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轻轻地吻了钟离清的额头,宠溺地笑道:“你啊,怎么总是学不会照顾自己呢?明日便是酬神大典了,今夜若是没有休息好,明天哪里还有精力应付呢?”
然后,他将钟离清拦腰抱起,轻柔的,好像在呵护生命中的珍宝,一步一步,走向钟离清的厢房。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在暗处,有一双美丽的眸子,闪现出一抹狠色……
今夜,貌似已经有一些事情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厢房之中
百里惜墨轻轻将钟离清放在床榻之上,又轻轻地揽过了被子,体贴地盖在她的身上。
他将脸上的银色面具摘下,露出了俊逸的容颜。他的手指轻轻地滑过钟离清的脸颊,描摹着她的唇形,恋恋不舍。床榻熟睡着的,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人啊。
熟睡的钟离清,轻声呢喃了一声,百里惜墨笑了笑,收回了手,只是坐在床边,深情的凝望着她。仿若,即使看上千年、万年,他也不会生厌。
时间流逝,天色渐明。
百里惜墨再次带上了那张银色的面具,看着钟离清的睡颜,不忍离去。
静默了一会儿,他悄悄靠在钟离清的耳边,轻声道:“清儿,很快,你就可以与我一同站在巅峰,俯瞰这天下了。你一定要等着我……”
睡梦中的钟离清似乎什么都没有听见。
百里惜墨宠溺地笑了笑,眼底满是柔情,而后,起身离开了。
室内安静,只有床上之人平稳的呼吸声。
一室清凉,只留下床榻边,那一片温热……
第六十六章
翌日清晨
小云早早的就过来服侍钟离清,轻推开门,却见钟离清仍在熟睡。小云走到床边,轻声唤醒钟离清,道:“娘娘,该起了,今日您还要同皇上一起去祈雨呢。”
钟离清觉得有人在叫她,慢慢地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屋内已经大亮了,又看向一旁的小云,起身,轻声问道:“什么时候了?”
小云拿了毛巾,递给钟离清,让她擦洗了脸颊,恭敬道:“回娘娘,已经是卯时一刻了。”
钟离清微微挑眉:“已经这么晚了?”
小云笑了笑,回道:“在宫中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娘娘睡得这么踏实,看来,这寺庙之中,还真的能让人忘却烦忧呢。”
钟离清这才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昨日,她见着一个人,好像是……他。他给自己吃了一个不明的东西,然后发生的事情,她就完全没有印象了。
而今,见小云这么说,钟离清也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
小云服侍钟离清穿上了银丝百鸟朝凤锦绣朝服,巧手将发髻盘起梳好。
这时,有人来禀,说是皇上已经派人来接了。
钟离清点了点头,又略微地整理了一下,这才扶着小云的手走了出去。
只见离寺门不远处,备有一架凤辇和两个略小一些的轿子。柳宁儿和庄婉儿都已经在一旁恭候了。两人走上前,问了皇后的安,钟离清微微点头会意。,而后,登上了凤辇。那两人见了,才分别上了轿子。
不一会儿,一行人就在祭祠前停了下来。
小云掀开了纱幔,钟离清向外看时,见文武百官均已列成两列。高台之上也已经设好祭台,摆好祭品。钟离清扶着小云的手,走下凤辇。
百官行礼,钟离清昂首,向高台走去。另外的两个人也都下了轿子,跟在钟离清的身后,亦步亦趋。
几个人见到一身明黄色朝袍的司徒曜,问了安。而后,钟离清跟随司徒曜登上高台,接过住持方丈手中的香,对着神像,三鞠躬,然后,先后将燃着的香插入香炉之中。
此时,已经有几名寺中的小僧拿来了黄色的团蒲,放在神像之前。司徒曜走到团蒲之后,跪了下来,而后,钟离清也栖身跪下。而另外两个贵妃的膝下,是较小的深色团蒲。
百官见此,也都纷纷跪下。
只是,住持方丈左手拿着一瓶净露,右手执一条柳枝,走到两人身前。方丈将柳枝浸入露水之中,然后,拿出柳枝,将上面沾有的露水,轻甩到司徒曜和钟离清的身上。
而后,收起玉瓶和柳枝,退居一旁,紧闭双目,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司徒曜威严地开口:“今春干旱,百姓受难,愿神明垂怜,普降甘霖,润泽百姓。”然后,叩首,众人随之叩首。
司徒曜起身,再次开口:“今春干旱,百姓受难,愿神明垂怜,普降甘霖,润泽百姓。”言毕,叩首,众人亦是如此。
如此三次,司徒曜起身,小僧将团蒲撤下。
住持又将玉瓶中的露水喷洒在两人的身上。
司徒曜带领众人,向着供奉的神明再拜一次,然后,走下高台。
礼成,方丈命寺中的小僧离开祭台,自己也走了下来,恭敬道:“皇上,祭礼已成。”
司徒曜闻言笑道:“叨扰方丈多日了。”
住持方丈笑道:“皇上客气了,皇上心系天下黎民苍生,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老衲可以略尽绵薄之力,是老衲的造化了。”
司徒曜笑了笑,道:“方丈慈悲为怀,令朕敬佩。朕出来的这几日,与方丈探讨佛学,着实令朕收获不少,只是日子久了,朕理应回宫了。”
住持方丈闻言,道:“阿弥陀佛。皇上确应以社稷为重,老衲就不强留皇上了。”
司徒曜笑了笑,命他们下去收拾东西了。
静安寺
钟离清回到厢房,却见惜梦在门前等候,笑对小云说道:“小云,你先去收拾东西,收拾好了,咱就回宫了。”
小云道了声“是”,进了屋子。
钟离清走上前,笑道:“惜梦,你在这里做什么?”
素衣女子闻言转身,行礼,恭敬道:“民女见过娘娘,娘娘万福。”又道:“民女听闻娘娘要起身回宫了,特来相送。”
钟离清笑了笑,拉着她在院子坐了下来,道:“是啊,本宫今日就回宫,难为你有心了。”
惜梦看着她,顿了顿,开口道:“娘娘,曾记得与惜梦说过的话吗?”见钟离清一脸疑惑,她又开口,道:“娘娘曾说,如遇到利念者,当竭力劝之。惜梦敢问娘娘,即使将要损害国家的利益,娘娘也当真不会先斩之而后快吗?”
见惜梦一脸认真的神情,钟离清淡淡地开口,道:“若是可以劝阻,本宫定然不会妄造杀戮。”
惜梦又道:“惜梦日后怕是有这样的事情烦请娘娘帮忙,只是,娘娘此话何以为证?”
钟离清心中隐隐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听了惜梦的话,心中顿感压抑。或许是近日礼佛,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便顺手解下一枚金钗,交到惜梦的手上,郑重道:“他日若真是如此,你拿着这支金钗来找本宫,无论那人是谁,本宫若是可以劝服他,自会保他一命。”
惜梦双手接过发钗,道:“惜梦先谢过娘娘,只是,这个人,娘娘怕是要花费一番心思了。”
钟离清刚要再问时,小云已经收拾好东西,走了出来。钟离清只好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与惜梦话别。
待钟离清离开后,惜梦看着手中的金钗,暗道:哥哥,这是妹妹最后能为你做的事情了,希望,它可以成为你的保命符……
当日傍晚,司徒曜一行人回到宫中。
用过晚膳,钟离清命人掌了灯,自己坐下来看看诗卷。却见书案之上,一块眼熟的锦帕,将它拿在手里。
思绪飘扬,蓦然想起,曾经与百里惜墨淋雨,自己将这条手帕借给他擦雨,心下一惊,手帕落在了地上。
身旁的小云见钟离清如此失态,因为道:“娘娘,怎么了”
钟离清这才回过神,不着痕迹地将锦帕藏于袖口之中,道:“没事,没事。”
小云闻言,继续剪着蜡花。
钟离清暗暗地送了一口气,而心情却是一点都不轻松。如果上次的那个骰子,还有些隐含之意的话;那么今日的锦帕又表示什么?莫非……他要回到这个是非之地?
想到这种可能,钟离清的心中乱糟糟的。
京城之外
夜色之中,紫衣男子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站在高处,眺望着灯火通明的京城。
他终于可以回来了,不是倾雨楼主,不是白惜墨,而是前朝的皇子——百里惜墨。
这一次,他不会再轻易退缩,他会将属于自己的夺回来。
夜幕之下,紫色的身影显得邪肆而狂野,张扬而不羁。
盛世天下,谁主沉浮?
曾经,相思成殇,再次归来之时,却要笑傲天下。
倾尽所有,只为江山震颤,红颜一笑……
世间风云,变幻莫测,没有到最后,谁都不知道最终鹿死谁手……
紫色归来,拉开了血色的帷幕,看世间轻狂,奏出一曲相思难解的狂歌……
第二卷(完)
第六十七章
回宫之后,司徒曜忙着处理恩科选拔出来的人才的任命之事,时不时留宿在凤仪宫。柳宁儿自从回来之后,倒是难得的安静,而庄婉儿自是不愿意多说话的。一时之间,后宫之中倒是难得的安宁。
初春时节,雨贵如油。
阵阵雨丝,飘洒在大地之上,带来一抹沁凉之意。
南方的官员派人来到京师禀报,南方已经下了春雨,相信不久百姓就可以开始春种了。得知这个消息后,司徒曜异常开心,近日来累积的疲劳也消退不少。
于是,司徒曜便暂时放下手中的国事,命小顺子跟着,一同去御花园走走。
御花园
钟离清见桃花开得好了,便坐在园中赏花,小云在她的身后,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
桃花朵朵嫣红,在春雨的滋润下,愈发显得娇艳欲滴。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气息,还夹杂着阵阵桃花的馨香。
钟离清笑道:“这里的桃花真是美丽啊。”
这时,身后一个男声响起:“桃花美,人更美。”
钟离清闻言转身,却见司徒曜一声明黄的龙袍,站在自己的身后。钟离清连忙福礼问安,道:“臣妾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徒曜笑了笑,撷一朵桃花,放在鼻下轻嗅,花香扑鼻,他笑道:“人面桃花,相映成趣,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啊。”
钟离清娇笑道:“皇上拿臣妾取笑了。”
司徒曜见钟离清娇羞的样子,不禁心头一动,笑道:“朕所言非虚啊。”而后,又笑道:“你随朕来,朕带你去一个地方。”
司徒曜转身对身后的小顺子道:“你回去吧,不必跟着了。”
钟离清见此,接过小云手中的伞,笑道:“你也回了吧。”
小顺子和小云会意,应了声“是”,便领着众人退下了。
司徒曜见众人均已退下,便带着钟离清登上了城楼。钟离清则跟在他的身后,为他撑着伞。
城楼之上
站在高处,望向这京城内外,一片绿意盎然,郁郁葱葱,雨丝飘扬,为京城增添了一抹朦胧的雨意。
司徒曜看着这千家万户,道:“今儿个一早,南方就派人来报,说是天降甘霖,百姓欢呼雀跃。”
钟离清闻言,笑道:“如此甚好,是天下的大喜之事啊。”
司徒曜笑了笑,道:“朕也是这样认为的,特来告知皇后。”司徒曜又将目光放向远方,笑道:“那些百姓听说上个月,朕与你一同去祈雨,无不对当朝的皇上和皇后交口称赞,感激涕零。”
钟离清闻言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她知道,司徒曜此举,无非是为了赢得民心。因为,君王只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黎民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司徒曜看着远处,朦胧苍翠的山峰,笑问道:“你觉得朕的江山如何?”
钟离清淡淡地应了一句:“锦绣山河。”
司徒曜转身,看向钟离清,轻轻拉起她的手,神色温柔,道:“朕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拉着心爱之人的手,站在这城楼之上,看这天下胜景。”
钟离清微愣了一下,轻声道:“皇上……”
司徒曜将食指轻轻放在她的朱唇之上,轻声道:“你先听朕把话说完。”
他顿了顿,淡淡地开口:“朕知道,每一个女子没有不向往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的。朕读过卓文君的《白头吟》,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朕知道那是每个女子美好的心愿。”
“可是,”司徒曜话锋一转,开口道,“身在帝王家,总有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时候。朕不能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但是,令朕真正动心的,只有你一个人。”
聪慧如钟离清,自是知道司徒曜是为寺庙之中,与柳宁儿的不愉快而介怀。她笑道:“皇上,您是一国之尊,理应心系天下,怎能被儿女私情牵绊?臣妾无妨。”
司徒曜闻言,松开了钟离清的手,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清风吹拂,雨丝飘打在两个人的脸上,一阵清凉……
然而,清冷的不仅是脸上的雨丝,还有人心……
是日
用过晚膳后,钟离清恹恹地倚靠早贵妃榻上,心情有些烦躁。
小云见了,笑问道:“娘娘这是要歇息了吗?小心存了食。”
钟离清看了看窗外,道:“扶着本宫出去走走吧,你一个人跟着就行了。”
小云闻言,给钟离清披上一件薄丝的披风,又点了一盏琉璃灯,撑着伞陪着钟离清出去了。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整天,虽然已是傍晚,天空还是有些阴沉沉的。
钟离清看着皇宫之中的宫墙,高大而厚实,仿佛真的如同牢笼一般,困住这深宫之中的人,使得这宫中的人,永远也飞不出去。
蓦然,她倒是怀念起在静安寺中的日子了,无拘无束,倒也自在。却又想起了那抹紫色的身影,还有那条出现在宫中的锦帕……万千思绪涌上心头,钟离清又感到了一些烦闷。
钟离清的脚步不禁快了一些,身后的小云赶忙跟上。走了一会儿,见眼前的房间有烛光映出,钟离清才慢慢的停下了脚步。
身后的小云,跟了上来,轻声道:“娘娘,前面就是御书房了,天色不早了,您回了吗?”
钟离清看着窗纱之上映出的身影,知道司徒曜还在忙着政务,应该还没有睡。应在窗纱之上的身影,显得那样的孤独寂寥,又响起白日他那一句“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心下有些动容。不禁苦笑,这天下间身不由主的人,又岂只有帝王之家?
钟离清叹了口气,轻声对小云说道:“一会儿让御膳房做一盅安神汤,给皇上送过去。”
小云轻声应道:“是,娘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