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旨!”
“遵旨!”
“遵旨!”
南宫淮将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就遣散了众人。他头疼欲裂,只想躺下再休息片刻。可是一起身,座下却还站着一人。
“小景儿?朕今日可没。。。”
南宫淮本想调笑几句,却在与景春眼神交触的一刻,失了言语。
景春站在那,看着阴影中的南宫淮。那样的轮廓,居然让他有些不舍。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眼前却有些模糊了。
“那封信上说了什么?可以让陛下不顾自己的身体,强行出战?”
南宫淮看景春目色严肃,嘴角却浮不出一点笑容来缓和如今氛围。
“不过是些威胁的话。也不过是让我去做诱饵。总归是百姓们的性命,原先已经大意丢掉了,现在总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白白送死。”
景春觉得,他说的真好听。可是自己却一个字也不愿听。
“南宫淮!”景春上前了一步,发现那个坐在宝座上的淮南帝早已摇摇欲坠。
“南宫淮?”景春轻声叫道。
南宫淮有些支持不住自己的身体了,惨白地笑了一下,准备起身“送客”:“小景儿,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吧?”
“彭”
却不料在电光火石之间,南宫淮被景春一把推回了宝座上。南宫淮一阵头晕,皱眉正要起身反抗。然而,嘴唇上的一丝热度,凝固住了他所有的动作。
在两人所以的亲吻里,第一次,由景春主动。
“南宫淮?”景春叫着他的名字:“你知道为什么今日我与霍将军他们一道来么?”
南宫淮眨了眨眼,如今的状况令他有些反应不及。
“我私自拿了你的玉玺,模仿了你的笔记,写了一道圣旨。”
不知道为什么,南宫淮对于景春的话一点也不惊讶。要说什么东西是景春从小便在学习的话,那便是模仿一个人。那个人的笔迹、那个人的言语,甚至是姿态步伐,他均可以习得惟妙惟肖。
景春看南宫淮并没有显现出一丝的讶异,反而有些失落。可是随即,他浮出一个坏坏的表情,语句里是预备让南宫淮真正惊讶的内容: “所以,明天,我要代你出战。”
“什么?”南宫淮睁大了眼睛,这下才是真正的不可置信。
“南宫淮。。。”
景春的脸与南宫淮靠得太近,反而只能让南宫淮看得到景春的眼睛。杏眼柳眉,睫毛长长地挂在眼皮处,眨也不眨地盯着自己。
那双眼睛,没有一丝一毫的玩笑狡黠,全部付与真心。
南宫淮只听得景春淡淡地说道:“活着等我回来。”
☆、第四十二章 反守为攻(1)
作者有话要说: 前集提要:
淮南帝病情危急,燕州城战役打响。
扬州城门楼口处,三十万精兵铁将整装待发。城楼上镇军大将军霍启光手捧一碗酒,敬三军。
他们此刻正要兵分两路:一队人马去往青州与燕赵国木仁将军作战,一队人马前往燕州誓死与乌力罕相抗衡。而等待出发的时间将是漫长的,因为他们的最高统领——淮南帝,还未出现。
将士们翘首以待,等着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说一句:“出征!”
霍启光手里的那杯酒都快被阳光炙烤干涸了,可他还是未接到南宫淮的任何指示。他隐约觉得不妥,正要派人去打探打探。
“霍将军?”霍启光身后,一个他万万没有料到的声音传来。
霍启光放下手里的那碗酒,啧啧嘴:“景春,你应该与樊胡、朱云等两位大人在城楼之下!”
景春看到霍启光回身后明显不满地看着自己,他却只是晃晃手里的东西:“请将军先看完这个再说。”
又是一道圣旨?霍启光狐疑地将它打开。
“什么?”又是熟悉的惊讶声。
景春不禁裂嘴一笑,他喜欢看到霍启光那一脸震惊的样子。
“皇上派你当督军,代替他出战????”霍启光拿着那一道圣旨,一双眼睛瞪得有铜铃般大。一二再,再二三地,南宫淮将如此重要的事务交予了这个什么都不是的家伙。早先时候,就听说过淮南帝对此人宠爱有佳,百般迁就。他本是不屑与不信的,如今,却有些动摇了。难不成,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景春拿过霍启光手里的圣旨,本来预备的严肃表情全都破了功:“霍将军,别在愁眉苦脸的了。是时候起拔出征了吧?”
面对景春的话,霍启光大摇其头:“我不信,陛下昨日明明决定亲自出征的。如此重要的战役,怎可派你这位毫无经验的人出战。我要面见陛下,问个清楚!!”
霍启光盔甲乒乓直响,朝着城楼之下快步走去。
景春挡不住他,有些慌忙地跟在后头,刚才的镇静洒脱一下子失了踪迹。
“霍将军!霍将军!你敢抗旨吗?”
就算景春说了这样的话,却也没能拦住霍启光。
直到,霍启光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庞大的身影:“霍将军,难道你不相信陛下的判断?”
霍启光直目一看,此人居然是朱云??
“霍将军,陛下的决断,你一向清楚。我们做臣子的,只需遵旨便可,频频质疑皇上的决策,我看是对皇上大大的不尊。霍将军,你身为全军统帅,若都不能服从陛下的旨意,又怎么去说服全军上下,来服从你的命令呢?”
霹雳啪啦地说了一阵,朱云的话却让霍启光听了下来。他知道朱云的话里有几分道理,回过身再去看那景春。也许是他对景春了解不深,也许,皇上另有打算。。。
这么一犹豫,霍启光也打消了去找南宫淮的念头。
出征的仪式,不过就是喝喝酒,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景春站在朱云的身边,看着霍启光带前方对着士兵们慷慨陈词,一时有些感慨。
“景春。”朱云难得主动开口。
景春斜睨了朱云一眼:“朱将军请讲。”
如此生分?朱云苦笑:“这是你第一次参与战事,虽然我没资格说什么,但还是要叮嘱你,万世小心。”
景春眨眨眼,看看朱云:“那个。。。”他思索了一下自己也应当说些什么祝福或保平安的话,但出口之时,已变成:“刚才的事,谢谢!”
朱云失笑,他原以为景春会叫自己一声爹爹,毕竟战争不是儿戏,一去也许就不复返了:“别这样说,我知道你此举的目的,并且赞同你的做法。”
“全军听令!!”
那厢,霍启光已是讲到了最后的时刻。
朱云与景春朝着霍启光的方向看去,越过霍启光的身影,城楼下方黑压压的人群中,整齐划一的盔甲在烈日下闪闪发光。从士兵们的眼睛里流露而出的,是如同武器利刃般锋利的目光。他们即将踏上拯救自己祖国,拯救自己的人民的道路。(这一句写得偶有点反胃!)这样的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是悲伤而又不得不去胜利的。
青州在西,燕州在北。分成两路的将领与士兵,就此分离。
朱云骑着他那匹高头骏马,身边是面色严肃的樊胡。他的手心抓紧了马绳,眼睛时不时地看相霍启光那一方。
“朱兄弟,虽说景春小子是第一次出战。但毕竟有霍启光将军陪同,霍将军虽说年纪大不了景春多少,但作战经验丰富,身手了得。。。”樊胡是想说些劝慰的话,却发现自己越说,朱云的眉头皱得越深。不得已,他闭上了嘴。
朱云回转过身,他无法说清楚自己此刻的感受。一面,他急切地想知道万俟禾烈在青州的情况,一面,他也真真地担心起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他以前从不敢承认,但现在也不得不去面对,这份骨肉亲情。
“出征!”
随着霍启光一声几乎要震破喉咙的嘶吼,这两支军队迎来了自己启程的时刻。
一西一北,一个直角两条线路,各自面对各自的危险荆棘。
景春听的到朱云的那匹马儿声声的嘶鸣,他回身去看,只能见到自己的那位父亲的一抹背影。他抚了抚自己身下的马儿的鬃毛,担心着自己交代小福子的事情,小福子有没有办到。然后,思绪中若隐若现地浮现着自己亲吻南宫淮时,南宫淮看向自己的眼神。
他心跳有些快了,并且居然低头笑了起来。
霍启光如同怪物般地看着景春,看他嘴角那一弯的微笑,笑得淡然与甜蜜。
***
小福子将景春吩咐自己快马送回京城的信件送出后,便回到了南宫淮的寝宫,继续侍候自己这位病重中的皇帝。他刚走到南宫淮的床前,南宫淮便醒了。
“陛下?”
小福子轻声喊。
南宫淮还是很虚弱,他唇色暗淡并伴着一些黑紫,但精神却不错:“大军出发了吗?”
小福子点点头:“刚走。据奴才看啊,士气正旺啊!”
“是么?”南宫淮道。他细细想来,昨日定是景春对自己下了什么安眠的药物,导致他昏迷了一夜,此刻才稍稍有些清醒。昨日景春说要代替自己出战,自己本是不信的。没料到,现在木已成舟,自己哪里还有阻止的余地呢?
“真是胡来!”南宫淮低声骂道。
“陛下,伊宫娘娘端药来了。”小福子禀告了一声,便见着伊宫出现在了床前。
南宫淮看到伊宫,看伊宫眼角未干的泪痕,一时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伊宫闭了闭自己红肿的眼睛,将南宫淮扶起来,准备喂下那一碗只能缓解病情却无法医治的药。
“你什么也不必说。”伊宫道。
南宫淮接过药碗,也当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伊宫抚着自己隆起的肚子,看看南宫淮:“陛下,他们去去便回。”
去去便回么?真是乐观的心态。南宫淮低头看着自己的脸在药食中倒映出来的模样。疲惫不堪的眼眸,紧紧皱着的眉头。
“是啊,他们去去便回来。去去便回。。。”
☆、第四十二章 反守为攻(2)
作者有话要说: 前集提要:
淮南帝病情危急,燕州城战役打响。
一杯清茶下肚,淡淡烟袅中,严子陵还是无法平静下来。他左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右手拿起自己刚刚取下的那顶带纱斗笠,正准备戴上。
“严大人!!!”
曹参慌慌张张地推开了大门,而严子陵此时刚刚好地戴稳头帐。
“曹大人,何事如此匆忙??”
还是那个稳稳淡然的声音,可是曹参不知,他的鲁莽差点将严子陵的心脏吓出来。
回宫还不到一个月,严子陵可谓是经常被曹参的“突然来访”惊得喘不过气。
“这。这。这个!”曹参递上一封秘函,函件上是景春的亲笔:严大人,曹大人亲启。
严子陵隔着纱帐抬眼看一下曹参,不紧不慢地端起手边的茶碗,抿了一口:“这封信严某已经看过了。还是严某叫人带给曹大人的。”
曹大人眨眨眼,怔怔地看着严子陵:“所以,陛下病重的事情??”曹大人就如同孩子寻求大人帮助般地瞧着严子陵,那份迷惘严子陵隔着一层纱也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他确实也从未见过曹参如此慌乱过。
“事到如今,只能相信景春小子的话,先去寒蝉宫。”
曹参点点头。
于是,两个大人从自己在皇宫外院的落脚之处,连夜赶到身处了内院的寒蝉宫。由于他们事先叫人通传过,寒蝉宫的门口早已站着一个等候的人。
“阿伊莎参见两位大人。”阿伊莎也是刚刚才接到的通报。睡眼迷糊中,阿伊莎还没有完全地清醒过来。
曹参推着严子陵,见到阿伊莎后,有些过意不去道:“劳烦姑娘了,实在是事出突然,所以深夜打扰。”
阿伊莎点头行礼:“哪里哪里。就让奴婢领着两位大人进去吧!”
阿伊莎要带他们去的地方,便是那座藏着景差生前所有药方记录的“万卷屋”。虽然别院被景春一把火烧了,但还好,他将院中所有的物件都搬入了皇宫。
“万卷屋”内的摆设,基本沿袭了之前的模样。景春特意叫人在墙槛间开辟了许多扇镂空的雕窗,将景差喜欢的所有样式都雕了个遍,大有些个“矫枉过正”的感觉。
不知为何,曹参一踏入这间屋子,便觉得阴森森地吓人。他本不是个胆小的人,心里却凉嗖嗖地没个找落。
“严大人!!”曹参小声地喊了一下,推着严子陵轮椅的速度,越发地慢了。
严子陵在头帐内大摇其头:“曹大人,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听了严子陵的话,曹参怨怪地啧啧嘴,戴着一脸的警惕,望了望四周。由于长期无人的缘故,这房间里黑漆漆的一片,连盏灯烛也没有。
“各位大人稍等,奴婢我去点个明火。”
阿伊莎拿着打火石,在屋内墙壁间的灯台上点起了火。刚才还充满阴森之气的房间,顿时温暖许多。
“好了,”严子陵道:“我们开始找吧。阿伊莎姑娘,你负责左边那三个书架,曹大人,你负责右边的。严某行动不便,就负责最后的筛选工作吧!不知两位是否有异议?”
阿伊莎与曹参同时摇摇头,然后便分开到两人的区域内走去。
严子陵将自己面前的书案上所有的东西都移到桌边,给自己腾出了一大片的空地便于自己一会儿的阅读。
没过多久,严子陵的面前已经堆满了厚厚的书摞。他只依着一盏暗暗的烛火,在黑夜里寻找着可以救南宫淮一命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少。阿伊莎一个人接管了书架上的工作,而曹参则加入到了筛选的队伍中。
三个人忙到了天启微亮,却也还是没有什么收获。
阿伊莎敲了敲自己酸软的背,看了看场窗外蒙蒙两的天空:“两位大人,让阿伊莎去弄些吃的来,再继续吧?”
阿伊莎的提议,可谓是正中曹参的心坎,他已经饿得受不住了。况且,他现在只想从这堆书卷中抽离出来,哪怕是一秒钟也好。
“阿伊莎姑娘说得是,曹参我也来帮忙,弄些吃的回来。严大人,你说呢?”
桌前,严子陵却还是埋首与书堆当中,好似完全没有听到曹参与阿伊莎的对话。曹参见状,叹息一声:“阿伊莎,我看我们还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