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滴滴金-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姐儿微一蹙眉,道:“还成。”

“县主眼界甚高。”青年僧人轻轻说了一句。

“我知道这是你师父的手笔,别的也没说什么。”

青年僧人但笑不语。

世子听七姐儿如此说,也把眼往那踏雪寻梅图上张了一张,也是没说话。

少时,带来的媳妇们自茶水间煮了茶来,小丫鬟们捧了来,换过早先的残茶。七姐儿吃的是旧年梅花上扫的雪煮出的玫瑰花茶,朱由柏等哥儿们吃的则是明前龙井。各人房中的大丫鬟都跟进来伺候着,饶是一人只跟了一个大丫鬟,这禅房也显得稍微拥挤了些。

因是二郎知道妹子不待见粉黛,春香又要看家,他就带了名叫羽翠的大丫鬟来。这羽翠与前几日被撵出去的烟翠都是打小就被买进来的,生性倒也老实,比不上烟翠那样娇娆的做派。李王妃本以为二郎还小,平时并不是很在意他院中事物。春香也是她□出来的孩子,做事稳当细致,这次也拖累的挨了责骂,说她约束不严。

正文 肆,石竹绣罗衣(2)

二郎逗八郎玩了一会儿,便交给八郎身边的丫鬟带着,自己却跑去对七姐儿道:“大哥同惠通师傅下棋,好生无聊,我们去院里玩儿吧。”

四郎也道:“妹妹第一次到天香寺,多走走看看也无妨。”

世子抬头看了看弟妹们,又看了看八郎,道:“八郎不用去了,你们几个去罢。左右寺里没其他外人了。”

惠通也道:“贫僧师弟正闲着,二郎可以去找他。”

二郎笑着应了,牵了七姐儿的手往外走,丫鬟们连忙拿了应用物事跟上。四郎却是有些不大高兴,微微一撇嘴。八郎一转眼见哥哥姐姐都走了,小嘴一扁,便要闹人,丫鬟忙拿了玩具小人儿出来哄他。

七姐儿问道:“那小师傅的师弟是什么人?二哥哥跟他很熟么?”

二郎道:“自然是很熟的。他也不是外人,是新安长公主的嫡亲外孙,论辈分,是要叫你一声小姨的。”

“那他怎么在庙里?他为甚么要出家?”

“他打小身子不大好,本来是寻了个替身出家的,却还是不成,衡表姐没办法,只得舍了他在佛前。虽说还是不大健壮,可要比从前好很多啦。”

七姐儿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又问:“他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他年纪还小呢,也就刚满十岁。俗家名字叫宁无缺,你叫他无缺便是了。”

“无缺,无缺。”七姐儿低声念了几遍,笑道:“倒真是个好听名字。”

二郎带了弟妹去到宁无缺门前,他早听小沙弥来通报过,因此迎在门口。他剃了个光头,因不算正式出家,也就没点那戒点儿。生的很是纤柔,个儿又高,几乎同朱二郎差不多高矮,所以瞧上去,不免令人担忧他的健康。

他向二郎兄妹揖了一礼,然后笑道:“二舅舅现在才晓得过来找我么?”

七姐儿噗嗤一笑。二郎与宁无缺便都拿眼看她,她一吐舌头,偏了头,道:“二哥哥也没大几岁,忽然做了舅舅,有个这么大的外甥,实在好不怪异。”

“便有那白胡子的孙儿,襁褓中的爷爷,这辈分可是混乱不得的。”朱二郎十分严肃,说完,又对表外甥挤眉弄眼的,十分滑稽。

“这就是七小姨了吧?”宁无缺半跪了下去,“小姨好!”

七姐儿浑身一抖,忍了一忍,方道:“乖!”转头对可儿道:“我是不是该赏他?”

几个大丫鬟都忍着笑,可儿忙道:“是。”便递上一只锦缎荷包,并一方端砚,一套湖笔。七姐儿接过来,转手赏给宁无缺。宁无缺谢了赏,道:“等我收起来。”

四郎笑的撑不住,道:“无缺每次要钱的时候最最好玩了。”

七姐儿知道那荷包里照例装的是几个金银锞子,一总也没多少钱,怎么听起来,无缺这孩子很是缺钱使?她便看了看二郎,二郎也笑不住,道:“无缺顶顶爱钱了,衡表姐又没短他钱使,真不知道攒那么多钱是要做甚么。”

他们兄弟几个自小不知道啥叫“缺钱”,从没为银钱事情烦恼,也还是因为年纪尚小,没什么花销的地方。

宁无缺已是从自己房中出来,道:“小姨可要到处走走?小庙也没什么好去处,只有个园子,还可以一看罢了。”

七姐儿又是浑身一抖,好一会儿才算稳住,道:“随便逛逛吧。”

天香寺确是有个不错的园子,种满各色牡丹。洛阳本就以牡丹出名,天香寺的牡丹远近闻名,多少达官贵人早早便订下了来进香的日子。河南境内本就宗室多,亲王好几个,郡王满地走,也多亏了辰溪郡王向来布施大方,才能排的上号。

二郎道:“咱们家里虽说有几本名种牡丹,终究不如天香寺里面品种繁多,七妹妹若是喜欢,咱们便找住持方丈要几本回家赏玩。”

七姐儿一笑,也不言语。宁无缺与她细细说了每一株牡丹。见有赵粉、姚黄、魏紫,又有玉版白、紫重楼、蓝田玉等,什么娇容三变、玉玺映月、琉璃冠珠,不一而足,姹紫嫣红,花团锦簇。

宁无缺生的不算俊美,与辰溪郡王的几个儿女相比,朴素的很。他个子相比同龄少年要高一些,几乎与二郎相若,二人素来要好,见二郎信手将妹子抱了起来,也跃跃欲试,想抱下小小姨。

二郎见他伸手,偏过身子让开:“虽说你是外甥,没有那些忌讳,可你瞧你那小身子骨,我还怕你摔着我妹子。”

四郎哼了一声,道:“这里毕竟不是家里,你别让人瞧见了,反倒说我们家没有规矩。”

“七妹妹还小,我多疼疼她,又怎的?又有谁敢说句不是?”二郎斜睨他一眼:“你年纪不大,怎么说话总像个老冬烘?”

七姐儿瞥一眼四郎,轻声道:“二哥哥放我下来。”

二郎一怔,只得将她放下。七姐儿对四郎道:“四郎,你若是长大了有力气,我也让你抱我。”这句话说的十分孩子气,二郎与宁无缺都笑了。四郎面上一红,别过脸去,假装不理会。

园子里转了大半个时辰,二郎先喊乏了,宁无缺便道:“园子外面就是花厅,正对着一池莲花,虽说现在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倒也还能坐坐。”

二郎看向妹妹,见七姐儿点点头,就说好,随宁无缺一道,带了弟妹,绕过月洞门,走上曲径桥,到了花厅。

那花厅是建在一泓池水中,九曲小径连着岸边,池中生着嫩荷,荷叶卷着边儿,怯生生的立在水面上。虽没有莲花盛开,倒也有几只蝴蝶飞飞停停。比起隔壁花园子的锦绣,可真算雅致清净了。

七姐儿脸上露出笑容,连声道:“这里好,这里好。”

跟着的丫鬟们忙上前将花厅中石凳子上灰尘掸掉。玉叶道:“郴哥儿身子单薄,姐儿年纪也小,这石凳子怕是凉了些。”

羽翠忙道:“奴婢带了棉花坐垫来。”从手中一直捧着的包袱里面取了三只绣了花儿的坐垫,玉叶点点头,道:“你很仔细。”又笑道:“只是无缺少爷可要委屈点了。”

宁无缺笑道:“我是晚辈,站一会儿无妨的。”

不一会儿,便有小沙弥过来,送上茶点。照例是丫鬟们接过来,呈给主子。这次上的点心却又不同,是桂花蜜汁的糯米糕、香芋糕并核桃糕,七姐儿一连吃了好几块,最后叹道:“真是好吃,可惜就是甜腻了点。”

二郎道:“你牙齿不好,可要少吃点。”

七姐儿拉拉宁无缺僧袍袖子,“厨房里还有吗?拿些给我打包带回家去。”

无缺笑道:“可见真是爱吃这味道。”走出去吩咐小沙弥。

四郎道:“回头晚上喊牙疼,我可不理你。”

七姐儿一吐舌头,娇嗔道:“四郎最坏了。我是想带给爹爹尝尝,爹爹也很爱吃甜食呢。”

二郎宠溺的捏她鼻尖,“你最会讨巧了。”

朱四郎又冷冷哼了一声。七姐儿越发觉着奇怪,想了一想,又觉着糊涂,索性不去烦恼了。左右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也不担心什么。

宁无缺道:“小姨原来是拿来孝顺舅公的,倒是说,我也许久没去跟舅公请安了。”

二郎接口道:“你舅公、叔公、太公什么的也太多,挨个请安,怕是一年也拜不完吧?”

宁无缺啐道:“那些曲里拐弯、狼心孤拐的,也配做我亲戚么?”

少时,小沙弥拎了食盒过来,小丫鬟接过食盒,递与玉叶。七姐儿道:“赏他……拿我们带来的酥糖给他一包。”

小丫鬟忙拿了一包糖赏了小沙弥。

宁无缺道:“小姨等夏天的时候再来,刚好莲花开了,我剪几支送你带回去插瓶。”

七姐儿道:“我家里又不是没有。”

“那又不一样。”顿了顿,无缺道:“咱们天香寺里的莲花传说是当年开封的藕种,说是宋朝开封府尹包龙图铁面无私,这莲藕竟也是无丝,开出来的莲花只有白色,最是纯净。”

七姐儿便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舅甥四人又闲聊了些洛阳时闻,芳汀便寻了过来,“枋哥儿、郴哥儿、七姐儿,夫人唤你们过去。”又笑嘻嘻的对无缺道:“无缺少爷一向可好?有些日子没见,你又长高啦。”

二郎忙整理衣冠,道:“有劳芳汀姐姐了。”

无缺道:“我也去见见舅婆。”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往放生池方向去了。

住持正在陪着李王妃放生池边,着小沙弥抬了一盆盆鱼、龟之类,里面倒有一尾金鲤,十分肥大炫丽。李王妃觉着罕见,见女儿过来,忙拉过她手,道:“乖儿,你瞧这尾金鲤,有多好看。待会儿你放生了它。”

七姐儿应道:“是。”

宁无缺过来给李王妃见礼:“无缺见过舅婆。”

李王妃瞧他一眼,淡淡的道:“免礼。”

宁无缺低着头,站去住持身后。

回到家,七姐儿悄悄问二郎:“为什么娘好像不怎么喜欢无缺?”

二郎摸摸妹子头顶,道:“你知道就行了,别的不要多问了。”

七姐儿大惑不解。

过几日,二郎却偷偷送过来一尾金鲤,说是无缺专门送给七小姨赏玩的。只见那尾金鲤肥大炫丽,尾鳍上还有丝线拴着的一片粉色丝绸,正是那日七姐儿亲手放生的金色鲤鱼。

七姐儿笑道:“无缺倒是很孝顺。”

玉叶噗嗤笑出声:“姐姐这话说的。”她正叫几个粗壮媳妇将院中的玻璃鱼缸清洗干净,端到屋里放着。七姐儿道:“把条桌儿放去窗子下面,将鱼缸搁条桌上。”

小丫鬟们打了几桶水来,将鱼缸盛满水,玉叶亲手把金鲤鱼放入鱼缸。

“姐姐看可合适?”

七姐儿笑道:“很好看。莫忘记喂食。”玉叶对身边的睨儿道:“这鱼可交待给你了,换水你可以让王嫂子她们几个帮你,喂食可要小心,不要太多,也别饿着了。”

睨儿应了。

正文 伍,每出深宫里(1)

转眼又过去一个多月,刚到季夏,天气正热。辰溪郡王府里略见忙碌了些,却是二姐儿要出嫁。

二姐儿是庶出,比不得前年元妃的长女大姐儿出嫁时候风光。又加上生母只是个姨娘,连次妃的位份都没挣上,多少是有些轻慢的。李王妃前年操持了大姐儿出嫁,今次便只叫次妃张氏料理。

张次妃没甚好气,怒道:“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才丢在我们头上!大姐儿出嫁那样风光,怎么不见她肯放手?”

她性子急躁,容貌虽美,言语却失之尖酸,早年爱耍小性子,床笫之间倒也别有情趣,现在则是一心为了儿女们打算。二姐儿出嫁明显及不上大姐儿出嫁时候的一半排场,她不由担心将来两个女儿出嫁也不够风光,到婆家未免要受罪。

大丫鬟雅芳道:“二奶奶也不必着恼,您没瞧王姨娘那脸色,实在是够好看的。”

张次妃笑道:“她倒是真怕我不肯好好儿操持她女儿的婚事。算了吧,这也算是咱们还没失宠,你瞧陈姨娘当年也是得宠过的,元妃在世的时候,可有多了不得。现在呢?”哼了一声,面有得色。

张次妃生了三郎、六郎、五姐儿与十姐儿四个孩子,很是得宠。最近几年虽说郡王少去她房中,赏赐也不见给的少了。她不大高兴接了这桩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为了不太失郡王府的体面,也算勉强用了些心思。

陈氏不免暗暗气恼了很久。她也知道自己挣不上为女儿操办婚事的面子,只得对二姐儿道:“我的儿,今后出了阁,可不像你在家里时候,万事不用烦忧。你去了便是当家奶奶,一切可都要靠自己了。女婿听说性情和顺,翁姑也都是善人,娘虽是千万个舍不得,心里也是欢喜的。你爹爹还特地让你大哥哥瞧了女婿,说是相貌虽不出众,也还算配得上我儿。”

二姐儿轻轻顿足,“姨娘还在担心什么?爹爹很是为女儿打算,千挑万选的人,必定不会差的。”

陈氏笑道:“天下做父母的,哪有不为自己儿女着想的?我也是心疼你,怕你嫁过去,若还是依着自己在家做女儿时候的性子,要叫亲家笑话我们郡王府的女儿太骄纵。”

二姐儿微微蹙眉,“姨娘……”

只听门外有小少女清脆的声音道:“姨娘这话说的不对。”母女二人一惊,往外一瞧,却是七姐儿带了玉叶、采儿正在门外站着。

七姐儿比起几个月前初到郡王府的时候略长高了些,头发乌黑,梳了女童双鬟髻,两边各簪一支翠羽梅花簪,脑后垂了一排黄金缕,又可爱又甜美。

陈氏忙站了起来,“七姐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快进来坐。”唤小丫头子取了一只簇新锦垫铺在玫瑰椅上。

七姐儿迈步进来,一脸严肃,道:“咱们家的女儿,自然比别人家的女儿要尊贵。若是嫁了出去,反没有在家时候更快活,那不如不嫁。咱们家养不起女儿么?非要好好的去别人家低声下气忍气吞声?”

二姐儿笑道:“你又懂这些了?说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话。”

“二姐姐好性子,怕是做了当家奶奶,拿不住下人,将来哭鼻子,可不要回娘家来惹爹爹生气。”七姐儿笑了,一吐舌头。

陈氏心中一动,笑道:“七姐儿说的是。”对二姐儿道:“别以为妹妹还小就不懂事,你也仔细学着点。别的不说,就是二娘为你料理婚事,你也好跟着学学她如何管家的。”

七姐儿一本正经的点点头,“正是这个理呢。”

二姐儿不以为然,“七妹妹今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