止俄日达成第二次《日俄协约》,防止日本以此为契机获得喘息之机。
过了长春,赵北就会直奔哈尔滨,在那里,沙皇俄国的外交特使正在恭候总统先生的到来,以便与总统先生“深入的探讨一下蒙古问题”或许会达成一个秘密条约,而这个秘密条约对于俄国很有利,而且,考虑到中国目前与德国的关系过于密切,俄国人也打算利用这个。秘密条约迫使中国做出更多的让步,以换取“沙皇陛平的谅解”
不过在离开长春之前,赵北打算接见几个重要人物,而现在,当总统先生的专列驶入长春火车站后,那几个重要人物已经在站台上恭候多
。
这几人中以“东三省边务总办”吴禄贞地位最为显赫,而张作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