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月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立月记-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说:好容易几世修行才投生在中国,你就忍心让我天天吃没滋味的煮菜蒸菜?
营养科同事:为了你健康。你要管住自己的嘴才能长命百岁。
我:和尚都吃素,也没见他们真的长寿到哪里去。
营养科同事:谁让你全素了,肉也是要吃的,只是不能吃煎炸烧烤,每天不要超过50g的肉,不能油腻不能太咸鲜不能太刺激甚至不能喝饮料。。。。。。嗯就算去饭店,也只能点水煮花生米、拌土豆丝、砂锅豆腐和玉米饼之类。
我:我要吃肉。
营养科同事:你好馋。
我:光吃菜不吃肉难道不是另一种馋?
营养科同事:。。。。。。那长命百岁和吃肉你选哪个?
我:都选。
营养科同事:你怎么这样贪心啊?
我:孙猴子不是照样吃了蟠桃还偷人参果么?我怎么就不能两样都要?
营养科同事:。。。。。。
我:再说,现在按照你的吃法吃,一定可以活长命百岁么?要是没活到,还亏了这么多年的美食,我哪儿说理去。
营养科同事:!!!
我暗笑,欺负他们真好玩。难怪连连实习学生也不肯放过惯于教条主义的营养科。
题目:“一个三岁的孩童,近日来反复出现惊厥易醒,爱出汗,腿痛无力,请问他可能缺乏哪种营养素?”
学生小小声的答:“。。。。。。。。。。。。他。。。。。。。。。。。。肾虚。”
营养科同事:“。。。。。。。。。。。。。。。。我能哭一会吗?”
——————————
作者有话要说:每章字数少的原因是,一旦有屏蔽掉的词汇可以及时找到并修改。放心,我每次放都是一整章的内容。感谢大家继续支持。
、三月(下)
有位好友,男性,短婚后离异。被护士姐姐知道后,愣要给我俩凑一对。她说:跟谁不是过一辈子啊,关键是绝不能孤独终老。
我问:跟谁都可以一辈子么?
她想当然的答:是啊。
我问:那为什么还会有人离婚呢?
她语塞。
我算不得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万千事务中,唯独这件不愿妥协。我坚持认为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之前,独身是最保险的举措,也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口腔科衣冠楚楚的师哥听了就跟听到世界上最幽默的笑话一样哈哈不止,他说:显然师妹你不是做流亡民的材料。
我回击:据说你很有经验?
师哥笑着四十度角仰起下颌的时候,着实的惊才绝艳: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我:。。。。。。第一和第二是谁?
师哥假惺惺的惋惜: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我:!!默哀。。。。。。你就不怕哪天也被后浪拍?
师哥:所以我时时刻刻不放松预防工作——把所有种子选手消灭在起跑线那边。
呵呵,他笑:师妹你不用哆嗦,你显然不具备令我防范的本领,何况。。。。。。他指指身旁的牙椅,意思再明显不过——一张小小的椅子就能把我碾成渣渣,何来流亡民的战斗力?
于是,诚惶诚恐地作揖:谢师哥不杀之恩。
师哥得意,忽而门外不知谁的手机铃声,清清脆脆地响起,好像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歌谣。我没往心里去。师哥却明显愣住了,那十秒钟仿佛换了个人,笑容凝固在脸上,逐渐僵硬。。。。。。直到手机被人接听,他才缓过神来——他的唇微微抖动,好像颠颠倒倒,反反复复的说着两个词。
不是英语不是中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我唯一看懂的是师哥前所未有的神情,孤独、落寞、怅然若失,明明近在咫尺,却恍惚远在天涯。简单的仿佛陷在一个叫做思念井中望天的青蛙王子,复杂的好像一条迷惘森林里曲曲折折不见出口的路。冷不防想起,师哥独身已多年,是个连相亲都断然谢绝的倔强家伙。
师姐说过,一开始,那些个上了岁数的同仁和他七大姑八大姨会车轮战的劝,跟推销员似的,把各型号的姑娘不择手段的推到他面前来,有的甚至堵在了单位门口。但架不住时间长,师哥的决绝依旧。用一个强悍的媒婆大妈的话来说,他是一个铁石心肠又顶天立地的男人!
于是不知哪天起,周围人忽然约好似的,再不打扰师哥的生活,由着他空费着韶华,白长着年岁,日复一日,波澜不惊。
大概只有我这种不懂世故,不知深浅,又好奇心颇重的人才有豹子胆去戳老虎的肋条:师哥,爱情是什么呢?
师哥脸色马上变回笑嘻嘻,好像刚才那深沉的表情只是我一场幻觉:小妮子,为谁意乱情迷了?
我涨红了脸,偷偷往门口蹭,脑袋里在飞快的构思一个至少听起来合理的逃亡借口。
师哥的眉眼像格格巫看到蓝精灵似的放光:问问题么,总要有诚意。师妹啊你看你上次的牙齿被你师姐拿走了,我一颗都没落着,你是不是。。。。。。。
我赶紧免了借口落荒而逃。太恐怖了,口腔科绝对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地方,没有之一!!!
——————————————————
有学生问我,如果一个人身体有残疾,那是可以看到的,而精神科的病人残疾在心理,根本看不到吧。为什么最可怕的不是精神科呢?
我告诉她:人心的确是叵测,不过叵测不代表都歹毒,或者BT。
学生瞪圆了眼:我要揭发你!我要告诉口腔科老师你说他们歹毒、BT。
我急忙阻止:揭发我对你有好处么?不揭发我的话,咱们可以考虑吃点好的,我请你吃肯德基。
学生坚决摇头:揭发你的话,口腔科老师考试就不会难为我了。不用补考比肯德基重要多了!
我愤然而悲痛:。。。。。。叛徒!
学生理直且气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再无力反驳。
因为这正是我前一天跟吾妈说的,原话。唯一不同的是,学生在争取她的揭发权利,我在争取本次相亲拒绝男方的权力。
介绍人和父亲关系匪浅,所以见面之前,父亲就明确告诫我说,要顾及他的面子,不可以给对方下不来台。
我答应的好好的。完全没有想到会遭遇到一块牛皮糖。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
、四月(上)
【四月】
说实话,相亲是我最讨厌的恋爱起始式,跟在超市买东西一样。看看货品(外貌)、包装(穿着),估算估算价值(包括现在的市价,是否有升值空间,以及整个家庭的可利用价值),瞅瞅保质期(年龄),相中就买走,相不中就放下。比谈生意还干脆,谈生意起码还讲究个见面三分情,这相亲我却是看不出半分人味儿。
除了不直接用钱交易,起因过程结果,无一不是商业合作模式。噢不对,风险不会共担,夫妻双方利益责任也不可能完全均等,结婚证永远不如合同书来的稳妥。
天晓得我这下夜班惨白的一张脸哪里吸引人了,这相亲男竟一直不肯罢休,不断的絮絮叨叨,从家里说到家外,从家外说回家里,除去以前的恋爱史,什么都告诉我了。碍于介绍人的面子,我不能走,只好偶尔听一嗓子,搭个标点符号的茬,大多数时间趴在桌子上半睡半醒。
好容易散场,我赶紧往家走。这人居然还要送。我憋着一口气,没有反对,不过一路上再不愿理他的话。
就连最后他问我空闲时间能否再约,我也没有搭理。
我觉得这已经再明显不过。谁知,就跟医患关系中双方理解天地之别一样,我把沉默当礼貌拒绝,他把沉默当羞涩答应。次日便又打来电话,请我吃饭。我忽然害怕起来,急忙同父母讲,说这个人不行,我不喜欢。爸妈的反应不约而同:这人什么样?
我想了想,总结:普通。扔人堆儿里找不着。
父母:那就很好啊,这样的人将来肯定不会搞三搞四。
我:。。。。。。搞三四什么的,跟长相无关,跟兜里钱和所谓缘正相关。
父母:再见见吧还是,你都这么大了。
我立刻转向闺蜜:十万火急,求救!
闺蜜问明原因,呵呵一笑:来,跟姐姐我学,我教你嗲死他。
我:。。。。。。免。我怕出师未捷身先死。
闺蜜: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他牛皮糖,你就口香糖,黏黏糊糊不腻歪死他不算。
我无力的看着她,对这个世界更绝望了。
有网友告诫我说,可以把攻的气质拿出来,怎么泼辣怎么来,男人怕强悍的女子。我觉得这个还比较靠谱,于是执意不肯跟他吃饭,只随便找个公园溜达了两圈,在他又习惯性的喋喋不休开始两分钟后,我忍无可忍的喊:人吃了就一定要拉,否则肯定便秘!饭馊了就要扔,否则吃了腹泻!林妹妹也有个人魅力,被人喜欢,但前提是,你弱柳扶风么?你镜花照月么?你咏絮之才么?
就算是林妹妹,也只有宝哥哥才喜欢好不好。
他被我喊愣了,半天吞吞吐吐磨蹭出一句话:你真是,我见过最个性的女孩子。
没等我暗笑三声,他又说:下周我出差,不能请你吃饭了,不过我可以打电话。
我真正的绝望了。
急中生智,偷偷从父亲的手机里拷贝到介绍人的电话,偷偷联系好,再花三块钱买了个西瓜,打着感谢的名号登门,一通“以后看病找我”的虚妄承诺买通,终于使他答应在父亲那里替我扯谎,在男方那里替我回绝(把事情前因后果写在微博上,大家的一致结论居然是。。。。。。你们那里西瓜好便宜啊。。。。。。)。
待事情尘埃落定,我才长出一口气。
并非因为相亲的方式而连带厌恶无辜的人,我只是不想一直做倾听者,或者单纯的倾诉者。我妄想,遇到心有灵犀的共鸣。
————————————————————
作者有话要说:
、四月(下)
————————————————————
共鸣实在是精神科同仁最神奇的本领之一。
他们所管的病人,无论病情和类型,统统都会认定自己的大夫才是最懂他们的人。
懂,且可以交流、沟通,就像合唱一首歌,出奇的默契。
那天夜里,三四个大小伙子扭送来一个虎背熊腰的病人,从进门就高喊要看精神科。我忙去打电话叫。一回头,壮汉已经摆脱掉禁锢,不管不顾的折腾起来,地动山摇的。保安们本来还打算制止,但在壮汉举起体形庞大的铁制检查床,就像拿了一把凳子一样轻便的挥舞时,毫不犹豫的齐齐后撤。我们更是躲得远远的,唯恐他殃及池鱼。
按照一般的剧本,接下来,就该砸诊室和走廊了。然后疾呼110。这套路我们很熟。谁料,这人不按常理出牌,拎着检查床扭着熊腰就唱(吼)起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我们瞠目结舌,完全被扔到状况外。
唯独赶来会诊的精神科同仁异常的淡定,真的是太淡定了,十分机智且大大方方地对了一句:“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我们转而崇拜地望他。
检查床咣当一声被扔到地上,宝哥哥抢在我们所有人动作之前,跪拜在地上,眼含热泪、犀牛望月状:“眼前分明外来客。。。。。。”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身材一米八,体形高瘦的男版“林妹妹”,仿佛看到神(我迟钝,隔了好久好久才反应过来,这戏还有下半句呢,他是等着知音来合呢)。
也许当时合了就是另一个结局了,至少我觉得红楼梦没有这么短。
可林妹妹什么时候让宝哥哥抢过风头?
他只点了点头,拿出万能神句,三个字摆平乱局。
他说:“住院吧。”
于是力大无穷的宝哥哥羞答答、扭捏捏,跟着冷面林妹妹住院去了。
很多朋友问我这件事的后续,我也好奇的问过,林妹妹唯一的答复是,宝哥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病房赢得了一票粉丝。。。。。。。
天,这是什么神剧情?!
————————————————————
神剧情几乎天天在精神科上演着,百分之九十九都在我们预料之外,百分之一连精神科同事也措手不及。比如说,你正查体,患者忽然张嘴把你的手指吞下去半根;又比如说,一个女患者,治疗的差不多,都打算出院了,忽然有了站着小便的习惯,家属马上提出质疑,问是不是用了性激素方面的药物;再比如说,下面县级医院明确的告诉患者精神分裂可以治愈,到了我们这里发现太重,至多缓解病情,家属就很不高兴的把患者丢下不管了,留话说什么时候治好了再来领人。。。。。。。
好在精神科同事有着神奇的包容心,在大学期间,我们就领教过。
那时,解剖老师会教导我们说:等你什么时候看一个人是一副骨架或一副肌肉神经图,你基本就合格了。
组胚老师则说:等你什么时候看人全是革兰氏染色细胞,你就毕业了。
而内科老师会说:等你什么时候看一个病人就判断出他还能活多少年你就考试没问题了。
只有精神科老师惊世骇俗,方法又极其实用,他说:等你看一个人会自动想他是精神病,而不跟他计较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不过这种包容,有时候也会被误解。
曾有患者专门从老家赶来,对一位同事表白的,理由是:XX大夫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精神科同事职业习惯性的点了点头,波澜不惊的回答:住院吧。
——也不知道这句话到底哪里可以引起共鸣了,惹得无数病人竟折腰。他们的统一反应肯定是:大夫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上次我没有听你的,现在可后悔了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老家来的患者:大夫我是真的喜欢你。
同事:你是医保的么?
患者哭了。
包容加误会成了一把冷漠的刀。
我也曾大着胆子去捋老虎的须,问精神科同事,他们的爱情观。
精神科同事脸色一肃,立刻开始背书: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块微小区域,叫做腹侧背盖区,那里活跃的细胞叫做ApEn细胞,产生神经递质多巴胺&%¥&¥¥……&&
我:。。。。。。。你是认真的么?
精神科同事:原理类似于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一送食物就摇铃,使狗唾液分泌增多,形成条件反射后,不送食物单摇铃也会唾液分泌增多)^%*(%^((
我出杀手锏:。。。。。。。那你怎么看你女朋友?
精神科同事终于停止了背书:一根长相漂亮的肉骨头。
我趴,彻底败北。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
、五月(上)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月记几乎是在线写。错别字来不及修改,句式可能也有瑕疵。夜班时更新不了。。。。一堆问题,敬请原谅。看我今天更的多不多?
【五月】
带的实习学生一拨换一拨,常常记混。唯独一个女孩子,印象深刻。
想不深刻都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