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真是两个世界两重天。
周总管把房子的外面介绍完后,就领着大家向屋里走去。张荣、三个孩子跟在周总管后面,鱼贯而行,进了“宫殿”。
家兴是边走边看,楼上楼下的房间他数了数有几十间。这屋里的走道上都铺着厚厚的、走上去很柔软的、织有各种图案的彩色地毯。再看看房间里的地板,漆得红彤彤,亮闪闪,几乎能照出人影;屋顶天花板上,是各式各样、十分美丽的玻璃吊灯;四周墙壁上挂着不少金色镶边的镜框,里面装有风景、人物肖像的写生油画;室内摆放着各种漂亮的家具;到处还摆设着各种古董,这等陈设真是从未见过。
特别是屋内门上、窗上的把手、门锁,不是紫铜色,就是金黄色,金灿灿的闪闪发亮。那墙壁的颜色,有的是奶黄,有的是粉红,还有天蓝,淡绿,有的还镶嵌着美丽的花纹。房间里四面的窗玻璃不少也是彩色的,阳光透进来,五颜六色,真是好看。
这马勒别墅真是富丽堂皇,把家兴的眼也看花了。两个大人问三个孩子“好看吗?”三个孩子不知怎样回答,只是频频点头,连连叫好。
大家走出“宫殿”,走到园子中央,孩子们还要骑骑铜马。周总管高兴地把三个孩子一一抱上这铜马马背,让家兴、君兰、丽绢三个人做了一刻“儿童骑士”。
孩子们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临出花园大门,家兴向周总管表示感谢,毕恭毕敬地一鞠躬,并且说道:“谢谢周伯伯!”周总管满意地笑着,拍拍三个孩子肩膀和摸摸孩子的头,表示送行。
家兴等三个人跟着张荣离开了这金碧辉煌、豪华无比的马勒大花园。出来后,家兴对君兰、丽绢说:“我们三个人长大后,也要有这么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该有多好!”
“我们也去跑马发大财!”君兰做着跑马的姿势笑着说。
“我们要造一座比马勒花园还要大,还要美丽的别墅花园!”丽绢作了总结。四人哈哈大笑了起来,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后来,家兴他们还想要阿荣爷叔有空再领大家出去白相。张荣却说小学生不能老是这样贪玩,还是应该用功读书,毕竟这是第一位的。家兴他们听后,想想很有道理,于是又把精力集中到读书方面来了。
但是谁知道,家兴、君兰在读书路上却出了一桩更大的事端。要问是什么事端,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二回 众学子仇日险遭开除
话说这家兴等三人去马勒花园白相后的第二周,正好是周六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班级里要新开日语课。身穿蓝色团龙花长衫,剃平顶头,肚子挺挺,年近五十,教英语的居老师,迈着稳健的步伐进入课堂。居老师在讲台前,背向黑板,面向同学们站定,把手上的讲义夹、教科书往讲台上放好,抬起右手用习惯动作,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金丝边近视眼镜,在等候着班长李家兴发“起、礼、坐”的口令。同学们也在等候班长的口令,准备起身向居老师行鞠躬礼。
可一秒、二秒、三秒,至少已等了有三、四十秒钟,还没听到班长李家兴的口令。同学们的目光都转向了班长,可班长神情呆呆地低着头,坐在座位上在想什么心事。居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此纳闷!
说起居老师和李家兴之间,在一个教,和一个学英语方面,还真有一段很美妙的小故事哩。
家兴的表兄住在圣母院路,在一家英商地产公司做长工,他经常去玩。这家公司经营几十间洋房,里面住的大部份是外国人,家兴去多了,同这里的不少外国孩子混得很熟悉。再说上海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读英语。再加上家兴的父亲虽然不识字,但有时在外国人家中做裁缝,所以也会几句英国话,从小就教过儿子几句。
上海是个国际城市,外国人很多。有来开银行、洋行的;有来办公司、工厂的;有来寻宝、探险的;也有来旅游、访亲的。这些外国人相互之间,他们和中国人之间,都有一个语言交流的问题。这就要有一种可以能沟通的语言。由于外国人大都是英美来的,因此最好的语言就是英语。在上海滩的银行、洋行,外国人开的公司、工厂,商店里的员工,不少人的英语水平很高,不仅会写,还能翻译,有的还能讲一口十分流利的英语。在上海滩会讲英语的人确实很多,有的人还会讲几句罗宋话,也就是俄语。不过最流行的还是英语。连做小生意的,拉黄包车的,都会讲上那么几句半生不熟的英国话。什么哈罗、噢开、也是、呶。
这种英国话,上海人给了它一个很动听的名字,叫“洋泾浜”。特点是发音不准,不讲语法。好像中国人听外国人讲中国话,“你的------我的------大家的------好好的------”一样,彼此可以听懂。即使听大不懂,再加上手势作补充,至少可以交流个大概的意思。因此,家兴在讲英国话方面,确实也有独到之处。碰到一些外国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说上那么几句日常生活方面的英语会话。但是,因为受“洋泾浜”的影响,发音方面还是有些问题。
家兴在恒大小学读书时间不长,但各个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学习英语特别用功,但就是英语会话,那个“洋泾浜”口语过不了关。可居老师是家兴在初小读书时陈慧老师的老师,有一次陈慧来看望居老师,谈起了家兴的学业情况,表示很欣赏家兴。加上家兴敢于在课堂上起立回答老师提问,而且敢于提出问题,课余时还大胆地和同学们会话。所以他不仅了解家兴的现在,还知道过去,确实是个好学生,所以特别喜欢李家兴这个学生。但他对任何学生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真是一丝不苟,对家兴也不例外。他经常会把家兴叫到自己办公室,十分仔细地帮助家兴纠正发音,互对口型。家兴在他的耐心、严格的帮助下,英语会话的标准化进步很快。
家兴也知道,长大后要想到什么洋行、公司里工作,实现他父母对自己的期盼,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因此,他一进入恒大小学,特别是遇到高水平的英语老师,真似鱼儿得水,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几乎着迷。丽绢、谷锦绣都叫他“英语迷”。
今天,居老师来开日语课,家兴为什么会发呆?坐在李家兴旁边的副班长谷锦绣,拉了下家兴的衣角,可家兴仍无反应。她很机敏,立即起立,亮起清脆的嗓音:“起—礼—坐。”全班同学应声起立,行了礼,又坐了下来。这时,家兴醒了过来,下意识地站起,但又坐下。
君兰在座位上回过头来问家兴:“你是怎么啦?还在想阿三的事?”
家兴才真的回过了神。看了看君兰,又侧过脸望望谷锦绣,但还是没有说什么。
居老师对刚才发生的这一幕没有时间去思索或发问。
“同学们,我们五年级乙班从今天起增开日语课。学校因为一时找不到日语老师,教导处知道我会点日语,所以确定我除继续担任你们的英语老师之外,还担任你们的日语老师。日语课每周一节,把每周三节英语课缩掉一节,改教日语------”
课堂里一片嗡嗡声,同学们在叽叽喳喳的议论着。在议论些什么,居老师心里非常清楚。居老师学的主要是英语,后来在英语的基础上还自修了法语、俄语和日语。但现今的上海,一般老百姓都非常痛恨小日本,不仅抵制日本货,而且对日本语言都非常讨厌。过去他在学生中的影响挺不错的,很受同学们的爱戴。但自从开始兼开日语课以来,他在学生中的威望是急剧下降,有些学生在学校里见到他都不鞠躬,掉头就走过去了,而今天这李家兴到底又是怎么啦?
“同学们,静一静,请静一静。我们学日语,同学英语一样,是先从字母学起。英语是二十六个字母,a、b、c、d、e。日语是五十一个字母,阿、依、乌、爱、喔,卡、开、可、该、壳------”
“哭,哭什么?我们中国小学生可不哭。要哭让小日本自己去哭!”沈君兰突然接着老师的“壳”变成“哭”。编了一句似玩笑又不是玩笑的话语,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居老师现在真的被弄得哭笑不得,他仍不断提高嗓门讲课,但还是被越来越高的一片嗡嗡声压了下去。
前几天,在六年级甲班上第一堂日语课时,他也碰到类似的情况。一开始同学们对学日语抵触情绪十分强烈,经过反复说服,才勉强把课讲了下去。今天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吧。居老师实在无奈,只得耐心等同学们的议论声渐渐低下去之后,才又开口继续说道:“同学们,开日语课是上海市教育厅定下来的,学校也没有办法,我更没有办法。同学们想听就听,不想听也不要紧。同学们,请同学们静下来让我把课上完。”这时,教室里的嗡嗡声终于消失了。居老师终于满头是汗,非常吃力地把一节日语课上结束。课结束了,他没等班长喊“起、礼、散”,就夹起书本、讲义夹俏然走下讲台,转身离开了教室。
李家兴也起了身,正在收拾书包时,谷锦绣问家兴:“李家兴,刚才居老师上课你怎么不喊起礼坐,你是怎么啦?”
“噢,这------没什么------”家兴不想说。
“不对,一定有原因。”谷锦绣说。
“当然有原因啦。”君兰代替家兴回答了副班长的问话。
“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大事?”谷锦绣继续问家兴。
“什么事。不想学日本话吧。学日本话有什么不好。当了班长竟敢看不起居老师!胆子真不小,居然敢把老师不放在眼中!”突然,王有德从教室后面朝前走到家兴座位旁,用既激烈,又愤怒的口吻说。
“王有德,不想学日本话又怎么样。小日本是你祖宗------”君兰马上同王有德争了起来。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跟着瞎起哄。”王有德指着君兰的鼻子说。
“你是好东西,汉奸的儿子,神气什么!你是当不着班长不开心。”君兰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谁希罕当班长,不过李家兴这样的人,不配当班长。”王有德扯高了喉咙喊了起来。
“事情有那么严重吗?配不配当班长你说了不算!”家兴对王有德也不相让。
“王有德,你走吧,外面接你回家的小汽车等着你呐。”谷锦绣连推带拉的把王有德推出了教室。
同学们都走了,教室里只有君兰、家兴、丽绢、谷锦绣四个人。谷锦绣还是问家兴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今天代我喊了起礼坐,我真的谢谢你,你帮了我的大忙。不过,你现在一定想知道我刚才为什么会不喊口令。是我想起了我家隔壁邻居,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实在太惨了。我想想就呆住了,真是情不自禁!我真的不是有意给居老师难堪。”家兴说着又坐了下来,给谷锦绣继续叙说事由:“事情是这样的。我们隔壁的邻居阿三,是拉黄包车的。最近,他拉黄包车生意不好,就跟几个朋友一同到上海西郊去贩大米。他们几个人,在通过日本人清乡的竹篱笆封锁线时,被日本兵发现了。日本兵就开了枪,阿三大腿被日本兵的枪打中了。日本兵捉住他后,就活活的把他的人头给割了下来,挂在竹篱笆上示众!据说竹篱笆上被日本兵割下来示众的中国人人头,不只是阿三,而是挂了长长的一大串。再说,阿三家中还有八十岁的老祖母靠他来养活。阿三惨死,老祖母知道后哭得死去活来,到现在已整整哭了两天两夜。邻居们听到这凄惨哭声,每个人都感到很心酸!很心痛!你说,今天要我学日本人的语言,想到这事,我的感情实在接受不了------”
“好了,李家兴,你不要说了,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谷锦绣擦了擦同情的泪水,收拾好书包,离开了教室。家兴、君兰、丽绢也拿起书包,走出教室,回了家。
又一个礼拜一的早上,家兴照例先去望弥撒,然后到了教室,放好书包,在座位上坐好。这天,第一节课是上算术。袁方老师还是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没等家兴喊起、礼、坐的口令,率先开了口,说:“李家兴同学,你不用喊起礼坐了。从现在起你班长的职务暂停执行。还有沈君兰同学,你们两人,前天在课堂上公开顶撞居老师的行为,是个十分严重的错误。对你们两人什么样的处罚,由教导处作最后决定。至于你的班长的工作,先由副班长谷锦绣同学担任。”
家兴、君兰对袁方老师这样快就采取如此的果断措施,真是出乎意料。心中虽然不服,但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到了中午下课,余主任就派校工把家兴、君兰叫到教导处。一向笑嘻嘻的余老师,今天的神情显得非常严肃,说:“李家兴同学,还有沈君兰同学,你们两人是怎么回事。你们把居老师搞得多么难堪。到底是什么原因?今天必须讲讲清楚。”
“余老师,前天在课堂上顶撞居老师是我不对,至于李家兴同学没有喊起、礼、坐,那确实是有原因的。”君兰先开了口。
“余老师,不管什么原因,我那样做是不对的,我愿意接受任何处分。”家兴主动地承担责任。
“家兴,你还是应该把原因向余老师讲讲清楚。”君兰又说。
“李家兴同学,我想你是一名很有头脑的学生,这事一定有原因。你就如实的讲出来,我很想听听。”余老师以信任的目光看着家兴说。
“余老师,他不讲我来代他讲,可以吗?”
“可以,就让沈君兰同学代李家兴同学讲吧。”
君兰就把阿三的事比较详细的,在教导处办公室里叙述了一遍。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听了君兰的叙述,都对阿三的遭遇感到难过、伤心,对日本兵的暴行表示非常的愤慨。
“我明白了,确实事出有因。我想,李家兴同学决不会无缘无故做出那样的举动。确实情有可原!”余老师脸上开始露出了一丝喜悦,继续往下说:“李家兴、沈君兰同学,前天的事情,我还是要和你们讲清几个问题。第一,你们的邻居被日本人残酷杀害,产生仇恨日本侵略者情绪,可以理解。你们有爱国、爱民族的思想,值得赞颂,应该褒奖!但是,这和学习日语,应该是两回事,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