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美大唐-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国防部做出新的军力发展计划,全面扩充唐军的规模。除不怎么吃重的中部战区之外,每个战区,至少保有二个机械化步兵师的武装战力。这也就是说,唐军要从现在的八个师和两个独立旅的规模,发展成13个师以上的规模,至少还有五个师的缺口。

原本的摩托化师,也要在这次的改革中武装成为机械化师,显然这也是因应欧洲列强军队实力越来越强而做出的改变。大唐的标准化步兵师兵力为1。85万人,也有一些部队经过增强数量略多,比如说驻扎华北的大唐陆军第二师,作为大唐陆军王牌部队,兵力接近2。3万人。当然也有一些不太满编的部队,兵员就略少。

总体而言,如果唐军完成这次大扩充,陆军的兵力就会增加到25万人。

海军陆战队也有一定幅度地增兵,完成整建之后,陆战队将拥有三个重装旅,能够执行高强度高烈度的登陆作战,实际上跟陆军的作战模式也差不多。总计兵员大体相当于陆军的一个师的样子。

海军的规模自然是在持续性地增长,每年都会有数艘到十多艘主战舰艇加入战斗序列,如果像是一艘战列舰这样的大家伙,那么至少就要一千来人去操作。

唐军完成这一轮整建以后,兵力显然会超过30万人。大唐本土的人口此时是两千多万,预计大唐至1798年到1799年之间本土人口会达到三千万。军民比大致为1:100,按照大唐这个国家规模和实际需求,算是相对比较健康的情况了。

另外大唐也有着数量众多的特设兵团,6个大和师团、3个高卢师、2个拉丁师、1个欧洲师、1个暹罗师、一个缅甸师、一个越南师、一个廓尔喀旅、一个南非旅,拥有印度后还计划在当地招募5个印度师,用于分摊正规唐军的工作量。还有一些零星的小建制的兵团部队,这样算下来,特设兵团的总兵力就会达到40万之多。

最后还要算上名义上隶属清国的武卫军十万人,大唐的军事力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十万人。要知道,这八十万军队都处于比较高的战备状态,是完全脱产、训练和演习频繁的即战力,这也是古往今来都不存在的庞大军事储备。唐军的全部兵力规模,都已经完全压倒了现在人口超过3亿的大清王朝了。

而用不了多久,清国的一切也将属于大唐,那时候唐军显然又会迎来一波军力的飞速增长,使得全球其他的力量更难以望其项背了。

对于这次大兼并,大唐国内还是有许多期许的。如今如果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汉人在大唐是绝对占据不到一半的人口的。国内的日裔、拉丁裔、暹罗裔都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绝对数量上每一个少数族裔人口都不多,不过加在一起就比华裔要多了。完成对清的吞并之后,华裔就成就了绝对的比例上的优势。自然,去发展培育这么多的人口,也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也是不能避免的事情。

大唐本身也是有同化的隐性政策的,如许多日裔、印第安原住民、暹罗裔和越南裔,在种群上都属于蒙古人种。一些海外领居民迁出之后,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基本都能够使用汉语,而且子女也都是接受唐式教育长大的。就如同另一位面中,华人去到北美之后,第二代就是香蕉人了一样,除了他们的长相可能还与中国人类似,但是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上都与中国人没有什么太大关联了。甚至相当一部分第二代移民都不能使用汉语了,只会讲英文。大唐文化有着比较高的包容性,大部分其他族裔的移民在经过两代以后,就不能算是原本民族的人了,同化成比较标准的唐人了。

这是一种优势民族进化论,一个民族的进步是在不断地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有点,和发展本民族强项的基础上完成的。它一是需要民族的主体性,也就是该民族人口足够多,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够保证进化的正确轨迹。

如若不然,印度民族进化的失败,和明末以来汉民族的鞑靼化,都是失败的范例。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36海地

大唐的力量已经得到了举世认可,从经济到军事到文明程度上,都领先于时代。总有人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姑且不提这个表述的逻辑,最为常见的情况实际上是——能力越大,找上门来的责任就越大。

另一位面中,如果c国的经济和贸易不发展,国人也就不会出国去做生意,也就不会遇上海盗什么的危险,也就不会需要海军去亚丁湾进行巡航。这是照顾本国国民的责任,是责无旁贷的。

另一种责任,是别人找给你的责任。同样是另一位面c国的例子,实力暴增的c国,使得某帝寝食难安,认为自己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哪怕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c国反复重申自己无意去争夺什么全球领导权,但是被害妄想是自人类诞生以来都无法释怀的东西,所某帝就给c国挂上了破坏地区安全稳定的责任,莫须有的责任。

大唐外交部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地位高、同样事情也多的部会,以前的外交部比较清闲,没有几个建交的国家,通商的国家虽多,但是也没有太多问题,那个时候上个班都觉得跟到办公室放假差不多,很多不喜欢忙碌的人都喜欢进外交部。

可如今情况变化有点快,大唐拉起了一众的国际主义兄弟国家,这些从南美到欧洲,已经出现了一堆。大唐对于这些国家都有国际主义老大哥的地位和责任,该援建的援建,该指导的指导,每个国家都有数不清的工程和项目要去搞,这里面大都需要外交部进行背书。

除了本阵营的小弟之外,白大总统在欧洲战后“高屋建瓴”地弄出了一套华沙体系,从那个时候开始,外交部的人就不得不连轴转。几乎每一个国家他们都要去谈,华沙贸易体系是多边性质的,虽然架构上能确定是低关税少限制的自由贸易,但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很多国家都有希望进行一定保护的产业,所以怎么去保护,是设置配额还是增加关税,都要一个一个细致地去谈。谈完了农产品还有纺织品,谈完了纺织品还有工业原料,总之原本冷清的一个部会,顿时成为了容易产生过劳死的地方。

外交部的大大们忙,可是有人还嫌他们忙的不够。

不久之前,外交部的有关官员接见了从加勒比海赶来的海地使节,这位使节上来就提出,希望海地能够加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个海外领,海地希望能够获得一定的自治,使得当地黑人能够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当然,最为关键的一点,海地人希望唐军能够出手,帮助他们赶走法国人、英国人和西班牙人。

海地革命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几年,之前欧洲大战的时候,欧洲列强们顾不上这里,所以由杜桑?卢维图尔率领的黑人起义军势如破竹,已经将全岛占领。统一战斗结束后,杜桑?卢维图尔建立革命政权,选拔和任用黑人和混血种人担任各级政府官员。新政府委派德萨林负责监督全国农业生产,号召流民在规定时间内回到种植园,把大片荒地分配给无地农民和士兵,并效仿大唐的劳动法颁布法令,缩短耕作者的工作时间和设立最低的工资保障,同时严禁产业主买卖和鞭打耕作者。海地还与大唐和美国签订贸易协定,发展对外贸易。不久之后,卢维图尔还颁布了海地的第一部宪法,宣布永远废除奴隶制度,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提倡贸易自由。杜桑?卢维图尔任终身总统并有权选择继承人。

可是,这位有着雄图大志的黑人起义领袖的美梦刚开始做,欧洲的战争就结束了。法国督政府派出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都是参加过大革命战争,能征善战的老兵,跨过大西洋打击海地。

海地起义军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面对法军连战连败。这个时候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也都希望来分一杯羹,之前海地岛东部的圣多明尼克就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唐西战争之后大批的西班牙人从墨西哥和南美逃到了这里生活。

卢维图尔知道是不可为,立即派出了这个使节,前往大唐,表面上是希望献土输诚,实际上还是希望大唐号称主持正义的国家,能够插手海地的情况。

对于这个黑人总统的小伎俩,唐人还是看得很清楚的。如果大唐真的接了这个摊子,那么就会跟法国的关系出现进一步的裂痕。同时也会惹得西班牙不满。自然,大唐不会怕这两个国家,只是白南本身也不太想接纳海地作为大唐的海外领,更不接受卢维图尔所谓的自治海外领。大唐是一个典型的单一制国家,不存在地方政权能够中央政权叫板和忤逆的情况,而一旦自治这个口子打开,可能其他的海外领也会提出类似的要求,让大唐的整个同化政策和统治模式出现动摇。

但是海地这个情况不管也不太好,毕竟就在加勒比海大唐的家门口,持续战争如果导致难民,甚至危害大唐的沿海地区,都是大唐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大唐外交部照会了法国和西班牙的大使,英国属于事外方,大唐根本不愿意找他们出来一起谈。

大唐方面的意思是,海地人希望独立和自由的情绪是强烈的,诉求也是相对合理的,大唐希望看到加勒比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以大唐建议多国承认海地共和国,同时海地共和国也保证多国在海地的利益。比如法国和西班牙地主在海地的一些种植园需要交还,但是国家的主权仍归海地共和国所有。法国和西班牙的商贸和投资利益也应该在海地得到保证,法国、西班牙和大唐都能够以相对优惠的关税和规则与海地进行贸易,同时三国也给予海地这样的优惠待遇。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37贸易经济

法国对于承认海地共和国的独立自然是有些不满的。本位面中由于大唐的存在,已经严重排挤了其他殖民国家的扩张。英国历史上大片的殖民地都被唐人抢先,而法国这些年也基本上没占什么便宜。

如果不是大唐支持法国在印度控制了马哈拉施特拉地区,法国是绝对不会在海地问题上最终与大唐达成妥协的。海地的丢失,使得法国在美洲丢失了所有实质性的殖民地,之前大唐力主将荷属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进行合并,合并成了一个对三国都有最惠待遇的新殖民地,而按照这个路数发展下去,圭亚那到最后八成也要像是海地一样,变成一个独立国家了。

不过法国内部还是有很多具有远见的进步人士的,很多人都能够看得出,华沙体系实际上就是打破旧有殖民地格局藩篱的一个新思路,在这个框架内,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再圈禁自己的国土和殖民地,而是大家都开放起来,执行自由贸易,从而使得商品和服务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流通起来。

短期来看,对于很多后起的国家,这个框架会冲击他们的民族工业,就如法国很多资本家都放弃了单独开设企业,转而选择与唐人进行合作,合资经营。通过合资,法国人得到了大唐的先进技术,学会了唐人的优秀管理,而这些东西都能在之后转化为法国的国家竞争力。况且,大唐的海外领太过广大,大唐现阶段本土也就不到三千万人,很多地区的商业实际上照顾得都不是很到位,竞争也是不充分的。在执行华沙体系之后,法国商品可以用比较低的关税,进入大唐的海外领市场,商机还是非常非常得多的。

况且,在大唐全境采购原料和其他消费品的价格也大幅度降低,必然是有利于法国企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比如大唐现在国内的金属矿产不仅能够提供本国使用,还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国就从大唐进口相当一部分的铝土矿、铜矿和锡矿。大唐的进出口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但是从高到低产业链上的各种货物,都是有出售的。

法国国内也有很多声音,要求效仿大唐的经济模式,积极拓展自由贸易,发展法国的经济。海地的独立不可避免,不过法国还是立即调整了自己的姿态,一方面维护法国人在岛上的物产利益。不过随后卢维图尔宣布,留在海地的法国种植园主,必须对其原本的奴隶进行人格上的道歉和进行赔偿,同时在薪金和待遇上对于其雇工大幅度的优惠。大多数种植园主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的,所以他们只能接受海地政府提出的以极低地价格收购他们的种植园的条件。

另一方面,法国还是积极在太子港等地设立自己的贸易公司。这次法国人的消息探听得比较到位,唐人通过调解海地争端,获得了海地政府授予的多地的矿产勘探权,而唐人几乎是立马就在这些地方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矿产。唐资企业将会跟海地政府进行合资,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开发,显然大唐的企业不会是唯一消化掉这些矿石产出的客户,法国人也是很有机会的,法国商人希望能够从海地继续收购有价值的商品回欧洲去贩卖。另外,法国本身工业化推进得也不错,一些商品也足以退出出口。法国也寄希望于海地市场能够容纳法国生产的诸多轻工业品。

海地就在大唐毓州下面,法国商品必然面临更强势的大唐商品的竞争,所以法国人非常策略性地选择少数大唐供应不算充足的商品,而在食盐、纺织品等大唐格外强势的商品上选择放弃。

海地在独立之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大唐评估还是比较靠谱的。如果这个时代海地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他们的国家发展战略,说不定一百年之后加勒比海上的海地就能变成一个发达国家。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的,这些人往往带有肤色偏见,认为天性烂漫更喜休闲而不是工作的黑人,很难将国家建设成发达国家。大唐官方对于海地的发展也没有做特别乐观的预期。倒是卢维图尔这个四十岁以后才开始学习文化的总统,对于海地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他做主将海地岛的诸多资源拱手让给唐人,但也提出了由大唐支援海地一批教师,帮助海地建设起自己的教育制度,同时还选派留学生,前往大唐学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