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莱特之外,楚昭也总是骑着马上前凑凑话题,反倒是张希闲的话少,经常一个人在队伍后方,跟其他人一样沉默不语。
直到抵达了牧邑,周扬都没看到那名刺伤苏辰的倭人小剑。
也许是因为被苏辰弄瞎了眼睛,再也没办法为莱特效命,所以留下来也没什么意义了。
但他却有很多问题想要问问小剑,也许能从这个倭人的口中,得知曹操身边那名倭人的一些事情。
不过既然莱特没有提起过,这事要问也会显得唐突,就先暂时搁下了。
大家进城之后,张希闲便又活跃了起来,开始向牧邑的守兵和各级官员打通关系。
周扬一向对这种天朝特色很反感,不禁问道:“进个城也要来这一套吗?”
张希闲解释道:“牧邑是南北两个地界,重要的接轨通道之一,往北可直抵朝歌、邺城,往南则是官渡、陈留、许都了,所以多作点准备总是好事,万一打起战来的时候,那么莱特先生们又要创造大商机了。”
周扬心里暗赞对方不仅剑术高超,而且还深思远虑。
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人异士,愿意为一个半欧洲人卖命。
牧邑的建筑大多都比较老旧,与洛阳的风格十分接近,经常可以看到,仍保留着古代风格的景物,但是人口与经济却并不繁荣。
因此莱特一行人的到来,变得更加惹人关注,十分显眼。
不过他们十分低调,都下来牵马步行,并且尽量走得散开一些。
只有楚昭这高大魁悟的猛将,便如同鹤立鸡群一样,无论怎样都隐藏不住,那对巨型的大锤子。
“这里就是莱特先生住的地方。”张希闲走了一半,忽然停下,指着眼前这间与民宅没有丝毫区别的砖彻矮屋,才道,“周先生请。”
“希望不要嫌弃。”莱特微笑道。
周扬只觉得眼前这家伙,越来越难以捉磨了。
不过人都已经来了,便随着莱特一同进入屋内,张希闲和楚昭随后跟上,其他人则像互不认识似的路过解散。
屋内陈设着各种寻常平姓家里常见的菜柜、饭桌、条椅之类,完全没有任何特点。
难道莱特请我来这里,就是为了亲手下厨,做些家常便饭而已吗?
“轰隆——”
随着一声低沉的石板移动声音,周扬下意识地将目光移开。
只见角落那张单人床的被楚昭吃力地拉动着,然后紧贴着床沿的便是那块石板,石板背后则是一条不知通向何处的小道。
周扬暗骂自己真笨,在濮阳的时候,便是从普通民宅进入的地下黑市。
所以莱特会用一间石彻矮屋作为掩饰,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条小道只容得下一个人,因此由张希闲走在前面带路,莱特与周扬也不再多拘礼数,一前一后的陆续进去了。
最后由力大无穷的楚昭进去之后,便将石板门关上了。
周扬四处张望,并没发现有任何通风的孔,为何如此压郁狭窄的空间,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气闷。
“这里曾经是许多难民的避难之处,”莱特在他背后说道,“当年鲜卑王檀石槐由云中出后攻汉,最后连镇守雁门的皇甫节将军都抵挡不住,汉恒帝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派人前往雁门,欲封他为王,并以其和亲。”
“后来呢?”周扬好奇地问道。
“檀石槐早就看准了汉朝腐败无能,非但不受,反而更而扬言要继续出兵,直取洛阳。”莱特说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并州、冀州一带几乎闻风丧胆,汉朝面临着自匈奴以来最大的威胁,眼看着鲜卑的精锐铁骑踏入中原,却没有人抵挡得住。”
周扬心想此事至今也有好几十年了,那檀石槐最终也没有打到洛阳来,忍不住问道:“最后是谁击败了鲜卑军呢?”
走在前面的张希闲忽然停下了脚步,回头奇道:“击败?周兄为何会这么想?”
但他看了一眼莱特之后,情绪才平静了一些,继续带路往前走。
“世上的人都这么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莱特微笑道。
“难道事实不是这样的吗?”周扬追问道。
“当然不是。”就连跟在后面的楚昭,都忍不住大声叫道。
莱特也没打算多作解释,只是摆手请他继续前进,然后才说道:“过一会儿,你就会知道了。”
这让周扬更加百思不得其解,完全猜不透,对方邀请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四人又走了一会儿,随着张希闲推开的一扇铁门,刺眼的光线照耀进来,正好与昏暗的通道呈现出强烈的对比,然后只看到他跳入光茫之中。
周扬抛开各种疑虑,也跟他跳了出去。
原来只是个一米左右高度的出口,但展现在眼前的,却是高达十几丈的空间,让人感觉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
这里空旷辽阔,墙壁内不知道是用什么造成,却彼此相互辉映着光茫,使整个空间变得明亮无比,却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所以也看不到是哪个时代的风格。
空间虽大,但人却很少。
除了刚刚进来的四人之外,也只有不到百来人看似闲逛着。
可是周扬却注意到,在千米距离外的角落,一名瘦弱如猴的人正盘膝坐着,脸上蒙着一道白纱布,赫然便是那刚被弄瞎了眼的倭人小剑。
看来其他看似不怎样的人,个个都非易与之辈,都是守护这个地方的高手,问题是不知道他们在守护些什么。
张希闲和楚昭进来之后,立刻加入了其他守护者的行列。
只剩下莱特与周扬独处,并为他介绍道:“这里就是我住的地方,周兄若不赶时间的话,不如到我房间里来小斟几杯。”
只见他话音刚落,便伸手向前摆出有请的样子,对面那光亮耀眼的墙壁,马上转出了半圈,露出一个左右可进的入口。
周扬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跟关这莱特慢慢走了进去,那扇巨门马上又重新转过,关了起来。
第二部:南征北战 第三十六章:细品茶语
房内,金硝瑞兽的香炉里的名贵熏香,丝丝迷醉升腾而起。
两人对座于地毯式的圆垫,中间摆的是雕刻黄花梨木长方桌,做工细致,桌上摆放的是“白如凝脂,声如鸣罄”的上好古瓷茶具。
这让周扬难与房外如此宽广的空间联想在一起。
只觉得门若打开,所见到的应是接近极富古典艺术美的景物才对。
“周兄尝尝,看看此茶还满意否?”莱特笑着将手茶水端在他的面前。
“先生让在下品茶,那便等于是在糟蹋好茶哩!”周扬说的确是实话,若是对方给他品可乐的话,倒可以分辩出是百事的还是可口的。
但莱特却不以为忤,就像没听到似的,独自端起茶杯在鼻间轻闻了一下,才慢慢放在下唇细品。
周扬见他动作优雅自如,也有样学样地闻起了茶香。
一股自然清新的味道,让人觉得恰到好处的舒服,当茶水入口之时,并无半点苦涩,片刻后却有越来越浓的余甘由牙隙中流出。
他以前只喝过半发酵的乌龙茶而已,觉得茶这东西,还不如喝可乐或啤酒来得痛快。
可是这茶仅一杯入口,便觉得世间任何美酒佳肴,皆变得索然无味了,就连心里的杂念,也因为这份幽香而心如止水。
原来茶不止能影响到味觉,还能感到心旷神怡。
“如何?”
“呃!”周扬从安详的心境中回过神来,深思了一会,才道:“在下从来没喝过这种茶?是否加了什么迷魂香之类的?”
莱特哈哈大笑,道:“也难怪周兄会有这种疑惑了,这茶采自贵霜与汉朝西域边境的雪山顶,是天下间十分稀有的品种,可遇而不可求啊!”
周扬杯中茶水已干,却舍不得放回桌上。
天下间无奇不有,就算无人呵护与种植的茶叶,亦能生出如此的旷世极品。
“可惜这茶至今仍未有个名字,不如就请周兄相赐吧!”莱特为瓷壶加炭之后,才抬起头来等待对方的答复。
“我?”周扬感到有点意外。
没想到眼前这生于雪仙的茶,居然从未问世。
他想了很久,始终不知道该如何答复对方。
直到水在壶中再次沸腾起来,莱特才再次为彼此冲水斟茶。
又是一阵迷人的清香,开水在茶叶中冲起阵阵香气,晶黄剔透的茶水流入杯中。
周扬忍不住重新端起茶杯,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却没有马上品尝,而是凝视着同样在茶杯边沿徘徊的对方,微笑问道:“在给此茶命名之前,我想请先生回答一个问题。”
莱特眉头一动,油然道:“请说。”
周扬并没有急着说出心中的疑问,而是乘着茶香仍在唇边,不紧不慢地细饮着,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先生可否告知在下,您最后是打算定居于此,还是回到大秦呢?”
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问得也很直接。。
毕竟对他来说,倘若自己至终都摸不清对方在想什么的话,那么这样的交谈,便没有继续进行下去的意义了。
如果这答案是后者的话,那么他可以尝试着以短期合作的目的,与对方继续对话。
但是他最想知道的,还是对方的答案是否前者。
因为莱特若是没打算回到大秦旁国的话,那么以他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高手阵营,要么成为十分头痛的对手,要么可以成为曹操一统天下的庞大后盾。
莱特像看穿了他的心思似的,对着桌上的茶杯浅笑,却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周兄想知道,在下为何邀你来这里品茶吗?”
“愿闻其详。”周扬也并不急于要求答案。
“周兄还记得在下曾经说过,这柄铁枪的更多来历吗?”莱特目光从茶杯,慢慢地移到他靠在身旁的虎啸铁枪,又道,“还记得阿弩特吗?”
周扬哪会不记得,一个拥有如此奇怪名字的中国人,也是继霍去病之后的铁枪主人,曾经斩杀过无数贪官污吏,又与鲜卑王檀石槐、西域头号剑士丁潇亦敌亦友的神秘人物。
虽然莱特自称是阿弩特的后人,但是两人却完不属于同一类型。
一个正义感十足,英勇善战,几乎所向无敌,另一个却是头脑精明,令人捉磨不透的跨国商人,无论如何也让人很难把他们联想到一块儿。
“在下怎会忘记。”周扬口中溢出茶香,唇内齿边尽是味从甘来,整个人也轻松从容地道,“在下今后定会凭着此枪,完成心中的梦想。”
“很好!”莱特笑容止去,取而代之的是罕见的严肃。
“所以是否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呢?”周扬转入正题道,“莱特先生。”
“周兄认为我只能选择回国,或是留下吗?”莱特道。
“先生曾经对在下说过,希望我能够加入您的伟大航路,原来是真的。”周扬回想起当时和他在地下黑市的交谈,忽然发现自己问的问题,如今仍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可是莱特反倒坦白地说道:“航海之路随时欢迎周兄的加入,这话也一样,永远有效。”
直至此刻,周扬才真正松了口气。
没有莱特这实力雄厚的强敌,可以少想很多问题,现在倒可尝试着,在他离开中原之前,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于是便试探性地问道:“就因为我是这柄铁枪的新主人?”
莱特坦白地道:“一半一半吧!若是周兄没有真材实料的话,在下也不想多个累赘。”
周扬追问道:“除了在那无边无际的海洋,自由自在的航行,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加入先生的行列,更何况先生手下高手如云,多我一个不多,缺我一个也不会少,对吗?”
莱特道:“既然周兄不打算加入,在下也早就不再多作废言了,只不过,周兄为何不有话直说呢?”
周扬被说得老脸微红,再不敢对这聪明的商人绕圈子了,坦然说道:“我想向先生借点东西?”
莱特放下茶杯,手掌上翻,示意他但说无妨。
“请先生借点钱给在下吧!”周扬道。
“想借多少?”
“一万两。”
“银两?”
“不,是黄金。”周扬没等对方说话,便紧接着答道。
可是当自己话刚出口,便觉得心虚了。
这么大一笔钱,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要知道朝廷早已失去威信,在这种通货澎胀的时期,物价早已上涨到货币失去价值的程度。
一般商人都是用银两交易,小买卖则是利用碎银子。
然而,哪来那么多碎银子呢?
很多人都习惯用等价货物作为交易,不足的才用银两补全。
一般的寻常百姓,每个月开销还不到半两银子,一名士兵每月饷钱也就一两银子。
如今一两黄金就足够,让一个寻常百姓无忧无虑地过上一辈子,相当于一名士兵近一百年的饷钱。
那么一万两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莱特听完对方的天文数字,丝毫没有半点动容,若无其事地反问道:“周兄打算投资在洛阳那钱庄上吗?”
周扬心中一怔,汉鼎钱庄虽然不是什么密秘,但是钱庄这样的概念,除了荀彧和卫觊之外,却没有人知晓。
包括曹操也只知道个大概,却对这种超时代的商业手段一知半解。
可是莱特居然可以一语道破对方的想法,可见他曾经对这钱庄,做过相当深入的研究,只不知道已被摸透了几成。
莱特就像已经得到了答复一样,又问:“那么在下投资这一万两黄金的话,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还请周兄赐教。”
周扬心里早有一套准备好的答案,要不然怎么敢狮子大开口,凭口吼出这堆积如山的黄金,便胸有成竹地道:“先生是个胆大包天的商人,否则岂能成为罗马帝国每一个,也是唯一一名跨国走私丝稠的巨商,所以对这种新式投资,只要判断绝非纸上谈兵,就一定会找机会进行投资,摆在您眼前的,就是这么个机会。”
莱特微笑道:“那么下文呢?”
周扬又道:“当然是由先生成为汉鼎钱庄的大股东了。”
莱特再怎么聪明绝顶,也不可能听过“股东”这么个玩意儿,忍不住问道:“什么意思?”
周扬便把什么是董事会、CEO之类的商业职称,转换成更通俗易懂的意思,耐心地解释了一遍之后,才道:“相信凭先生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到这种商业方式的前途,不知道先生对在下是否有信心呢?”
言下之意,自然是由自己担任CEO一职。
不过他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这种费脑伤神的伟大任务,自然是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