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数十年心血,三四代人孜孜不倦的牺牲与付出——好不容易送上帝位的皇帝,最后如先帝一样对苏家食言!
这样的期盼,是卫皇后现在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局难定,变故横生
这场突兀的宫变一直持续到天色微亮,刀枪喊杀声才渐渐平息。
但帝都上至宗室百官,下至贩夫走卒的惊惶还不能结束:天已经亮了,帝都诸坊的坊门却仍然没有打开的意思。
“有两个消息,一个好,一个坏。”苏少歌再次出现在燕侯府的花厅,脸上看不出喜怒的说道,“好消息是昨晚的夺宫非常顺利,皇城内外,不,应该是帝都之内,都已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但坏消息就很坏了,“派去卫家的禁军失了手,让卫溪逃上城墙,夜缒而去!”
如果只是一个卫溪,苏少歌倒不会担心,问题是,“驻扎在城外的禁军,大部分都是何文琼的心腹!如果卫溪带了何文琼身死的消息前往军营,很可能会煽动他们为何文琼报仇!”
其实事情到这儿也为难不了苏少歌——最要命的地方在于,“之前因为许太妃的遗言,蜀王殿下,在数日之前,就已随许太妃梓棺出城,前往帝陵守孝!”
——虽然说卫家当初在许太妃自。尽的反抗下,放弃了扶持蜀王的计划。
但现在孤身脱逃在外的卫溪已经是没得选,他必然会说服禁军前往帝陵,迎了蜀王做幌子,好与皇城之内的苏家斗!
而帝都虽然是大睿最繁华的城池,又怎么能有城外的广阔呢?
也就是说,帝都之内的禁军数目,是比不上城外禁军的数目的!
何况昨晚的夺宫,厮杀中也死掉了好些人——况且,之前帝都没人想到会发生兵变这么严重的事情,所以没人想到储备粮草!
虽然说高门大户的库房里会常年存上一些不太容易变质的东西,比如说谷物、腌肉之类,但偌大城池,那么多人,能撑几日?
如今还是岁末,天寒地冻,即使苏家多年经营,在大睿的军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势力,然而这些人赶得及来帝都给苏家解围吗?!
虽然帝都被围的情况还没有出现,然而苏少歌确定,卫溪绝对会这么做的!
毕竟这是目前唯一拯救卫家的指望!
他神情凝重,“如果出城的是卫家其他人,也还罢了!卫溪此人老谋深算又心狠手辣,即使卫家嫡支现在还有人在,卫皇后与太子也还活着,但只怕他得了蜀王在手之后,是不会在乎这些人的!”
卫溪不是傻子,且不说作为凤州卫的家主,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卫氏的前途,而不是狭隘的自己的妻子儿女这么几个人;单说卫溪即使为了卫皇后等人向苏家屈膝投降,难道苏家就会放过他们、放过卫家吗?
所以哪怕卫溪的至亲尚有在人世者,做了苏家的俘虏,但想用这些人要挟住卫溪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眼下卫溪如果不抓住城外禁军以及蜀王这个机会搏一把的话,凤州卫就是下一个江南宋!
他要是赢了,即使他的妻子儿女都将惨死帝都,但整个凤州卫还有前途。
现在这个局面,卫溪会怎么做,不问可知!
苏少歌此刻来燕侯府说这两个消息,自然不是为了诉苦,他可没有诉苦的闲功夫,而是来找简虚白商议守城之事的:“禁军的人数不足以守住全城,闻说燕侯麾下有一批从乌桓带回来的精锐……”
“这批精锐的主意你就不用打了!”刚刚从晋国大长公主府赶回来的简虚白面色疲乏,揉着额角淡声道,“昨晚我不在时,你已从我妻手里要走了‘随风’,现在又打我当年亲卫的主意,接下来是不是还要我们夫妇都上城头去守城?!”
“禁军之中堪用者不多。”苏少歌知道昨晚的委婉威胁让燕侯夫妇生气了,他苦笑了下,解释道,“我苏家在军中的影响,乃是自开国起的,说是根深蒂固一点不夸张!所以当年先帝想让何文琼取代我苏家执掌禁军时,为了保证这支禁军的忠心,起用了大量新卒!”
也就是说,现在这支禁军的战斗力其实不怎么样。
显嘉帝跟何文琼当年这么做也是没办法:苏家在军中的势力实在太大太深了,那时候显嘉帝的身体也快不行了,根本等不及何文琼慢慢来。
为了给端化帝打造一支纯洁忠诚的军队,不用一张白纸的新人,还能用谁呢?
而且这君臣两个料不到今日的这一幕,在当时看来,这种新人禁军虽然战斗力差了点,但到底是军队——大睿其他地方的军队除非奉诏,否则根本不可能靠近京畿!
这支禁军除了把守皇城外,其实大部分情况都是做仪仗,根本没参与过任何战斗。他们的统帅何文琼在练兵上面虽然有些心得,可是从何文琼接手禁军到现在统共才几年?何文琼的重心大部分还放在了朝堂之上,是以这支禁军看着甲胄光鲜威武雄壮,实际上十有八。九是新手。
但哪怕显嘉帝当初考虑到苏家肯定不甘心肃王与帝位失之交臂,却也觉得,苏家“黛锋”齐出,也不可能对付得了正规的军队。
所以这支禁军弱了点又怎么样?
“虽然这支禁军普遍都是新卒,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苏少歌见简虚白不说话,只好继续讲下去,“城内城外都是一样,轮换着入城戍卫皇宫——但城外的人数,比城内的多多了!”
水平相若,那么胜负往往就是看数目了。
即使守城这方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在人数悬殊的情况下,苏少歌依然不能放心。
毕竟,不仅仅卫溪现在只剩这一条路,苏家现在也是输不起!
“你们在何文琼手底下难道只有一个杨珏?”简虚白端起茶碗呷了口,皱眉,“别告诉我事情这么巧,偏偏昨天长兴下降当天婚礼变丧礼,偏偏何文琼选择了皇后,偏偏这杨珏恰好在帝都之内!”
杨珏虽然在禁军中地位不低,但也是要负责轮换戍卫的。
也就是说,他不是时刻都在帝都之内,也有可能在城外营中。
但昨晚苏少歌接到消息说何文琼去找卫皇后了——这个绝对属于突发性消息,苏家却立刻让杨珏发动兵变夺宫成功!
所以简虚白绝不相信,苏家只在禁军里安插了这么一个关键性的棋子。
只怕即使昨天没轮到杨珏在帝都当差,苏家一样有备用的人手!
这就是望族的优势,即使显嘉帝跟何文琼已经小心了再小心了,仍旧免不了被他们的人混入其中,甚至居于高位。
未必是他们的手段比显嘉帝高明。
更因为他们做准备的时间早,且有大量祖上余泽可以使用——譬如说杨珏,这人可是往上几代都被查得清清楚楚,跟苏家绝对没有半点关系!
但事实证明,他们查得还是不够久远。
可显嘉帝能有什么办法?陆氏现在是尊贵的皇室,但在大睿建立之前,他们非但不是六阀之一,甚至连世家都算不上。
大睿建立到现在也才不足五十年,论底蕴如何与苏家这种早在数朝之前就已经显赫非常的门第比?
“城外确实有人手,但估计起不了作用了。”苏少歌闻言也没否认,他脸色很是难看,“昨晚事出仓促,也是没料到卫溪可以逃出城外!所以只通知了城内杨珏他们动手,城外根本没来得及去消息!”
如果不是因为卫溪逃出去了,而且城外除了禁军之外还有个蜀王——他现在再通知城外禁军中的心腹,慢条斯理的收编禁军,倒也没什么好急的。
但现在,他是不得不急了。
“既然皇宫已在控制之中,那是否先让肃王殿下登基?”简虚白沉思了会,说道,“毕竟有了大义名份,总是件好事。”
虽然知道一旦肃王登基,大局落定,燕侯府估计就是苏家下一个打击目标,不过,局势到了现在,卫家支持的人选一旦上台,对于燕侯府而言更是灭顶之灾。
苏少歌拉得下脸再次求上门,简虚白也不会不理智的在现在跟他翻脸。
是以尽管脸色不太好,此刻还是要考虑如何与苏家联手应对接下来的危机的。
苏少歌知道简虚白不是冲动的人,但见他终于松口,也是舒了口气,说道:“这个是自然的,不过新君登基非同儿戏,怎么也得挑个好日子。”
至于好不日子不好日子其实不重要,反正前朝又不是没有一剑砍死亲爹、转过身来就宣布自己登基为帝的皇帝——而且钦天监到底是术业有专功,凭什么日子,他们也能说出好与坏来。
现在问题就是卫溪跑了出去,城外还有可能会让卫家翻身的条件。
那么……
帝都城内的满朝文武,会承认肃王的登基吗?
苏家要把他们都杀了倒是容易,可要真这么做了,岂不是现成送卫溪一个反对肃王反对苏家的理由?!
所以哪怕苏家现在已经控制了帝都,却也不敢贸然把肃王扶上大位——否则纵然给肃王穿上帝王冠冕,把玉玺交到他手里,大部分臣子反对的话,这登基大典岂不成了闹剧?
“顾韶那边怎么说?”简虚白听出他的话中之意,不禁一皱眉,“你昨晚不是特意跟我妻拿了那块‘令牌’去?”
苏少歌脸色难看道:“有人把卫溪逃出城外的消息告诉了他,所以他反悔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尴尬的苏少歌(上)
本来按照苏少歌的打算,跟宋宜笑要走江南堂暗卫“随风”的令牌之后,直接抹除宋宜笑分两次凑齐令牌的经过,将“随风”的主使,钉牢了顾韶。
如此派遣苏家早年渗透进“随风”的人——其实也不一定是“随风”里的人,反正暗卫除了内部之外根本没人认识,“黛锋”做的事情杀的人,记在“随风”账上也一样。
反正杨珏带兵进入宫城时,扔在何文琼面前的那几个脑袋,都是“顾韶命宋家暗卫”下手杀的。
这么做除了把顾韶拖下水,迫使他事后必须帮助稳定朝局跟人心外,自然也是为了制造“你们看,顾相其实也改变主意,选择肃王了”这个假象——这样那些惟顾韶马首是瞻的人,自然也会倒向苏家。
这样肃王登基的阻力自然会小了很多。
而顾韶虽然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学生太子,但倘若没有卫溪逃走,给卫家保留了一线翻盘指望的话,他就必须面对肃王登基之后,对洪州顾氏的清算!
因为如果卫家彻底败于苏家之手,顾韶纵然名望很高,却也是无力回天——他自己也许不怕死,却不能不考虑到,他死后,苏家把一堆罪名栽赃他头上,连洪州顾氏一块笑纳。
是以昨晚苏少歌让人拿着宋宜笑给的令牌进入诏狱,才放到顾韶面前,都没多说,顾韶就颓然妥协了。
可是快天亮的时候,卫家残存的暗子,愣是把卫溪脱逃而去的消息转达给了顾韶!
顾韶知道卫家还有一线生机之后,二话不说就反悔——本来说好了,苏家夺宫成功之后,立刻放顾韶出狱,由他出面安抚朝堂上下,承认肃王的新君身份。
现在这么着,苏少歌哪儿还敢放他出去?
顾韶不出面,昨晚听到杨珏高举同僚头颅宣称“奉顾相之命”的那些人,哪还猜不出来苏家的行事出了岔子?
“事情才过去几个时辰。”简虚白思索了会,问,“卫溪逃出生天的消息,难道已经在满朝文武之间传开了?”
“正是如此。”苏少歌叹了口气,苏家虽然比卫家多准备了几十年,然而卫家到底也是六阀之后,底蕴不可小觑。
昨晚的武力夺宫又发起仓促,难免出现失误——卫溪不是省油的灯,他不但自己逃了出去,走之前还留下命令,把这个消息尽快散布开来!
这么着,苏家忙着到处杀人放火,等发现这一幕时,帝都即使进入苏家的控制之下,那些不希望肃王登基的人,差不多都接到了这个消息。
而他们既然知道苏家拿了帝都也未必能笑到最后,又怎么能不心生希望?这种情况下,他们哪会同意肃王登基呢?有道是众怒难犯,苏家现在即使兵权在握,却也不好对他们下毒手,竟成了骑虎难下之势!
简虚白思索了片刻,正要说话,外间忽然有下人匆匆而入,神情凝重的禀告:“侯爷、苏二公子,门上来了急报,道是帝都四门之外都出现了禁军,看情况,来者不善!”
苏少歌闻言,与简虚白对望了一眼,问:“他们可有什么说辞?”
“道是要匡扶正统,铲除……”那下人说到这儿住了嘴,朝苏少歌瞄了眼没继续说下去——不过猜也猜得出来,城外这些被卫溪说服过来的禁军,要铲除的肯定就是苏家。
“论名份即使蜀王来了他也不占多少理。”简虚白见苏少歌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知道他必有安排,眼下还不需要立刻就亲自赶上城头去督战,所以挥退报信的下人之后,说道,“毕竟皇外祖母与皇舅母都是蜀王的长辈,这口舌官司打来打去就是那么回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守城,只要撑过这一关,肃王殿下君临天下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苏少歌看着他:“但这一关也是最难的:实不相瞒,昨晚我接到卫溪脱逃的消息就命人封存各处府库,预备守城了!但大睿承平日久,之前又是毫无防备,眼下城中能用于守城的器械、箭石、滚木之类可以说是非常稀少!咱们手里人手也是不足,最要命的是,帝都广大,本来就不多的人手分摊到四面城墙上,更是稀稀落落……”
他沉默了下,继续道,“何况你也晓得,这帝都上下,无论黎庶还是文武百官,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咱们一伙的!”
卫家虽然在昨晚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他们的附属势力,以及反对肃王登基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好好的被阻在自家府里。
这些官宦人家谁家还没养几个护院家丁的?
如今被城中禁军所慑,不敢动作也还罢了,等到真打起来之后,弄支人马专门在后面捅刀子,杀伤力可不会小!
本来苏少歌现在手里的禁军数目就不多,接下来既要守城,又要防备城里的暗算,局势之危可想而知!
倒也难怪他会来跟简虚白借人。
“我从乌桓带回来的亲卫是不可能给你的。”但简虚白沉思片刻之后还是摇头,“说句不好听的话:哪怕帝都当真守不住,有人手,好歹可以护着家眷弃城而去——你该知道我们夫妇膝下现在养着三个孩子,我妻尚且有孕在身,他们都离不开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