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悲壮。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两句诗深刻揭露了汉军中士与将军的矛盾和战争失败的原因。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寄寓着诗人对汉将深刻的谴责。“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高适
(702…765),字达夫,渤海'“艹”下加“修”'(今河北景县南)人。自天宝八载(749)举有道科后,十年间一直当到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等,最后当到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并封了勃海县侯,在唐代诗人中他是仕途最顺利的一个。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高适的诗悲壮中带有质直古朴,岑参的悲壮中却显出奇峭挺拔。
�
古从军行
七言乐府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萄入汉家。
注解:
1。“行人”句:行人在迷漫的风沙中听到刁斗的敲击。
2。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3。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4。“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5。蒲萄:同“葡萄”。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借汉喻唐。全诗描写边塞将士的艰苦悲壮生活,讽刺了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好大喜功,视人命如草芥的行径。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
洛阳女儿行
七言乐府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
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
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
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
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
贫贱江头自浣纱。
注解:
1。才可:恰好。
2。脍(kuai4):细片的鲤鱼肉。
3。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4。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富豪。
5。九微:《汉武内传》记有“九光九微之灯”。
6。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7。曾无:从无。
8。理:温习。
9。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两家。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赏析:
写洛阳女儿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放荡,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诗人从居住、饮食、行旅等诸方面十分细致地描绘了贵妇人的豪奢的生活。“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放荡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是贵戚。并以西施出身寒微作为反衬,世事的不公平、人生贵贱的偶然性,发出深沉的感慨。这首诗音调皆婉,寄意幽远。
王维
(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曾奉使出塞外。安史之乱后,安禄山攻占两京,王维曾被迫受伪职。乱平后因诗得赦,官到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四十岁隐居蓝田辋川,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有《王右丞集》。王维在诗歌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写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
老将行
七言乐府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
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
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
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
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
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
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
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
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
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
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
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
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
犹堪一战立功勋。
注解:
1。“步行”句:汉名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在地下,疾驰而归。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2。肯数:岂可只推。
3。邺下黄须儿:指曹彰,曹操第二子,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这句意谓,岂可只算黄须儿才是英雄。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4。蒺藜: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障碍物。
5。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卫青姊子霍去病,也曾远入匈奴境,却未曾受困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然古代常卫、霍并称,这里当因卫青而联想霍去病事。
6。“李广”句:李广曾屡立战功,汉武帝却以他年老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李广抵挡匈奴,因而被看成无功,没有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单数。偶之对称,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
7。垂杨生左肘:写老将久不习武,两臂如同生了病一样不好使了。
8。路旁时卖故侯瓜:形容老将家道衰落贫困。
9。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前有五株杨柳,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
11。“誓令”句:用东汉名将耿恭故事,说明老将昔日的伟绩雄风。
12。颍川空使酒:灌夫,汉颍阴人,为人刚直,失势后颇牢骚不平,后被诛。使酒,恃酒逞意气。
13。聊持:且持。
14。星文:指剑上所嵌的七星文。
15。“耻令”句:意谓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可耻。鸣,这里是惊动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是第一部分,写老将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老将被遗弃的清苦生活。最后十句为第三部分,写边烽未息,老将时时怀着请缨卫国杀敌的衷肠。这首诗层次分明,用典频繁,从各个角度,刻画出老将的雄姿。
�
桃源行
七言乐府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更问神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
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解:
1。逐水:顺着溪水。
2。去津:古渡口。
3。坐:因。
4。隈'阝奥'(wei1)(yu4):山崖的幽曲处。
5。物外:世外。
6。房栊:窗户。
7。闾巷(lv2):街巷。
8。游衍:流连不去。
赏析:
王维的诗以抒写山水著称,此诗尤胜。历来评价王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誉。诗以陶潜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由“居人共住武陵源”,至“世中遥望空山去”是全诗主要部分,连续展现桃花源中一幅幅画面和生活画面。为此,它能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传于世。这首诗段落与陶潜的散文相仿,全诗笔力舒健,韵脚多变,平仄相间,从容雅致,活跃多姿。
�
蜀道难
七言乐府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繁体“谗”换山旁'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兀豕',
'左“石”右“冰”少一点'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解:
1。蚕丛、鱼凫(fu2):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
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6。高标:高山,指蜀山的最高峰。
7。“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8。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9。争喧'兀豕'(hui1):喧闹声振耳。喧'兀豕',轰响。
10'左“石”右“冰”少一点':水击岩石发出的声音。
11。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12。咨(zi4)嗟:叹息。
赏析:
这是李白浪漫主义的著名诗篇,作者以神奇想象、巧妙的夸张手法,描写了蜀道的艰难险阻。从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以澎湃的激情咏叹蜀道之难,为全诗奠定雄奇奔放的基调。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另一段。这段全方位地描写和形容山势高峻和险要。从“连峰去天不盈天”至最后为最后一段,主要是从山川之险峻来揭示蜀道之艰难,着力渲染惊险之气氛。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诗中开头、中间、结尾在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更加突出了蜀道之难的主题。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
长相思二首之一
七言乐府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dian4)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4。渌水(lu4):流水清澈见底。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相思之苦。用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又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
长相思二首之二
七言乐府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
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