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 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滨菊道:“那我就更不能要了。”眼角又有泪光闪烁,“我当初也没准备他回去。”

万大显神色也有些黯然。

“我何曾想到。”十一娘不禁叹了口气,“东西就当是个念想吧!”

两人点了点头。

既然万大显来了,她也就不留滨菊吃饭了。但面子还是要给滨菊的。

十一娘赏了一桌子菜给他们俩口子带回去。

晚上徐令宜回来,十一娘把这件事说了。

“王家还算有心。”徐令宜点了点头,不再提这件事,说起十一月份的万寿节来,
“皇上五十岁整寿,听顺王的意思,是要大办。翰林院的韩大人为此还专门写了一个折子
上去。据行人司的说,皇上看了好几遍,最后虽然留中不发,宣几位阁老进殿议事的时候却
把那折子放在了桌面上。我看,我们早点准备寿礼,免得到时候好点的东西有钱都买不到
了。”

“皇上什么都不缺。”十一娘道,“只怕还要在寓意上下功夫。”

“我也是这么想的。”徐令宜道,“准备明天就招了回事处的人,赵先生一起说说,看
送什么东西好。”最后送了对紫檩木象牙雕彭祖图的插屏做为寿礼。虽然不出彩,却也不标
新立异,四平八稳,也符合永平侯的风格。

到了进宫贺寿的那天,皇后娘娘为了体恤太夫人,特意吩咐朝见过后带太夫人到偏殿旁的暖阁歇息。

“五夫人陪太夫人在这里歇息吧!”,十一娘和五夫人商量,“我到偏殿等开席。”到时
候请太夫人和五夫人一起去坐席就走了。

虽然是皇上的恩典,却也不能太嚣张。她不露面说不过去。

五夫人点头:“我会好好照顾娘的!”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声响。

“永平侯夫人,永平侯夫人!”有人喊着十一娘进了偏殿。

屋里的人循声望去,就看见穿着大红绣金礼服的大公主蝴蝶般地飞了进来:“谨哥儿在
哪里?”

三人忙起身给大公主行礼。

大公主一把就扶住了太夫人:“您快坐下吧!免得像郑太君似的,被人抬去了后殿。”

太夫人闻言大惊:“郑太君现在怎样了?”

“不知道!”大公主道,“应该没什么事吧!要不然,太医院的人应该回来禀明母后
的。”然后问十一娘,“谨哥儿去哪里了?我怎么到处都找不到他?他也不在交泰殿。“

十一娘笑道:“他出去游历去了。”

“我怎么不知道?“大公主吃惊地嚷道,“他什么时候走的?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
来?”

“去西北走一圈。”十一娘说的很含糊,“具体什么时候回来,要看行程。”

大公主嘟了嘴:“我说他怎么端午节、中秋节都没有进宫问安,我还准备过年的时候让
他和我一起蹴鞠呢!”

“大公要他蹴鞠,那是他的福气。“十一娘笑道,“我来写封信试试,看能不能联系上
他。如果能够,我再来回公主的话。”

大公主跺了跺脚,气呼呼地走了。

太夫人忙道:“你们快去打听打听郑太君怎样了?”

十一娘应声而去。

外命妇歇息的偏殿嗡嗡声一片,都在小声议论郑太君的事。

十一娘悄悄找了黄贤英,还没有开口,有宫女匆匆走了过来:“没事,郑太君只是一时
气短胸闷,现在没事了。”黄贤英长透了口气。要是今天出了什么事,总归是不太吉利。

十一娘得了信,回去禀了太夫人。

太夫人握了五夫人的手:“以后这种宴请还是越少越好。”

“那我去跟皇后娘娘说说?”五夫人笑道,”这样,您也可以好好在家里歇着
了。”

太夫人默许了。偏殿传来一阵嘻笑声,有人高声问:“怎么不见永平侯夫人?她躲到
哪里去了?”

十一娘愕然,和五夫人交换了个眼神,急急赶了过去。说话的是唐四太太。

十一娘上前拍了她的肩膀:“这么大声,吓我一大跳!”

唐四太太呵呵地笑。

一旁有人道:“恭喜永平侯夫人了,万岁爷开了金口,封了你们家六小子孝陵卫都指挥
使,正四品。世袭罔替。”

十一娘心中一跳。孝陵卫,就是专门解决皇亲国戚的儿子、公主的驸马就业问题的一个
机构。说的是为祖宗守陵,实际上在那里守陵的都是那些户军、把总,他们这些世袭罔替的
武官,不过是皇上去祭祀的时候穿上官服陪着走一趟—一宫里里有奉先殿,又有斋宫,天、
地坛,皇上十年也去不了一趟陵宫,他们这些人就天天呆在家里拿干晌。比西山大营还要闲
散。西山大营至少要到营地里住着,至少还要拉出去练练身板,孝陵卫的人可是连卯都不用
点,什么也不用干。

“你们是听谁说的?”她心里惊涛骇浪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这话是怎
么说出来的,“我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刚从内书房里传出来的。”唐四奶奶笑道,“贺公公已写让人去写圣旨传吏部了。
这两天吏部的文书就应该到了。”她说着,哈哈笑了两声,“到时候你可要摆几桌酒宴好
好地请我们吃几顿才行。”

“如果是真的,随姐姐说吃几顿都可以。”十一娘道,“只是不知道这话是怎样传出来
的?”

“是真的!”说话的是甘太夫人的嫂嫂,她笑道,“皇上在内书房召见几个公卿,大公
主让人拦了永平侯要人。皇上知道永平侯把你们家六少爷送去了嘉峪关,就下旨封了你们家
六少爷都指挥使……”她的话还没有说话,大公主闯了进来。

“永平侯夫人,永平侯夫人,您快让把谨哥儿找回来。”她得意洋洋地道,“父皇封
了他孝陵卫都指挥使,让他快回来接圣旨。”

十一娘现在脑子乱乱的。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对谨哥儿去嘉峪关是怎么看的?徐令
宜又是什么想法?有什么打算?

她只能曲膝行礼给大公主道谢。
 
 大公主没等她跪下就携了她的手:“你记得让他快点回来就是了。初四的时候我约了皇弟们在东苑蹴鞠。他一定要来啊!要不然,我肯定会输的。”

十一娘恭敬地应“是”,心里却发苦。

大公主高高兴兴地走了。黄贤英奉皇后娘娘之命请她去说话。 

“……皇上是万民之父,文治武功,四海震遐。怎么会因为大公主的一句话就随意封赏?”皇后娘娘的话很含蓄,“永平侯是怎样的人,皇上心里很清楚。这次不过是趁着万寿节顺水推舟罢了。你回去跟永平侯说,让他高高兴兴地接旨就是了。宫里还有我呢!”

十一娘望着皇后娘娘娴静温和的面孔,心里不由嘀咕:也不知道您行不行……却一点也不敢怠慢地跪下去谢恩。

皇后娘娘满意笑了。

携了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大殿。看这时辰,也应该要开宴了!”

先贴个草稿,更新大家明天早上再看吧! 
O(∩_∩)O~ 



第七百零七章 方向(下)

“侯爷,”十一娘有些担心地望着徐令宜,“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就这样封了谨哥儿一个世袭罔替的官职不说,还是专门封给皇亲国戚的孝陵卫……” 

“我们难道不是皇亲国戚?”徐令宜显然心情很好,先和十一娘开了一句玩笑话,然后低声道,“没事,现在不像从前,皇上放眼四海,我已不在让他忌惮的人了。”说完,高笑了一声,“我看,皇上只怕是‘沛公舞剑,志在项羽’!” 

志在项羽,也就是说,别有打算!可不管是什么打算,用谨哥儿做诱铒,让人隐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侯爷看出什么来了?”十一娘沉吟道,“妾身可是什么也看不出来!” 

“你看不出是正常的。”徐令宜打趣着她,“要是你都能看出来;那皇上还怎么摆布那些朝臣。“ 

“哦?”十一娘扬了扬眉,索性和徐令宜耍花枪,“我听侯爷这口气,怎么像是夸自己啊————皇上连那些朝臣都摆布了,却偏偏让我们侯爷给看出来了!啧啧啧,我们侯爷可真是厉害!” 

徐令宜忍俊不禁,亲昵地搂了搂十一娘,这才道:“平时看你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今天不好使了?你动动脑筋,仔细想想!这件事怎么会这样蹊跷?” 

蹊跷? 

十一娘脑子灵光一闪,脸色已是一沉:“难道,皇上想要谨哥儿尚公主?” 

皇上的随意,皇后娘娘的镇定。。。。还在公主的年纪。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 

“猜对了一半。”徐令宜笑道,“公主一般都不好嫁,何况大公主都及笄了。” 

再不商议驸马的事,就迟了。可要说是想让大公主尚谨哥儿,只怕未必!“ 

涉及儿子的未来的幸福,十一娘顾不得和徐令宜说笑,忙催徐令宜:”侯爷说清楚点!“ 

”如果是想让谨哥儿尚公主,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个和我们家是通家之好的人来悄悄递个音才是,要不然,我们家谨哥儿要是已经订了亲,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事先一点音讯都没有,那皇上对大公主的婚事就别有打算了。“徐令宜徐徐道,”凭由大公主随意进出内外宫,因为能陪大公主玩,大公主一个嗔怪就对一直被他防范的永平侯幼子另眼相看不说,还赐了个孝陵卫世袭罔替的都指挥使。。。你说,这是多大的恩典啊。。。。“ 

”妾身明白了!“没等徐令宜的话说完,十一娘表情已经隐隐透着几分激动,”别人一看,大公主竟然这样得圣宠,这样是真的做了大公主的驸马,岂不是富贵无边!皇上这是在为大公主的婚事造势呢!何况这好处又是给了我们府上,正是一箭双雕的事!“ 

”不错,不错!“徐令宜佯装宽慰的模样儿,”总算聪明了一回!“ 

”侯爷!“十一娘失笑,”您就不能正经些!“然后敛了笑容,”那,谨哥儿怎么办?要让人带信让他回来吗?还送不送谨哥儿去边关的卫所?“ 

“谨哥儿要接旨,回是肯定要回来的。”徐令宜正色道,“至于还送不送谨哥儿去卫所,”他思忖着,“一旦开始给大公主说亲了,也就没谨哥儿什么事了。何况孝陵卫又不用点卯,又不用当差。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说到最后,语气已透着几分斩钉截铁的味道,“这件事,我来想办法,你就别担心了。” 

十一娘微微点头:“我是怕他得了这样的官职,整天无所事事,好好的一个孩子给玩荒废了!” 
  
“我知道!”徐令宜握了十一娘的手,“你放心,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我心里有数。” 

十一娘放下心来,和徐令宜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正绘声绘色地讲给二夫人,姜氏等人当时的情景:“。。。你们没有看见他们的眼神,个个恨不得这都指挥使是落在他们家里。” 

大家都笑了起来。 

英娘道:“祖母,那我们岂不是要开了流水席大肆庆贺一番?” 

“要庆贺,要庆贺!”太夫人连连点头,“我们谨哥儿,是个有福气的,我也不用为他担心了。”话说到最后,有了些许的唏嘘。 



“娘才是有福气的。”二夫人柔声安慰着太夫人,“三伯,五叔,勤哥儿,俭哥儿,谆哥儿都恩了荫,现在又多了个谨哥儿。如花似锦,还有好日子在后头等着您呢!” 

太夫人很受用,不住的点头。 

徐嗣谆看了在一旁凑热闹:“祖母,我这去写信告诉二哥,还有三井胡同那边,也差个人却报个信。这可是件大喜事!” 

“不用这么急!”徐令宜的声音在屋里响起,只顾着议论这件事的人这才发现他和十一娘,纷纷站了起来见礼,徐令宜点了点头,和十一娘坐在了太夫人身边的太师椅上。“还是等圣旨下来了再说。世袭罔替,还要经过内阁商议。虽然不会驳了皇上的话,但有些过场是要走的。” 

“沉稳点也好!”太夫人嘴里这样说,却嘱咐十一娘,“你快去给谨哥儿订做一件四品都指挥使的官服,接了圣旨,是要进宫谢恩的。” 

十一娘笑着应“是”。 

太夫人的话题又回到了谨哥儿被诰封的事来:“万圣节上皇上的口谕,我人闵是想瞒只怕也瞒不住。说起来,我们谨哥儿今年才十二岁!十二岁的都指挥使,整个大周,只怕是头一份。”老人家的神色间透着几分得意,显然很喜欢说这件事,“到时候我们要大摆宴不说,还要把燕京三大戏班都请来唱戏。。。”说到这里,“哦”了一声,对十一娘道,“你记得了,赏人的银锞子铸五千两,只要来的,全都有赏。从我的体已银子里拿出来。。。” 

“不用这么多!”十一娘吓一大跳,这就有点超出正常的范围了,“也不能用您的体已银子。我们来出就是了。” 

“你们是你们的,我是我的。”太夫人不悦,“这是我的打赏。。。” 

太夫人在那里说着话,五夫人神色有些恍惚。 

十二岁的都指挥使虽然少,可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像她女婿,周岁的时候就袭了职,一样是正四品,谁又敢说没人和她女婿一样呢? 

她没有察觉到,她的表情中已带了几分羡慕。 


********************* 


徐家人压抑着心中的喜悦等着圣旨,十一娘还要倾着耳朵听外面的消息。 

没几日,中山侯家,镇南侯家都开始托了人委婉向皇后娘娘问起大公主的婚事来。就连一向镇定自若,低调内敛的定国公府都坐不住了,国公夫人亲自拜访十一娘,隐晦的求十一娘做中间人。 

事关重大,她和徐令宜商量:“我要不要进宫?” 

“去,怎么不去?”徐令宜笑道,“你不去,岂不把郑家得罪了?何况这种事我们又不能做主,行与不行,还不是皇上和皇后娘娘一句话,我也就只能带句话而已。” 

十一娘笑着递了牌子进宫。 

皇后娘娘正歪在暖阁的罗汉床上和黄贤英说着话,见她来了,让宫女搬了锦杌放在床边,道:“你来的正好!十天以后传旨,谨哥儿赶不赶得回来?” 

十一娘算了算日子,“应该能赶回来!” 

“那就再过十五天传旨吧!”皇后娘娘笑道:“时间长些,谨哥儿也可以从容些。”又道,“他要是回来,你就让他进宫一趟,快过年了,我这里另有赏赐给他。” 

十一娘忙代谨哥儿道了谢。 

皇后娘娘就笑道:“来得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