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旗-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容积对旗山肉联厂的真正需求而言还是小了,以后需要扩建的更多更大。目前的这个规模只能算是中型,对于一家普通的乡镇企业而言也算足够了。

国内在这个时期能生产制冷压缩机的企业真是凤毛麟角,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两大直辖市各有一家,长江市是第三家。

由此也可以想象长江冰箱总厂现在的日子有多滋润和红火,1990年的固定资产总额就过了一亿元大关,其实从89年就开始在走下坡路,到了1993年更是濒临破产。

和绝大多数的国营大企业一样,大锅饭根本不是长江冰箱总厂陷入破产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主要是三点,一是市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瞎指挥,二是厂领导缺乏市场竞争和现代企业管理意识,三是盲目扩张和大兼并,特别是在上级政府部门瞎指挥下的大兼并、乱兼并。

很多年后一谈国营企业改革,精英们就大谈搞活企业机制和大锅饭。

其实在93年到96年的国企大破产的风波中,89年至93年期间的骤然大冷骤然大热的国家金融政策,以及政府部门的胡乱指挥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避谈各级地方政府的主导因素,只谈职工素质和体制问题是不对的,也是避重就轻。

在88年到98年这个阶段的国营企业搞的好,地方政府就会瞎指挥,国营企业搞的差,地方政府就会瞎卖,将几千万的固定资产以不足几十万的价格卖掉的例子比比皆是。

地方政府的最大特点就是相互攀比和浮躁,以前是乱放卫星,后来是乱搞企业,再后来是乱搞开发区,然后是乱搞产业,随后是乱搞上市,最后是乱搞城建,教育、住房、医疗没有一项能扎实的搞出成效。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十五章 货抵货

时间差不多到了中午,杨致远就将杨少宗和赵大军带到了冰箱总厂的招待所,在那里已经准备好了一桌菜,比起他们在小康饭店的那一顿标准不知道要好多少。

李保田来的晚一点,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两个人。

他一进门就笑呵呵的连声说对不起,说有点事来晚了,又将另外两个人介绍给杨少宗,一个是自备电厂的肖副厂长,另一个是从省煤炭工业局矿业勘探三队请来的一位已经退休的老队长,姓郭。

大家客套一番后就坐下来,杨致远这才和李保田道:“李副科长,刚才在技术组给小杨同志做了计算,光是咱们这边的冷机就要6万5,再加上机库、耗材、保温板、基建、运费和人工,没有十万块是拿不下来的。”

李保田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道:“我已经和蒋厂长做了汇报,厂长说了,如果有超标的部分就当是给旗山公社做援助项目,不要计较那么多,争取在8万以内将他们的冷库建起来。”

杨致远听到这话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江东省是一个矿业资源的贫瘠大省,只有宁州地区有国家级的特大型煤矿,但那里的煤矿都是省里在控制,市里也争取不到多少余额。

其他各市别说是大煤矿,就连小煤矿都很少见,为了解决7。5WM机组的自备电厂煤源问题,厂领导早已经是跑断了腿,每个月仍然有三千多吨的缺口。

这个节骨眼上,旗山公社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好事。

长江市冰箱总厂现在正是最红火的光景里,一年的利润上千万,在这个事情上就算亏损几万块也不算什么大事。

杨少宗当然是很高兴的当即就和李保田笑道:“那真是多谢李科长和贵厂了,咱们旗山公社全社上下都要感激您啊!”

李保田很得意的呵呵笑道:“小兄弟啊,老哥真是说破了嘴才给你们公社争取到这些待遇,你回了公社可得好好和你们书记汇报,让咱们的合作顺畅痛快点。这不,我特别将郭队长都请了过来,我们蒋厂长说了,如果你们公社经济上困难,无力对本地的煤矿进行投资,咱们厂可以贷给你六十万的资金新建矿道,这个事情会由郭队长帮忙,他在这方面既熟悉业务,在省里也有一定的人面。”

杨少宗更高兴了,这真是抱着煤矿到处空手套白狼啊。

他连忙再和李保田、郭队长道谢,将两瓶酒打开,还没有开席就要先喝三杯以示感激。

李保田恰到好处的将酒按住和杨少宗道:“小杨,可咱们还是有点条件的,咱们能不能签订一个合同,你们保证每个月最少供应三百吨煤,并且尽量多供,以货还款,利息肯定是非常好说,绝对比你们去银行借款要优惠。”

杨少宗一口答应下来,道:“这肯定没有问题!”

就算有问题也得先答应下来,至于以后到了书记那里该怎么说才能让书记同意,那就以后再说。

这个时期想要做大事,有时候真得连蒙带忽悠,不管能否做主都要先答应,反正签合同还是以后的事情。

李保田心里也明白,可他更明白杨少宗这个年轻人是有水平的,也特别会说话,如何让对方的书记同意就只看杨少宗的本事。

大事基本就算是定了,大家都很高兴的喝酒吃菜。

赵大军坐在他旁边就这么羡慕的看着,心里愈发觉得他这个哥们真是太了不起啦,在他们公社绝对是最牛的人物。

喝的脸红而燥了,赵大军也跃跃欲试的不停给别人敬酒。

酒喝的差不多了,杨少宗才和李保田说道:“李科长,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点事得要麻烦你呢,咱们公社不是要开一个肉联厂嘛,我们想提前搞一些食品化工原料带回厂里搞加工,也就是做一些实验,测试一下工艺。”

“哦!”

李保田很清楚的点着头,他们是卖冷库的,当然清楚这些事情。

他又道:“行,临时报计划来不及,你先写个清单给我,如果数量不太大的话,我明天去长江肉联厂看一看,也许他们那里就有呢!”

杨少宗这就将自己准备好的清单拿给李保田,道:“有几个是乳化剂,肉联厂那边可能也没有,长江化工总厂和7374厂肯定是有的,关键是我们一个小公社未必批的到计划。”

李保田还是有点懂的,他大致看了看才道:“行,如果你要的不太急,我下次给你带到旗山去。至于计划嘛,这样,你们要是从县物资局报不到计划可以请你那个老乡潘玉林帮忙,实在不行,我们科里帮你们报,就用货抵货的方式销帐,你看怎么样?”

杨少宗微微点头,道:“那是最好了!”

货抵货在这个时期还是非常流行的,国家物资供应紧张,越小的单位越不容易报计划,有些原材料在商品市场上也没有供应,小单位就得找大单位去报,大单位一报就灵,一报就批,然后两家单位内部再通过货抵货的方式结算。

货抵货这种方式慢慢发展到95年就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危机,各个厂子之间相互抵货欠债,债务危机就像是滚雪球式的越来越大。

除了货抵货和代报计划,大单位还会卖计划,这就更简单了,大单位多报计划,不用的部分高价卖给其他小单位。

80年代的私营企业、集资企业基本都是靠着这种方式从计划经济体系中拿到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要不然就直接挂靠在大单位下面,有些像长江市冰箱总厂这样的大单位下面经常挂靠着上百家小企业。

杨少宗起初就曾考虑将旗山肉联厂挂靠在长江肉联厂名下,每年按照规矩给长江肉联厂交管理费和各种报批费。

现在倒是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就靠着旗山那个小煤矿居然解决了这么多的麻烦事。

所以说这年头只要胆子够大,机会其实是无穷无尽的,像步鑫生那样只靠一个“以量嘉奖”的想法就红遍全国的人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

这个时代的很多典型创新人物和后来者比起来都要稚嫩很多,可他们毕竟是一代风流的先行者。

在长江市冰箱总厂一直待到了下午4点多,杨少宗基本将建设冷库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都抄录清楚,这才带着赵大军离开。

这个时期的很多合作都不是靠嘴说的,也不靠传真,就是相互写证明和公文,长江市冰箱总厂给了杨少宗向公社开具一份证明,证明他已经将冷库的事情办妥了,另外也谈了合作建矿的事。

李保田私底下单独给杨少宗五张冰箱票,方便杨少宗回县里打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在煤炭招待所,早就回来的汤恩国正一脸晦气的坐在床上抽闷烟。

他一见到杨少宗就匆忙的将烟头掐灭,和杨少宗问道:“小杨,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我这里可是一点进展都没有,有几个大厂真的太邪乎了,连大门都不让我进。青山化工总厂倒是让我进去了,可我在招待室等了两个小时都没有人招待我。”

杨少宗呵呵笑着,道:“一样,一样,其实我估计也就这么回事,只是抱着点希望罢了。按照我的估计,咱们还是得找一个大单位挂靠!”

汤恩国登时松了口气,他现在就怕自己屁事没有办成,杨少宗又把一切都搞定了。

他当即叹道:“这些国营大厂就是这样傲慢,可也没有办法,你这些东西的计划可都不好批,比一台电冰箱还难批。可要说到挂靠单位,那我就有办法,我姐夫就在淮海化肥厂当科长,那可是咱们淮海市头号的大厂子,只要挂靠在那里还有什么计划报不了!”

哦?

杨少宗心想,还有这么个事情啊。

他随口笑道:“这么厉害啊!”

淮海化肥厂是他在淮海集团最早兼并的项目,也是他最用心管理的一家,厂子管理团队成员中基本没有他不熟悉的人。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十六章 冰箱总厂的深谋远虑

杨少宗将事情都办妥了却还瞒着汤恩国,也让赵大军暂时不要透露在冰箱总厂的消息。在省城里又等了一天,买到火车票后的他们才一起返回旗山。

现在还不是铁路大提速的阶段,只要是通火车的地方基本每个乡镇就有一站,距离旗山人民公社最近的站点在公社东南边的旗河乡。

事先打过电话通知公社,他们刚下火车就看到赵敬山带着赵瑛在站台上守候着,赵瑛眼睛最尖了,一下子就从人群中发现了赵大军。

赵瑛高兴的挥着手,喊道:“大军,少宗,这里啊!”

旗山公社穷,社里的那辆吉普车还是七十年初分派下来的,几乎就不能开了。

赵敬山是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来接人,如今这种农用车也很拉风,杨少宗从省城里带回来的那些东西都扛上去,人就坐在车边沿上看着别人用腿走路,感觉很拉风。

突突突。

一路颠回公社管委会的时候已是晚上。

杨少宗顾不得吃饭就带着赵大军一起去找徐保山书记汇报工作,汤恩国耍滑的找个借口先溜了,说是明天再去找书记。

杨少宗清楚这里面有鬼,可他也没有多问。

人这一辈子只要你想上进,那就不知道会遇到多少这种破事,随时做好准备勇于应对就是唯一的办法。

徐保山下班一直都是很晚的,听说杨少宗一行要回来,今天走的更晚。

到了书记办公室,杨少宗一进门就看到徐保山板着一张脸在办公桌前看红头文件,他挺有精神的一敲着门,道:“书记,我们从省城里顺利完成工作回来了!”

徐保山抬起眼帘扫视了他一眼,问道:“汤恩国呢,人丢了?”

杨少宗道:“没有,他有事要先回家一趟。”

徐保山阴晴不定的也没有继续问,抬手示意杨少宗和赵大军坐在自己的面前,而他继续低头看文件。

他也没有问省城里发生的那些事,估计是都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和杨少宗说道:“地委彭书记很重视咱们公社正在推行的责任工分制,明天会亲自过来查看情况,关于责任工分制的具体设想和规划,我打算让你负责汇报。”

杨少宗嗯了一声道:“没有问题!”

徐保山这才将文件收起来和杨少宗问道:“那六千吨煤和冷库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吗?”

“办妥了!”

杨少宗立刻就将长江冰箱总厂开具的证明交给徐保山,道:“冰箱总厂不仅愿意提前将咱们的冷库建好,还愿意和咱们保持长期的合作,给我们提供六十万元的贷款,派几个专家帮我们对公社煤矿厂进行扩建,增加产能。当然也是有条件的,他们想买我们的煤。关于煤矿扩建的问题,我在离开省城的时候也和轻工业厅的潘玉林科员询问过,他说国家目前没有新的煤炭政策,既然地委当初划定旗山煤区归公社自行办理,我们完全可以大胆一点,他会帮咱们注意点风声,如果中央和省里有新的政策出台,他会和咱们提前打招呼。”

“哦?”

徐保山显得很惊讶,等他将冰箱总厂开具的证明公函看完便显得很高兴的和杨少宗说道:“好,你想的确实是很周到,既然潘玉林在省里都觉得没有大问题,那咱们就可以胆子放大点。冰箱总厂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国营单位,咱们能给他们做出一些支持,能和他们保持合作,那对国家,对咱们公社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杨少宗续道:“为了支持我们公社建设,冰箱总厂还在我们的冷库建设费用上给了扶持政策,原定八万四千的总货价,他们七万五千元包干了。条件是要咱们保证每个月至少供应三百吨煤,价格可以比计划价格稍微高一点。我在他们自备电厂参观的时候做了一个目测,按照他们那台7。5WM机组的功率和耗煤率,每个小时满负荷运转至少需要60吨煤,半功率运转也需要30吨煤。计算一下的话,每个月至少要两万吨煤,这还是最基础的数字,低于这个数字,汽轮机组的运行就很不稳定了。他们自己说是缺口在一个月两三千吨左右,我目测的结果却不是这样!”

“哦?”

徐保山又有点惊讶,慎重的思索了片刻,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杨少宗道:“我特别注意了他们的煤仓,感觉上他们的存煤储备并没有达到足够一个月运行的基础安全线。煤仓里的煤明显比较杂乱,有好的,有差的,不像是市里统一供应的。我估计市物资局给他们的计划量可能只有几千吨,其他都是靠自己购买,价格肯定不低,他们每个月的缺口很可能是一万吨,这个量还是保障线的缺口,如果是满负荷运行,每年至少是50万吨的动力煤。如果他们使用其他煤,煤的热率达不到一个指标,那就得需要更多的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