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鱼汤,然后下豆腐鱼丸调味。出锅时加青菜撒上葱花齐活儿。
其实,按傅大厨的私房菜谱,豆腐要切成细丝的,青菜也要拿菜叶切成和豆腐一样的细丝,鱼则把肉切成菊花状加调料腌制,那家伙光看都是种享受。不过玉璧刀功太渣。庄王府的厨也做不到这么高级,所以只能将就简单版的。
等到几道菜一做出来,谢春江彻底服了,他差点就要泪流满面:“子云兄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有玉璧这么个媳妇儿,是子云兄好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至于嘛,不就几道菜,这没节操的家伙。
“别为几道菜就把我捧上神坛,准备了你的份,一块到书院吃去。”玉璧也没觉得淳庆帝和太子爱吃呀,怎么谢春江是这么个吃货,萧庆之虽然爱好美食,可那也是她勾起来的。
拎着让谢春江垂涎欲滴的食盒,玉璧坐着马车,谢春江骑着马,俩人一道到了钟山书院。话说玉璧回京,今儿也是头一天到钟山书院来,没想到钟山下如今已经像一个热闹的集市,各类店铺一应俱全,客栈酒楼茶馆哪个也不少。
“我才多久没来,就成这样了!”再往山上走,越近钟山书院就越清幽安宁下来,只是钟山书院本身,也比玉璧当年离京时看到的要大上很多。四周盖起了一片新校舍,不时能看到捧着书本的学员和教员匆匆穿行,据玉璧观察,钟山书院已经有了“校服”:“怪不得前段时间庆之跟我说钟山书院现在每月能余几千两,得有几千学员了吧。”
云州太偏远消息传不到,但吴州却不时能听到,所以谢春江比玉璧清楚:“除去蒙学,有近三千名学员。”
三千,这都要赶上孔子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不知道将来钟山书院能不能到这地步。
马车直接从偏门驶到后边教员们起居的院子,三五成群的教员们正相邀一块去吃饭,这些新来的先生大多不认得玉璧,只以为是谁家女眷,也没有多看就过去了。直到有位元老级别的大儒与人说说笑笑走过玉璧身边,猛地一回头觉得不对劲了,这丫头愣是眼熟:“陈尚令?”
“是。”不管认不认得,人家既然认出她来了,趁早回头行礼就对了。
“诶,还是这么个不记人的脑子……”
后进来的谢春江把人认出来了,赶紧深深一施礼:“晚生谢春江见梁先生。”
梁先生,钟山书院里可不止一个梁先生,玉璧可不敢乱喊。“梁先生”看了不免叹气,指着自己鼻子说:“梁师言。”
“噢,是梁老呀,瞧我这破记性。我还记得您喜欢吃玉米面窝头,正好有新下的玉米面,回头给您做一笼。”玉璧就是以各人的饮食喜好来区分人的,相貌言行反而记得不深刻。
“有好吃,那可不能忘了我啊,小丫头。”
一时之间,几位“元老级”的大儒们都出来了,一个个看着玉璧就像见着了亲人一样!
不是大儒们嘴馋,而是玉璧从前经常做,老吃都吃习惯了,吃不着了真叫人闹心,要是玉璧再不来,大儒们都准备跟萧庆之来个强烈要求。
正文第一六四章又不明真相地被坑了!
好不容易跟大儒们许下无数好吃好喝,这才顺利到后边院子里见到萧庆之,萧庆之正端着个汤碗在那有一口没一口地喝汤,那送饭来的大婶看着禁不住认为是她做的汤太难喝。厨房里的大婶正要说什么,就见玉璧闯进来,那大婶就瞪眼。
玉璧心说您瞪我做什么,她还没开口呢,那大婶就先声夺人:“哪来的小娘子,怎么什么地方都敢闯,也不看看是谁在这里。”
闻声,萧庆之抬头看了一眼,玉璧连忙冲他笑,萧庆之这才意识到是她来了:“杨婶儿,这是拙荆陈玉璧,你先下去吧。玉璧你也是,有什么事让俭书和令武来传就是了,再不济还有桑儿,潮生你也不劝着点玉璧,怎么能让她顶着个大肚子过来。”
那杨大婶仔仔细细地看了几眼,神色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玉璧也没大理会,只让潮生把食盒里的汤汤水水摆出来。谢春江一边往桌上摆,一边冲萧庆之说:“子云兄真是好口福,我可是捧着馋了一路了。”
米饭先摆出来,雪白并着金黄,在阳光下显得极为诱人。再把萧庆之爱吃的那几样菜摆上了,他哪里还顾得上想心里那点事,把汤碗往旁边一搁,立马就扑到玉璧做的饭菜里去了:“诶,你慢点,潮生,你也慢点,吃完了这顿还有下顿,难道非要把晚饭一块吃足了不成。”
谢春江舀了勺鱼汤下嘴后,忍不住感慨:“玉璧,你有没有妹妹。像你手艺这么好的!”
本来萧庆之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的,可听谢春江一句,实在没能留住话,说道:“怎么。你前两天不是还说男男女女悲悲喜喜没意思,打算终生不娶吗?”
“那不是一时一时的么,看着子云兄和玉璧和美如此。我要还说终生不娶,那不是傻子。”谢春江其实也是有遗憾的,谢家二老生前就一直盼着他早早成婚,可他一直没动过念想。这时二老都走了,他虽然前些时候确实有那么点看破红尘的意思,但可从没想过出家去,再一看这夫妻俩一块日子过得多好。干嘛终生不娶啊。
“这就对了,回头我给你看看哪家的姑娘合适,你也早该到成婚的年纪了。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清楚,寻常人家的姑娘那位也不会肯,门第高了姑娘家也不会下嫁。这且得费一番功夫。”萧庆之这会儿就真的长兄上了,他倒也不自觉自个儿的语气里有什么。
但是谢春江听着很不对味儿好不好,这事儿他觉得连淳庆帝都管不上,当然得娶个自己满意合眼的,就算是偶像也不能给他做主:“我娶自己乐意娶的,干嘛让你看去。”
一时间,萧庆之说不出话来,还是玉璧脸皮够厚:“怎么,吃我的喝我的。还管庆之叫着哥,我们就管不了你了。”
这会儿不正吃着她的喝着她的,谢春江一看,没话说了。他跟萧庆之能接话,可玉璧这顶着肚子的孕妇,还是别费口舌。万一有个好歹,就算他是至高神佛的私生子,萧庆之也能拆了他骨头:“行行行,您管您管,您二位看着办。”
……
三个人吃完饭,萧庆之看了一眼谢春江说:“收拾收拾。”
“怎么又是我!”谢春江真觉得自己冤枉死了。
萧庆之指指玉璧的肚子说:“难道你要看着玉璧收拾。”
不敢点头,谢春江只敢说:“可我是客人,不指着玉璧收拾也不能指使我吧。”
“你还有求于我呢吧。”
闻言,谢春江蔫蔫地收拾碗盘,还老老实实地擦干净桌子奉上热茶。玉璧看了直想笑,这大概就是萧庆之的兄长模样,不听话的镇压掉,听话的也要镇压,好可爱呀。
他们哥俩刚端着茶喝上,院门外就响起个娇滴滴的声音:“萧大人。”
“是杨姑娘啊,有什么事吗?”萧庆之正无比舒坦地喝着弟弟奉上的茶,心里正美着,没太注意到玉璧的脸色。
瞧这姑娘俩眼放光,一副狼见了肉的表情,玉璧就知道自己果然任重道远。打发走了公主,又送远了薛甘霖,结果还不算完,这还有等着她的。
“想着萧大人应该用好饭了,我沏了茶来……这位姐姐是萧夫人么,小女有礼了。”杨燕芳托着盘子施礼,身段极为好看,眉眼间自有一股风流姿态,是个漂亮的人儿。
但漂亮和风姿态对萧庆之来说,完全跟空气一样,要论漂亮,大公主跟牡丹花儿似的,薛甘霖跟白玉兰一样。所以样貌只要不是太不入眼,在他眼里就是浮云:“已经喝着了,杨姑娘有心。”
伸长脖子,杨燕芳看了一眼他们手里端着的茶,看着实在不怎么样。谢春江这厮,虽然开过茶馆,让他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沏茶真不怎么样。要不是萧庆之心里美,这茶直接能喷谢春江一脸:“这茶怎么能入口,萧大人快些尝尝,小女这里有新下的秋茶,香气最是高妙。”
当我不存在呢吧!玉璧冷眼旁观,她一边拈酸,想着萧庆之这个招蜂引蝶的家伙,一边又挺八卦,想看看萧庆之遇上倒追的怎么应对。
这茶是谢春江沏的,自然不用萧庆之来说什么,他就先开口了。被玉璧和偶像镇压就算了,没道理今儿还得被个不认识的小丫头嫌弃:“怎么,这茶哪里不好吗,我喝着不错。”
其实萧庆之心里也挺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自家弟弟沏的茶,他这做兄长的,玉璧这做嫂子的都没说什么,外人怎么能随意置喙。这杨姑娘平时看起来也是个知道进退的,今儿却不知礼了:“这茶挺好,杨姑娘这没什么需要整理的,你出去吧。”
见状,玉璧在一边恨不能捶地大笑三声。她不是轻易被萧庆之搞定了么,所以就认为这人特灵敏,身边的人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全能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结果居然是眼前这场景。萧庆之这块木头,不,应该是石头,压根不明白人家姑娘心里在想什么。
虽然萧庆之说了出去,但是杨燕芳还是没挪步子,玉璧看了,嘴角带上点笑意。她可不会光看看热闹就觉得足够了,敢觊觎她的男人,她孩子的爹,她难道就由着人这么圆润地滚出去:“杨姑娘,我记得这院里是有规矩的,非诸位先生家中正室不得入内,便是诸位先生家的姑娘,那也需避讳着,毕竟先生们有不少年轻轻没成婚的。”
这条大部分书院都有,杨燕芳听完又惊又怒,端着茶的手都抖起来。玉璧这话是在说她不检点,话虽然没点透,但是意思很明白。杨燕芳看向萧庆之,却见萧庆之在皱眉,这位好像才忽然想起这么一桩来似的:“是啊,杨姑娘未嫁吧,以后还是不要来了,于杨姑娘名声有碍,传出去对先生们和书院也不妥。”
看吧,玉璧就知道萧庆之是石头,还八成和小龙女家那张千年寒玉床质地相当。话说,当初她是怎么被萧庆之哄上的,被这么块石头哄上了,她真觉得自己很吃亏呀。
“我……”
谢春江刚开始也有点稀里糊涂,但他很快明白过来,而且很肯定杨燕芳姑娘要糟糕了。低下头默默喝茶,让她说自己茶沏得不好,哪有直接就这么来一句的,说得委婉点他难道听不懂。
结果,杨燕芳一跺脚,捧着茶水含着泪珠儿转身跑出去了。玉璧看着杨燕芳的背影好一会儿才侧着脸看向萧庆之,萧庆之一脸莫名其妙:“你瞪着我做什么?”
“你就没感觉出来吗?”玉璧问道。
“感觉出什么来?”萧庆之完全不理解地回问。
“杨姑娘想自荐枕席呗。”玉璧说得十分干脆直接,她才不想因为绕弯子费脑子。
只见萧庆之和谢春江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齐看向玉璧,俩人都是一头雾水的样子:“有吗?”
玉璧笑笑不再说话,兄弟二人长出一口气,要说杨燕芳的心思这俩人精不明白,那才叫有鬼了。萧庆之是装傻,一来打发走了杨燕芳,二来免得玉璧恼火。谢春江是充愣,这毕竟是偶像的家事,他不好过掺和的。
所以,玉璧完全不理角的情况下,萧庆之就完美地解释了他为什么能把玉璧哄上手的原因。
陈尚令,您又不明真相地被坑了!
等到玉璧去后边解决人有三急这个问题时,谢春江和萧庆之相视一笑,两人心照不宣:“子云兄好本事。”
“彼此彼此。”萧庆之心说:咱们谁跟谁,老顾家一脉相承的满肚子坏水,骨子里冒黑气儿,大哥别说二哥,咱们都一路货色:“上午不是进宫了吗,事儿怎么样了?”
“就像子云兄说的那样解决呗,还是子云兄看得入骨,陛下仲秋让我一块参加筵席,我打算筵席过了就回吴江。”谢春江说完不免叹了口气。
“这样也好,能脱身就是件好事。”哪里像他,已经牵太深,想脱身都不容易。
正文第一六五章潮生的婚事,杨姑娘的不死心
本来谢春江打算仲秋过后回吴江,但是玉璧却留下她,说是你做干爹的,得赶着孩子出生准备好礼物迎接。其实是萧庆之想留谢春江,再怎么着是自家兄弟,一起留着过个年吧,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
庄王里在仲秋时节也分外忙,一边要接着宫里的赏赐,一边还要准备宴会招待到时候会到这里来饮宴的皇子们。玉璧大着肚子只能动动嘴,好在有谢春江在,这位也当了几年家了,人情事物礼上往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见解。
等到仲秋这天,百官休沐,上午萧庆之要去赴仲秋诗会,顺便也把谢春江拎了去,玉璧一孕妇,哪儿也甭想去,老实待着不能动弹。好在几位公主找上门来凑趣,一口一个嫂子的叫着,她们不像皇子们,叫嫂子还要忌讳一下,公主们完全不必。
下午的时候,女眷们的活动就是到船上游湖,等傍晚时分再与儿郎们汇合一道入宫参加筵席。这筵席是三品以上官员和王公亲贵们才参加的,当然萧庆之不在这里边,他是天子近臣嘛,没得话说。
游湖的时候,玉璧可算见识到了钟山书院的大船是什么个光影,光凭着木头和简单的工具把这么大条船做出来,可真真是让她觉得自己长了见识:“这真是钟山书院做出来的?”
“可不是么,嫂子,三哥四哥五哥为这艘船也忙几年呢。三哥现在还想着要造更结实更大的船,三哥说将来要驾着船出海呢。”说话的是顺嫔的女儿顾白荷,小姑娘快到出嫁的年纪了。如今正是花骨朵一般的小模样。
玉璧听了立马就想到了海上战争,不过这时代倒还没听说过外国是什么样的景象,玉璧觉得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看:“是嘛,那到时候可得让三殿下叫上我们一块才好。不过这船结实吗,要载满了人不会出问题吧。”
现代人,对木质结构真没什么太大信心。他们对钢结构还不放心呢。其实那些古建筑群落,哪个不是木质结构,比钢琴水泥又差了哪里。
“结实,我还上去玩过呢。钟山书院有艘船已经出过海了,这艘船是专门留在京城的,到时候也好给来朝的边夷诸国看看,这样他们就不敢打我们的主意了。”小姑娘们说话都比较痛快。
小姑娘们一听。都想上去瞧瞧热闹,都是各王公大臣的女眷,上去看看也不费事儿。等大家都参观完了,也就到该进宫的时候了。宫门口,男人们也正在赶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