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长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女长赢- 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言诟贤嘀莸穆飞稀<旧褚接胛兰摇⒂肷蚣业墓叵蹈槐厮担≌庵旨醇睦饕撸钣兄竿芄灰街蔚娜司褪钦馐ν搅礁隽耍 �
“这眼节骨上,没人有心思去动定王后的。”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言,次日,霍照玉亲至玉竹镇外向卢升平提出借兵封锁北面道路、以防止染疫百姓传入京畿之事后,卢升平略作思索,就答应了下来。
送走霍照玉后,卢升平进了玉竹镇,求见卫长嬴,将霍照玉的托付转述,末了道:“末将以为此举是必须的,一旦疫病传入京畿,必然会危及王后与王子等人!所以末将已经答应他了。”
卫长嬴在人前是从来不在军务上多嘴的,而且卢升平的做法也是情理之中。她忧心的是:“夫君现在还好吗?”

、第九十一章 迁居

更新时间:20140509
精心栽培、以为逐鹿天下资本的大军,与燕州城四围百姓,相比之下究竟谁重谁轻,大部分将帅都能够做出判断。
在无法阻止大军逃离燕州、靠近他们世居之地的情况下,燕州及左近百姓被厉疫吓得纷纷而逃。
这时候北面已为戎人所占,刘家虽然还有一隅之地苦苦支持,但也被戎人四面包围。燕州之西是瀚海戈壁,之东是信州……往南,那就是京畿。
有人希望投奔戎人,得到他们大祭祀的庇护,有人更信任同族……虽然这些逃亡的百姓,基本都被射杀在道旁、野外。
犹如他们恐惧染疫的魏军一样,他们希望投奔的地方,同样恐惧着他们。
仲冬,信州出现本地人染疫的情况后,京畿在两天后也出现了疫情!
虽然仅仅一人,而且立刻被连同房屋焚毁了,然而,帝都震动!
这事不能怪卢升平不尽心,他是把所知道的路径,包括樵夫所走的小径都把守起来了。但限于兵力,以及对于地形的了解与掌握,终究不可能把整个北面都封死……何况人又不是死物,还有些人绕行一段路,从东西方向偷偷潜入……
“还请王后立刻离开京畿!”卢升平得知京畿出现疫情后,立刻返回玉竹镇,请求卫长嬴,“此疫传播奇快,至今无药可医。如今京畿既然已经出现疫病,一旦王后与王子等人有失,末将万死难赎其罪!”
他来的非常匆忙,甲胄在身,不能全力,抱着盔甲在堂下不住的顿首。红缨上沾着的雪花,在室中炭盆的烘烤下很快化成了水,滴落氍毹。
上首,卫长嬴绾着双刀髻,因连日收到燕州厉疫的噩耗,又知道端木芯淼夜以继日的琢磨,却仍旧无从入手,所以无心装饰,仅插着一对赤金芙蓉花簪。她穿着绛地四合如意瑞云纹深衣,神情平静,心中却充满了焦虑。
看着卢升平,淡淡道:“如今旁人都没走,就我们走的话,恐怕于沈家名声无利。”
“请容末将不敬!”卢升平在沈藏锋跟前领的责任,头一件就是护好了上司的家眷,尤其上司两个儿子全部都在玉竹镇,这要是有点什么闪失,他连想都不敢想!此刻毫不迟疑的道,“王后是女儿身,两位王子如今尚且年幼。即使先一步动身,又能如何?自古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阀主出征在外,您几位安好,阀主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您几位若继续居于此,阀主岂不是两面都要挂心?!”
“那你想让我们退往何处?”卫长嬴听出他是竭力希望自己离开京畿,但卢升平的话也有道理,沈家的名声,归根到底是看沈家的男人。女子的名声,就像沈舒颜那“女神童”的美名一样,有了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伤大雅。
最主要的是,卫长嬴自己可以不在乎京畿出现疫病,留在这里等待丈夫的归来。但她不能不为膝下的孩子们考虑。
尤其沈舒景也在这儿,她才怀了孕,身体正是虚弱的时候。这时候一场风寒都能变成大事,更不要说那么可怕的疫病了……端木芯淼还不在。
她沉默了一下,道,“若是退回西凉,路途太过遥远了。护送的人少不了!但这样你们又如何接应夫君?若是往南那是闻伢子的地盘,我是不放心这个人的。”
卢升平就请教她的意思。
“往西去吧,看看离京畿远一点的地方,买座宅子落脚。”卫长嬴看着他,“既然京畿已有疫情,我看你们也不必再去封路。一起跟我们走!”
卢升平沉吟了一下,却摇头:“如今虽然已有疫情传来,但,终究是少数。一旦放开路径,届时就怕疫情立时大起……那样,远处也不安全了。”
“……”卫长嬴沉默良久,到底没有强行命令他改变主意。
她指挥上下花了两日功夫收拾行李。
这两日中,帝都城中也陆续传出贵胄们惶恐于京畿出现的那起疫病,打算离开帝都。
卫长嬴派人去问了问,知道帝都顾氏、洪州顾氏,还有锦绣端木都做好了要是再发生疫情会立刻动身的准备,才放了点心。
原本她们这一行住在京畿,不在帝都,关注的人就少了很多。
卫长嬴拿了侄女和孩子们做幌子,说是沈舒景现在需要安胎,但玉竹镇的屋子地方小了点。沈舒燮是个闹腾的,沈舒光呢又要习武,也需要开阔地,所以得换个大点的宅子……至于说换近换远那就是沈家的事情了。
虽然帝都各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心照不宣的赞成她这次迁居——要不是他们家都有男嗣要主持局面,他们一准也走了。
京畿的正西是锦州与宛州。
锦州是闻伢子的地盘,出于对此人的戒备,卫长嬴自然不会选择。
卢升平派人在宛州境内一座名叫池城的县城里找到了一处大宅,略作收拾,卫长嬴问了问格局,没有另外打发人去看,就带着晚辈们上了车。
他们到了宛州,才下马车,就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百姓往北而逃,最终死在戎人箭下。但少数百姓混入戎人所占之地,偏偏他们自己病发身死,戎人竟安然无恙。
一时之间,戎人得上天眷顾,魏人无道,上天特降厉疫除灭的谣言,沸沸扬扬,完全无法扑灭!
而戎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莫彬蔚受了重伤?”卫长嬴放下军报,脸色微微苍白,看向朦胧屏风外报信的使者,“伤势到底如何?可有性命之忧?”
使者恭敬答:“回王后的话,小的也不清楚。如今燕州那边因为疫病的缘故,传递消息十分的艰难。不但那边的使者不允许过线,甚至连鸽信如今都不敢收了……军报是那边使者隔着水沟大声读出来,咱们这边使人现场记下来的。”
卫长嬴暗吐了口气,命左右:“带他下去歇息。”
等他走了,黄氏也叹气:“这要怎么跟大小姐说呢?”
莫彬蔚即使是闻伢子的人,但也是沈舒景的丈夫。现在沈舒景还在怀孕……自从燕州爆发疫病以来,她嘴上不说,心里岂能不担心?这还是经常接到莫彬蔚没有染上疫病的情况下,要是叫她知道莫彬蔚没被疫病所害,倒是差点折在了戎人手里,现在能不能撑过去都是个问题……一个不小心要出大事的。
“当然不能告诉她!”卫长嬴皱着眉道,“一会你们都记住,大小姐要是问起今日的军报来,你们就说莫彬蔚一切安好!”又吩咐怜菊,“你去叫那使者,掐掉莫彬蔚出事这段,再抄写一份一样的,好拿给景儿看。”
左右忙都答应了。
“戎人……”受伤的虽然是侄女婿,不是丈夫,但卫长嬴还是觉得心中一阵绞痛与惶恐,“莫彬蔚因为是闻伢子麾下第一骁将,又领着闻伢子九成骑兵。在夫君跟前地位不低了!以他的地位轻易是不会出事的,连他都受了这么重的伤……可见如今燕州那边的局势……”
其实不用看军报也知道那边有多么的艰难。
疫病一直得不到控制,每天都有大批的人在死去。
由于恐惧留在染疫区,隐瞒身体情况进入常人所居之处,从而造成疫病无法控制——这已经引起了军士之间的互相防备与怀疑。更遑论,这是联军,本来就不怎么齐心!
到现在还能跟戎人打,而不是一溃千里……已经是沈藏锋等人手段厉害了。
再这么下去,全部哗变都不奇怪……实际上到现在还没全部哗变,任谁都要佩服沈藏锋这名主帅!
但,内有疫病外有戎人,还有那位大祭祀的攻心……沈藏锋又能撑多久?一旦他也病了……
卫长嬴完全不敢想下去!
“季神医,似乎已经抵达燕州了?”她静静的坐在那里,望着室外飘下的雪花良久,忽然问。
黄氏点了点头,满面忧色:“算算日子,应该刚到。”
“希望神医能够有法子……”卫长嬴咬了咬唇,道。
端木芯淼这些日子都毫无建功,只能指望季去病了。
假如季去病也束手无策的话……
那已经不是沈藏锋与大军的悲剧,那将是整个中原、所有魏人的悲剧!
戎人不会放过这个饮马中原的机会,疫病也不会放过大魏的万千子民!!
“可是为什么,戎人会不受这厉疫之害?!”卫长嬴怎么都想不明白!她做大小姐时再不学无术,到底书香门第出来的,自不会相信所谓大祭祀的庇护赐福这种荒谬的话语。
别的不说,就说为什么戎人不敢接受那些向他们投降与求助的染疫之人,就知道其实他们一样忌惮被传染……可是,再怎么说,他们不该一个人都没有疫病的迹象!
无论戎人还是魏人,都因此渐渐认可这名大祭祀真的身具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神力……但如卫长嬴这一类人,却是绝对不信的。
“他必然用了什么手段!”

、第九十二章 曙光

更新时间:20140509
“海内无双,公推第一!”
这八个字是很多年前用来形容季去病医术的话,由于这位神医的脾气与他惯常的刻薄言辞,不乏有人挑衅这句评价。
不过,这些挑衅却又成就了季去病“盛名之下无虚士”的名声。
这一次,季去病继续成全了这句话。
他抵达燕州不到两日,虽然还没找到疫病的治愈方法,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为何戎人无人染上疫病、而魏人大批死亡的缘故——不是上天偏爱戎人,更不是戎人的那位大祭祀真有什么神力不神力。
而是,一个简单的,几乎被所有人都忽略的缘故——马!
若非季去病点醒,一心指望端木芯淼寻出诊治之法的众人,根本没有注意到——几乎所有染疫的士卒,全是步卒!惟独骑兵,几乎没有人染上疫病!
少数几个染上的,也是不小心,极为靠近过染疫之人;拿过不该拿的东西;或者是前期收拾过染疫之人的尸体。
季去病看出这点后,那么戎人不受疫病之害就非常清楚了——无论是狄人,还是戎人,都是马背上生长的。既然后天训练出来的大魏骑兵不惧疫病,几乎一辈子都在马上的戎人当然更加不会染上!
这个缘故找到后,疫病虽然还在蔓延,但将马匹分下去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遏止。
同时这个发现被广为散播,以驳斥戎人得上天眷顾、魏人受上天震怒的谣言……
形势,总算出现了一点曙光。
季去病一到就有这样的功劳,众人心里都充满了希望。
但是接下来的寻求医治这种厉疫的方法上面,季去病却同样陷入了困境。
原因无他,针灸药石都讲究徐徐而图之。
越是名医越能够直指病源,一举治标,那更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
可这种厉疫,朝发而夕死。
就算季去病试着配了几副药,但往往不能等到药效完全发作,人就已经死了……
几日下来,他救下的人寥寥无几。
这寥寥无几的人,大部分都是身体格外健壮的。
而因为连日疫病,从前被精面细粮养得身强力壮的众人,此刻即使没染上疫病,也被恐惧与戎人的进攻折腾得憔悴不堪……这时候还健壮的人又有几个?
连沈藏锋这受到最大优待的主帅都清减不已……
“惟今之计,只能先找出疫病源头,将之铲除。然后利用马能避此厉疫,防止疫病扩散。继而再图医治之策。”季去病与端木芯淼商议之后,向沈藏锋提出来,“我师徒学艺不精,暂时是不太可能找出诊治之法了,这么拖延下去,反而越发坏事。还请定王早作决议。”
消瘦了许多的沈藏锋微微颔首:“疫病源头,我倒有些头绪。”
他抬眼看了看远处燕州城巍峨而死寂的城墙,“那日夺回燕州城后,因士卒疲惫,就令步卒入城休整一日,部分骑兵继续追杀下去……由于城中屋宇大多被毁坏,又恐惊扰了残留的百姓。便令他们在城中街道上支营帐歇息,不得入户。”
这本是他顾念城中百姓,也是考虑到休整以后会立刻派这些军队继续北上,助骑兵驱逐戎人,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一晚上的休整,花费精力去找住的地方。
结果这么做,反而着了戎人的道儿。
“只是当时虽然未至隆冬,但也是深秋时分,恐怕士卒夜间受寒,又在库房里发现了大量狐、鼠、獭的皮子,只是剥制不好,很多有所残破,甚至还有跳蚤……众将中有人就做主,分发了下去让他们御寒……”
说到此处,沈藏锋胸口一窒——脸色铁青了半晌才继续道,“骑兵中染疫身亡者,大抵都是那次领了皮子御寒的人……”
其实燕州库房里戎人所存的那些皮子本来是不够分给所有的士卒的。
按照分发人的本意,是只分给步卒。
主要骑兵平常就比步卒受到优待,他们一般来说都拥有足够御寒的衣物,必要时还能抱着马取暖,不比步卒的待遇是所有兵种中最差的。
但撑不住人多了,底下人会做手脚。很多人觉得那些皮子虽然没剥好、还有跳蚤,但总归是新鲜的……即使自己不差这么几块御寒,可借口需要拿几块塞怀里,回头收拾一下卖出去,总是个外快。
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上:这是一支联军,并非全是沈藏锋的嫡系。
所以,沈藏锋的命令,在西凉军中是得到了坚持的执行,但在其他地方来的军队里……那就是阳奉阴违了!
于是这造成了很多应该领的步卒没领到,不该领的骑兵或者将领倒是拿了。
待后来疫病流行起来,按照从前军中发生瘟疫的经验,以及对戎人的防备,沈藏锋立刻想到了这批皮子的不对——其实他听说库房里有这么一大批皮子时就怀疑过:“戎人占了燕州,乃是觊觎帝都与中原,又不是过来跟咱们互市的,为何要带这么多皮子来占燕州的库房?若是活物也还罢了,皮子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这批皮子怕是有问题。”
问题是,存放皮子的库房比较偏僻。作为联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