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亦嘉是项太太的长子,跟着项大人在外头拜会徐令宜。

太夫人就关心问道:“订了人家没有?”

“翰林院韩大人和我们家老爷是同窗,原定了他们家的二小姐,可惜去年出疹子没了。”项太太神色一暗

,“想等过两年再帮亦嘉说亲。”

“可怜的!”太夫人听了不免叹息。

年纪大了的人听到生老病死不免会悲春悯秋。

二夫人忙端了茶盅:“嫂嫂尝尝。明前的西湖龙井。”

项太太会意,笑着岔开了话题:“原想早些来拜会太夫人的。一来是老爷的今年挪了地方,昨才有了淮信。怕来了您问起来替我们担心。二来我随老爷回来,原是为了处置燕京的一些产业。没想到几幢老房子一

放出风声要卖,牙行的人就把家里围了个水泄不通。忙得油头垢面的,实在不好意思来见太夫人。”

太夫人听了果然转移了注意力。

“怎么?舅老爷挪了地方?到哪里任职去了?”

项太太含蓄地道:“调任武昌府知府。”

第283章搬家(下)

“好啊!”太夫人高兴道,“湖广是鱼来之乡,武昌府九省通衢,这可是个好地方啊!”

项太太谦虚地道:“全是皇上的恩典。”

太夫人笑了笑。

项太太说起卖房子的事来:“都是租产,七七八八算下来,也有十来处。四、五十年的老房子了。地方虽

然好,可房子年久失修,就是放到了年底,也不过多买百把两银子罢了。”她说着笑望了二夫人一眼,“

这次我来,也想顺带着和姑奶奶莆量商量。看留哪几处?卖哪几处?”

听那口气,十分看重二夫人的意见。可二夫人毕竟是出了嫁的姑奶奶,又是项家的家务事,当着太夫人讨

论有些不太妥当。

十一娘抬脸朝二夫人望去。

就看见二夫人眼底飞逝过一道锐利,然后淡淡露出了一个笑意,道:“我也不懂这些。要是嫂嫂怕价格卖

得不好,侯爷拔给我的管事倒是个精明人。要不我明天让他去家里一趟?嫂嫂有什么觉得拿不定主意的就

问问他吧!”说完,吩咐身边的丫鬟结香,“看看舅老爷和侯爷的话说完了没有。太夫人有几年没看见亦

嘉,也应该来给太夫人问个安才是!”一副不愿多谈的样子。

结香应声而去。

太夫人也感觉到了二夫人的不悦,笑着附和着二夫人的话:“年纪大了,就喜欢身边热闹。我也很想见见

亦嘉。记得上次见到的时候才这么高……”太夫人抬手比划了一下,“现在应该是个大小伙子了吧?”

项太太笑道:“长得比我都高了!”

正说着,有小丫鬟禀道:“太夫人,二少爷、四少爷、五少爷和大小姐来了!”

“让他们进来!”太夫人听了满脸是笑.对项太太道,“我的几个孙子、孙女,你们也见见!”说着,望

了项家的三位小姐一眼,“昨天他们刚搬家,今天跟先生请了一天假,在家里休息。”

话音未落,徐嗣谕几人鱼贯着走了进来。

项太太望着徐嗣谕:“这是谕哥吧?虽然几年不见,可还是小时候的样子。”然后望着谆哥儿笑道,“那

个还抱在怀里呢!”

“可不是!”太夫人笑道。十一娘就向孩子们引见项太太。

项太太给孩子们的见面礼是玉佩。

孩子们行礼道谢,项太太让三位项小姐过来和徐嗣谕等行礼,项家长公子来给太夫人问安了。

一时间笑语殷殷,大人们免不得叙了一阵契阔,孩子们却各有各的样子。

项家大小姐和二小姐目不斜视,模祥儿端庄。项家三小姐的眼睛却不时地从坐在她对面的徐嗣谕身上飘过。徐嗣谕眼观鼻、鼻观心地坐在那里,姿态如松。旁边的贞姐儿和谆哥则认真地听着大人们说话。而坐在

他们难面的项家大公子却一直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贞姐儿。只有小小的徐嗣诫,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吃糖

,很是开心。

吃了午饭,项太太带着孩子们去了二夫人那里,十一娘服侍太夫人歇下,正要回自己院子,琥珀过来:“

济宁师太给您送了几个平安符来。见您不在家,就在院子里转了转。说水榭旁边不应该种杏树,应该种槐

树;您养的几尾金鱼不应该放在临窗大炕的窗台上,应该放在厅堂的东南角……我听说五夫人请她做一场

法事一百两银子。没敢搭腔,推说要等您回来才敢挪东西。”

十一娘沉吟:“入乡随俗。不搭理是不可能的。可也不能让她轻易的得手。这些日子你们注意点,别让我

们碰头。可也不能得罪了她。”

琥珀应喏。

十一娘索性带着孩子们在谆哥屋里歇下,等太夫人醒后又陪着太夫人打叶子牌,把太夫人逗得哈哈直笑。

到了黄昏时分,壮妈妈去韶华院请二夫人和项家诸位过来用晚膳。太夫人道机请项太太带着孩子明天到垂

玲水榭吃饭:“……老四那边整院子,暂时搬到垂纶水榭那边去住些日子。我寻思着那边有几年没人住了

,想帮他们热闹热闹。除了家里的人,还有罗家的舅奶奶们。都不是外人。到时候你们也来。”

项太太听露出思考的表情,一旁的二夫人看了道:“武昌离这里千里迢迢,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

嫂嫂明天就带着亦嘉他们过来热闹热闹吧!”

听自家的姑子开了口,项太太不再犹豫,笑道:“承太夫人的特,明天我就带着孩子来吵您和四夫人了!”说着,朝十一娘笑着点了点头,态度很是友善。

“欢迎都来不及,哪里谈得上‘吵’字!”十一娘客气了几句。

除了徐嗣谕,孩子们都露出几份喜悦来。

待送走了客人回到屋里没多久,徐令宜也回来了。

十一娘服侍他更衣,他说起项大人来:“……项伯父在世的时候正直刚毅,洁身自爱。

权贵清流皆不放在眼里,也得罪了不少的人。

项大人没有得到他老人家的余荫反添了不少的麻烦。

不过短短十年,他能从从七品的县丞做到了正四品的知府.实属不易。'

关于项父的事,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十一娘脑海里不由勾勒出一副捐介清高的老夫子形象来。

把太夫人请项太太带孩子们来家里做客的事告诉了徐令宜。

“他们难得来一次,你好好招待就是。'

徐令宜道,“二嫂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这些年也不容易。

我们总得让项家的人放心才是。'

从徐令宜的只言片语中,十一娘知道他和去逝的二哥徐令安的感情很好,二夫人又在徐家最困难的时候

帮太夫人主持大局。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徐令宜希望二夫人能过得好一些,这种心情她能够理解。

“侯爷放心,我省得。'

十一娘点头,想到项太太不合适宜的话和二夫人眼中的锐利,把项家要卖房子的事告诉了徐令宜:“…

…您看要不要暗中打听打听。

要是项家真有什么为难之事,侯爷还是看着搭把手吧!”

“这件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徐令宜沉吟道“项家世代官宦,项大人这些年来仕途顺利,按道理经济上不应该有什么为难才是啊?'

然后抬头道,“这件事我会看着办的!”

夫妻闲话几句歇下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娘穿茶白色小袄,茜红色绣百合忍冬花缠枚综裙,简单地绾了个纂儿,戴了对南珠珠

花,到垂花门迎了罗大奶奶、罗四奶奶、十二娘和庥哥到水榭。

徐嗣谕和谆哥却去了学堂。

贞姐儿领了徐嗣诫在水榭里等。

大家见面.自有欢声笑语。

十一娘带着两位嫂嫂在自己住的地方转了一圈。

水榭后的三间正房,西边做了内室,东边做了库房。

徐令宜的书房设在了屋后的退步。

开了水榭的支窗,碧漪河的山色湖色即可映入眼帘。

“是个好避暑的好地方!”

罗奶奶不住地点头。

五夫人过来。

“我那边事多,还忌着荤腥。'

她笑着和罗家诸位打了招呼,把十一娘拉到一旁低声道,“你们这边就恕我失礼了。'

十一娘知道这几天济宁师傅在她那里做法事,连连点头表示理解:“你那边是大事。

只是少了你们夫妻,少了很多热闹。'

“等过了这段日子再来吵四嫂。'

五夫人客气几句,留了两小坛宫中贡酒金盘露,和罗家女眷闲话几句,由丫鬟婆子簇拥着回了院子。

二夫人搀了太夫人过来。

看见五夫人留下来的酒,太夫人微微点头,拉了罗家大奶奶和四奶奶说话,十二娘和贞姐儿带着庥哥和

诫哥在水榭旁的亭子里玩。

项太太带着女儿来了。

“趁着这几天在燕京,老爷带着亦嘉到一些旧识那里走动走动,随便指点指点他的功课。'

她解释着儿子的缺席。

“这些做老子的,巴不得儿子一步登天就好!”

太夫人笑道,“我们家的谕哥和谆哥今日也要上学呢!”

又问起项亦嘉来,“莫非是明年准备下场。'

项亦嘉去年秋天中了秀才。

项太太谦虚地道:“我们家老爷让他试一试。'

眉宇间却忍不住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那是要走动走动。'

太夫人听了笑道,“有项大人的旧友指点,孩子也不至于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

“正是太夫人说的这个理。'

项太太和太夫人说着闲话,二夫人和罗大奶奶、罗四奶奶在一旁坐陪,那边几位小姐已经打成了一片,

略带矜持地寒喧着。

十一娘不由微微点头,暗中注意着茶水点心。

到了中午,徐嗣谕和谆哥放学回来,在水榭中堂开了两桌。

热热闹闹吃了饭,宋妈妈服侍徐嗣谕、谆哥、诫哥到丽景轩歇下,结香服侍贞姐儿、十二姐和项家三位

小姐到韶华院歇下,大人们则移到水榭后的正厅斗牌。

罗四奶奶不愿意上桌,把位置让给二夫人:“你们姑嫂难得见面,不像我们,有事没事就来了。'

然后坐到了太夫人身边,“我来帮太夫人看牌。'

太夫人见她说话动听,很喜欢。

拉了她的手:“好,好,好。

你帮我看牌。

看我们一方赢三方。'

大家听了一阵笑,施施然上了桌。

期间有丫鬟端了什锦水果拼碟进来。

罗四奶奶起身接了丫鬟的碟子放在太夫人身边,让丫鬟带她去净房,却朝着十一娘使了一个眼色。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一章 家务

贞姐儿满脸羞愧地站了起来:“母亲,您忙着,我先走了。”

十一娘没有留她,笑着送她出门:“这些天都忙什么?”

“二伯母考课呢!”

“去春宴的事跟二伯母说了吗?到时候课要停一停的。”

贞姐儿眼底闪过一丝犹豫:“我等会跟二伯母说!”竟然有些畏惧的意思。

十一娘想到二夫人清冷的样子,嘱咐她:“早点跟她说。免得从别人嘴里知道了,心里会不舒服的。”

贞姐儿连连点头,和她作别。

十一娘就和琥珀去放着陪嫁的库房。

竺香和雁容带正带着几个小丫鬟在收拾,见她们来了纷纷上都行礼,库里有多少东西,谁负责哪几件,都一一登记在册。

十一娘见安排的井井有条,微微点头。

问起几位姨娘来。

“秦姨娘说,她初六早上卯正就搬。琥珀道,“文姨娘说她没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清闲什么时候搬。

还问您这边要不要帮忙。乔姨娘什么要求也没有提,只问您让她什么时候搬?说一切都听您的!”

十一娘有些意外。

乔莲房这段时间太配合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不免给人诡异之感。希望是自己多心吧!十一娘和琥珀转身回了屋。

路上嘱咐她:“你亲自去秦姨娘那里走一趟。她卯正就搬,那时候天才刚刚亮。她安了菩萨在家里,有讲究。你带着芳溪先过去问清楚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琥珀应声而去。

太夫人那边的杜妈妈来请十一娘过去。

十一娘请杜妈妈在外间坐了,自己进去换了件衣裳,这才和杜妈妈往太夫人那里去。

一路上和她说些风花雪月的事,一句试探的话也没有。

杜妈妈忍不住笑道:“太夫人有事和夫人商量呢?

十一娘不知道杜妈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选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回答:“娘是长辈,说什么商量不商量的话。有事吩咐就是了。

这也是真心话。

自己接手这一大家子的事,有什么问题,自然要找自己来解决。

当家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有权利,也有义务。

杜妈妈在心里暗暗点头,没再说什么,陪着她去了太夫人处。

五夫人也在,正和太夫人说着什么,见十一娘进来,打住了话题,上前和十一娘见了礼。

太夫人对五夫人道:“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那济宁师太和杨家走得很近。有些事,该避的还是要避一避!”

五夫人听了大喜过望,曲膝给太夫人道谢,和十一娘寒喧两句,起身告辞了。

太夫人指了自己对面让十一娘坐了,道:“丹阳说歆姐儿这些日子晚上睡得不好。到济宁那里求了副表来烧了就好多了。想让济宁进府来做几天事。我同意了。

看样子,歆姐儿受惊的事大家对太夫人还是有所隐瞒的。

太夫人找自己来,难道是为了这件事?

十一娘念头闪过,笑道:“不知道事做几天?

我看点春堂那边宽敞,离五弟妹住的池方近,又有厢房可以安置做事的师傅们。您看,到时候让济宁师太歇那里可好?

太夫人连连点头:“你考虑的很周到。到时候就这样安排吧!”

说帮间,有小丫鬟奉茶。

太夫人让她尝尝:“今年上贡的新茶。

十一娘端起来缀了一口。

  

色泽翠绿,香气袭人。

是上好的明前西湖龙井。

“好茶!”她笑道,“香味浓郁,清新自然。

太夫人听了眯眯笑起来,吩咐杜妈妈:“待会四夫人回去的时候,把这茶叶都让小丫鬟带回去。

“这怎么好!”

十一娘听了忙道,“你赏我尝个鲜就是了。

“我年纪大了,不比你们年轻人。

太夫人示意杜妈妈去拿茶叶,“我还是明后茶的好!”

明前茶味浓,明后茶味清。明前茶的确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太夫人的话十分有道理。

但十一娘还是道:“您还是留些待客吧?还有二嫂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