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声久仰而已。
其实林冲等人上梁山之前都没听过宋江之名,也只有鲁达在青州落草的时候听过一些。
不过现在有史进对照,宋江的声名也确实有些不显了。
宋江也能感觉到众人态度,但是并没因为林冲等人的冷淡而在意,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礼待。
当晚,史进便把宋江安排在客房。
席间,宋江也表明了要入伙的意思,史进自然不能不纳。
不过为了安排宋江的职司,史进也是头疼了一番。
宋江武艺不高,让他领兵不合适,那就只能做个文职头领。
山寨文职也只有朱武兼管的军政司了,不过史进还真不放心让宋江掌管军政司,这宋江擅长拉拢人心,若是让他执掌军政司,定功赏罚,说不得会拉拢多少头领。
如果宋江还要招安,到时有许多头领跟着他,却是个麻烦。
想了许久,史进才想到安置宋江的地方,不能让他与山寨头领多接触,那就让他去泊外,先跟着萧嘉穗做些治理灾民的事情,等灾民离去,再去东山管理村落。
随着许多灾民的上山,东山或许已经不该叫村落了,虽然还不能和一些州县相比,但也要比多数镇子大,总有数千户人家。
东山住的又都是山寨兵马老小,管理东山也算一个重要职司了。
想好了这一点,史进才睡了个安稳觉。
次日大早,史进练了一阵武,便来寻宋江。
宋江酒量差,昨日却是吃的多了,史进寻来的时候还在酣睡。
史进也没让人叫醒他,去后面用了饭,便到演武场观看步军操练。
听得客房的喽啰来报宋江醒了,这才过来。
宋江看到史进到来,告罪道:“昨日吃的醉了,因此睡过了,头领海涵。”
史进笑道:“无妨,山寨头领不操练兵马时,多的是兄弟睡到午时才起来。”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史进便道:“公明哥哥在衙门中多年,也熟悉治理百姓的事。如今山寨首要任务便是救济灾民,公明哥哥也看到了,我山寨上阵杀敌的头领多的是,唯独缺少文人。现在山下六十来万灾民全靠萧先生一人支撑,因此我想请公明哥哥先前帮萧先生处理一下赈灾的事情。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宋江昨晚也见了萧嘉穗,听得萧嘉穗一人带着山寨一些从没在衙门勾当过的人就能把泊外百姓治理的井井有条也是十分佩服,而且听晁盖说萧嘉穗的武艺也仅次于林冲几人,听得史进让他和这个奇人共事也十分开心,当下便应了下来。
ps:(感谢书友“骑鲨东海”“相爱半生”100打赏)
第九十八章奇人入伙
年关将近,这一日,泊外的百姓就发现梁山喽啰在泊边一处空地上开始张灯结彩。
经过数月的相处,灾民也知道梁山喽啰和蔼,都挤到跟前来观看。
一个大嫂走到一个正竖柱子的喽啰跟前,问道:“大兄弟,你们这是干什么?”
喽啰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道:“马上要过年了,大伙又回不得乡,史头领让我们在这里布置布置,为大伙添些新年气象。过年的时候,大伙都可以来这里看灯,山寨还收买了许多烟花。”
大嫂赞道:“史头领真是活菩萨,救了上百万人,还为大伙做了这许多事。”
泊外最多时也就是居住了六十多万人,但是灾民也有流动,因此人们都说史进救了上百万人。
说起史进,喽啰马上肃然起敬,道:“若说史头领,那真是仁德无双。昨天头领们在聚义厅商议了一日,最后史头领决定先向山寨兄弟借钱赈灾,等灾情过去了,山寨再打大户还钱给山寨兄弟。”
一个后生好奇道:“为什么要等灾情过去才打大户?”
喽啰道:“史头领说了,害怕现在闹大了,朝廷派兵马来打山寨,到时大伙又没个去处,听说现在各州府都冻饿死不少人。”
听得喽啰这般说,大嫂感动道:“史头领当真是活菩萨在世,为大伙考虑这么多。”
一个老汉感叹道:“若是那些官员能像史头领一样,我们也不用背井离乡求活命了。也多亏了梁山好汉,早些年的饥荒出来也要饿死许多人。今年我们村子却是没有饿死人。”
“若是我们逃到其他地方,只怕也要饿死人。现在的官员,心都是黑的。赈灾的粮食都克扣,我们县里开始还放些粥,到了后来就变成水了,大伙打熬不住,这才逃了出来。”
赈灾并不是只有粮食就行,先前史进让公孙胜收买了许多粮食,但是等到灾民聚集以后,盖屋、添设衣被等等都要开销。
虽然钱粮司的人精打细算,但是山寨府库还是见底了。
要继续赈灾。山寨便必须再拿金银出来,昨日史进和众头领商议了一番以后,最终还是决定暂缓用兵,先向钱庄借钱。
史进有后世的思维,弄出钱庄来,除了减少山寨士卒间的纠纷,也想着日后商业化运作,因此这一次也就想到向钱庄借钱。
过去山寨得了金银,拿四成入库。三成分给大伙,除了少数人花的分文不剩,多数人还是存了许多,钱庄存钱也有几十万贯。向钱庄借钱确实可以应一时之急。
到的春节这一天,灾民的饭食也改作白米饭,每人还能分到一段鱼。虽然不多,但是也算见着肉了。
灾民聚集后。水军便一直在打鱼,不过泊面上冻后。虽然水军和灾民不断破冰打鱼,但是打到的鱼还是越来越少。
平日灾民分发的粥里也会放一些鱼,不过偶尔能见到一块便是好运道了。
为了今日人人都能分到鱼肉,梁山也是积攒了一段时日的,还好天气寒冷,打了鱼后,哪里都能冰冻起来。
到了晚间,泊外百姓便都聚拢到泊边来看灯。
梁山张挂的灯笼足足悬挂了里余,梁山收买的烟花也足足放了半个时辰,让灾民看了个够。
当然,这一场热闹背后,梁山维持秩序的步军则忙的脚不沾地。
政和五年正月,皇帝册立太子,降下一道赦书,应有民间犯了大罪,尽减一等科断,也算为数不多的仁政。
一年之计在于春,泊外路远一些的灾民也都开始陆续返乡,准备春耕,否则今年又要衣食无着了。
因为灾民过多,史进也不敢再出大手笔,只能每人送一百文盘缠。
史进的仁德也随着灾民返乡越传越广。
年后,梁山也又添了一员头领,便是赛仁贵郭盛,祖贯西川嘉陵人氏,因贩水银货卖,黄河里遭风翻了船,回乡不得。原在嘉陵学得本处兵马张提辖的方天戟,向后使得精熟,到处寻人比并戟法。
听得梁山有个小温侯吕方,便来比并。
水浒中此时吕方和郭盛武艺该在伯仲之间,但是今番吕方上山早,又得了林冲等诸多头领的指点,武艺却是长进了许多。
二人斗了三十多合,吕方便占了上风。
郭盛也不是不知趣的人,当即便拱手认输,看梁山众头领和睦,便也答应在梁山入伙。
史进看郭盛武艺也不差,便让他和吕方一起做了亲随头领。
进了二月,泊外的灾民便都还乡了。
少数留下的也都迁到郓城县或者附近的村子,没有土地是不能过活的,泊外的土地还是朝廷才能分的。
这一日,聚义厅中所有头领齐坐。
史进自在当中虎皮交椅上,左边第一位仍是朱武,第二位则是萧嘉穗,第三位是宋江,后面吴用、公孙胜、张青、孙二娘、曹正、孟康、汤隆。
萧嘉穗本来只要在后面坐,但是众人都让他有治世之才,还有他的副手宋江江湖名望又甚高,众人也都让宋江,萧嘉穗才勉强在第二位坐了,第一位却是说成什么也不坐的。
右边一带则是林冲、鲁达、杨志、陈达、杨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朱贵、晁盖、刘唐,后面的头领还是按照上山先后顺序坐了。
萧嘉穗向史进交了差,负责钱粮的吴用、公孙胜也各自报了帐。
如今山寨倒是还有一些余粮,但是账面上却借了钱庄二十万贯钱。
史进听完,点头道:“在萧先生和大伙齐心协力下,我等救了许多百姓,也算为天下苍生尽了一份心力。不过钱庄的钱都是山寨弟兄的,我们要早些还上,府库也要存些金银,朝廷来攻时,才好应对。张青兄弟便搜集附近一些害人大户信息,回头我们便分兵下山取来。”
张青起身应道:“是。”
之后众人又都报些自己练兵的情况,到的二月,山寨兵马已经超过一万五千人,马步水三军都扩编。
五人一伙,设伙长;十伙一队,设队正;十队一营,设营将。
山寨共编制马军七营,第一营主将林冲,副将杨林;第二营主将杨志、副将邓飞;第三营主将陈达、副将杨春;第四营主将呼延灼,副将韩滔、彭玘;第五营主将党世英,副将周通;第六营主将党世雄,副将李忠。
还有一营则是史进亲兵,亲军头领吕方、郭盛。
水军也扩编了五营,邹渊、邹润也改作水军头领,与阮氏三雄统率水军。
步军则编了十八营,鲁达、武松、朱贵、晁盖、刘唐、石勇、白胜七个头领各自率领一营步军,还有十一营做预备军。
诸般杂事说了一通,史进便让众人散去。
众人刚要起身,萧嘉穗便道:“赈灾的事情已了,我也准备再去游历天下,便在这里与众人道个别。”
史进听了,连忙道:“萧先生大才,山寨弟兄无不钦服,我等相处也甚欢,萧先生如何便要离去?”
鲁达也道:“山上有这许多弟兄每日陪先生吃酒练武,先生一个人离去岂不孤单。”
众人也都纷纷出言劝萧嘉穗。
萧嘉穗做了个罗圈揖,道:“众兄弟盛情,萧某铭感五内,只是萧某生性淡泊,宁愿醉情山水之间,不求功名。”
史进道:“我等亦不求功名,只求为百姓做些事情,不负了这男儿身。萧先生文武全才,若只做一闲云野鹤,实为天下损失。史进斗胆,请萧先生与我们共同替天行道?”
说吧,起身一揖到地。
萧嘉穗连忙还礼道:“哥哥作为,我也佩服的紧。萧某也不说谎话,看到这许多弟兄聚在这里替天行道,我也心向往之。只是不知哥哥久后又作何打算?”
史进听得萧嘉穗有留下的想法,自然不会被萧嘉穗这个问题难住,笑道:“若是天子转性,朝中权奸失势,我们招安也不妨。若当今圣上还是这般性子,蔡京、高俅等奸臣还在朝中,我等绝不招安。”
说着,看了眼众人道:“这座中林冲兄弟是高俅心腹大患,杨志、晁盖等几位兄弟则是蔡京那里仇人,若是招安,不说其他人,这几位兄弟必然会被这些奸臣设计陷害。我等情同手足,如何能把兄弟置于险地。况且这些奸臣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我等招安后,若做他们爪牙,又和我们诛杀的害民大户有何区别,若不做他们爪牙,必然被他们陷害。只要蔡京、高俅等奸贼弄权,我等断不招安。”
宋江听得史进这番话,心中不由巨浪滔天。
蔡京已经七十多岁,想来也没几年可活了,但是高俅却不过四旬多,又得圣宠,想要高俅离朝却是有些难。
不招安的话,这山大王又岂是长久之计。
“好。”
萧嘉穗听得史进这一番话,却是叫声好,道:“哥哥目光如炬,只要不招安,萧某宁愿与大伙在这里替天行道,也不负了一身所学。”
史进看留住这位奇人,喜道:“好,便先请先生与朱武兄弟同做军师,共掌机密军务。”
第九十九章孝义两难全
萧嘉穗做了军师,宋江做了东山头领,管理东山诸般事务。
如今东山已有数千户人家,虽然比不得郓城县,但也比许多镇子要大,诸般杂事也不少。
宋江虽然之前都在衙门中,但也不过是个押司,处理些文案而已,如今要处理诸般杂事,也还是有些吃力的,每日大半时间都在处理公事。
这一日,宋江正在东山公堂内坐着,听得喽啰来报,他兄弟宋清上山来了,便让人把宋清领到后面。
之前宋江逃到梁山,郓城县也派人到宋家村抓捕,不过早几年,宋江便把牵累了家人,让宋太公告了他忤逆,出了他籍,不在户内,因此宋江在梁山做了贼首,官司也不曾牵累到宋太公去。
当然这些都是应付官府的文章,江湖上谁不知道孝义黑三郎。
宋江入伙后,也派人往宋家村捎了几封信,告诉宋太公他的去向,又吩咐兄弟铁扇子宋清好好赡养老父,不用来探望他,免得被做公的拿住,到时又牵累到老父。
到的后面,宋江便皱眉道:“你来这里作甚?难不成家里出了什么事?”
宋清道:“父亲已经卧病多日,每日只想着要见你,再见不到你时,恐有个好歹,因此我便来了。”
宋江听得老父病重,顿时哭道:“是我不孝,让父亲思念成病。你且随我去大寨,我和史大郎告个假,我们便下山。”
宋清也不说话。
当下宋江便带着宋清往大寨来见史进。
史进听得宋江这一说,心中也是大为疑惑。
水浒中。宋太公便是骗宋江回去,害怕宋江做了草寇。又逢着大赦,让宋江刺配。以后再做良民。
这一回难不成宋太公还是这个心思?
史进虽然疑惑,但却也不能阻拦,只能道:“太公染病,我等理该和哥哥一同去探望,只是害怕被人看到,到时累及庄上。吕方,你去钱粮司取一百两银子来给公明哥哥。”
宋江连忙道:“庄上自有金银使用,不敢动用山寨公帑。”
史进笑道:“山寨惯例,头领婚娶、生病。山寨都有慰问,也算众兄弟心意,哥哥切勿推辞。”
宋江听得史进这般说,也就谢过史进。
等吕方回来,拿了银子,便要和宋清下山。
史进道:“今日天色已经不早,哥哥何不明早再下山。四郎也是初次来山寨,我等当设宴款待才是。”
宋江红着眼圈,道:“宋江不孝。让父亲思念成疾,此时却是心如刀绞,如何能吃得下,睡的着。便请哥哥放我下山。待我在父亲身边伺候几日,必然回来。”
史进看宋江这般神情,也只好道:“好。那哥哥路上小心。我会让探子注意宋家村动静。”
宋江又谢了史进,便和宋清下山而去。
二人一路小跑回到宋家村。到的村外时,天色已黑。
两人摸黑走到自家庄前。敲门进去。
来到后面宋太公住处,宋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