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若你爱我如珍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若你爱我如珍宝-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这里,张悦释然的笑了,那得是多早以前的事了,谁还记得啊?张悦甜甜的叫了一声阿姨,拿出姥姥让送来的菜,说明是姥姥让拿来给他们尝尝鲜的。说完就要告辞。

陈妈妈一把拉住张悦,对她说:“悦悦啊,阿姨一直想找你呢,正巧你来了,我本来还准备登门道谢呢。”

“阿姨,什么事啊?”张悦被说的一头雾水。

 第二十七章 陈妈妈的请求

“唉,悦悦啊,阿姨知道,前段时间你们每天拉着志刚去锻炼身体,其实是带着他一起复习呢。”陈妈妈感激的看了张悦一眼。

“说起来我们当爸妈的也惭愧,没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爸爸是机械厂的工程师,天天忙得要命,不到半夜不着家。我是面点厨师,忙倒是不忙,可几班倒,一星期总有几天上晚班。家里老人都住的远,也没人帮忙,他弟弟一点点大就每天自己从幼儿园回家,好在他是在院里上的,不然还不把人给担心死了。”说到这里,陈妈妈停顿了一下,给张悦搬了个凳子,让张悦坐下。

“志刚成绩不好,我是一直都知道的。可我们真的顾不过来,又有什么办法呢?可这段时间,连着几次考试,志刚不仅都及格了,成绩还大幅度提高。我和他爸爸都很惊讶,问了半天,他才说是你们帮他补课来着。你说,这让阿姨怎么感谢你呢?!”

“阿姨,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没关系的。”张悦笑着说:“其实也不光是我们帮他补课啊,陈志刚还带着我和郑晓慧跑步呢,你都不知道,我现在跑400米都不喘了。大家互相帮助嘛,没什么的。”

“真是好孩子!那阿姨求你个事行不?”

“什么事,阿姨,你说。”

“这你们不是该考初中了吗?我和你叔叔商量着,怎么也得努把力不是?所以我们把志刚弟弟送回老家了,这样晚上他复习的时候没有人闹他。可志刚这么多年,真没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我们每天要工作,也不行老请假守着他啊?为这个,我们正发愁呢!--这不,可巧,你就来了。阿姨想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让志刚再和你们一起学习啊?”

张悦想了想,对陈妈妈说:“阿姨,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爸爸妈妈老出差,家里晚上基本就是姥姥带我和妹妹。现在郑晓慧每天放学跟我回家写作业,如果陈志刚愿意,让他晚上也到我家写作业吧。反正一个小方桌,正好坐下四个人,谁也不妨碍谁。让他每天做完作业再回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做作业的时候直接就解决了。”

“那太好了,只是这样多麻烦你啊,你家里人会同意吗?”

“不麻烦,我姥姥热心肠,这种事,她肯定没意见的。”

……

从第二天开始,陈志刚开始和郑晓慧一起回张悦家,有的时候还带着小不点儿张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先是看到张晴背着画板,拿着颜料又背着书包实在是吃力,陈志刚看不下去顺手接了过来。慢慢的,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不觉中,三个女孩永远是轻身上路,书包啊,袋子之类的东西都在陈志刚身上挂着。

张悦她们开始时也觉得不好意思,强烈要求书包要自己背,可张同学永远话都没有一句,拿过来就走。

尽管背着这叮呤咣当一大堆东西,这位神人也总是一个人大踏步的走在最前面,任几个女孩紧走慢走怎么也赶不上。每次都是到张悦家楼下了,人家才停住脚步等一等。这架势,让人说什么好呢?咳咳,只能说人家身体好。

------题外话------

虽然我有思想准备,但这次首推正好赶在了过年,在如此清淡的时候,状态惨得还是出乎了我的想象。

皑皑没有什么可说的,或许是我运气不好吧。再次求收藏,求评论,希望得到大家的鼓励,谢谢!

 第二十八章 去我家吧。

现在的功课对于张悦来说,实在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了。开始的时候,她还记得要藏拙。可自从班主任给她挂了免战牌,允许她自由支配时间之后,不管老师还是同学基本把她当做了天才。那再藏拙岂不是有点矫情了?于是乎张悦索性大大方方的开始利用一切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次到家,一进门姥姥总是第一时间端出来一大壶糖水,每人倒上一大碗,亲眼看着喝下去再说。有时是bing糖雪梨,有时是红枣银耳。因为家里人都知道张悦不愿意喝萝卜水,总怕她在学校一天不喝一口水。所以到家之后,喝上一杯热乎乎的糖水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等糖水喝完,张悦通常会张罗着让张晴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先写作业,自己到卧室先练上一会毛笔字。唐老师给的字帖,张晴一直很珍惜,没事就拿出来看看,瞅瞅,琢磨琢磨,勤加练习。虽然时间不长,可她的字进步真是神速,让唐老师夸赞不已。

等字练的差不多了,三个人的作业也应该写完了。这个时候张晴就会走到客厅,挨个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张悦这种方式,三个小伙伴早已经从开始的羡慕,嫉妒到现在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要问张悦为啥这么休闲?她作业,卷子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回家肯定没事了啊!

待功课完成的差不多,一般情况下郑晓慧的爸爸也该来接她了,这个时候陈志刚也会同时起身,告别回家。如果不是那天陈志刚语文书忘在了张悦家里,张悦怕他晚上背课文找不到书,特意给他送回去,这样的情况可能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他们毕业。

那天同往常一样,等两个小伙伴离开,家里正常开饭。饭后张晴去里屋画画,张悦收拾好东西准备去阳台上练劈叉。(太冷了,没法出去,妈妈把阳台腾空,让张悦在阳台练功。)

刚刚收拾完就听见姥姥喊她:“悦悦,你看桌子底下是谁的语文书?”

张悦走过去捡起来看了看,是陈志刚的,不禁皱了皱眉。明天老师要背默课文的,这篇课文这么长,陈志刚肯定没背会。如果今天没有书,他明天又有理由不背书了。想到这里,张悦边穿衣服边对姥姥说:“我给陈志刚送过去,他晚上还得背书呢!”

走出大门,一阵凛冽的寒风吹得张悦原地转了个圈儿,真冷啊!张悦缩了缩脖子,把围巾拉紧了一点,匆匆赶到陈志刚家。敲开门,看见陈志刚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沙发上,抱着一个毛毯,电视开着,广告的声音震天响,很明显他并没有看。

“你一个人在家?叔叔,阿姨呢?”

“我爸出差,我妈还没回来呢。”陈志刚闷闷不乐的答道。

张悦把语文书递给陈志刚,顺便把屋子看了一下。这个时候很多单位是没有集中供暖的,大家都是在家里各个房间通上烟囱,把煤炉放在客厅,烧得热热的。像张悦家里,炉子是24小时不灭的,姥爷又在大门的地方挂了一个很厚很厚的棉帘子,家里所有的窗户都装了双层的玻璃,所以一进门就会觉得热气袭人,没一会整个人都是暖哄哄的。

而陈志刚家里,大概是因为大人整天不在家,又不能指望陈志刚,所以压根没有烧炉子。这样的天气,家里又没有人气,房间里阴冷阴冷,不比外面暖和到哪里去。

“那你吃饭了没?”

“没。”陈志刚说完,又赶紧补充道:“我妈给我留饭了,可是我怎么也打不着煤气,估计是罐里没有煤气了。”

张悦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从心底里她真的有点心疼陈志刚了。家长或许有很多的无奈,但是这个样子对待孩子,真的太不负责了。张悦不再想了,过去拿起陈志刚的书包:“去我们家吧。给你妈留个条儿,让她回来去我家接你。说清楚地址啊!”

回到家,姥姥一听陈志刚还没有吃饭,顿时心疼了。又不能当着孩子面儿埋怨人家家长,只好一边嘟囔着一边赶紧到厨房给他热饭。

张悦实在不好把陈同学自己扔在客厅去练功,想了想,索性拿出陈的数学卷子,帮他查漏补缺。……

差不多晚上九点的时候,陈妈妈才匆匆赶来,一进门先递进来一个大布袋,里面放了满满一袋香酥的石头馍。看样子应该是准备拿给陈志刚当晚饭以及平时垫巴用的。可这会儿,一定要姥姥留下,说给小姐俩当零嘴儿。

也不知道两个大人是怎么商量的,但很明显达成了协议,从此,张家仿佛多了一个孩子,每周陈志刚差不多总有那么三四天是在张悦家吃晚饭的。而陈妈妈更是经常把一些零食,特色小吃不要钱了似的往张家送。虽然姥姥还有妈妈一再跟她说不用客气,可陈妈妈总是没听见似的一如既往。时间长了,陈家有什么好吃的,张家有什么好玩的,总忘不了对方,不知不觉中两家关系越来越近,开始象亲戚一般走动。

这天是周末,平时跟懒猪似的小姐俩,肯定是要趁这个时候大睡特睡的。张晴不用说,那肯定是千叫万叫,不把大家搞得彻底发怒那是绝对不会动弹的。即使是张悦,这个平时看上去懂事的孩子,不到九点也是绝不会挪窝的。用她的话说,不睡懒觉,怎么能够体现出周末的好处呢?

可就是这两个小懒,今天却起了个大早,这会儿还不到八点呢,就早已经洗漱完毕,两个人乖乖的坐在客厅,眼巴巴的看着大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她们在等什么呢?

   

 第二十九章 爸爸要出国

今天是爸爸回家的日子。这次出差,爸爸走了将近一个月,那个时候家里都没有电话,张晴中间给爸爸写了两封信爸爸都没时间给她回,小姐俩可真是想爸爸了。

这周妈妈也没有出差,姥姥姥爷都在,难得家里人这么全,爸爸来了兴致,不辞辛苦,休息都没顾上,兴致勃勃的就带着一家老小出门去逛街。大家先去了百货大楼,给姥爷买了一件羊毛衫,给姥姥买了一件羽绒服。还给在外地的爷爷奶奶一人买了一件呢子外套。小姐俩的衣服妈妈刚给买过,爸爸就一人给买了一个新书包一个文具盒。中午的时候,还特意请全家人一起到饭店吃了一顿。吃完饭,更是带着浩浩荡荡一家人来到了公园,拿出照相机给每个人都照了像,最后还照了全家福。

回到家,张悦一直在琢磨,这不是爸爸的作风啊?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在张悦的心里,爸爸是一个很儒雅的做学问的人。学得是土木工程,干得也是建筑设计,这么多年天天泡在工地上,可依然没有减少一点书生气。甚至那么的风吹日晒,都没有把他的皮肤晒黑,永远那么白皙邤长。爸爸的心里装的最多的是他的工地,是他的楼房,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是让妈妈拿主意。这么多年,爸爸什么时候能主动想起来带全家一起出去玩儿啊?!

果然,晚饭后,姥姥姥爷没有像平时一样早早离开。四个大人把小姐俩关到屋里看电视,在外面开起了家庭会议。张晴好奇的要命,一个劲儿的在门口徘徊,恨不得把耳朵贴到门缝上去偷听才好。张悦却淡定了,因为她想起了记忆中同样的画面:爸爸被外派出国援建了。

那个时代出国并不如后世一般的热门,大概是因为通讯并不发达,电话不方便,平时联系全靠写信。加之往返费用不菲,出去的人一走几年都不能回来一次,和家人多年不见都是正常现象。加之是公派出国,最好的也就是拿一份双工资,在国外拿最基本的补贴,并不比在国内收入高上许多。所以没有很多人愿意抛家弃子的一个人到外面打拼。大部分出国人员都是国家或者单位委派。

爸爸所在的设计院被点名承接一个在非洲的援建项目,工程比较浩大,工期大概两年,需要人员众多,于是很多人被委派出国,爸爸也是其中一份子。

很快门开了,从四个大人微红的眼圈可以看出,家里没人愿意让爸爸出去。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自己说了不算啊!

姥姥姥爷回家了,爸爸妈妈把小姐俩叫到身边,告诉了她们这个消息。张晴并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义,她就知道爸爸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要好久不能见到爸爸了。于是小丫头不干了,眨巴眨巴眼睛,泪珠子就跟开了闸的洪水一般刷刷的往下掉。小嘴一撇一撇,眼看就要放声。

张悦一看事情不妙,一把把妹妹拉到旁边,对爸爸妈妈说:“爸,妈,你们别理晴晴,她都没闹明白怎么回事呢。我也不想爸爸走,可是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没法改变的事情了。既然没法改变就接受呗,有啥可哭的。爸,你别难过,其实出去看看也挺好的,异国风情啊,多开阔眼界啊!你到那里一定帮我看看黑人是不是真的都是卷毛啊?他们的头发都只能长那么短,曲里拐弯的盘在头顶吗?有没有人和我们晴晴一样,像个小卷毛狗?”

--让张悦这么一打岔,爸爸妈妈都笑了,张晴更是不干,过来和姐姐打闹起来。看气氛好转,张悦再次张口:“爸,我知道你放心不了家里,你别担心,我和晴晴都长大了,明年我就上初中了,晴晴也不是那种闹人的孩子,有姥姥姥爷给我们看家,就算妈妈工作忙,也没有什么问题的。你干好你自己的工作,早点回来就行。”

听着姑娘的话,爸爸妈妈再次红了眼眶,妈妈更是背过身子擦了擦眼角。但从他们的眼睛中能够看出,那种释然的心情。

马上就要过年了,因为过完年就要出国,单位大发慈悲,给这些要出去的人员每人放了一个月的假,在家筹备。于是爸爸妈妈商量着今年带着小姐俩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张悦的老家在湖北一个县级市,长这么大张悦总共也没回去过几次,就是那有限的几次也基本是小时候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回去的。因为爸爸出国,妈妈工作太忙,即使在前世,张悦对老家也没什么印象。记得后来,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妈妈觉得距离太远不方便,等重新买了房子后,索性把他们也接到身边。爸爸本来就是独子,不投奔儿子投奔谁呢?所以老两口也没什么意见,欣然同意。所以对于老家之行,张悦也是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因为老家所在城市没有直通的特快列车,张悦一家只能把车票买到汉口,然后从汉口做那种绿色的所谓普快,实际上见站就停,慢得跟驴拉车似的火车到孝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