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母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嫡母难为-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且渲械模跃墒亲畛醴⒌淖畛酰松糁蝗绯跫�

康熙五十六年注定是悲伤的一年,初云去了之后的几个月,太后也随之而去,国丧家丧,举国同悲,不仅仅是皇宫。连带着京城,都弥漫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悲伤与凄凉,太后一生荣宠,康熙虽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却胜似亲生,虽然得不到丈夫的爱,可是却有如此孝顺的儿子服侍塌边。也算是享尽天伦了!想想太后她老人家对我的照顾,心里免不了又是一阵难受,总有一天,你爱的人会一个个远离你的世界,直至消失不见,这种感觉很是恐慌,好像这个时间。忽然之间只剩下了你一个人,那种孤独,那种牵挂,那种发自内心的苍凉感,几乎让人无法呼吸!

好在时间还是如流水一般,冬季再寒冷,也总会过去,春暖花开,不过是时间问题,五十七年一开春。西边便传来了消息,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

咋一听来,这不是个什么好消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管是皇族还是老百姓,都不愿意打仗。可是战争往往就是在人们最防不胜防的时候,悄然来临,由不得你拒绝,只是。伴随战争而来的,还有契机,一个展露才能的契机!

大清入关之后,江山坐的并不安稳,剿灭南明,收复台湾,西征葛尔丹,平反叛乱,在康熙朝,战争是很常见的,不过这个消息还是引起了朝廷的震惊,毕竟,自从葛尔丹叛乱被镇压之后,康熙又在西藏设立了行政机构,西北地区一直还是比较和平的,而如今,阿喇布坦竟然公开和清政府叫板,西藏是清朝省会,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只是何时出兵,还有派谁去更适合,一时之间还没有定论!

朝廷中的事情,近几年来胤祯偶尔也会和我说起,只是因为我一直对政治不太感冒,再加上自太子被废之后,这几年确实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便也不太留心,久而久之,他也就懒得说了,不过他身在兵部,西藏又发生了战事,自然是比以前更加忙碌,我也猜出了个大概,八成是朝廷要出兵了!

三十岁的胤祯,褪去了青涩与稚嫩,已经是政坛上一颗璀璨的新星,尽管属于他的年代不过短短几年,可是却是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我的胤祯,终于崭露头角!

朝廷上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便尽量管理好府内,避免给他添麻烦,别的倒还好说,只是弘春的事情,却让我头疼不已,自去年初云去世后,我便和胤祯商量着要将初云的几个孩子接回府里居住,毕竟,这里还有照应一些,佳儿暖儿几个年龄较小,虽然思念额娘,还是比较听话的,可弘春就不一样了,当初因为在上书房读书,没能见到初云的最后一面,以后再见到我的时候,每每都有一股子敌意,我自是知道他的心情,以为是我害死了初云,想要解释,却无从说起,况且,弘春本就不愿听我解释,毕竟我和初云闹翻的时候,他也是记了事情的,自然知道始末,我再说也是多费唇舌而已!

黄莺摇摇头,有些无奈,“大阿哥性子太过倔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微微闭眼,思虑了一会儿,我淡淡开口,“我也知道他心里一直都有疙瘩,以为都是因为我,他额娘才会去世………。“顿了顿,轻叹口气,“罢了,他不愿回来就别再勉强他了!”

只是初云,我终究是辜负了你的托付,谁又能想到,弘春会是这般倔强的一个人!

“福晋——”黄莺迟疑的看着我!

我淡淡一笑,“黄莺,有什么你就说吧,这么多年了,你还和我见外不成?”

自黎儿离开之后,香草和香芋也被我许了人,如今身边,一直跟着我的,也只有黄莺了,原本我看她年纪也不小了,一直在我跟前耽误着也不是个事儿,想做主给她指一门婚事,可这丫头平日里很是随和,一提这事却倔的很,说什么也不愿意嫁人,只愿跟着我,无奈之下,我只得把她留在身边,可以说,她现在是我身边最信任的人!

黄莺犹豫了一下,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福晋。奴婢虽然没有说服大阿哥,可还是打听到了一件事,听别院的丫头们说,大阿哥喜欢上了敦拜的女儿乌苏小姐,福晋既然有意和大阿哥缓和关系,这可不就是一个机会?”

“你的意思,是要我促成他们俩?”我有些不明所以!

黄莺点点头,“皇家阿哥的婚事自己都是做不得主的。福晋若是替大阿哥办成了这件事,那大阿哥不就对福晋您消除了芥蒂?更何况,大阿哥如今也有一十五岁了,总住在别院也不是个事,他又不愿意回来,那您何不替他拴了这门亲事,到时候赐府住在外面。也了了您的一桩心事!”

我有些惊奇的看着黄莺,真没想到,她替我考虑的这么周详,只是我还是有些不确定,“你确定,弘春喜欢乌苏小姐?”

黄莺忙不迭的点点头,“奴婢仔细打听过了的!”

看来也只能这么做了。不管怎样,弘春是无辜的,我不想委屈了他去,既然他心里有喜欢的姑娘,那就是再难,我也要替他办好了这事,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是多么的不易,我自己尝便了相思之苦,自然理解他们。只是恍然间,竟然到了谈论儿女婚事的时候了,而我竟一直不觉得,看来自己真的是老了!

“这样也好,改日我进宫的时候和额娘提提吧,看看额娘是个什么意见!”我扶额,只希望这样做,可以消除弘春心里对我的恨吧!

正说着。蓦地听到屋外有人恭声请安,“二阿哥吉祥,四阿哥吉祥!”

嘴角不自觉的弯起一个弧度来,这两个小祖宗!

果然。还没反应过来,便听珠帘轻动,紧接着,一个身影急速奔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进了我的怀里,惯性使然,我的脚步不由后退,连忙扶住了身后的椅子,才堪堪稳住身形,微微抬眼,便看到了一张和我颇为相似的脸,只是高高扬起的剑眉,却又像极了胤祯,而此刻,这一张脸,正泛着灿烂的笑意,“额娘——”撒娇的意味一览无遗!

我假装皱眉,轻轻将他推开,“暄儿,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儿一般!”虽是责备的话,可说出口来,却不自觉的带着一丝慈爱!

“人家本来就是小孩子嘛!”弘暄嘴一嘟,不依不饶道!

身后的弘明见弘暄这般小孩子气,也不自觉的泛出一丝宠溺的笑来!

我有些无语,弘暄几乎继承了我和胤祯性格中全部的顽皮因子,都十二岁了,还是一副小孩子的样子,整日和九爷家的弘政在一起闹腾,一点儿都不像弘明安静,这一点令我和胤祯很是头疼!

弘明笑道,“额娘,你也别责怪弟弟了,他原本就是这个性子的!”

我还没有开口,弘暄就抢着道,“就是啊额娘,你看哥哥多疼我!”

看他们兄弟俩感情如此好,我也是一阵欣慰,“知道了,说吧,来找我什么事?”

“没事就不能找额娘么?额娘,暄儿想你了!”弘暄嘻嘻一笑,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

我嘴一撇,斜睨他一眼,“算了吧,你若不是闯了祸,会乖乖的来和我说话?”知子莫若母,弘暄的性子,我是知道的!

弘暄的脸顿时垮了下来,软声软气道,“额娘,孩儿哪有?”

我一看在他这里也问不出什么来,便转而看向弘明,严肃道,“明儿,你说,你弟弟又惹什么事了?”

弘明是个乖孩子,见我当真了,不由的起身解释道,“额娘,是这样的,暄儿带着弘历去郊外骑马,不小心将弘历摔了下来,所以……。”

“怎么样,严重吗?”弘明还没有说完,我便不由的打断,急切问道!弘历才七岁,从马上摔下来,不会有什么事吧?

弘暄怕挨骂,连忙抢着道,“没事的,弘历只是蹭破点皮,没有大碍的!”

“真的么?”我怀疑的看着他,这小子,一肚子的鬼主意,谁知道他哪句话是真,那句话是假?

弘暄两眼汪汪,求助的看向弘明,睫毛委屈的一眨一眨,那模样甚是可怜!

我微微失笑,这小子,鬼机灵劲儿倒是和胤祯如出一辙!

弘明自然要维护自己的弟弟,“额娘,暄儿说的都是真的,弘历没事的,我们已经将他送回去了!”

我还要说什么,弘暄却嘻嘻一笑,坐到我身边,揽着我的胳膊及时转移了话题,“额娘,你和莺姨在说什么呢?”

本来还打算教训他几句,现在看他这般乖巧,最重要的是弘历没事,便也没了那个心情,只顺口接道,“在说你大哥的婚事呢,对了,你们在一起上学,有没有发现你大哥有什么心仪的姑娘?”

弘暄嘴一瞥,不甚在意道,“他不就是和那个叫什么浅绿的秀女谈的火热么?”

浅绿?我试探着问道,“乌苏浅绿?敦拜的女儿?”

“额娘您不是知道吗,怎么还来问我们,不过儿子还是觉得,您有这个闲心,还是考虑考虑您亲生儿子的婚姻大事吧!”

我白了他一眼,“弘春是你们的大哥,也是我儿子,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弘暄不甘不愿的嘟囔一声,“知道啦!”虽是这样,我却发现,他们和弘春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弘明顾大局,识大体,我自也是放心的,不过弘暄就不一样了!

知道这是顽疾,一时是改变不了的,毕竟,我和初云的恩恩怨怨,多多少少都影响到了他们,想到这儿,我也理解弘明弘暄,便故意岔开话题,“再说了,你才一十二岁,难不成也要娶福晋?”

“当然不是我啊,是大哥,”弘暄连忙道,“大哥和嫣然姐姐青梅竹马,您也是看在眼里的!”

嫣然?我倒是没有注意,只是他俩怎么可能?表兄妹成亲,那可是近亲啊,再说了,大哥也是不会同意的!

弘明见我脸色如此复杂,连忙道,“额娘,您别听弟弟胡说,我们——我们没有的!”

看来回到了古代,还要接受这么一层,只是怎么想怎么别扭,从灵魂上讲,我和罗延泰不是兄妹,可我现在占着的是完颜宁一的身子,他们可是有血缘关系的!

“明儿,额娘问你一句,你真的喜欢嫣然?而且她也喜欢你?”见他有些犹豫,我又补充道,“明儿,额娘希望你考虑清楚再回答,毕竟,这事关你一生的幸福!”

如果弘明有了选择,那我的反对又有什么意义,这里是古代,我的想法,本就不成立,如果他们愿意,那我也只能顺应历史了,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弘明的福晋也是姓完颜的,只是没想到会是嫣然!

弘明看了我半响,终是坚定的点点头,“额娘,孩儿喜欢嫣然,孩儿一定要娶她做福晋!”

我微微叹口气,既然弘明的心意如此坚决,那我又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征

不出我的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康熙最终决定由皇子领兵远征策旺阿拉布坦,尽快平息西北地区的战火。环顾诸皇子,他特地选中了年轻有为、颇具军事才干却没有任何经验的的胤祯出兵平乱,从此,胤祯正式踏上政治舞台,开始崭露头角的。

消息一出,朝廷哗然,是的,没有一个人相信,从小含着金汤什出生的胤祯会打仗,虽然他弓马娴熟,可带兵打仗不是儿戏,需要有丰富的带兵经验,还要能熟练运用兵法,故而许多武将看胤祯的眼神都带着一丝怀疑!可是政治家们却不这样想,因为他们嗅出了另外一丝的味道,自康熙五十年二废太子后,八爷也紧接着失了康熙的宠爱,十三一直都被囚禁着,四爷近几年虽然也颇受康熙的宠爱,可相较于胤祯,却是逊色不少,更重要的是,胤祯还有八爷九爷十爷的拥护,之前的八爷党成员几乎都归于胤祯门下,而四爷,似乎没有什么人支持,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外有年羹尧,内有隆科多,四爷的棋子早就安排好了!

偏偏在这个微妙的时候,康熙竟然弃年长的四爷不选,而选择了胤祯,这实在是令人费解,要知道,四爷曾经可是跟着康熙西征过葛尔丹的,自然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所以,很多人包括胤祯自己都猜测,康熙此举是有用意的,那就是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已经有了选择,所以。与这个消息被公布的同时,已经有很多人闻风而来,美名其曰登门祝贺,其实也不过是为自己多寻一门依托而已,见惯了人情冷暖,我自然没有这个心情去笑脸逢迎,于是索性紧闭大门,将一切讨好都拒之门外。因为我知道,现在有多少的赞誉,将来就有多少的辱骂!

不过朝廷的效率也实在是太低,二月接到消息,四月做出决定,七月备好粮草,九月胤祯做好出征的准备。又和我在府里腻味了足足一个月,等到天气冷了,才出发!

临行前,胤祯恋恋不舍的搂着我,信誓旦旦的保证,“宁儿,我一定会尽快回来的!”

我闷闷的窝在他的怀里。眼泪却止不住的落了下来,心揪的难受,虽然早就做好了这个准备,可我一时间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胤祯要出去打仗了,刀剑无眼,我怎么能够放心?虽然史书上记载,他是凯旋而归,可战争中的受伤却是难免的,而我。不舍得他有一丝一毫的伤害,更何况,自我从江南回来后的这十来年中,我和胤祯又何曾分别过这么长的时间,三年,想到整整三年我都见不到他,心就止不住的难受,还不曾分别。就已如此思念,这漫长的三年,我又该如何度过?

不是没想过陪他一起去,只是这些年我的身体不太好。去了也是给他添麻烦,最重要的是,弘春弘明几个孩子的婚事还没有确定下来,胤祯又要离京,府中总要有个主事儿的,所以,这一次,我们注定要分别。忽然很怀念十几年前的日子,那时,我们只有彼此,相依相随,不用顾忌这许多的因素,而今,我们的肩上都负担了责任,不能再像年轻时候那么无惧无畏!

放下心中的不舍,放下儿女情长,胤祯终于踏上了他辉煌的历程,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山贝子超授王爵,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

这一天,天还没亮,胤祯便起了床,虽然他极力放轻动作,可还是惊动了我,一夜缠绵,尽管身体很乏,可因为心里记挂着事,我还是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