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女荣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女荣华-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简清越尚在襁褓,被抱出来后,大家围着她讲起儿女经,在这点上,简离芝夫妇、纪望夕夫妇都很有心得,纪家姐妹同纪望星、纪聆他们固然说不上话——不过这种亲戚头次照面的应酬场合,原也轮不着小孩子做主角。

如此半晌后,接到消息的简离邈先到,进门后一声“大姐”,喊得简离芝当场起身落泪,不顾晚辈在侧,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抱着他号啕大哭!

众人都吓了一跳,但也理解他们姐弟分隔近二十年,到今儿个才重逢,难免情不自禁。

是以待两人抱头痛哭片刻后,才纷纷上前劝慰。

接下来宋宜笑倒是轻松了,有简离邈同简离芝夫妇叙话,纪望夕夫妇补充,她只须抱着女儿在底下招呼纪家姐妹还有纪望星纪聆等人便是。

只是说了好一会话后,简虚白都从宫里赶回来了,晋国大长公主夫妇却还不见踪影!

晋国大长公主没来倒在情理之中,一来她身份尊贵,区区一个平辈大姑子,她过来看望是给面子,不来看望也没人能说她什么;二来皇帝大行,她伤心自己亲弟弟都来不及呢,哪有功夫去管夫家亲戚?尤其她最近跟简离旷的关系还特别不好。

但简离旷也没来,这可不太对劲了。

“前两日听说爹身子不大好,许是这个缘故才没能过来,还望姑姑姑父海涵!”简虚白察觉到,赶忙给简离旷找了个理由——他跟宋宜笑这会心里都在打鼓:娘近来应该没有收拾爹吧?!

简离旷再不喜欢小儿子,远嫁二十年的亲姐姐来了,他于情于理也要走一趟的,这回却没来,未必是故意不来,多半是来不了。

而这么近的路来不了的缘故,十有八。九又惹了晋国大长公主了……

只是这种内情,简虚白、宋宜笑、简离邈三个都是心照不宣,绝对不会告诉纪家人的!

好在纪家人也通情达理的没有追问,意思意思的关心了几句简离旷,便把这件事情遮过去了。

简虚白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没说几句话,便令厨房开宴,为远道而来的姑姑一家接风洗尘,简离邈自然也留了下来。

不过因着尚在大行皇帝停灵期间,这所谓的宴也没什么可吃的——别人家也还罢了,简虚白毕竟是大行皇帝的嫡亲外甥,还是抚养于宫闱,被大行皇帝当儿子待的,他这会哪怕要给姑姑一家洗尘,该守的规矩又怎么能不守?

酒水丝竹是想都别想了,连荤腥也没什么影子。

是以这顿饭委实非常寡淡。

大人当然都能理解,但年纪小一点的纪望竹跟纪望星就明显露出失望且不大满意的神情了。

反倒是年纪更小的纪聆三兄妹,布菜的乳母给他们夹什么他们吃什么,虽然没露出对饭菜满意的神情,却也没什么不满的意思——也不知道韩氏怎么教养子女的,这么点大的孩子调教得这样乖。

宋宜笑看在眼里,正打算说几句赔罪的话,那边简离邈却正同简离芝说到端木老夫人,姐弟两个低声商议了会之后,便问宋宜笑:“你们姨祖母那边,近况如何?”

待宋宜笑回答完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搁了箸,纪望竹与纪望星见状也飞快的接过茶水漱口——这时候纪舟又跟简离邈探讨起茶叶,宋宜笑见状,索性转头低声叮嘱锦熏:“待会送些糕点给表妹、表弟,我瞧他们没动几箸,别晚上饿着了。”

又说,“侄子侄女那儿也别落下。”

之后简离邈考虑到宵禁,喝了盏茶就告辞了。

他走后,纪家人也露出疲乏之色,简虚白夫妇自是赶紧送他们去预备好的院子安置。

这么大半天忙下来,夫妇两个方回克绍堂梳洗更衣。

躺到榻上后,简虚白对妻子道:“皇外祖母的心绪还是不大好,我今儿个虽然提前回来了,明日说不得又要去宫里陪伴她老人家。姑姑一家的招待,还得你辛苦下了!”

“也没什么辛苦的。”宋宜笑不在意道,“大部分事情都有下人去办,我也不过发个话而已。”

她倒比较担心丈夫成天跑来跑去的,“这段时间咱们家不好见荤腥,我瞧你是分明瘦下去了。明儿个起叫厨房做点药膳吧,正好姑姑一家远道而来,这么热的天,定然也有亏损,也给他们补一补。”

简虚白自无不应,又说:“姑姑姑父都在,表弟表妹侄儿侄女们想来也不必咱们操心。倒是咱们女儿年纪还小,如今天又热,忽然从翠华山下来,可得看着点儿!最好让芸姑早晚各看一次,以策安全。”

他这么紧张简清越绝非过于溺爱,实则这会上至皇宫下至黎庶,小孩子的夭折都是司空见惯。

而简清越在翠华山上才发过一场热,好了之后也没几天就赶上显嘉帝大行,随父母匆匆忙忙从翠华山上撤回帝都——这么一番折腾,很多大人都觉得吃不消,像太皇太后跟苏太后,到现在起身都需要人搀扶呢,何况尚且抱在手里的婴孩?

宋宜笑晓得轻重,颔首道:“你放心,我必会好好看着她的。”

也是她的亲生女儿,她怎么能不疼呢?

次日夫妇两个起身后先去简离芝夫妇住的院子里请了安,等纪家人齐了之后,方一块用了早饭。

之后简虚白带纪舟、纪望夕入宫吊唁,宋宜笑把女儿交给芸姑,也领着简离芝等女眷去女眷哭灵的地方——其实这时候因为停灵已经停了半个月,哭灵这件事情已是形同虚设,毕竟有资格哭灵的女眷哪个不是娇生惯养,真去连哭二十七天,估计很多人家回头就要办丧事了。

所以也就是点个卯,倒是更要去太皇太后跟苏太后跟前请个安。

不过这两位如今都病得不轻,简离芝又不是她们非见不可的人物,哪怕宋宜笑领着,也都没能觐见到,只听心腹宫人出来说了些敷衍之词,赏了点东西,也就打发她们出宫了。

回到燕国公府后,宋宜笑看着众人热得满头大汗的模样,忙叫下人呈上冰镇酸梅汤解暑。

“闻说太子妃尚未册封,但已移居未央宫,未知需要拜会?”简离芝呷了一口后,摆手让给她扇风的人退远些,自己拿帕子擦了额上汗水,问宋宜笑,“今儿个在宫里时我都忘记了,这会才想起来。”

“大姑姑您不知道,太子妃即将临盆,算算日子已经没几天了。”宋宜笑解释,“陛下之所以尚未册后,正是为了体恤发妻。是以咱们这会过去,恐怕会打扰了太子妃,不如等皇嗣诞生之后再去。”

简离芝恍然道:“原来如此!”

就说,“亏得你提点,不然咱们今儿个可要冲撞太子妃了!”

“大姑姑说的哪里话?”宋宜笑谦逊道,“也是姑姑才来帝都,否则哪里用得着我多嘴?”

“二十年在外,这帝都对我来说啊还真是物在人非了!”简离芝感慨了一句,趁势道,“这回仓促前来,还真是两眼一抹黑,都不晓得这些年帝都是个什么样子——你若得空,不如给我说说?”

扫了眼底下的儿媳妇跟女儿们,“也叫她们长长见识,免得遇见了贵人都不知道!”

这也是应有之义——毕竟需要赶回帝都吊唁的原本只有纪舟,他把女眷家属都带了来,显然是想趁这个机会调回帝都任职。那么作为他的妻女,简离芝等人自然要对帝都贵胄的近况有所了解了。

纵然他们在任上时也会派人打听,但终究没有宋宜笑这个一直生活在帝都的国公夫人亲口讲一遍来得周全。

对于这种合情合理且也不难的要求,宋宜笑自是爽快应下,尽己所能的给她们描述了一下目前的朝堂上下——这过程里简离芝自然也要提问,宋宜笑感到这位姑姑似乎对太子妃格外感兴趣。

不过宋宜笑也没觉得奇怪,虽然现在还喊着太子妃,但铁板钉钉的就快是卫皇后了。

而卫皇后头上看似还有太皇太后跟苏太后这两位长辈压着,算不得大睿目前最尊贵的女人。

可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这回再经历丧子之痛,还能撑多久真不好说,何况太皇太后在做太后时就不管事了,没理由轮到孙媳妇上台时跟孙媳争权;至于苏太后,她不是端化帝的生母,还曾支持亲生儿子同端化帝争位,哪怕现在以嫡母的身份做了太后,又怎么敢对卫皇后指手画脚?

是以接下来女眷们巴结的对象,必定是卫皇后。而简离芝重点打听这位的喜好,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她万没想到的是,简离芝这么做,目的却并非她想得那么单纯。

抵达帝都的次日,纪家人以吊唁为重,再次日,就是去拜会晋国大长公主夫妇了。

晋国大长公主独自接待了简离芝一行,对于简离旷的缺席,倒与儿子媳妇之前的敷衍不约而同,归结为“卧病”。

大长公主还解释了下前因后果:“在山上待习惯了,回来时晒了一路,又贪凉吃了冰饮,一下子就病倒了。如今捂在屋子里发汗,实在不好出来相见,还请你们莫要见怪。”

简离芝虽然不是头次拜见晋国大长公主,但也没多少交情,许是没见到弟弟,也没了长谈的兴致,意思意思的敷衍了会,也就提出告辞了。

而大长公主也没怎么留——这个过场走过之后,纪家人除了偶尔去简离邈那边外,就是隔日去看他们自家别院的打扫情况。

毕竟这回来帝都的如果只是纪望夕等平辈,在燕国公府借住时间长一点也没什么,如今两位长辈都来了,他们在帝都也不是没宅子,哪好一直住下去?

到底他们住进来,简虚白夫妇得负担他们一大家子连同下人在里面的吃喝,隔三岔五还要送点小东西,却不肯收钱——一直住着不走,这不成了故意占晚辈便宜了吗?

所以显嘉帝正式下葬后三两天,纪家就提出了告辞,说是自家宅子已经收拾好了,可以入住了。

简虚白夫妇自然要热情挽留姑姑一家再住些日子,简离芝含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横竖我们那宅子离这儿也很近,搬过去了咱们来往也很方便的。再者,阿虚这段时间常常需要入宫尽孝太皇太后跟前,善窈你也要照料清越,我们继续打扰下去,怎么好意思?”

纪家人肯定是要搬走的——这点大家都知道,所以双方你来我往的客套完了,他们还是搬了。

他们搬走后的次日,宫里传来消息,道是太子妃发动,要生了!

VIP卷 第三百四十章 册后立储,二王就藩

钟陵郡王今年已经九岁了,太子妃终于再次有喜,原是件好事。

偏偏她这一胎才发现时赶着太子生母崔贵妃“病逝”,不好大肆庆贺不说,整个妊娠期间都非常的低调。

这回生产又碰上了皇帝大行,从翠华山仓促还都,一路颠簸,忽凉忽热,尽管有太医竭力保胎,回到帝都后,除了哭灵前三日外,迄今一直都在卧榻静养——也真是不顺。

是以听说她顺利产下一位小皇子时,大家还松了口气,只道是否极泰来。

谁想众人才预备好贺礼,跟脚就听到噩耗:才落地的小皇子没了!

这下里里外外吃惊之余都有点傻眼:如此进宫之后,是道贺呢,还是道恼?

“娘娘快不要哭了!”田氏心疼的看着长女,她们母女原来是很亲近的,私下说话也没那么多讲究,但自从去年卫家在关键时刻立场动摇后,到底存下了隔阂。

这会太子妃又将晋皇后,所以田氏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喊她闺名了,“月子里这样要落下病根的,娘娘正当盛年,何愁往后没有更多的子嗣?再者,你还有钟陵呢?”

“娘您也不想想,这孩子同钟陵差了多少岁?”太子妃伤心难捺,她这一胎养得其实一直就不是很好,主要是刚怀上还不知道的那会,忧心太过,伤了心神,连累胎儿,接着崔贵妃过世,她作为亲儿媳妇又是冢妇,自要忙碌——可以说前三个月就没能好好调养过。

后来局势平稳,她才有了喘息之机,然而到快生时又发生了这一系列的变故,千盼万盼来的孩子,才抱到手里,竟就天人永隔!

这叫她怎么受得了?

哪怕明知道此刻再哭也哭不回孩子了,却还是忍不住泪落纷纷,“何况我这回临盆之前就损了元气,太医说接下来几年都得好好调养,言外之意就是很难怀上——我还能再有第二个孩子吗?钟陵虽然好,可统共就一个亲生骨肉实在太孤单了!”

田氏听着也觉得很是难受,于公于私,卫家现在都希望太子妃能够多子多福的。

只是小皇子已去,不能复生,她也只能叹道:“你也记得太医让你好好调养,可你现在哭成这样,还怎么好好调养呢?你要当真想给钟陵添个胞弟做伴,这会就该敛了悲意,好好将养,方是正途!”

又压低了嗓子道,“先帝与陛下父子情深,外朝有传言,说陛下决意为先帝守足三年之孝,而非以日代月——接下来的二十六个月里,陛下既然要守孝,自不会亲近后宫!你不趁这段时间把身体调养好,届时若陛下再添新人,那……”

好说歹说,才劝得太子妃收了泪——但丧子之痛当然不可能就此抚平。

对于小皇子之殇,其实不独太子妃悲痛欲绝,端化帝也深觉痛心。

毕竟才失慈父,继去幼子,搁哪都是祸不单行了。

严格讲起来端化帝比太子妃还要难受些,太子妃同显嘉帝到底只是公媳,谈不上多么深刻的感情。对于公公的驾崩,太子妃其实还有点松了口气。

但对于端化帝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痛入骨髓了。

“如今父皇已然入葬,太皇太后、皇太后与两位皇姑的晋封仪式,是否可以举行了?”端化帝把自己独自关在御书房里半日才传出话来,召了顾韶陛见,同他商议,“朕之发妻虽已居入未央宫,却仍未正式受册,到底也不成样子。”

顾韶知道他这么说,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给太子妃册后——太皇太后与皇太后这会还没病愈,起身都困难,再弄个仪式不是折腾她们吗?

“卫娘娘乃陛下发妻,正位中宫理所当然。至于太皇太后与皇太后的晋封仪式,臣听说两位娘娘至今不减哀痛,想必提起此事,又要惹动两位娘娘伤心一场,倒不如缓缓。横竖圣旨已出,名份已定。”顾韶揣摩端化帝此刻提这事,主要缘故还是为了安慰太子妃。

是以颔首之后,又不动声色的说道,“不过陛下既然要册后,钟陵郡王等几位皇嗣,是否也一并晋封?毕竟按照本朝制度,太子之子为郡王,天子之子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