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崔家的选择,依然是:“栽赃金氏!”
金氏是崔见怜的嫡亲表嫂,同为女子,崔见怜私下跟她来往,互相送东西什么的,是理所当然,不会被认为品行不端。
“所以把崔见怜会受人胁迫归咎为金氏的算计,无论是崔见怜的责任,还是崔家的责任,都会轻不少!毕竟崔家不防备嫡亲外甥媳妇、崔见怜不防备表嫂,都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虽然金氏也不是没有娘家兄弟子侄,且那些人多有放荡的名声,但宋宜笑相信,崔家没蠢到家的话,是不会选择金家子弟做替罪羊的!
原因非常简单,“金素客位高权重尚未表态,是非常值得拉拢的臂助,所以他的把柄宜拿着不宜公开……否则他横竖颜面扫地了,做什么还要替太子做事?但柳家是已经明确投靠裘表舅,属于赵王麾下了!”
这种明确的政敌,能名正言顺的打击,那当然不能放过!
何况柳振溪这个刑部侍郎,无论是官职、威望、资历、根基、人脉……跟金素客都没法比!
一句话,柳振溪拉拢的价值不如金素客,好欺负的程度却在金素客之上!
所以崔家选柳家坑的话,顺应了太子的利益……更容易得到贵妃与太子的“相信”!
上面是从大局角度分析,从私人恩怨方面,“崔见怜如果主动说出她心里没有太子,那么那时候她故意谋害媳妇的真相肯定也已公布!但媳妇与金家的恩怨,最多就是跟金氏有点冲突,明面上还一直是金氏敲打媳妇!这点过节无法解释‘胁迫’崔见怜的人,为什么让她挑媳妇坑?”
倘若说是因为政治原因……金家通过柳家,暗中投靠了赵王的话,“如今储君之争揭幕不久,崔见怜深得太子喜爱,且怀有双生子,用在挑拨燕国公府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上,实在过于浪费!”
毕竟就算崔见怜的谋算一帆风顺,宋宜笑百口莫辩,她嫁给简虚白才几个月?简虚白跟太子又是多少年的感情?就像晋国长公主这会赶走儿子单独盘问儿媳妇时做的打算之一一样,一旦事情无法挽回,为了简虚白的前途,直接牺牲宋宜笑就好!
外界虽然一直都说简虚白宠爱妻子,但在高居庙堂的人来看,儿女情长到底不能跟关系社稷的家国大事比的……储君之争就是这样的大事!
届时除了让简虚白换个妻子外,太子这派根本没有任何实质上的伤害!
尤其宋宜笑又没什么娘家依靠,通过这个算计离间简虚白与岳家关系都是个笑话!
“倒不如留着崔见怜刺探情报,甚至借助枕边之利,直接谋害太子!”宋宜笑轻轻一笑,“所以崔家若说金家是幕后胁迫崔见怜的人,根本说不过去!倒是柳家,当年柳氏欲卖媳妇的事情一度闹得满城风雨,这几年固然被淡忘,但只要提及,依然很多人记得的!”
所以柳家有足够的理由针对宋宜笑!
而且,“崔家抓住柳家与媳妇的私怨这点,栽赃他们通过金氏暗中胁迫了崔见怜的话,也能解释崔见怜为什么会招供说她爱慕的是陆三公子……因为衡山王府抚养了媳妇,对媳妇有恩!柳家既然视媳妇为眼中钉肉中刺,顺带恨上王府,令崔见怜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拖衡山王府下水,也不是没可能!”
如此,崔家等于帮了衡山王府一把,衡山王府哪能不投桃报李,助崔家落实金氏的罪名?
……也就是说,照宋宜笑事先的谋划,元宵宫宴的这场阴谋,最后事情的走向只有两个:崔见怜选择保陆冠伦、崔见怜选择不保陆冠伦!
无论哪一种走向,金氏都无路可逃,且搭上一个金家给太子增添助力!
至于崔见怜本人,她选择保陆冠伦的话,就算贵妃跟太子不追究她私下与柳家的联络,也要承担误信他人之言、离间太子与臂助之间关系的责任!
现在可不是几年前,东宫地位稳固如山,无论代国长公主还是苏家,都只能在暗中谋划,不能摆到台面上的时候!
如今赵王得到显嘉帝亲口允许入朝、代国长公主正想方设法替魏王争取同等待遇……太子如果还要继续宠爱崔见怜的话,支持他的人都要考虑改换门庭了:还没登基呢就这么耽于儿女情长,这叫他们哪来的信心把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压在太子这边?
何况简虚白还不是普通的太子支持者,他背后的皇太后本来就不大喜欢崔见怜,元宵宫宴没开席前,还借着关心太子妃敲打了崔见怜,若知道崔见怜“冤枉”了简虚白的发妻,怎么可能饶得了她?!
所以崔见怜接下来哪怕生下双生子,也肯定会被冷落!
不但如此,为了她那对双生子的前途,估计连崔贵妃都不会赞成让她抚养亲生骨肉……这个下场看着比起横竖逃不掉做替罪羊的金氏要好很多,但诸位可别忘记:东宫还有位太子妃呢!
当初庆贺崔见怜有孕的小宴上,卫银练可是公然代表胞姐太子妃拉拢过她跟司空衣萝的!
只是后来司空衣萝意外身故,卫银练难辞其咎,大受打击,从此足不出户,是以没有继续穿针引线下去。
但宋宜笑相信,崔见怜不除,太子妃绝对寝食难安!
不仅仅是争宠的矛盾,更有他日的太后之争!
谁叫崔见怜既是崔贵妃喜欢的亲侄女,又深得太子宠爱?当初司空家的人为司空衣萝夭折事找到东宫时,太子是怎么偏爱袒护崔见怜的,宋宜笑可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太子妃面上不显,心里不定怎么个危机法呢!
一旦崔见怜失宠,太子妃绝对会抓住机会永绝后患!
再说崔见怜选择不保陆冠伦……受柳家胁迫这个理由,无非是让崔家取得一线生机,她本人可没这个机会了!
至于宋宜笑自保的后手,崔见怜保陆冠伦的话,她的谋划已得到长公主的认可;
崔见怜若不保陆冠伦,“媳妇替崔家考虑的那么周到,他们回报媳妇一二,岂不理所当然?”
……就像衡山王太妃明明很厌恶宋宜笑,但为了保住陆冠伦,却不得不向崔贵妃保证宋宜笑与崔见怜从无恩怨一样!
崔家哪怕知道一切都是宋宜笑的设计,也不得不竭力维护宋宜笑!
否则宋宜笑走投无路,揭发他们早就知道崔见怜心里有人,却还是瞒着皇室逼女儿进东宫……拖他们一起死怎么办?!
他们到底是贵妃的娘家人、太子的舅家。
在权势上帮不了忙,在感情的斡旋上,却能起到极大作用!
毕竟从崔贵妃对崔见怜的疼爱来看,至少贵妃对娘家还是很看重的。
“但崔见怜若选择承认自己对太子无意,哪怕对外说她受了胁迫,太子到底要被私下议论受了羞辱的!”长公主对于儿媳妇这个走向的后手不大满意,“你年纪小,不知道这对于男子来说是何等大的耻辱,可没那么容易化解!”
不过,“无论你之前预备的后手是否完美,暖淑人横插一手之后,如今事情已经不在你的预料之内了……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第184章 戴罪立功,还是以死谢罪?
“除了今儿宴上远远望见外,媳妇只在玉山公主殿下生辰那日见过暖淑人。”宋宜笑沉吟道,“所以媳妇对这位淑人的性情为人不是很了解,目前只能先从两种可能揣测她:她是无心之失,或者她是蓄意而为!”
顿了顿,她道,“媳妇觉得她应该是故意的!”
“为何?”
“就算是偏殿,到底是皇宫之内!”宋宜笑垂眸道,“媳妇离开时还注意了下门跟墙,都是上好的木料做的,没那么容易透声是一个……当时外间风雪可不小!何况媳妇与崔见怜之间的谈话,其实大部分时候声音都不高!所以暖淑人居然能够说出最重要的谈话内容,媳妇怀疑,她是贴在门上偷听的!不然最多听到一两个词字!”
隔墙有耳这么简单的事情,她怎么会考虑不到?
何况崔见怜也没那么蠢!
只是两人都没料到暖淑人这个变数。
“暖淑人既然存心这么做,自有其目的,从目前来看,她应该是想投靠皇后,或者代国姨母!”宋宜笑道,“媳妇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乌桓国主一脉,如今只剩暖淑人一人。她身处宫闱之内,代国姨母纵然身份尊贵,却也有些鞭长莫及!倒是皇后娘娘直接掌管着她的衣食住行,以及升迁!”
长公主的脸色忽然之间变得无比难看,她沉默了会,突兀道:“如果让你设法不着痕迹的弄死这暖淑人……你可有把握?”
宋宜笑愕然:“娘?”
“你年纪小,以前也跟皇室没什么关系,所以不知道前朝的争储经过!”长公主望着不远处的烛火,面无表情道,“大睿定鼎至今不过四十来年,也就是说,母后与先皇成亲时,还没有大睿!他们是患难夫妻,陛下并非母后唯一的儿子,在他之前母后还生有二子,都是我的胞兄!”
“但他们在大睿定鼎前就没了……都是战死的!”
这种情况下,为了补偿太后,也因为显嘉帝幼年就展现出极佳的资质,“先皇被太祖皇帝陛下,也就是我的皇祖父立为储君后,便将陛下当成了太孙栽培!”
长公主不易察觉的眨了眨眼,抖落一颗泪珠,嗓音有些嘶哑道,“母后一共为先皇生了三子七女,其中二子战死沙场、二女夭折,单凭这十个孩子,谁也不能否认母后与先皇之间的感情!可是……”
“可是……”长公主叹息的闭上眼,“可是先皇登基后,册立了能歌擅舞的申屠贵妃,与发可鉴人、肌似新雪的贞媛夫人……短短两年,就将曾经的承诺、与母后数十年的结发之情,全部忘记了!”
之后不必长公主细说,宋宜笑也能猜到,显嘉帝母子虽然笑到了最后,可中间的心酸与委屈愤懑,又与谁人说?
“你道陛下真是生来体弱多病么?”长公主别过头去擦拭泪痕,唇角勾起一末冷笑,低声道,“那是被逼的……申屠贵妃生有二子一女,贞媛夫人只生了二女无子,却先后抚养了五位庶出皇子,这种情况下,陛下本就处境艰难,又怎么敢生病?!”
可就算显嘉帝原本底子不坏,“在那两个贱妇,以及她们的子嗣、党羽想方设法的折腾下,怎么可能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寻常人家染了个风寒,也可以请大夫诊断,卧榻休养,等恢复了再继续做事……可陛下不能!”
显嘉帝不但不能请大夫,甚至还要伪装的精神奕奕,继续争储!
否则先皇的心本就偏在宠妃那边,有一个“嫡子体弱,不宜托付重任”的理由,哪还能容显嘉帝打东宫的主意?何况大臣们也不会支持一个天知道能不能活到继位的储君!
“要不是那两个贱妇当年作的孽罄竹难书,陛下登基之后也不会把事情做绝!”长公主这话指的是显嘉帝屠戮异母手足之事……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红颜祸水的事情,有先皇时那么一回,已经叫我们这一辈人都不堪回首了!”
“大睿的宫廷里,绝不能再重演当年之事!”
所以,“暖淑人必须死!!!”
宋宜笑:“……”
婆婆您说的倒也有道理,可问题是,我想方设法置崔见怜、金氏、柳家于死地,是冤有头债有主的报复,不是生性残暴啊!
您想暖淑人死,为什么交给我去办?
她心惊胆战的想,难道自己这回的坦白,竟给婆婆留下了好杀的印象?!
长公主似看出了她的疑惑,嘿然道:“陛下在前朝时吃了许多苦头,他能撑下来,主要是想为母后争口气!所以母后,实在不忍心再伤他的心了!否则你以为暖淑人那倾国倾城的模样儿,又是乌桓公主的出身,母后也好,我也罢,哪怕是代国,能容她进宫?!”
言外之意,除非显嘉帝自己舍得,否则皇太后再讨厌暖淑人,也不会对她下手!
而晋国长公主也差不多……
宋宜笑几欲吐血:可不管是谁干掉了暖淑人,陛下该伤心岂不是一样伤心?!
再说,您两位都不愿意动这个手,我这个外甥媳妇就算成功了,到时候显嘉帝冲冠一怒为红颜……我岂不是要被他千刀万剐?!
她心中微微凛然:“难道婆婆认为我手段太狠,却不想为了我跟夫君生出罅隙,所以想借刀杀人?”
“元宵宫宴这件事情的善后,你不用管了!我会替你处置的!”长公主见她迟疑,微微皱眉,道,“你接下来,就继续拿出你算计崔见怜跟金氏这些人的手段,给我好好想想:如何在不惹陛下怀疑的情况下,让暖淑人死得越早越好!”
宋宜笑本能的立刻想到出阁前,韦梦盈所言“包侍妾死得自自然然”的药。
但她很快掐灭了这个想法,低头道:“娘……这事儿,是不是先看一看?兴许陛下今日放任皇后去搜东宫的侧妃寝殿,只是恼怒崔见怜所为,未必迷恋上暖淑人了呢?否则她进宫也有快一整年了,怎么会还只是个淑人?”
长公主深深看了她一眼:“这恰恰证明了这暖淑人不可小觑!陛下素来英明,当初虽然瞧中了暖淑人的美貌,逆着母后与我、代国的意思,纳了她入宫,心里岂能没有防范?她要是一进宫就开始作怪,都不必我们操心,陛下自然就会厌弃她!”
但!
“偏偏暖淑人这近一年来都乖巧温驯,不但我们挑不了她什么不是,陛下的防范之心,又怎能与一年前相比?”
“接下来你瞧着罢:她一定会借助这次的机会,先帮皇后斗垮崔贵妃,继而让太子失位!”
“等东宫空悬时,她要自己还没儿子,这宫里,必然会彻底乱起来!”
“她要有儿子,魏王、梁王、赵王、蜀王他们的杀身之祸,也就到了!”
长公主森然道,“这样的祸害,多活一天,都有可能动摇社稷!还看什么看?!你只说你肯不肯做吧!”
“……”宋宜笑默默咽了口血:暖淑人目前还住在兰秋宫平澜阁那转个身都嫌挤的小地方,慢说社稷了,她现在动摇兰秋宫都困难好不好?
半晌后,见宋宜笑仍不回答,长公主似没了耐心:“要不是你想将计就计,今儿也没这么一出,暖淑人亦找不到机会给皇后交投名状!这么个孽障,等于是你惹出来的!你却不肯承担责任……那我跟你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顿了顿,长公主扬声唤进佳约,“你去我寝室,将暗格里第三个瓷瓶拿过来!”
佳约闻言,面色顿时骇然,失声道:“殿下,那是……”
“念在婆媳一场的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