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家有抱负的公司,都会有一种竞争的机制,不会让那些碌碌无为的庸人长期在自己的公司混日子;任何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也不会让自己长期呆在某个平庸的角落。
井植岁男创立了跨国公司三洋企业。有一天,为三洋服务多年的园艺师向井植岁男请教如何成功:“社长,您的事业做得越来越大,而我却还是一个为您打工的园艺师,请您告诉我一点成功的秘密吧。”
井植岁男笑着说:“好吧,我看你十分擅长园艺工作。这样,我的工厂附近有一大块空地,我们可以种一些树苗。一棵树苗多少钱?”
园艺师回答:“40元。”
井植岁男说:“好,咱们以一坪地种上两棵树来计算,大约可以种万棵树,树苗成本刚好是100万。三年后,一棵树苗可以卖多少钱?”
园艺师答:“大约3000元。”
井植岁男说:“就这样定了,我先付100万,用来购买树苗和肥料。你就发挥你的特长,负责浇水、除草、施肥等工作,来好好照料它们吧。咱们三年后,就可以挣到600万的利润,到那时我们五五分账。”
园艺师一听,马上拒绝:“啊,那么大的一笔投入,我看还是算了吧。”
结果园艺师还是只能做着他的园艺工作,为三洋公司打工。缺乏胆识,不敢尝试,虽然没有了失败的顾虑,但是也不会受到成功的垂青,你只能平庸地度过人生。
◎ 平凡的魅力
汪国真在《平凡的魅力》一文中写道:
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中的一员。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睛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我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沉俯视我,即便我仰视什么,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山的雄奇,天的高远;
是的,我平凡,但却不需以你的深刻轻视我,即使我聆听什么,要听的也不是你空洞的大话,而是林涛的喧响,海洋的呼喊;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崇高揶揄我,即使我向往什么,也永不会是你的空中楼阁,而是泥土的芬芳,晨曦的灿烂。
孤芳自赏并不能代表美丽也不能说明绚烂,自以为不凡更不能象征英雄气概顶天立地。
老实人都很平凡,平凡得像雾像雨又像风。然而,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并非没有魅力可言。
王顺友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苗族邮递员。一个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邮路上的邮递员;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普通的平凡的人。
王顺友最能感动世人之处,恰恰在于他的平凡本色——他是一个真正与普通群众“零距离”的模范。他既不是领导干部,又不是博士专家,甚至连一个村子、一个生产班组的“带头人”都不是。他的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只是翻山越岭去送信,但一送就认认真真地送了20年。
与那些放弃国外高薪礼聘毅然回国的人不同,王顺友接父亲的班当上乡邮递员并得到一份稳定收入,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改善自己经济条件的人生机遇。
王顺友坦言:“我干的是苦差,挣的是苦钱。”面对人生艰辛,他别无选择,但他敢于面对、勇于负责。为保护邮包,他曾与劫匪横刀对峙,曾纵身跳入洪水急流。这些在别人看来的英雄行为,在王顺友眼里只不过是一个老实的人在做分内的事。
王顺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实人。但是,正是在这种平凡中我们看到了伟大。珍惜每一次是我们在平凡人生中可以做到的。做到了这样的每一次,我们的平凡就有了体积和力量,有了自身的光彩和韧性。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别再平庸地活着
王顺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实人。但是,正是在这种平凡中我们看到了伟大。珍惜每一次是我们在平凡人生中可以做到的。做到了这样的每一次,我们的平凡就有了体积和力量,有了自身的光彩和韧性。
做人不要小看平凡。越是平凡的地方越真实,越是平凡的人越诚实,越是平凡的事情越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日月更替,四时轮回很平凡,没有这种平凡也就没有人类的繁衍;环卫工人很平凡,没有这些平凡我们便只能在垃圾堆中生活;教师、警察很平凡,没有这平凡的劳动,人类的知识便不能得以延续,社会便不会获得安定。可以说是平凡托起了整个世界。重视平凡,安于平凡,就能在平凡中成就伟大;贱视平凡,痴心妄想者必然从虚无的伟大中落入深渊。
◎ 别再平庸地活着
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人来到河边,他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他的脚下,后来找出来是一小袋石头。他捡起袋子,将渔网放在一旁,坐在岸边等待日出,以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懒洋洋地从袋子里拿出一块石头丢进水里。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他继续把石头一块一块地丢进水里。
慢慢地,太阳升起,大地重现光明,这时除了最后一块石头在他的手里之外其他的石头都丢光了。当他借着清晨的光看到了他手中所拿的东西时,他的心跳几乎都要停止了——那是一颗宝石!在黑暗中,他差不多把整袋宝石都丢了!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损失有多少!他充满懊悔,咒骂他自己,很伤心地哭着几乎失去理智。
他在无意间碰到的财富足够丰富他的生活好几倍,然而在不知不觉中,在黑暗中,他又把它丢掉了。但是就某方面来讲,他还是幸运的:还有一颗宝石留下来,在他将那颗宝石丢掉之前,天已经亮了。
周围一片漆黑,而时间又过的很快,太阳尚未升起我们就已经浪费掉所有生命中的宝石。生命是一个大的宝库,许多人都没有好好利用它,只是白白地将它浪费掉,等到发现了生命的重要性时,已经将时光消磨殆尽。生命的奥秘、快乐、解放、天堂——一切都丢尽了,而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
不要在平庸的生活中,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宝石全部丢掉,至少要为自己留下一块,这一块应该是希望。
◎ 超越平庸
平庸是一个老迈的词汇,这个世界不该存在平庸的老实人,因为我们是如此幸运,时刻都有超越平庸的时间与机会。
使一个人平庸的原因是他的心态,这就像在一场田径比赛中,没有人认为最后一名是平庸的,因为他在奔跑,他的血液沸腾着,他的目光是坚定的,我们几乎很少看到比赛中的最后一名满脸羞愧,他们同样用尊严与热情跑过终点。而一个连上场跑一跑的勇气都没有的人,一个消极面对生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平庸者,其悲哀是他将永远是这个世界的看客,而自己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终生都奔跑在从现实赶往梦想的路上,他们皓首穷经终不得志,但奔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伟大。做人的姿态和生命的魅力就是在这奔跑之中。享受生命,就是在超越平庸,享受平凡。
李平在机关上班,一天,他就调动工作一事征求朋友的意见。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国家的一个部级单位,他的专业是法律,现在的职务是正处长。近期以来,他们单位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他的工作业务一下子减少许多,他变得日益清闲起来。这时,有两家他们原来的下属企业都向他发出了邀请,有意让他去主持一个部门的工作。
李平很犹豫:一是自己现在是处级,在现在的单位老实地干下去,退休前混个局级应该说没有多大问题,如果到一个新单位会怎么样?二是这么多年在机关,到企业后能否适应?三是如果动的话,应该去哪一家企业?
朋友告诉他:“既然现在无事可做,在此处再待下去就是养老。从机关到企业是有个适应的过程,现在才30多岁就没有勇气去做了,那么以后更不会有这样的勇气。”朋友接着说:“做什么都有风险,可是我们30多岁,正是为人的黄金时期,这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风险。具体去哪家,你比我了解情况,你自己做决定。”这件事情的结局是,李平没有听进朋友的意见,仍然待在原来的单位。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无论干什么都会有风险,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干,安于平庸混日子,那才是最大的风险。平庸无奇的生活,使人的精神处于麻木与半麻木的状态,犹如待在没有星星与月亮的黑夜,没有风没有鸟,甚至连一点声音也没有,除了死寂还是死寂。
如果我们的生活总是四平八稳,千篇一律,这样生活一百年和生活一天有什么分别?如果今天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每天完全一样的生活着,一百岁的老寿星和夭折的婴儿又有何区别?我们希望长寿,希望过好日子,希望不久的将来有全新的格局出现。只有打破习惯陈规,勇于冒险,生命才有意义。
有一位黄先生为了他的书法家梦想,毅然走出了令人羡慕的省委大院,投身到书法圈中。他先是主持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日常工作,因其出色的书法组织工作,又被调到省书协。之后,又被选为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工作中,黄先生为了提高全省书法的整体水平,使之尽早走出低谷,他积极谨慎地发展会员,邀请省内外名家前来讲课。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5。 老实人走极端
每天下班之后,黄先生还是与书法为伴。吃完晚饭后,便钻进属于他的书房,通过墨迹与古人神交,偶有心得便乘兴挥毫,经常是一发而不可收,直至夜深人静,结果满屋作品,几无立足之地。此时,他才放下毛笔,双手抱胸,逐一眯眼审视,逐一淘汰,觉得毛病比较突出的,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撕掉,再揉成一团扔到垃圾篓里,到最后所剩无几,最得意的便留下,留待以后办个展或者送展、送人,由此可见他治艺之严谨和执著。近年来,黄先生的头发都变白了,但看到自己培养的书法作者在全国的几项大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较之过去碌碌无为活得更有意思,他开心地笑了。他庆幸自己拒绝了平庸,选择了平凡,走向了优秀。
我们要想变得优秀,就需要像黄先生那样有极高的品质——相信自己,不甘平庸。高品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保持高昂的信心,诚心诚意地努力,投入心血智慧以及技能后所得到的结果。它代表的是众多选择当中的明智选择。因此,你做出选择之后,就会倾注全力达到这样的标准。
拒绝平庸,要求老实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求有刻苦敬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以及精力。每个老实人都应该超越自己,拒绝平庸。
■
5。 老实人走极端
■
没有人否认精明强干的人都会藐视陈规旧俗,也没有人否认天才都有一定的叛逆性,但任何事都不能做得太过分。做人太老实,就容易走极端。一个易冲动、爱走极端的人,不仅不会取得成功,还会把已经取得的成功葬送掉。所以,做人永远都不要走极端,要行中庸之道。
300多年前,英国温泽市将政府大厅的设计工作交给了莱伊恩。莱伊恩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官员进行工程验收,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他们的理由是一根柱子难以承受那么大的重量。
莱伊恩自信只要一根坚固的柱子就足以保证大厅安全,他的话惹怒了市政府的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
莱伊恩十分苦恼,如果坚持自己的主张,市政府官员肯定会另外找人修改设计,如果不坚持,又有悖于自己做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折中的办法: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样子。
300多年间,莱伊恩的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前两年,温泽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了这个“弄虚作假”的设计。消息一经传出,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并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在刘邦和项羽二人的楚汉战争中,项羽为人耿直,讲滴血盟誓的大丈夫义气,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让人赞赏和羡慕,但他辉煌时骄横、霸道,失势时悲观、绝望,最终饮恨乌江。假如他能听父老乡亲一言,过乌江,不逞一时之勇,不图一时之快,有可能历史就要重写。
人不能过于偏激高傲,偏激高傲的人往往缺少头脑,容易感情用事、冲动,造成终身憾事。
◎ 行中庸之道,走在道路的中间
这年头,老实一词很难说是褒义还是贬义了。说你这个人太老实,往往骂你是个大笨蛋,因为事都是你干的,可最后好处全都是人家的,所以常言道:老实人吃亏,老实人无用。但是若说你这个人太精明,那无异于骂你是个大坏蛋了。因为事都是人家干的,可最后的好处,却全都是你的了。
这年头,没人想当笨蛋,也没人想当坏蛋,因而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太老实,也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太精明。聪明人懂得行中庸之道。
有人可能会认为,提倡“中庸之道”不合时宜,因为这一思想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处世圆滑、态度暧昧、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受到人们的大加鞑伐和批判。其实,从“中庸”思想的本意看,它并不是“奸猾”、置仁义于不顾、为保全自己明哲保身,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和智慧。
何谓中庸呢?孔子认为“中庸”即为“中和”。孔子说:“‘中’是有喜怒哀乐之情而未表现出来;‘和’是感情表达时合乎节度。‘中’,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遵循的通则。如果人们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间的一切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顺其自然而生了。”
凡事,取乎中,是应对时代和任何事情的良方。中是不偏不倚,不左倾也不右斜的。非中则不能正,非正则不能稳,非稳则不能久。人生处世的要点,就在于“执中致和”。
传说,远古时期的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