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扶鬓长安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簪花扶鬓长安步-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饿了吧?”似乎听到了她心里的声音,崔蒲对她微微一笑,便将他的兔子灯笼塞进她手里,“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来。”

“喂,你——”

慕皎皎还想说什么,但不想崔蒲撒丫子溜得那么快。还不等她一句话说完呢,他就已经跑得没影了。

眼看越来越多的人往这边涌来,将魏记酒楼大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前头还不时传来阵阵惨叫声,慕皎皎的心也不由越揪越紧。

“娘子,郎君他没事的吧?”红豆见状,也忍不住眉头微皱,小小声的道。

慕皎皎淡笑:“他肯定没事。”

话音刚落,就看到崔蒲和小四儿一前一后的从人群里钻出来跑了过来。

“哈哈,快来看看我的战果!”他赶紧将手头的东西一一展示给她看,“拔丝甘薯,烤甘薯,甘薯百合粥,这些都是刚出炉的,我第一个抢到的呢!”

慕皎皎目瞪口呆。

“你是怎么办到的?”

这么多人,这么点东西,一般能抢到一种就不错了吧,他居然一口气抢到了三种!

“嗨。只要脸皮厚,眼睛快,下手狠,有什么办不到的?要不是不想让其他人没得吃,我还能抢好多回来!”崔蒲得意洋洋的道。

慕皎皎无语别开头去。

和自己治下的百姓们抢吃食,他这个县太爷做得真是别具一格。

崔蒲现在完全沉浸在抢到了这么多吃食的喜悦情绪里。把东西交给小四儿和红豆,他连忙又拉上慕皎皎,两个人找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红豆摊开带来的毛毯,再给他们一人垫了个垫子。奈何崔蒲不肯一个人坐。他连忙就将慕皎皎一拉,让她坐在他腿上,随即便拿起一只烤甘薯,剥开了皮送到慕皎皎嘴巴:“来,尝尝看。”

慕皎皎就势咬了一口。

“好吃吗?”

慕皎皎点头。

崔蒲便就着她咬过的地方咬了一口,立马闭上眼高声叹道:“的确好吃!娘子你吃过的,就是比其他的还要好吃得多!”

“你!”这家伙,吃春药了吧?

慕皎皎用力瞪他,连忙想要推开他自己坐。只是崔蒲赶紧就抱紧了她,乐呵呵的附在她耳边道:“今天我心里高兴!看着县里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看着百姓们在我的带领下富足安康,我心里好搞笑!你就陪我高兴高兴,让我随波逐流、放荡一回好不好?”

她能说不好吗?他已经摆明了不肯放手了好吧!

慕皎皎回头看看红豆两个。却发现红豆和小四儿早已经退到远处去了。小四儿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小份麻薯,正小心翼翼的送到红豆跟前。那和崔蒲一样厚厚的脸皮上竟然可以看出一抹晕红。

“这两个孩子……”

慕皎皎讶异低呼。

崔蒲便抱着她笑得止不住。

“娘子,现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慕皎皎微怔,崔蒲便又拥住了她。“我今天好快乐,这应该是我这辈子过的最快乐的一个上元节了。看着眼前我一手打造起来的盛景,这由衷的骄傲简直难以用言语来描述。原来,做官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尤其身边还有你陪伴,我开心得不得了!你能体会到我现在的心境吗?”

慕皎皎点点头。“能。”

崔蒲便又笑了。

“我就知道,你肯定能,你可是我的娘子呢!”说着,他又靠在她身上,欢乐的自言自语,“今天真好,真好。我真希望一切都静止在这一刻,让大家都这么幸福下去,那该多好,多好……”

节节高升 第259章 旷世美男来袭

这个上元节暨甘薯节举办得十分的成功。慕皎皎和崔蒲的这次忙里偷欢也令他们心情极度的舒爽。

正月十五开衙后,崔蒲又忙碌起来。又是安排春耕事宜,又是给其他各县准备甘薯苗等物,还要分派具有种植甘薯经验的村民前去帮忙。另一方面,他还主动给左知府上书,请求给天长县下面的乡镇修路。

左知府将他的奏表呈报上去,经过层层批复后,便由扬州府拨款两千贯,再加上天长县自己的税收,以及崔蒲自己的一些贴补,那一条条宽广的大道就这样在天长县内越来越多,绵延至县里各处。到得收获时节,天长县的产出也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县城,然后再转运到扬州府。

这一年,可以说是崔蒲抵达天长县后最顺利的一年。

有了前两年的基础,下到百姓们都信任了他的能力。只要他一句话,所有人都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活;上到左知府也对他的举动无比支持。所以这一年虽然忙碌,但眼看县里的经济收入越来越高,老百姓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他心里是无比的骄傲自豪。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一转眼,时间便到了下半年十月。长安那边传来一道圣旨——圣人召扬州府天长县知县崔蒲回长安述职!

崔蒲立马包袱款款,带着慕皎皎赶在年前回到了长安。

此次一别。已然是两年的时光。

再回到长安城,红砖高墙一如往昔,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也丝毫不见减少。只是,两个人的心境已然变化许多。

回到崔府。这次是崔家大郎崔葏亲自出来迎接他们。见到崔蒲,他便主动往崔蒲肩上捶了一拳:“阿弟,真有你的!你在扬州做的那些事,在长安城里都广为流传,几乎人人赞不绝口。以前我出去都自称崔阁老之子,现在却只需说我乃天长县知县阿兄,他们就对我格外礼遇有加了!”

崔蒲淡笑:“阿兄你这话说得……这四年来,你在门下省做得也不是很好么?我虽然远在扬州,却也经常听左知府他们提起说你在门下省一众校书郎中才学出众,还亲笔写了几封奏疏给圣人,被圣人夸赞了好几次。这四年考绩都是上上等,想必年后你肯定就要升官了!”

“你不也一样么?而且细说起来,你在地方上做的事情比我还要更实在些,付出的努力也比我多得多。这次时间还不满三年,圣人就亲自召你回长安,肯定是有更好的地方安排你。”崔葏笑道。

对这个阿弟,他心里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只是阿爹说得对,他们兄弟两个,一个在中央,一个在地方。各自谋取不同的前程。兄弟两人互帮互助,协同进步,才能让博陵崔氏发展得越来越好。

而且,崔蒲这三年来的付出他都看在眼里。也曾扪心自问过——换做自己在他这样的处境,自己能像他这般全情付出、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把一个一文不名的县打造成如今这般辉煌的模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的脑筋没有崔蒲活,也绝对不会像崔蒲那般放下身段去和乡民们打成一片。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他做地方官的可能性。他这辈子也就只能在中央混混了。

做了官的兄弟俩格外的有共同语言,进门后就有说不完的话。再加上崔阁老还有许多话要问他,崔蒲便直接跟着阿兄走了。

慕皎皎则由郑氏几个人陪着回了他们的院子。

第二天,崔蒲就去户部点卯,秉明自己已经回到了长安。

第三天。宫里传来圣人口谕,传他们夫妻二人觐见。

崔蒲和慕皎皎连忙换上衣裳就往皇宫里去了。

这一次,他们好歹没有再分开,而是一起去了太极宫。

陪伴在圣人身边的依然是武惠妃。

“小崔爱卿,你在扬州做的很好啊,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朕十分的高兴!”待两人行礼过后,圣人便笑道。并对旁吩咐道,“来呀,给小崔爱卿及小崔夫人赐座。”

在太极殿赐座,这可真是无上的荣誉了。

崔蒲连忙和慕皎皎行礼谢过,才双双坐下。

随后,圣人自然又亲自向崔蒲过问了一番甘薯种植的具体事宜,崔蒲全都老老实实回答了。再听崔蒲说起天长县甘薯节的盛况,圣人也不由笑道:“这件事你果然做得很好!甚至大大超出了朕的预期。看来当初朕让你去天长县做知县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武惠妃也笑道:“圣人说的没错。小崔知县真不愧是博陵崔氏的郎君,这眼界气度就是不一样。即便是庶子,那手腕也比其他人家的嫡子还要高明得多。哪像我那侄子,同样是去做县令。他却做得一团糟。哎,明明扬州城里头其他地方都种得好好的甘薯,他那里的产量就生生比别人差了许多!真是丢死人了!”

“爱妃你也别想太多了。他毕竟还年轻嘛,小孩子刚做官,哪里就都能如小崔爱卿一般把什么都做得那么好?而且这三年来,他不是也越做越好了吗,至少今年没有再犯什么错不是吗?”圣人连忙安慰她道。

武惠妃又幽幽叹道:“话虽如此说,可是同是去做知县的。小崔知县从去了到现在,那是成果不断,亮煞人眼,我侄子却根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没脸见人。”

说着话,她赶忙冲崔蒲讨好一笑:“小崔知县,我那个侄子虽然性子狂傲,但其实也是和你一样想好生为百姓办事的。以后要是再遇到什么事情,他不懂的你就耐心教教他,千万不要因为他随口一说什么不需要了,你就真不管了。其实他都是气头上的话,你不必往心里去。不然,两个人赌气的下场就是让底下的百姓们遭殃,你说这是何必呢?”

崔蒲闻言,眼神顿时一冷——这位武惠妃真够阴险的。表面上是在帮武立新说好话,实际却是抓紧机会在圣人跟前告他的小状!

而圣人听在耳朵里。果然收起了笑脸:“说起这个,朕是得说说小崔爱卿你了。小武爱卿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他的性子朕知道,是爱面子了些。做错了事也不肯服输。你们俩一向不对付,这一点朕也明白。可是因为你们之间的一点小脾气,你就没有给海陵县那边送甘薯苗和经验丰富的人去指点,这个错还是在你。”

在他个头啊!明明是姓武的拒绝接受他的好意的好不好?信不信如果当时他死活要给海陵县提供帮助的话,姓武的还会狠狠的讽刺他!骂他自作多情!

他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干嘛要自找苦吃?

他只是做了最自然、也是最让自己开心的选择罢了。可为什么现在到了武惠妃嘴里,就成了他公报私仇、拿百姓的福祉出气了?

崔蒲很不高兴,但当着圣人的面,他还不得不咬牙认错:“是,微臣知错了。以后微臣一定改。”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就知道小崔爱卿你是个好的!”圣人当即又笑赞道。

武惠妃也才开心的笑了起来。

说话间,一名内侍进来报:“河间郡王来了。”

“快请他过来!”圣人当即大喜,连忙大声道。

崔蒲见状,心中不由纳闷——这位河间郡王是什么人物,怎么能让圣人如此欢喜?可是他似乎没听说过这个名号啊!

很快,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从外传来。悄悄回头看去,他霎时也惊在了那里——

好俊俏的一位郎君!

身量修长,气度淡然,一身月白色长袍穿在他身上,搭配上一把折扇。一路行来,真仿佛谪仙人下凡,就差脚下再踩上一朵云了。那五官如描如画,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脸上明明没有任何表情,但就是叫人百看不厌,怎么都移不开目光。

这样的人,光是看着他站在跟前,那就是一幅无比养眼的画卷。就算他这个男人都生不出丝毫嫉妒之心,只能赞叹连连。

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他赶紧转过头去,果然发现慕皎皎的目光也不知何时落在了这个人身上。

双眼痴痴的盯着他的脸,她的整副神魂都仿佛被勾走了一般,只能被动的随着他的前进而移动。

崔蒲顿时心一沉——他不高兴了!

节节高升 第260章 难解的相思病

他轻轻咳嗽两声,慕皎皎仿若未闻,目光依然落在河间郡王身上半天都移不开。

而河间郡王则信步走上前去,恭敬的朝圣人和武惠妃行礼。

“十三郎免礼。你身子不好,还是赶紧坐下吧!”圣人连忙便道,声音温柔至极。

就连武惠妃也对他关怀备至:“十三郎你今天怎么想到进宫来了?现在天冷得这么厉害,我们还当你是要在府上好生休养呢!“

“突然想见圣人了,所以我就来了。”河间郡王缓缓开口,低哑的嗓音轻飘飘的,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如他的人一般,如此美貌绝伦,却叫人想不出任何溢美之词来形容。所有的感觉最终都只能归结为简单几个字——美!

这话说完,河间郡王又转过头,似乎这才发现崔蒲和慕皎皎的存在,顿时脸上才浮现一抹应该可以称之为歉疚的表情:“我是不是打搅到你们说正事了?”

“没有没有,我们的话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圣人柔声道。连忙叫人端来软榻给他坐下。

然后,崔蒲和慕皎皎彻底就成了陪衬。圣人和武惠妃一人一句,不停的关切着河间郡王的身体,从吃住到心情。全都关切到了。河间郡王也好脾气,一一回答他们,不见半点不耐烦。

来来回回说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才见河间郡王垂下头轻咳两声。

圣人赶紧扶额:“真是的。许久不见你。我们只顾着和你说话,都忘了你身子不好,不能这么累了。你赶紧歇口气,我们不和你多说了!”

武惠妃又问:“你近来觉得如何?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还是老毛病。胸闷,经常半夜喘不过气,醒来就睡不着了。不过都已经这么多年了,我早已经习惯了,不碍事的。”河间郡王浅浅笑道。

“哎,你这个毛病都这么多年了,怎么就一直不见好?”武惠妃叹道,“好好的人,看看都被折磨成什么样了!”

说着,她就将目光转向了慕皎皎:“对了,咱们怎么忘了,这里可不就坐着一位神医吗?她可是什么疑难杂症都手到擒来的。现在,就让她帮你看看好了!”

圣人闻言也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小崔夫人,既然今日遇见了,你就帮十三郎看看吧!”

让她给这个人看病?那不是要有肌肤之亲了?

崔蒲听到这话,立马全身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他赶紧用眼神示意慕皎皎——不要答应,不要答应!你要是答应了,今晚上我就不理你了!

不过不等慕皎皎有所反应,河间郡王就摇头道:“我这毛病都多少年了,我都已经习惯了。治不治得好。有什么关系?圣人您就不要再为难这些小孩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