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是贤王妃最先举办的。那时候啊,老身还在边上帮忙的。只是一晃眼,物是人非,这么多年过去了。”
原来是亲祖母第一次举办的。这么多年还能继续下来,想必也有美人爷爷在背后的支持。虽然美人爷爷活在回忆里。不过对于美人爷爷来说,或许美好的记忆,才能让他觉得幸福。这样的没人爷爷,让杜九妹很心疼。
但杜九妹知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许美人爷爷就是享受这个坚持的过程。
就在杨氏兴冲冲给杜九妹,杜七妹准备桃花会用到的衣服和首饰之时。孙婆子带着大儿子来到了广陵王府。
孙婆子的到来,让杨氏等人非常高兴。
“婶子。你可来了,看不到你,我这心里一直不踏实。”杨氏笑道,很是亲切,跟在杜家村没两样。
原本孙婆子带着儿子进了高门大院,心里忐忑,不知道见了杨氏之后说什么。现在见杨氏如此,这才放下心来。
“五郎娘啊,你这好福气,住的宅子,可真大,里面真好看,院子里还有山,山上还有水。要说啊,这王府就是好啊,这里的山和这里的水,也比我们村上好看。”孙婆子进了广陵王府,像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这也好奇,那也好奇。
给孙婆子等人带路的下人,就是心理有点看不上孙婆子,但面上一点也不敢露出不屑。因为世子和世子妃一家都是从乡下来的,嘲笑他们,就是嘲笑世子妃,他们没有这个胆子。
孙家大郎听到娘亲的话,有点脸红,提醒道:“娘,那叫假山喷泉。”
“呵呵,对,对,叫假山,喷泉。”孙婆子呵呵笑道,面上几分尴尬,自嘲。
“婶子,孙大哥,你们赶紧坐下,就当是来走亲戚,可千万别客气。”杨氏招呼说道,丫鬟上了茶水,“这次把婶子请过来呢,就是想让婶子帮我看看胎儿。我那四个孩子都是婶子帮忙的接生的,很健康,所以这次只有婶子帮忙,为才能彻底放心。”
“行,我看你气色不错,应该没事儿。”孙婆子呵呵笑道,“世子妃,能想起我这老婆子,也是我们的荣幸。好了,既然来了,咱们现在就进去看看。”
“婶子赶路,一定累了,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咱们再试。”杨氏见孙婆子面有疲惫,便安排孙婆子等人休息。
华氏拉着孙婆子的手,亲自送孙婆子,道:“妹子啊,我这个闺女可交给你了。咱们可是几十年的矫情了,可得好好接生啊!”
孙婆子见到华氏这么说,连忙保证道:“那是自然,我的老姐姐。咱们乡里乡亲的,这么多远赶过来,一定会尽力的。”
华氏亲自安排孙婆子的起居,很是周到。
孙婆子,孙家大郎的确有点累了,没时间多想,挨吃过饭便休息睡下了。
翌日一早,吃过早饭,孙婆子便来到杨氏的起居室,看到屋里的摆设,目不暇接,哎呦,王府啊,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能看到这样的好东西。
虽然惊叹,但孙婆子也没忘记过来的目的。
杨氏躺在床上,华氏,杜七妹站在一边。
孙婆子看着杨氏的肚子,再伸出手掐指算算,眉头微皱。
华氏一愣,连忙问道:“妹子,咋了?”
孙婆子没吱声,又在杨氏的肚子上摸了几下,才缓缓说道:“五郎娘,虽然已经生了四个孩子,但这次回有点麻烦。”
杨氏吓了一条,问道:“婶子,孩子有问题?还能补救吗?”
“有点麻烦,但问题不大,就是胎儿有点大。只要是足月的,孩子小一点,也会很健康,而且很好生。足月的,孩子太大,生孩子困难。”孙婆子说道,若是在杜家村,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平时大多吃饭,很少吃补品。
可到了王府,有好多补品,一不小心吃多了,孩子长得太大,女人生孩子就特别辛苦。”
“那……那怎么办啊?”华氏急切问道,比杨氏那着急,女儿刚过上好日子,可不能就这样没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孙婆子点出隐患
杨婆子给很多产妇节省,有丰富经验,心里很快有了对策。
“我算算日子,你还有半个月或者二十天才能生。这样吧,这段时间千万别吃那些补品了。每日咱们到外面走走,不能整日坐着躺着。咱们村子的妇人,生孩子就比城里人快,就是因为经常干活,身体好。”孙婆子解释说道,希望杨氏可以接受她的建议。
杨氏听了,仔细想想当初她生四个孩子的时候,临生之前还在干活做事呢!有杜婆子那样苛刻的婆婆,她根本没有时间好好休息,永远都是干不完的活。不过真的跟孙婆子说的那样,孩子生下来轻一些,但生得特别顺利。
华氏想想道:“玉儿啊,你孙婶子说的有道理,你难道忘了,当初你大嫂生大郎的时候,大郎个头大,你大嫂可以生了一天一夜,要不是早先请了李郎中,估计也保不住性命。”
孙婆子很有经验,加上华氏的劝解,杨氏选择信任孙婆子,道:“多谢婶子提醒,那咱们现在就到外面走走。”
孙婆子呵呵笑道:“不过你也别怕,多走动,多喝稀粥,婶子保证你会顺利生下孩子的。”胎儿虽然有些大,但只要把胎位弄正,应该不会出大事儿!
杨氏在孙婆子,华氏的陪伴下,说着杜家村的趣事,以及一些以前的八卦。一边说笑,一边在园子里转了几圈。
中午的时候,杨氏只吃了粥,杜七妹吓了一跳,还以为娘亲生病,急忙问道:“娘亲。多吃点吧。”
“不能多吃,你孙奶奶说了,胎儿太大不好生。”杨氏解释说道,“不用担心我,我饿了就会吃点东西,不会饿着我的。”
一连几天,杨氏吃的很少。有人汇报给广陵王。
毕竟杜大山不在。杨氏怀有身孕,是杜家的功臣,广陵王派人严密保护杨氏。
广陵王亲自过问。得到杨氏同样的回答,顿时一愣,眯着眼睛,当初他可是看着妻子一碗又一碗的补品吃下肚。可却没有人提醒胎儿太大。
按理说,当初很少有人接触到灵儿的饭食。吴嬷嬷是最擅长做孕妇食物的。若是当初吴嬷嬷年纪轻不知道,可现在吴嬷嬷都已经五十多了,定然也知道孕妇吃的太多,会造成胎儿太大。难以生产。再者,当初灵儿难产有前车之鉴,难道不应该更加仔细一些吗?
还有另外一个疑点。一个稳婆都能知道胎儿太大不好生,但给灵儿把脉的大夫却没有说。每次都说胎儿安好。从来不说胎儿太大会不好生,会造成难产。
想到这,广陵王便下令不让吴嬷嬷做饭了,全部交给华氏和孙婆子,就在朝晖苑的小厨房里,给杨氏准备一日三餐。
吴嬷嬷,得到这个消息,颇有几分坐立不安。
广陵王没有找平日府里找的前太医闵太医,而是找了广陵王府比较有名的同仁堂的大夫过来,给杨氏把脉。
同仁堂,是当地姓白的一家世代行医的人家开办的。虽然没有出过太医,但在当地开了上百年的医馆,故而在当地颇有名声。
今日来的便是白敬齐,大约三十五岁左右,是同仁堂最好的坐堂大夫。至于医术更加高强的白老爷子已经不出诊啊,而是在家教导孙子辈的孩子,传承白家的医术。
白敬齐被秘密带到王府,心里忐忑,原本负责王府的大夫是闵家医馆啊。突然找到他,想必其中必有蹊跷。
虽然害怕,但白敬齐隐隐觉察这其中或许有几分机遇。若是抓住了,白家就可以一跃成为广陵王最好的医馆,甚至出个太医,成为医药世家!
“草民参见王爷。”白敬齐见到紫衣白发的广陵王,急忙跪下,给广陵王磕头。
“今日叫你过来,是要你看看世子妃的状况,你要如实跟本王说。”广陵王沉声说道,“若是有需要,本王赦免你冒犯之罪。”
白敬齐心里千回百转,连忙说道:“是,王爷。草民一定尽力而为。”
广陵王站在外面,白敬齐跟着华氏,孙婆子走到里面,给杨氏把脉。
白敬齐心里激动,但也知道现在不能出半点差错,轻轻坐在床边的凳子上,给世子妃杨氏把脉,脸上稍微有了异色,道:“世子妃,冒犯了!”
杨氏身上穿上白色中衣,加上有母亲,公爹在身边,不介意道:“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谈不上冒犯!”
白敬齐讶然,没想到世子妃如此温和懂礼,根本就不像外面传得那样是从乡下来的地主婆子。不过现在不是嘀咕这些的时候,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白敬齐带上白色手套,只是这手套很简单,没有分五指,只是隔绝了他的手和女眷的衣物,这也是为了对方女眷的清誉着想。
白敬齐两手在杨氏的肚子上摸了摸,暗暗点头,好在胎位很正,即使胎儿大点,只要多多走动,世子妃身体强健,应该可以生下孩子。
“大夫,胎儿怎么样啊?”华氏急忙问道,今日广陵王兴师动众过来,让她心里没底。
白敬齐得到想要的信息,拿下手套,道:“世子妃肚子里的胎儿有点大,但好在胎位很正,想必也是有高人正过胎位。”
华氏一愣,这白敬齐真厉害,连孙婆子给女儿整过胎位也知道。
“是我这老姐妹,是个稳婆。”华氏解释说道。
“前辈有礼了。”白敬齐很有礼貌,连忙给孙婆子行礼。
他医术再高,但也只能给把脉,绝对不能给世子妃接生,故而接生的任务全部要交给孙婆子。现在他被叫来给世子妃把脉,那么世子妃好坏也和他有关系。只要世子妃安全生下孩子,他才能得到最大好处。
孙婆子不敢,道:“老婆子就会接生,当不得大夫大礼。”
“那孩子可以安全生下来吗?”广陵王在外面问道,“大人,小孩都要平平安安的。”
白敬齐道:“回王爷,世子妃会安全生下孩子的。只是从现在开始不能吃补品了,最好吃点粥,做到不饿着就行了。孩子母亲肚子里已经长成了,就等着瓜熟蒂落。”
第三百七十九章 广陵王寻找真相
白敬齐的话,和孙婆子的意思一样。华氏,杨氏安下心来,对白敬齐很是感谢,给了不少赏钱。
她们安心了,可广陵王的内心汹涌澎湃,震惊,悔恨,齐聚在脑海里,肺腑间,身体几乎承受不住,趔趄两步,左手捂住胸口,坐在椅子上。
好一会儿,广陵王叫白敬齐出去,来到书房,只有广陵王和白敬齐。
“若是世子妃按照之前的进补方式,能否安全生下孩子?”广陵王沉声问道,越来越接近真相,突然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白敬齐道:“太子妃还有半个月就要生了,若是继续像以前的食单进补,胎儿就会更大,生产之时,九死一生啊!”
广陵王身体一怔,九死一生啊,可怜的灵儿甚至没有得到“一生”的幸运。
“那几个月可以发现胎儿过大,会造成生产困难?”广陵王再次问道,他要知道答案,这样他才能准确地找出是什么人要为难他的子嗣!
白敬齐想了想道:“七个月的时候,草民白家的医典上曾经记载,胎儿在七个月的时候,五脏六腑已经长好了。若是这个月份很大的话,若是一如既往地吃补品,等到胎儿八个月九个月会长得更加快,同样在七个月的时候,若是发现胎儿过大,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多出去走走,活动身体,完全可以避免难产,故而草民觉得是七个月的时候。至于其他家,草民就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判断了。”
白敬齐的话,没有针对其他人,只是从他们白家的医典上找答案。这个答案,进可攻。退可守。
广陵王眯着眼睛,已经相信大大半啊,点点头道:“好,你回去吧!”
“草民告退。”白敬齐再次磕头告退,走了出去。
白敬齐虽然心里有点兴奋,但更多的是疑惑。除了广陵王府之后,没有去医馆。而是直接回家了。找到正在给小子们上课的老爷子。两人来到书房密谈。
白敬齐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跟白老爷子说了,原本以为白老爷子会给他讲解,可是等了一盏茶的功夫。老爷子还在闭目养神呢。
“爹,你倒是说话呀?不会是睡着了吧?”白敬齐连忙问道,伸手要拍拍父亲的手臂,若是这次机会利用好了。那白家就可以平步青云了。
白老爷子突然睁开眼睛道:“急什么!”
“这还不急啊,这是咱们白家的大好机会啊!”白敬齐连忙说道。父亲怎么就能无动于衷呢!
“什么大好机会!哼!”白老爷子瞪了儿子一眼,“都这么大的年纪了,居然还不稳重。你现在给我老老实实回医馆,只要尽到一个一这本分就行了。其他的你不要管。”
白敬齐一怔,问道:“为什么?只要闵家倒了,咱们就是广陵府第一医馆了。”
“混账!”白老爷子训斥说道。“我们世代行医,为何能有将近两百年的传承。不是我们医术最好,也不是咱们运气最好,而是在于咱们白家一直坚持老祖宗的训诫,医德仁心,只要我们做到了,就能无愧于人世。现在为了一点事情,捕风捉影,让白家陷入纠葛,枉费了这些年我对你的悉心教导。”
白敬齐听了,顿时面露愧色,道:“父亲,都是儿子短视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些人用了手段,早晚会暴漏的。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早晚有一天可以出头的。”白老爷子沉声说道,“回去之后,继续坐堂。”
“是,父亲。”白敬齐不敢继续动小心思了,父亲说得对,想要多大的荣耀,就要担负多大的风险。在还没做好抵抗风险的时候,那就老老实实的。
白敬齐正要出去,白老爷子又道:“对了,出去之后,再也不要提你去过广陵王府。”
“是,父亲。”白敬齐应下,闵家在广陵府势力不小,在时机未成熟之前,他绝对不会往外说的。
等到儿子的背影消失不见,白老爷子这才站起来,站在窗户边上。多行不义必自毙,该来的总会来的。
只是这一天,让他等了这么多年!原本以为这辈子别想找到事情真相了,果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自己做的事情,总是要还的。
在白敬齐走后,广陵王又让恒四找了其他大夫,也得到了和白敬齐差不多的答案。若是广陵王再想不明白事情始末,那真是太天真了。
吴嬷嬷,闵家医馆!欺人太甚!
为了不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