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槿娘-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真的是二皇子看上了这位九小姐,那若有朝一日这位主子进宫,恐怕自己这一回就惹下了祸事。

就算不说这个,眼前的人儿拿着的内造之物,谁又能保证它不是二皇子赠与的?

黎世昭一时犯了难,杵在门框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此时就见一个穿着下人服,面目清秀的小厮小跑着过来,在黎世昭耳边低语了几句。

槿娘轻蹙眉头,竖起耳朵,就听着,“城门”、“男人”、等字眼,待黎世昭露出不愉的神色问道,“可看清楚了?”那小厮方低了头道,“是,可惜让人跑了!”

黎世昭恨恨的骂道,“没用的东西。怎么能让人跑了!”一甩袖子准备转身走人。

槿娘看着黎世昭终于要走,这才轻道,“黎公子慢走,替我问候二奶奶!”

黎世昭苦笑一声,退出了白家的大门。

刚刚被踹倒的肖婆子一咕噜爬起来,上去把大门紧闭了,又将横梁放下,这才回过头,喘着气问槿娘,“小姐。您的没事吧!”

绿柳也从后院跑过来,“这是怎么了?”

槿娘回过头去,“没事了!”又冲肖婆子道。“刚刚可踹着你了?”

肖婆子“嘿嘿”笑了一声才方,“不曾,那人刚一抬手,我就自己趴下了!”

倒是个聪明,槿娘深深的叹了口气。却是腿一软,幸亏被绿柳一把扶住,这才没倒下去。

绿柳一面扶着槿娘回房,一面气愤的唠叨着,“以后别让墨雨出去了,他不在家。家里连个男人都没有!”

这么多人,恐怕就算墨雨在也不管用的。

回了房,上官胭听了肖婆子的讲述。便从槿娘手中拿了那东西过来看,不过是只色泽极好的双鱼形玉佩,只是那黄色的布却是实打实的皇家之物,她犹豫着道,“这东西谁给你的?”

槿娘拿了茶碗。一口气喝了下去,暖暖的茶水流入胃里。槿娘这才觉得身上舒服些,刚才的紧张被压下了大半,她这才抬了眼皮道,“玉佩是我母亲给的,我本想拿了给舅舅瞧,可还没来得及。至于那块布,是从徐家随手拿的!”

上官胭冷吸了一口凉气,随手拿的?徐家虽是侯府,但这布显然是内造之物,怎么能随手拿?

见上官胭一脸的质疑,槿娘这才低了头,“当初从京里出来,也是跟徐陵置气,随手就将五皇子赏他的一盒烟墨装到了箱笼里,待后来我打开一瞧,那烟墨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只留下这盒子,盒子里有这样一块布,我怕遇上官兵,便将这布包了玉佩,想着若是真遇上事来,诈一诈人,谁想今儿就用上了!”

槿娘说的轻描淡写,上官胭却是出了一身冷汗,她脸色一变,一把拉住槿娘的手,一下失了淡定,“你说,刚刚你都是骗他们的?”

见槿娘轻轻点头,上官胭却是一下站了起来,“咱们得快离开,若是那黎世昭回来,你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绿柳听了吓一跳,连忙就往屋里跑,准备收拾东西,却被槿娘一把拉住了。她已经从刚刚的紧张中恢复了,冲着众人轻道,“别急!那黎世昭是山东人,对京城的事儿知道的不多,就算他派了人去打听,恐怕也得一个月的功夫,何况如今正乱着,外头又冰天雪地,眼看就过年了,等他打听到消息,就开春了,咱们开春就往京里走,他再上门也找不着人!”

原来槿娘打的是这个主意,此事本就不是什么光明正大之事,事涉皇子秘辛,哪能随便出口,黎世昭就算差了人去打听,或者是黎大人差人去打听,总要有段日子的,这段时间差就是槿娘钻的空子。

待到春暖花开之日,白家众人离了这济南府去了京城,黎世昭再想抓人,就没这么容易了。

再说,此事本就隐秘,又怎么能随便出口?黎家就算知道了真相,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这下众人都松了口气,上官胭又复坐下。

槿娘吩咐绿柳和肖婆子,“刚刚那声音这么大,恐怕老太太和二太太都听见了,你们去说一声,让她们别慌!”

二人应了,转身出了门,槿娘这才正色道,“先生,到底你们做了什么事情,让那黎世昭这般找人?” 黎世昭是黎大人的侄子,虽暂时没有什么正经官职,却是给黎大人做事的,若不是重要之事,断不会交到他的手中。

上官胭看了看窗外渐暗的天色,脸上露出几分坦然,“从来都没打算瞒你,只是来不及说罢了。数月前我跟你舅舅就到了这济南府,却是来接五王妃的……”

五王妃?槿娘想起了那从京城来的“罗家车行”的马车,还有那穿着白衣的似上官胭的女子。

可是,自己是因着晕车才走了近一个月,怎么五王妃也走了一个月?

“五王妃有孕在身,走走停停,我跟世辕让人将她送到了隐秘之地,本想着回福建。可不知道怎么的,那地方被人发现,不得已,我们只好兵分两路,一路护送她去福建,而我和世辕又坐了那‘罗家车行’的马车迷惑追兵,我们在一处河岸上遇上了,他携我跳进河里,河水冰冷刺骨,我也就跟着病了。他冒险带我进城医治。这才遇上了你!”

槿娘的眉头这才松开,只是心中感慨,或者当初梅小姐出嫁之时也不曾料到。竟然会落到四处躲藏的地步吧?她又笑道,“刚刚听有个小厮过来回禀,被黎世昭骂了一通,看来舅舅已经出城了!”

黎世昭果然没有再带人来,而天气也一天冷似一天。外头的乱相倒是渐渐平息下来,听说上头已经调整了五万精兵往南开进,可五皇子却只打到了南京便再不往前。

就在坊间传言说叛军怕了二皇子之时,太后崩,举国哀丧。

白老太太听了不由伤心不已,叫了槿娘来说话。“……倒也见过一面,是个慈祥的,可惜了。”却是想起了郑老夫人和徐老夫人。本来就虚的身子愈发不好了。

进了腊月,正是老百姓忙着过年的时候,老太太把槿娘叫了去,拉了槿娘的手,干枯的手指轻轻抚着槿娘的手背。“……要说这辈子,也就是对不起你娘了!当年我知道她生了个姑娘。就差了人过去,想把你抱到府里来养着,谁知道让梅氏知道了,梅氏避了我派了人过去接,把你娘吓的连夜就带了人离开了!我到如今还后悔的紧……”

槿娘沉默不语,老太太喜欢女儿,可她为什么喜欢,槿娘再明白不过,女儿家不过是她在京城贵族圈里联姻的工具。

她都知道,当年的方如萱又怎能不知道!

可老太太如今这个样子,槿娘便也不跟她计较,只哄着她,“我娘也是怕连累父亲,毕竟方家是罪臣!”

看老太太一日不如一日,槿娘请了汪大夫来,汪大人也是束手无策,只开了几副平安方子,“老太太的病是心病,这药只是调养,治不得病!”

送走了汪大夫,槿娘找了二太太,二太太把三少爷和四少爷带到了老太太的跟前。

二个娃娃已经快有四岁,长的几乎一样,看起来极是可爱。只是二太太怕给吓着,只把二人锁在后院里,由张二媳妇带着,竟也无人教其规矩,见到槿娘和老太太也不知道行礼,让人很是担忧。

槿娘便笑道,“祖母,如今家里事情多,您得帮帮我们,二婶娘要帮我做春装,弟弟们也没有人教规矩,您看……”

老太太看着两个最小的孙子,眼睛里便少了哀伤,带了几分欢喜。

槿娘便又道,“祖母,父亲和叔父都给放出来了,大哥做了翰林院的修撰,待开了春,咱们就回京城吧?”

二太太听了也有几分心动,跟着附和道,“九姑娘说的是,咱们总要一家团聚才是,您的病一好,咱们就走!”

这样一哄,老太太又好了起来。

虽说计划着开春要走,可槿娘怕开春再打起来,不顾二太太劝阻又屯了些粮食和菜蔬,只说万一天气不好,正月里落了雪,就晚些日子再走。

可偏就让槿娘说中了,正月里果然出了事。

正月初一,济南府的老百姓们四处拜年,白家自败落就没有谁再走动,可衡哥儿却要去拜谢恩师。

衡哥儿出门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听到街上传来了吵嚷声。

墨雨小跑着进了花厅,冲着围在一桌的槿娘、二太太、上官胭等人道,“老夫人,打起来了,听说兵已经到了济南的城外,如今城门紧闭,外头乱的紧!”

二太太一下跌坐在地上,嘴里哭着,“我的衡哥儿!”

第一卷玉屏风 第一百九十三章 城破

从进了腊月,济南府就是一派喜庆的景象,仗打到江苏就停了,山东巡抚黎大人总算松了口气,虽说山东也有些兵,却都是样子货,不过几千的兵,平日里连操练都是能躲就躲了,碰上正规军,根本不堪一击。

可朝廷上到现在还没有派兵过来,黎大人眼看就快被愁白了头,这当口,传来停战的消息,竟比给他升官还高兴,竟是早早的放了衙门的假,让大家也早去置办年货,而他自己,则顺应了官场的规则,在年终十分四处饮宴,挨家收礼,又置办了年货和礼品送去了京里。

可这舒坦的日子,到了正月初一宣告结束。

昨天守夜熬了一宿,直到凌晨才睡下的黎大人,天色刚明时就被人叫醒,这才知道已是兵临城下。

本就是样子货的兵,又逢过年,连城楼子上当值的都在昨夜喝了酒,自然比不得杀上门来的大军,黎大人得了这消息不过一个时辰,城门就被攻破了。

黎大人胡乱的穿了衣裳,让人去叫幕僚,早饭都没吃就去了书房。

偏此时大年初一,那些幕僚要么早早的请了假回老家过年,不在济南,要么就是睡的死沉,一时半刻还没有赶过来。

黎大人等了一刻钟,竟是没有一个人到,还是自家子侄黎世昭因着住的近,又过府拜年,这才过来见黎大人,又给黎大人出了个主意。

“叔,不是我说,这真是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如今太后宾天,皇上看来也拖不了多久,那一位眼看就要登基,可就算上位又如何?若是被撵下来。岂不更是死路一条?我可听说云南、西北的几位番王对福建这次的起势没有半点反应,说不得已经被人劝过了,只等着看好戏哪!叔,要说在京里,咱们就听老太爷的,跟着那一位,可如今咱们可是在济南,多少也得为自家打算打算,您的看……”黎世昭虽是一副大家公子的打扮,可此时却是弯腰低头。一副极为诚恳的表情。

这是劝他投降!黎大人一听就明白了几分。

可这话说的不错,无论是五皇子还是二皇子,都是皇家之人。二皇监国的这半年,太过刻薄,失了人心。何况,如今城已经破了,还是先保命要紧!

他拿定了主意。心里便少了慌乱,脸上带了喜色,却是一转头让黎世昭去办此事。

若是办成了,自然是能保住命,日后若五皇子倒台,自己就把他推出去;或是办不成。那人家要杀的也是他,自己听了消息早早儿逃走为上。

这样想着,看黎世昭的眼神就更加热络。

黎世昭没有想明白。可外头兵慌马乱的,他是不愿意出门的,直到黎大人答应给他一队精兵助他去受降,他才勉强的点了头。

所谓的精兵,也不过就是装备穿戴比一般的士兵要好些罢了。

黎世昭带了这一队的兵出了衙门。外头虽到处乱着,却大半是早起出来拜年。此时正着急回家的百姓,还有少许趁乱出来打劫的流氓地痞,见到兵士自然而然的都躲了开去。

此时此刻,槿娘正不顾众人的劝阻,带了墨雨和绿柳赶马车出门。

二太太齐氏也有些为难,衡哥儿是他的心头肉,可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她实在不敢涉险,可看着槿娘要出门,她又觉得自己也应该去,一下也不哭了,只呆在那里。

槿娘拉了她的手劝道,“衡哥儿今天约了人去书院,这会子估摸着也就是刚到,听了消息定然是往家里走,说不得我们出了门就能把人接回来。如今两军对峙,外头不过都是些着急回家的百姓,不会有官兵,婶娘在家里陪着祖母,有什么事情还指着您的哪!”

城门被攻陷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众人并不知道,只觉得一时半刻城门也不能被打开,这才放了槿娘出门。

马车急急的往书院行去,槿娘撩起帘子往路边看。

烟花爆竹的残骸还留在街道上,街上的人也都穿着喜庆,可偏偏一个个脸色极差,慌慌张张的急步而行,还有那不知谁家的孩子正在街中哇哇大哭,不过片刻就被人一把抱走了,一面哄着一面快步进了一个院子,“啪”的关紧了门。

槿娘着急的看着路边,却怎么也找不到衡哥儿的影子。

绿柳轻声劝着,“小姐别急,可能二少爷看外头乱,在书院不敢出来,咱们快些过去,说不得就接上了。”

槿娘点头,心里却还是忐忑不安。

跟二太太齐氏不同,衡哥儿似乎自从见自己就对自己极为友善,他对于自己,似乎比对七娘还要亲近些。

衡哥儿读书的白马书院位于济南的荷花坊,此处有一处荷塘,夏天的时候开满了荷花,极是漂亮。

眼看就到了荷塘处,槿娘就看到对面的街巷里,一队兵士快步而来,墨雨连忙将马车赶到路边给其让道。

此处是个三叉路口,书院就在另一处街巷里,马车停在水边,将两边的街巷都能瞧得清楚。

只见那队兵士皆穿戴整齐,手执武器,队伍的中间,有个穿着杏色直缀的男子骑着一匹马,看样子有几分熟悉。

那男子被几个骑兵包围着,槿娘看不清脸,心里猜测,恐怕是巡抚派了人去城门御敌,可心里又觉得不像,这样的一小队兵马能做什么?

济南府不是没有兵的,只是那兵在西山大营,一时半刻恐怕调不过来,而城里的兵,大部都在四个城门处,并不算多。若是西山大营来得晚了,恐怕这济南府要被攻陷。

槿娘想着心里更觉得担心,只盼着这一队兵士赶快过去,好早些寻了衡哥儿回家。

五皇子的兵,不敢说军纪严整,却也不会滥杀无辜,毕竟这江山日后是他的,所以只要自己把院门紧闭,相信不会出什么乱子。

绿柳同样往窗外看去,却是激动的道,“小姐,二少爷、二少爷!”

槿娘抬起头,却一时没有找见,绿柳指着对面的书院门口的一辆马车道,“二少爷在书院门口呢!”

白色的遥溃饷嬲肿拍痰某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