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见状,心中愈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不错,自己进宫这事宝玉和宝钗二人怕是不知,便是探春和惜春两人亦只怕是为了让自己进宫所做的掩护罢了。不然依旧元妃、外祖母以及二舅母对宝玉百般疼宠的个性,此次进宫会不将宝玉带去?而宝钗,也许是因为她素有青云之志,二舅母又一心要她给宝玉做媳妇,所以才不将此事告知于宝钗与薛姨妈,生怕宝钗进了宫后生了异心,夺了元妃的宠爱。
思量至此,黛玉愈发寒了心,本来她想若是此次进宫宝玉和宝钗也去,便是委屈自己一回亦无妨,但是如今看来自己却是自欺欺人了。又思及素日里贾府中众人对自己诸多的风言风语,黛玉一发将素日对贾府的亲情给断了干净。
“姑娘,你怎么了?”雪雁见黛玉脸色微微有些苍白,以为黛玉身体不舒服,便急忙问道。黛玉摆了摆手,道:“我没事。”雪雁闻言,又因见黛玉的神色已经缓了过来,便也就放了心。
黛玉看着雪雁,暗叹幸好这次自己这次多个心眼儿,让雪雁陪了自己进宫,不然若依紫鹃的性格,自己进宫后怕连带着宫中的人都知道自己对宝玉有私心私意的了。念及此,黛玉因叹了一声,道:“雪雁,这些年你随我进了贾府,倒是我委屈了你了。”
雪雁听说,不觉红了眼,因道:“姑娘,奴婢没什么委屈的,只要姑娘好,奴婢便心满意足了。”黛玉想了想,因对雪雁道:“雪雁,此次我们进宫若还能有机会出宫,你便让王嬷嬷以年老为由求外祖母放出府去,反正王嬷嬷是我们林府的人,奴契亦在我的手中,想来外祖母也没法子拒绝,然后你再让王嬷嬷悄悄儿去寻忠叔,我们便就离开了那府中罢。”
雪雁听说,心中不觉欢喜无限,因道:“姑娘说的可是真的?”她早就不想待在这荣国府了,这荣国府虽说繁华锦簇,却像个大鸟笼,半点没有自由,远不及在扬州林府时想要出门便出门,丝毫不用顾忌那许多的规矩,只要不犯错儿就成。因此听说黛玉要离开贾府,雪雁自然是欢欣雀跃的。
这皇宫离荣国府并不太远,只隔了一条皇街,因此不过一个时辰,荣国府的车马便到了位于皇宫西面的西华门。除了皇室中人的车马,其他的车马自然是进不得里面的,因此贾母等人只得下车,好在元妃早命人派了轿子过来,不然这偌大的皇宫怕是要走得骨头都散架了。
元春所住的凤藻宫中多是石榴树,尤其是元春的寝宫外更是种满了石榴树,只是可惜这些石榴树却是种着好看的,上面结的石榴虽然红得鲜艳,却是娇小玲珑,剥开后更是没有那晶莹剔透、红如玛瑙的果肉,因此竟是吃不得的。
王夫人见凤藻宫中的陈设无一不是上上之物,心中自然得意,如今宫中并没有皇后还有皇贵妃,因此元妃在后宫的地位最高,若是能一朝怀上龙子,那元春更可能会晋为皇贵妃,甚至被封为皇后!那样一来,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上的岳母了!
贾母历经了无数风雨,早在元妃要她们带黛玉入宫来时便已经猜到元妃在宫中并不好过,元妃如今的地位是怎么来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因此当她看见元妃虽说表面上喜笑晏晏,但眉目之间却凝结着一股抑郁不乐之色,便知道自己是猜对了的。
果然,元妃在见过黛玉、探春和惜春之后,只寒暄了一番,便命抱琴让丫鬟领着黛玉等三人下去歇息,只说等到巳时三刻再去请她们参拜皇上。黛玉、探春和惜春听说,便自向元妃福一福,便随抱琴退下去了。
贾母待黛玉姐妹离开,便开口问元妃道:“娘娘心中莫非有烦忧之事?”元妃道:“老太太此言正是。”而后方才缓缓地道:“老太太可知如今皇上膝上为何没有半个子嗣?”贾母闻言,不由得一愣,因问道:“老身不清楚,只是皇上如今尚年轻,没有子嗣也很正常。”
元妃摇了摇头,道:“本宫以前只是一个小小宫中女史,自然没有机缘得皇上恩宠,可如今皇上封我为妃已经有三年之久,却依然没有宠幸过本宫一回,本宫一开始只当皇上嫌我年纪渐大,风华不存,可后来本宫悄悄命抱琴收买了敬事房的德公公才知晓,这后宫佳丽三千,皇上从未临幸过任何一个嫔妃。”
王夫人闻言,不觉失声道:“怎会如此?”话刚出口,见到贾母正拿眼睛怒瞪着她,王夫人方才惊觉自己声音过大,差点给元妃招来祸患。元妃因又继续道:“后宫中皆暗中谣传说皇上乃是分桃断袖,本宫却并不这么认为。这皇家的男儿皆喜欢才惊绝艳,病若西子的女子。皇上已故的母后燕皇后便是这样的女子,而燕家又是百年望族,权倾朝野,因此燕皇后才会夺尽六宫之宠。皇上最是喜欢他的母后,若是见到了林妹妹,又岂会不动心?”
王夫人道:“若是那林丫头果真得了皇宠,那娘娘岂不更是会被皇上冷落?”元妃摇了摇头,道:“淑人这话错了。林妹妹她最重亲情,林家除她之外可谓已是绝户,只要我们待她好一些,她便会投桃报李,再者林妹妹进了宫,没有娘家撑腰,便是皇上再极尽宠爱,也最多不过封个二品妃,地位仍旧越不过本宫去。她若诞下龙子,将来皇上必会想着晋她的位份,因此少不得本宫亦得了益,那皇后之位定然唾手可得,便是她生下的皇子将来能成了皇上,亦少不得要尊称本宫一声‘母后’。”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才知道元妃打的是这个主意,便也都点头称是。只是她们没有想到的是,元妃虽说遣退了所有宫女并黛玉等人,可还是输漏一招,她们的对话竟无意中被人听了去,也因此埋下了祸根,贾府也就由盛转衰。
!
第005章 初见却似故旧人
话说元妃与贾母还有王夫人的对话竟在无意中被人给听了去,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雪雁。原本抱琴奉元妃之命领着黛玉等人下去歇息,雪雁作为黛玉的贴身丫鬟,自然要跟了去了,偏偏这时雪雁的肚子不知怎么回事,竟痛了起来,便欲寻个地方解手,因问了抱琴后,就匆匆去了。待回来时却差点儿迷失了路径,是以才会在无意中听到元妃与贾母还有王夫人的对话。
雪雁当时听了,是又气又急又怒,她虽说只是个丫鬟,但是因为从小伴在黛玉身边长大,倒也有几分见识,深知皇宫这种地方的算计,比之贾母要更冷酷上几百倍,为了那至高无上的地位,骨肉相残,兄弟阎墙的戏码时时刻刻都在上演。不过她倒也知道凭自己的能力是斗不过元妃与贾母还有王夫人的,更何况这是皇宫,稍有疏失便会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因此雪雁当即冷静了下来,眼见左右无人,便悄悄地跑了开去,自寻黛玉去了。
而此时的黛玉正在元妃安排给她的院子“若水斋”中歇息了一会儿,因见雪雁许久不来,心中不由得有些慌乱,不知道雪雁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正想着要去寻雪雁时,雪雁却已一头撞了进来。
黛玉见了,遂放下了心,又见雪雁双颊赤红,便问道:“雪雁,你怎么去了这么许久,出了什么事了,你的脸怎么那么红?”雪雁顾不得回答,又见屋中并无其他人,但到底还是不大放心,于是便将黛玉拉进里屋,悄声将适才她听到的元妃与贾母还有王夫人的算计给说了一遍。又道:“姑娘,这样下去可了不得,你可得早作打算才是。”
黛玉闻言,只叹了一声,沉默了半晌方答道:“我早就猜到了几分,只不过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缘故。”因又见雪雁着急,便道:“你也先别着急,爹爹在时我也曾听爹爹说起过,当今皇上是个英明睿智的皇帝,只要我不愿意,他是不会强纳一个民女为嫔妃的,更何况,正如元妃所说,我已无娘家,现在所依傍的也不过是外祖母和两位舅舅罢了,对巩固皇权并无丝毫助力。当年的燕皇后受宠固然是因其美貌,但更多的是燕皇后的娘家在当时可谓是权势大如天,不仅是朝中,便是连军中亦有燕家的门生,而当时的国丈燕相爷亦是先皇的恩师,燕相爷德高望重,到如今已是三朝元老,而先皇敬重燕相爷更如自己生身之父一般。”
雪雁听说,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因道:“姑娘,虽说如此,但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到底不能这般被动才是。”黛玉闻言,叹道:“雪雁,你说的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如今我们身处深宫,一举一动都要加倍小心,又岂能万事随心随意,如今咱们只能先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如果能有幸遇见皇上,我便可把握良机,变被动为主动,彻底脱了元妃和那府中的算计。”
雪雁闻言,便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便又服侍黛玉歇了一会子。不多时,便有宫女来请,说是时辰已到,请黛玉乾元殿参见皇上。黛玉听说,又急急忙忙命雪雁为她梳洗更衣,而后便急匆匆地往乾元殿去了。
那乾元殿是皇上所居的乾清宫的大殿,殿前有一个练兵场那般广大的广场,宫中有什么盛典时都是在这里举办的,此次皇上的圣诞之日,自然也是在这乾元殿了。
黛玉到达乾元殿时,正好碰上探春和惜春,三人正不知所措之际,元妃命抱琴将三人的位置安排在贾母的身边,以期皇上能第一眼便瞧见黛玉她们三人。黛玉心中虽说不愿,却也只得坐到贾母身边,只是尽量低着头,不让人注意到她罢了。元妃见了,心中虽然不悦,但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她有的是法子叫皇上注意到黛玉。
辰时刚至,便见皇上扶着太后缓缓而来,因为今年是当今皇上玉晚楼登基以来第一次大办生日,故而太后十分高兴,而且她亦深知此次众命妇进宫贺寿,却是带了自己的女儿前来,她亦有意在其中选些女子为玉晚楼充实后宫,再者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这凤印自己不能一直代掌在手中,而且她亦深知,自己寿命将尽,自己抚养玉晚楼多年,却也是有很深的感情在的,因此她必要看到玉晚楼大婚方才能放心,不然她死后,又要三年才可选秀,也不想留下这个遗憾离开人世,不然到了地下见了先皇和先燕皇后,她还有什么脸面呢。
筵席开了将近一半后,太后忽然问元妃道:“元妃,听说你求了皇上让你家中的姐妹进宫与你一聚,怎么哀家没有见到人呢?”元妃听说,遂上前款款而笑道:“回太后的话,臣妾的姐妹们此刻正坐在家祖母的身边呢。”
“哦?”太后慈和的眼眸扫向贾母那一席,果见贾母身边正坐着三个年轻的女儿家,一个顾盼神飞,英气逼人;一个年轻略小一些,却一脸冷清;还有一个低着头,看不太清楚相貌。“这三个都是你们贾家的女儿?”
“回太后的话,臣妾的二妹刚刚出嫁,那个低着头的是臣妾已故姑妈的女儿林黛玉,另外两个一个是臣妾的三妹探春,一个是四妹惜春。”元妃低眉顺眼,笑着答道。
“唔,她们坐得略远了一些,哀家眼睛不好使,看不大清楚,”太后这般说着,便对着黛玉等三人道:“你们近前来,给哀家瞧瞧。”黛玉三人听说,这才不得不起身步至太后跟前跪下,道:“民女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闻言,笑道:“起来罢。今儿个是皇上的寿宴,可不是哀家的,这话你们只对着皇上说就是了。”言罢,又道:“你们抬起头来,给哀家瞧瞧。”黛玉等三人闻言,便略略抬起了头。
太后看着探春和惜春二人时只道:“传言贾家的女儿个个相貌不俗,今日一见,果然不错。”及至看到黛玉时,竟不觉怔住了,因问黛玉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爹娘是谁?”
黛玉答道:“民女林黛玉,先君乃是前江南道巡盐御史林如海,先母林贾氏,单讳一个‘敏’(黛玉为避母讳,这里念作‘密’字)字。”太后闻言,因赞道:“怪不得了,也只有他们夫妇二人才能生得这般出色的女儿。”又道:“虽说林大人已然去世,但你林家原是六代书家门第,更曾袭封王侯,你也不要自称‘民女’了,该称‘臣女’才是。”黛玉忙自答应了一声。
元妃见太后对黛玉青眼相加,又让她自称“臣女”,心中不觉讶然,要知道臣女之称只有王爷或一品大员之女方可如此称呼,林如海生前虽然是江南道巡盐御史,却也不过是正三品,黛玉如何能称得“臣女”?不过不管怎么样,只要太后喜欢黛玉,那么离自己的目的也会变得容易许多,因而元妃笑向太后道:“太后娘娘,你觉得臣妾这个表妹怎么样?”
太后闻言,只笑了一声,道:“果真是仙子一般的人物!”其实太后深知元妃的意图,不过她也知道像黛玉这般的女子只怕是不会愿意留在宫中的,不然将她配给皇上,成为那后宫之主,自己也能放心的离开,怕只怕皇上没有那个福气。但是出于私心,她还是想让黛玉留在皇上身边,林家的儿女都非是池中之物,她也曾听说过黛玉的才华,有她相助皇上,想来天翎皇朝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罢?
因而太后笑着问玉晚楼道:“皇上,你瞧瞧这林姑娘如何啊?”彼时玉晚楼早已经被黛玉给吸引住了,不知道为何,他并非是那种好色的皇帝,不然他后宫佳丽三千,也不会个个都保持完璧之身,但是不知道为何,他在见到黛玉的第一眼便被牢牢地吸引住了,黛玉身上飘然出尘的气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的浓重的书卷气,都无一不吸引着他,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在见到黛玉第一眼的时候,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黛玉那颦眉间凝结着的一缕清愁,似乎在他的梦中亦曾经见到过。
因此太后的话,玉晚楼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道:“林姑娘气度出尘,实难寻与其比肩者,大概只有‘瑶池不二,紫府无双’这八个字可以形容一二了。”太后听了,亦是颔首微笑。
黛玉乍然听到玉晚楼这般露骨的赞美,心中羞怯至极,亦不觉生出一丝微怒之意,偷眼看了一眼玉晚楼,因见他龙章凤姿,俊美非凡,潇洒出众,却又有些淡然,仿似不是这个尘世中人一般,心中登时大惊,暗想道:“这皇上生得好气度,只是为何我心中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之感,比之当初见了宝玉时的感觉犹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