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慕秋白对苏定方说道,“中央领导看的是行动,其他的风言风语都是小事。我言尽于此,苏省长你自己斟酌着吧。”
“多谢慕书记点拨,定方受益匪浅。”苏定方非常感激地表示了一下。
他也觉得他自己似乎是有点儿忘形了,这个年纪的省长,环顾全国也没有几个,苏定方难免会自矜一些,可是叶子平主政明珠的事情,确实刺激到了他,脑袋冲动之下,才做出了很不明智的事情,如今看来自己还是缺乏政治智慧,修为不够啊。
对于慕秋白的一番点拨,苏定方是真心实意地表示感谢的。
慕秋白通过他自己的一番运作,不但化解了很有可能会在今晚出现的第三波儿攻击,同时也给了苏定方一些启示,作为一定级别的领导,心胸开阔是必须的,心有多大,未来就能走多远。
做官,就不能有太多的个人感情,更不能被感情左右了判断,若是只纠结于过去的一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那么永远也不可能走向更高的位置。
这个,就是所谓的政治格局和大局观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路遇招聘
“人生,就是由小白兔进化成大灰狼,再到老狐狸的过程。”
“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却很重要。”
搞定了古曲县的事情,钟离妤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叶开也觉得最近妤总实在有些太辛苦了,就建议她跟着自己回明珠市休息几天。
折腾了一晚上,今早神采奕奕的妤总,就拉着叶开一块儿去逛街。
叶开对于逛街这种事情是深恶痛绝的,认为这是浪费人生的最严重罪行之一,只是架不住妤总的痴缠,只得同意了,倒是黎五对此表示出一定的兴趣,所以三个人就一块儿去逛街。
明珠市还是有几条拿得出手的商业街的,三个人一路走来,倒也是有说有笑。
只不过叶开见缝插针地给她们灌输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让两个女孩子表示有些不能理解。
“二少你说的话虽然细听起来有些道理,可是太粗俗了一些,跟你的身份地位严重不符。”黎五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抗议,“你好歹是红三代,根正苗红,将来是要做大事的,至少说话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斟酌一番,把话说得更有哲理一些。”
叶开哈哈一笑,率先走了过去。
“妤总,你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吗?”黎五见叶开跑了,便转头向钟离妤询问道。
“你应该叫我姐姐才对。”钟离妤笑着说道。
“跟着二少喊习惯了……”黎五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
前些日子,叶开有感于钟离妤的身边儿没有用得趁手的护卫,所以就有意让钟离妤认黎五当妹妹,因此现在两个女孩子之间的关系又是不同,叶开也有打算,让黎五一直跟着钟离妤在这边儿了。
华东神韵这边儿,虽然现在还是百业待兴,可是终究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作为能够制造航母的一个大型基地,这边儿的防务将会由黎大等人负责管理的安保公司来负责,黎五的身份也会非常重要。
只是叶开并没有打算让黎五过度参与到安保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当中,与公司的业务相比,他更重视钟离妤的自身安全。
女孩子逛街这种事情,倒不一定非要买东西,只是她们天生的好奇心太重,见到了什么新鲜东西,都要上前去摸摸看看问问。
不过在逛了两条街之后,两人的手里面还是提了好几个袋子。
正要回去的时候,就见那边儿有个招聘的摊子,仔细一看,居然是华东神韵的人在搞招聘。
“妤总,你们什么时候搞的这个活动?”叶开看了,有些诧异地问道。
“公司现在都是技术人才,但是销售管理人才太少了,所以前几天我吩咐人过来搞一场招聘,没想到今天居然碰到了。”钟离妤也觉得这事儿有点儿太巧了。
叶开摸了摸下巴,心说倒是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
华东神韵的成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大航母战略,之前虽然也设计了民用船只的生产,但也只是权宜之计,不过不管怎么说,民用船只确实需要生产的,那么相关的市场开拓也必须抓起来。
这么说起来,销售和管理人才也是必须的,幸亏钟离妤还算是比较称职,早早地就开始着手安排这方面的工作,否则的话,到时候厂子建起来了,结果却没有业务,那真是很囧的一件事情。
“既然碰到了,那就过去围观一下呗。”黎五没有见过这种招聘活动,就兴致勃勃地表示道。
“看看就看看呗。”叶开也没有反对,反正在外面逛了大半天了,歇一会儿也好。
负责招聘的人打了一个棚子,开放性的那种,一共有六个人在负责,前来应聘的人也不少,填了很多表格,一个负责初审的,将学历不合格的直接就给刷掉了,第二个人则是问一些简单问题,后两个人负责深入一些的问题,最后两个人决定是否将该人进入初选入围的名单。
华东神韵开出来的薪酬条件比较高,所以尽管条件比较苛刻,前来报名的人仍然很多,只不过大部分人在一开始就因为学历不达标而被刷掉了,现在嫩巩固保留下来表格的也就是几十个人而已。
不过有些被刷下来的年轻人,倒是围在了一起,互相讨论这一次的招聘心得。
“你怎么也被刷下来了?”一个年轻人看了另一个的简历,就有些惊讶地叹道。
叶开凑过去瞥了一眼,就见这位的简历简直优秀得让众人自愧弗如,学生会干部,发表论文若干篇,年年获奖学金……这么优秀的学生,却屡遭失败,大家都感到很纳闷,“现在单位选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那位被刷下来的优秀毕业生垂头丧气地说道,“人家跟我说了,你这么优秀的学生,我们怕留不住!而且,你如果没几天出国了,我们就浪费了一个招聘名额。”
“嘿,看来人太优秀了也不好找工作啊!”众人纷纷感慨道。
还有两位是同学,一块儿过来应聘,结果也被刷下来了。
“都是负责招聘的那位美女,有眼不识泰山,看不到我的长处!”同学甲愤愤不平地说道。
“人家那是见多识广,怎么会看不到你的长处?只不过,人家觉得你的长处还不够长……”同学乙看了看同学甲的下部,冷笑着说道。
同学甲一愣,随后中指朝下,反唇相讥道,“你不也是一样的结果?”
同学乙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怎么和你一样?你没听到人家最后怎么对我说的吗?”
“怎么说的?”同学甲问道。
同学乙清了清嗓子道,“人家说,小庙容不下大菩萨!”
叶开听了,顿时哈哈大笑,心说这帮人耍嘴皮子倒是挺有意思的。
不过此时又有一个人走了出来,却是一位年纪在二十二岁左右的女孩子,长得挺清秀的,个子高挑,身材也不错,一脸愤愤地说道,“什么嘛,连LSE都不知道,搞什么招聘嘛。”
LSE?叶开听了,顿时产生了兴趣。
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创立于1895年,1900年成为伦敦大学联盟的一员。
伦敦政经学院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称“G5”精英大学,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成员,是一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也是法律、经济学、国际关系、政治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全球先驱。
LSE的校友及教师中包括16名诺贝尔奖得奖者,发展了最权威的经济理论,许多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思想、政治体系均源于该校。
就叶开所知,后来LSE突然在国内爆红,为数不多的毕业生都是大企业用高新抢着要的,没想到今天自己就遇到了一位,而且还是女孩子,结果还被拒了,真是令人唏嘘啊。
于是叶开就向钟离妤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留住这个女孩子,问问情况。
钟离妤微微一笑,就向那个女孩子走了过去。
她的形象太好,很轻易地就跟那个LSE毕业的女孩子谈起来了。
叶开耸了耸肩,正打算走到一边儿的时候,有一个应聘被拒的年轻人嘟嘟囔囔地走了出来,“什么嘛,还要求什么工作经验。当初诸葛亮搞隆中对的时候,也没有工作经验嘛。”
叶开听了莞尔一笑,心说看起来这一场招聘有点儿不成功哦。
不过他也知道,国内搞招聘只是出于起步状态,并没有非常充足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海外的一些经验,因为国内外环境的诧异,也未必就能够那么适用,所以,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的积淀,慢慢才能够丰富起来。
钟离妤很快就跟那个年轻女孩子谈好了,两个人一块儿走了过来。
“妤总?”负责招聘的一个女子见了钟离妤,不由得惊讶地站了起来。
她完全没有想到,钟离妤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对她们的工作有些不满意了,还是突然发生了其他的事情?
“没事儿,我刚好路过而已,把已经通过初审的资料让我看一下。”钟离妤摆手说道。
“好的,妤总。”负责人松了一口气,赶紧把资料整理了一份出来,交给了钟离妤。
钟离妤将资料转手就给了叶开,然后三个人一块儿离开了。
叶开翻了翻手头的资料,倒是也没有说什么话,毕竟这样的招聘有一定的规则,而他看到的资料也都是中规中矩的,首先是专业对口,然后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然后是考虑年龄问题、性格因素以及是否能够适应长期外出等等条件。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中规中矩的招聘会。
或者因为太过正式的缘故,会跟一些优秀人才失之交臂,但是也只有这样的招聘,才会保证所得到的员工具有基本的素质,至少不会是太差劲儿的。
看起来,对待招聘活动,也需要两手准备,既要招聘一般性人才,也有给出一定的空间,留给那些特殊性人才做试用才行,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拥有多层次的人才结构。
第一百八十四章 总有一些人需要站在潮头上
“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可以考虑一套针对特殊人才的考核办法,不必拘泥于形式。”叶开对钟离妤说道,“就比如这位LSE毕业的小妹妹,虽然也没有工作经验,但是LSE的名声在外面是很响亮的,所以应该给她相应的验证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今天这事儿确实有些乌龙了……”钟离妤表示道,“对于国外的很多名牌大学,国内并不是很了解,我会专门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大学名录,以便工作人员熟悉。”
“嗯,这样很好。”叶开点头表示了赞同。
可以想象,今后随着华东神韵的成长,肯定需要持续不断地招聘人才来补充新血,那么招聘部门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华东神韵的人才储备,甚至是今后的发展前景。
钟离妤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因此认为叶开的提醒很有必要,她也计划专门抽调几个人出来,组成专业的招聘部门,通过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工作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聘用方案来。
被叶开成为小妹妹的女孩儿,坐在一旁听着叶开跟钟离妤在谈话,瞪大了眼睛,显然想不出这两位究竟是什么来头,尤其是叶开,看样子应该比自己还小一些吧,居然喊她小妹妹,至于钟离妤的身份,在华东神韵里的地位应该很高,没听到刚才招聘部门的人喊她叫妤总吗?
既然是个“总”,那么钟离妤在华东神韵肯定是能够说了算的人。
自己这一次碰到了她,也算是遇到了贵人,至少还是有人知道这个LSE的存在的。
说起这事儿来,也真有一些糗,自己辛辛苦苦念了几年的英国顶级名校,回来之后跟人家说的时候,居然没有几个人知道,这真是很打击人。
早知道这个样子的话,当年去上牛津或者剑桥也是很好的选择妈,至少知道的人多一些,也省得浪费自己的口舌,去跟别人说自己的学校是多么的辉煌,LSE的毕业生在国外是多么的抢手了。
LSE女孩儿名叫秦思思,叶开随便问了她一个经济方面的问题,回答挺不错的,而且对于现实社会当中的一些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不是人云亦云的那种,目光比较尖锐一些。
叶开感到比较满意,就问秦思思,“有没有兴趣加入华东神韵的招聘部门?”
“待遇好吗?”秦思思问道。
“待遇超好。”叶开笑着回答道,“如果你加入的话,可以考虑在招聘部门中单另划分出一块儿业务来给你做。”
叶开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让秦思思制定一些比较另类的考问法则,来检验招聘进来的人才当中,是否有那种思维更加活跃,有一定的向上发展空间的人才。
因为秦思思在英国呆的比较久,所以思维上跟国内的情况有些不同,让她主持一个独立部门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作为查缺补漏或者吹毛求疵的人才,肯定能够胜任有余。
把秦思思给打发走之后,黎五就凑过来说道,“二少,你是不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什么LSE,我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不会是英国的野鸡大学吧?”
“什么野鸡大学,人家那是百年名校!”叶开哭笑不得地说道,“出过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校,世界经济理论中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该校,影响力相当大。相比之下,咱们上的这些学校才算是野鸡大学。”
通过这件事情,叶开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信息网络的不健全,以及信息传播的严重滞后,国内对于外界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雾里看花,无法真正把握到它们的精髓,很多东西,都需要亲自去接触过后,才会有真正的感悟。
想到国内的媒体大部分都是官方味道占据主流,其余的非官方媒体,也都是致力于八卦和娱乐圈儿花边儿新闻等方向,真正能够为高端人才提供参考价值的媒体,实在是少之又少。
叶开不由得就兴起了一个念头,有没有必要搞一个针对高端人士的参考资料呢?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一掠而过而已,毕竟要做成这件事情,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太多,现在的网络体系又尚未形成,想要做成这件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
“最近花钱如流水,不过,香港那边儿的情况不错,楼市一直在看涨。”钟离妤对叶开说道,“估计到了年底,楼市增值的部分,就足以抵偿建设华东神韵所投入的资金了。”
叶开在华东神韵的建设上,直接投入了两亿美元的资金,钟离妤这么说,就意味着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