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威专业摆摊很久,心得体会颇多,白小白听君一些话,收获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姜威最后道“师父,等我开店了,你记得来喝个开业酒。”
白小白道“行,没问题,确定日子给我打电话,我给你送开业花篮。”
“好,师父,那我先走了。”
姜威满心欢喜,收拾了一下鱼丸摊位,挪开位置后,就和白小白挥手告别。
他要回去忙碌实体店最后收尾的各项工作。
姜威走后。
白小白看了一下空下来的这个摆摊位。
不得不说,姜威的位置相当不错,这个位置又大又宽,而且靠近工地门口,算是霞飞路的摆摊地段。
白小白也不墨迹了,把三轮车、小餐车都停好位置后。
他开始正式带上了口罩,这是坑比系统,在新任务的规定之一。
系统这要求有点怪。
其实白小白自认为,只是在江海市的吃货界出名,虽然上过几次电视台,但是目前还不算是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根本无需担心被围观。
乖乖带好口罩后,白小白开始正式大显身手。
首先是蒸饭。
大米食材是白小白昨天在朝天门街后街市场买的,用的是东北产的珍珠米。
东北珍珠大米其实并不比泰国差,这种米颗粒饱满,色泽洁白,形似珍珠,煮好后,米香十足,微粘软弹,口感极好。
白小白没有美食系统以前,自个吃得就是这种珍珠米。
珍珠米白小白一大早已经提前泡了,到现在也有四五个小时了。
大米已然发胀了,米粒柔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掐就断。
这一次新任务的服务对象是建筑民工,他们是体力劳动者,饭量一般都很大。
而且在冬天,米饭散热快,为了保证米饭温热。
因此,白小白用的是密闭的大木桶蒸饭。
白小白老家那边,一般家里办喜事或者白事,或者是请客的时候,如果需要大量米饭,一般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制作。
耳濡目染下,白小白也从老爸那边学到了这项手艺。
木桶蒸饭也是有技巧的。
在液化灶台上放大铁锅,添加适量水,烧制沸腾。
把泡好的珍珠米倒入木桶中,先不盖盖子,用沸水蒸至孔隙都打通,冒出大量白汽后再盖上盖子。
这样才能让每一粒米都蒸的松软弹粘。
将木桶至于沸水中,蒸5分钟让米热起来,然后倒入用于回汤的盆或锅中,倒开水至浸没过米,盖上盖子让米充分吸水。
把米重新倒入木桶中,盖上木盖,白小白到路边捡了一块大石头。
冲洗干净后,他把沉重的石头压在木盖上。
这么做是为了保证气密性,让蒸汽不溢出木桶,用最强的蒸汽蒸熟木桶中的每一粒米饭,可以让米饭的口感更好。
木盖上压好石头,白小白开大火蒸。
按照米的分量,大概蒸二十分钟即可。
大木桶在蒸饭的同时,白小白自然也没闲着。
他把所有需要的食材一一拿出,在砧板上摆放好。
所有用到的食材,之前都是清洗干净的。
白小白拿出麒麟黑斑刀,开始专注切食材。
唰啦唰啦——
下刀如有神,按着食材的猫爪手,一小寸一小寸往后挪移。
转眼间,一条山药片就切好了。
不仅速度极快,而且切的又薄又均匀。
白小白精湛的刀工,看得李琴那是一愣一愣的。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白老板切菜。
李琴做家庭煮妇也有二十多年了,长年累月积累下的经验,她自诩刀工比绝大多数家庭煮妇都要好,但是现在被白老板秒得渣渣都不剩下了。
白小白并没有使用天女散花切工,就是普通切法,但是他的切法实在是又快又好。
李琴的肉眼完全跟不上白小白的刀速。
白老板这么年轻,但是刀工实在了得。
李琴自愧不如,她惊诧白小白刀工的同时,在一边主动用容器分装好各样食材。
而一旁的高超暂时帮不上什么忙。
他闲来无事,就在周边走走,了解霞飞路一带的摆摊情况。
今天是个大晴天,阳光明媚,气温有所回升,但是还是很冷,几乎是哈口成气。
现在是早上十点半,还不到中午饭点。
霞飞路一带的工地上,所有民工都在寒风中,挥洒汗水,没有片刻歇息,都在为年关回家过年做楼盘最后冲刺的收尾工作。
工地外围的小吃摊位,小贩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忙碌起来。
除了有美食小贩现场制作小吃以外,还有很多小贩,用大的塑料泡沫箱子,装好打包好的快餐盒饭。
这些盒饭一般都是荤素搭配,价格低廉,当然用的食材大多数不太好,而且卫生无法保证,制作也相对粗糙,甚至不如高铁盒饭。
不过很多民工为了省事和图便宜,都会直接买这些打包好的快餐盒饭,站在路边吃。
高超为人随和,主动递烟,和周围的小贩热聊,他问了一个青年小贩打包快餐的价格。
那青年小贩倒也不拘束,挺热情介绍说,他的快餐盒饭有好几款,像是一荤两素,两荤两素,两荤三素,三荤三素,价格也不一样。
因为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他的盒饭定价非常便宜。
比如最便宜的一荤两素就是8块钱,最贵的三荤三素也才20块。
而且只要买一份盒饭,米饭可以随便加,吃到饱为止。
高超又问了另外一个小贩,他的快餐盒饭,情况和第一个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份免费供应的紫菜蛋花例汤。
高超又打听了周边的一些情况后,回到白小白边上,把收集到的信息和他分享。
白小白已经切好了食材,他把白萝卜、排骨一齐,放入高压锅中,加入姜片,料酒开始炖起来。
高超站立在一边,关切问道“白小白,你的快餐打算怎么定价?”
因为是路边摊,不是实体餐馆,而且用的都是外面买的食材,白小白已经订好了价格。
白小白虽然还没料理完快餐,不过他预先和高超简单说明了一下自己的定价。
其中酥炸鸡腿五块一个,白萝卜炖排骨八块一碗。
红烧五花肉、红烧鱼片、红烧排骨、清炒猪小肠,统统五块一小份。
番茄炒蛋、麻辣肉皮四块一小份。
素炒山药片、清炒花菜、清炒豇豆、清炒白菜,这些素菜,统统三块一小份。
白小白的大锅快餐的定价,可以说是绝对接地气的平民价,和一般小餐馆的定价差不多。
高超对于这定价异常震惊。因为这定价和小白餐馆的定价实在差太多了,根本无法比。
白小白觉得自己定价合理。
毕竟不是用的系统逆天食材,也没有特别的黑科技料理设备辅助。
就是普通的食材,加上自己的厨艺制作的料理。
坦白讲,初来乍到的白小白,虽然对自己的快餐很有信心,但是还是隐隐担心这一次新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
因为按照高超收集的信息来看,霞飞路这一带的快餐盒饭竞争压力实在太大了。
卖打包好的快餐盒饭的小贩多如牛毛,而且这些小贩做的时间久,更懂得民工的需要,肯定积累了大量老客户。
有的小贩更是懂得用了美人计,让年轻貌美的女老板在外面吆喝快餐盒饭,和民工兄弟交谈套近乎。
这种诱惑力必须妥妥的。
在脑海中迅速分析各种情况后,白小白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十点四十了。
姜威离开之前说了,霞飞路这一带的民工都是十一点十分左右出来吃午饭。
时间所剩无几,白小白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快餐料理中。
1/19 23:04:56|49195885
第四百六十四章 惨淡的开始
时间所剩无几,白小白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快餐料理中。
ing灵矿朗
手的动作行云流水,白小白料理美食的每一个手法都非常娴熟,而且极具观赏性。
高超和李琴都看呆了。
虽然高超之前在美食节看过白小白料理清汤面、清汤粉、海龙蒸饺王,但是炒菜、油炸,他还是头一回看到。
白小白首先制作的是酥炸鸡腿。
为了能够更容易炸透,白小白用麒麟黑斑刀在鸡腿划两刀。
把用盐、少量鸡精腌制入味十分钟,均匀裹油炸粉和面包糠,放入油锅中酥炸。
火候控制的恰到好处,油温刚好。
用筷子轻轻拨动鸡腿,让鸡腿四面受热均匀。
滋滋滋
花生油的香气扑面而来,鸡腿表面开始逐渐变黄,膨胀,散发出一股让人难以抵挡的炸鸡香味。
白小白一共只做了二十个炸鸡腿。
他做好的酥炸鸡腿,品相完整,毫无焦黑,黄金脆皮,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
高超肚子饿得紧,巴不得先吃一个。
不过白小白现在在忙,他只能干吞咽口水,却不敢发声。
李琴站在一边,也是紧巴巴看着鸡腿,口痒难耐。
制作好酥炸鸡腿,白小白加快速度,又先后烹饪了红烧五花肉、红烧鱼片、红烧排骨、清炒猪小肠、番茄炒蛋、麻辣肉皮、素炒山药片、清炒花菜、清炒豇豆、清炒白菜。
每一道菜都是制作完美,香气四溢。
连白小白自己都有点惊叹。
其实自从有了美食系统后,白小白极少这么大规模料理小炒。
没想到会进行得这么顺利,简直就是令人惊叹。
看着一道道精美品相的小炒。
李琴此时此刻更是已经说不出任何话了。
她之前在餐馆做好很久的阿姨。
那些老板制作炒菜的时候,她基本都能看见。
无论是刀工还是烹饪的熟悉度都无法和眼前的白老板相提并论。
这年轻人怎么会这么厉害?
制作好的快餐小炒,白小白把它们盛装在餐车的隔热小格中,保持温热。
在公众视野面前,白小白不能用逆天的炖锅,用的就是普通的高压锅。
高压锅里的白萝卜炖排骨也炖好了。
揭开锅盖,扑鼻的排骨香气,带着白萝卜特别的清爽香气,一同瞬间吸入肺腑。
白小白用大勺,盛起一小碗,尝了一下。
萝卜软滑,汤鲜味美,骨肉软韧,排骨的肉腥味已经完全消失了,每一口肉都异常好吃。
大木桶的珍珠白米饭也蒸熟了。
粒粒米饭,雪白饱满。
白小白用干净的筷子,挑起木桶最层的米饭,尝了一口。
白米饭已经完全蒸熟了,口感极佳,不干不湿,香滑软弹,久久嚼之,有淀粉分解成糖的极淡甘甜。
虽然和逆天的御田胭脂米饭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和普通的白米饭比起来好太多了。
米饭、快餐小炒、炖汤都搞定后。
十一点多了。
恰好也到了附近工地民工吃午饭的时间。
太阳从云层探出了头,薄薄的雾气已经退去,一个个劳作了半天的建筑民工,纷纷从工地出来觅食。
那些打包盒饭的小贩,已经扯开嗓子吆喝起来。
“快餐小炒,价格优惠,一荤两素六块,六块”
“买一份快餐,米饭吃到饱”
“我这里面免费紫菜蛋花汤”
十几个小贩同时开腔,场面非常火爆,拉客竞争非常激烈。
那些民工基本就近购买快餐盒饭,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买一荤两素,有的买两荤两素
民工是体力劳动者,基本以米饭快餐小炒为食,才能够保证不饿,下午有力气继续做工。
当然也有民工选择吃馄饨拌面的,只是这种情况很少。
而且,绝大多数民工都选择熟悉的小贩那里购买。
民工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不好,不会太挑食,所以哪怕那些快餐小炒,炒得味道一般,还是会有很多人购买。
针对民工老主顾,那些小贩也是牟足了劲,不仅菜的分量很大,米饭还能吃到饱。
蜂拥而出的民工群,基本都被那些老司机小贩瓜分完毕了。
白小白的摊位没有一个人光顾,非常冷清。
其实初来乍到,被冷落太正常了。
一来毕竟没有基础,民工也不知道这新来的老板,他做的小炒好不好吃,因此暂时没有人愿意尝试。
二来,白小白带了个大口罩,在小贩群中,非常突兀。部分民工心思比较重,以为这家老板是嫌他们身味道重,才戴的口罩。
三来,卖快餐盒饭的小贩太多了,白小白没有吆喝,非常吃亏。
总之,暂时没有民工愿意接近白小白的展位,甚至连问价的都没有。
简直不要太惨淡
好不容易有个浑身脏兮兮,裤腿布满水泥硬块的中老民工,前来白小白的摊位。
他看了看清淡的炒菜,开口就问“老板,你炒菜辣不辣,看着没辣椒啊?”
白小白开口道“我的炒菜都没放辣椒。”
中老民工摇头,用西南官腔道“不放辣子,啥子味都么得,怎么吃?”
摇头后,中老民工头都不回,就匆匆走了,连价格都没问。
后来又有几个民工过来,都是问白小白炒菜辣不辣,有没有放辣椒。
得知结果后,每个人的表情都一样,没有一个民工愿意购买。
其中一个民工倒是很实诚,临走前说了大实话“老板,我们工地基本都是西南那边来的,每个人都爱辣椒,你这菜不辣不行啊,在这里肯定卖不出去的。”
白小白这才发现,这一带外来民工很多来自蜀川、云贵一带,他们大多喜食麻辣,甚至是素菜不放辣椒,他们都觉得难以下咽。
而那些卖快餐盒饭的小贩,经验很足,早已经把盒饭炒菜,分为辣和不辣的。
这就是能在霞飞路摆摊,强大竞争中活下去的制胜法宝辣。
白小白现在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时间一点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