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君策隐身贵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君策隐身贵女-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嫂更是细心地替他预备相看的衣袍,大哥又叮嘱他如何行事说话,生怕他飞了这桩好亲事。

“这位是董六公子,乃是京城书本网的董家,这董家在京城还是有些名气的。”

沐容故作不知地问道:“娶了大周沈皇后娘家堂姐的董家?”

沈宝对董家来说就是耻辱。她未婚有孕,怀着旁人的种进了董家门,董绍安敢怒不敢言,待周帝弃京奔往江南,沈宝被董绍安降为妾侍,听说现下是由着董家上下挫磨,比个丫头还不如。

董绍安一心谋求仕途之人,某次,巴结上沐七郎,沐七郎勾唇笑问:“听说你家里有个沈皇后的姐妹,最是个有风韵的?”只一问,董绍安以为沐七郎对沈宝有意,立马着人将沈宝打扮一番送入康王府。送人去时,沐七郎不在,董绍安留话道:“殿下且拿她当个家伎,只管尽兴玩乐。”沐七郎怔愣片刻,放声大笑:“你这小子,是个有能耐的。”

一个为了讨好上峰,连自己女人都舍弃的人,沐七郎如何看,沐容不知,但却为董绍安这种卑劣性子所折服。忆沈容前世,竟是爱上这种渣男,心中愤愤不平。

沈宝在康王府留宿两晚,第三日清晨,沐七郎令人将她送还董绍安,“告诉董绍安,他的忠心本王知道了。”

沐容听闻,沐七郎给董绍安安排了一个实缺,兵部的七品小吏,也算是出仕为官了。

因沐容的灵魂穿入沈容体内,沈宛姐妹的命运已改。

沐容忆到自己这个身躯,前世的灵魂不是她,而是那个唤作“沐容”的女子,她因难辩男子真情假意,误了自己性命,也累及整个沐氏一族的性命。

沐容忆起梦周道长与她说的话,梦周曾言,说她才是真正的沐容,可走到今日,她总有一种前世是别人的记忆,今生也如活在梦境之中的错觉。

有些事,似曾发生过;有些人,假曾相识。

偶尔睡梦之中,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真实。

对董家男子,沐容没有半分的好感。

麻媒婆还在眉飞色舞地夸赞。

沐容与伴春示意,伴春道:“麻媒婆,能否问问二位公子的生辰八字,若带有庚帖,先借用半炷香?今儿为给两位姑娘议亲,公主请了黄半仙入府,合了八字才好回你话。”

伴秋先前几步,轻声道:“麻媒婆,请随我到前院用茶。”

麻媒婆笑着道:“二位公子好福气,到前院候着去,走!”

琴瑟院的前院设有会客厅,里面有前院的丫头婆子招呼张罗,几人刚落座,侍女鱼贯而入,摆上茶点。

内院,沐容唤出屏风后头的梁五娘、梁十六娘,“你们二人可有相中的?”

梁五娘生怕梁十六娘再与她抢,脱口而出:“长嫂,我瞧董六郎是个好的。”

董家是京城二流贵族,若有人提携,跃为一流贵族不是难事。

梁五娘此刻选董家,也打着借兴国公府、梁丞相府提携董家之意,一旦董家跃入一流贵族行列,她就算是董事的功臣,亦能在董事站稳脚跟,早前董绍安就打过她的主意,被梁宗卿给拒了,究其原因,是嫌董绍安家里妻妾成群。

沐容唤了伴春:“让黄半仙与五姑娘合合八字。”

伴春领会,带了两位公子的八字,又携了梁五娘的八字去找黄半仙。

不多会儿,伴春回来,脸上含着喜气,先入内院禀了沐容:“回公主,黄半仙说,五姑娘与董六公子乃是天作之合。”

梁五娘喜出望外:她挑的董六郎,不比丁公子差,今儿才知董家有这等俊俏后生,不由得有些得意。

梁十六娘原想选董六郎,梁五娘抢先一步说出来,她失去说出口的机会,心下气恼,转而又想,这才瞧两个还有个巧嘴媒婆没到呢,她那边也有两个儿郎,都瞧过了,许有更好的呢。这般一想,梁十六娘的心又放宽松了些。

刚出了抢丁守俭的事,不能再闹笑话,万一长嫂动怒,说句不管她们,谁还管她们的婚事与嫁妆。

☆、第224章 陪奁

伴春来到外院会客厅,笑盈盈地道:“恭喜董六公子,贺喜董六公子,公主令黄半仙将你与五姑娘的八字合了一下,黄半仙直夸是天作之合,真是可喜可贺!”

麻媒婆一听,八字合上了,当即喜上眉梢:“哦哟,真是天赐良缘,董六公子真是好福气,我就说董六公子是个福气儿好的呢!撄”

伴春一挥手,“这两份庚帖,我先还与二位公子。董六公子、宫二公子且收好了!”

麻媒婆也是机警的,一瞧还有后话,笑道:“二位公子且到外头等着,我再与这位姐姐说几句话。”

董六郎心情大好:早前董绍安就想与梁家结亲,没结上,反倒是他与梁五娘的亲事成了。梁五娘虽是庶女,却是拿嫡女养大的,除了年岁略大些,也没什么不好,年纪大才懂事。这般想着,他不由面露两分得意。

宫泰凝着眉,那二人的八字合上了,难道是她的八字与另一位姑娘没合上,早前麻媒婆可是说是给梁家二位姑娘说媒的,不由得有些惋惜。

粗使丫头捧过一个托盘,上头盖着红布,伴春揭开红布,上面竟是五锭银元宝,一枚得有一两,不多不少竟有六枚,整整六两银子,这可是少有的阔绰,“有劳麻媒婆,这是我们家公主赏赐的跑腿茶水钱。”

麻媒婆笑着取了银子,连连道谢。

伴春道:“麻媒婆,让董家上门提亲罢!五姑娘年纪大了,双十之龄,不能再拖,我们家公主的意思,是赶着年节前就将嫁出去,否则翻年又大一岁。”

麻媒婆道:“这件事就包在草民身上,定将此事办得圆圆满满地。偿”

“如此,就有劳麻媒婆,事成之后,我们公主必有厚谢!”伴春喝了声“来人”,立有个婆子出来,“送麻媒婆出门。”

麻媒婆带着两位公子前脚离开,后脚又有巧嘴媒婆带了两个公子上门。

梁五娘的亲事算是说定了,屏风后头唯余了梁十六娘一个。

巧嘴媒婆带着两位公子见罢了礼,“这位是万家嫡系大房的二十三郎万长胜,是家中嫡幼子,今年十八。”

万家公子,这不是说比董公子还好些,万家有人入仕为官,亦是皇商,是真正的富贵人家,长辈里头,有一位嫁给大周至德帝的嫔妃丽昭仪;这代里头,万十七娘嫁给益王为侧妃,人称万妃。前些日子,听人说万妃怀上了,这可让整个万家都觉得荣幸,万家的女眷而是三天两头地往益王府送养胎、补品等物。

“这位呢,是洛城名门李家嫡系大房的庶长公子,谁都知道,李家嫡系大房的嫡房太太膝下生了三个女儿,这位李五郎是养在太太名下的长大的……”

一句话:与正经嫡公子没啥区别。

可许多大户人家因不是嫡房太太所出,还是会觉得是庶子。

待巧嘴媒婆介绍完,伴春依旧将三人领到前院会客厅里小坐。

沐容问了梁十六娘,梁十六娘羞答答地道:“长嫂,我瞧中万长胜。”

伴春拿了梁十六娘与万长胜的生辰去合八字。

不多时,伴春带了黄半仙来见沐容。

梁十六娘与万长胜的八字相克,不能结成良缘。

沐容原不信这些,可谁让这是古代,所有人都信,而两家结亲,必须要先合八字。

梁十六娘不无遗憾。

沐容道:“从宫二郎与李五郎里头挑一个罢。”

想想宫二郎,举手投足带着三分娘娘腔,梁十六娘着实不喜,“李五郎。”

沐容又当场令黄半仙给梁十六娘与李五郎合八字,这回到是合上了,也说是天作之合的良缘。

伴春如先前待麻媒婆一般,依旧赏了巧嘴媒婆六两银子的跑腿茶水钱。

巧嘴媒婆见成了一对,又听伴春低声告诉她:“万二十三郎的八字没合上,倒是李五郎的合上了,此乃天意,也不是我们可以做主的。”

巧嘴媒婆轻叹一声,“真是可惜了,草民再留些心,若有好的,再禀报公主。”

伴春笑道:“不瞒巧嘴媒婆,亲友也说合了几个,只因公主先应了你这边,方先让姑娘们瞧见,回头别处介绍的好的也再瞧瞧。只十六姑娘与李五郎的亲事还有劳巧嘴媒婆奔走……”

九月二十,沐容给梁五娘、梁十一娘、梁十六娘订下了亲事,府里便开始张罗着安排陪奁、嫁妆,每个姑娘都得了一块上等的茜红衣料,三人拘在闺阁里绣嫁妆。

兴国公府的彭氏听说沐容早前挑了好些人家,个个都是好的,有些心动,打听了一番,听沐容提了宫泰与万二十三郎,心中一转,将她娘家侄女介绍给了万二十三郎,又在族中孤女里挑了最年长的一个计配给了宫泰。

沐容与梁宗卿一商量,决定将三位姑娘同日嫁出府去,请了钦天监申半仙给瞧看日期,直说腊月十六是个黄道吉日,几家一商时,将吉日定下。

梁五娘许董六郎,董家原在京城,沐容挑了一座二进宅子、又一处三百亩的田庄、三家店铺,再有二十六抬陪奁做嫁妆、三家陪房、三个服侍丫头。

梁宗卿瞧了嫁妆单子,蹙眉道:“她是个庶女,这会不会太好了些。”

沐容淡淡地道:“到底是你的妹妹,太薄了说不过去,三家店铺虽在京城,地段都算不得好。二十六抬陪奁也不算什么贵重的,不到二千两银子,东西统共加起来约有八千两银子。”

梁宗卿早前的意思,是给梁五娘备三千两银子的嫁妆,现在有八千两已是很丰厚了。

梁十一娘嫁的是双河县丁守俭,沐容将双河县一座三进宅子、一处四百亩的田庄、五家店铺、再二十六抬陪奁做嫁妆,又三家陪房、三个服侍丫头。

“双河县的三进宅子,与京城二进宅子的价儿差不多,京城郊外七里的三百亩田庄与双河县四百亩的田庄价儿也是差不多的,她们都是庶女,我不好厚此薄彼,就照着一样的给。”

梁宗卿面无表情,“你是无两样,只怕回头五娘要说我们偏心,给她三百亩,给十一娘就四百亩,都备三百亩田庄,再三家店铺,宅子照之前的,店铺备稍好些的就行。”

沐容见他坚持,没有争辩,应声“是”,“那处庄子原是四百亩的,另一百亩转卖出去?”

“转卖掉,江南那边过来逃难的人不少,京城太平,双河县的百姓过得安稳,还是好卖的。”

梁十六娘许的是洛城李五郎,沐容依旧备了三百亩田庄、三家店铺又一座宅子,但在地段上争取好些,其价值三位姑娘的相差不过几百银子的距离。

沐容道:“早前给她们打理的铺子,也一并给她们做嫁妆?”

“照你的意思办。”

陪奁备了三份,腊月初十时,就全部定下来了。

梁十一娘、梁十六娘听闻自己的嫁妆与梁五娘的差不多,心下欢喜,梁五娘却愣怔了良久,问身边的丫头道:“百灵,你没听错,我的嫁妆与十一姑娘、十六姑娘一样?”

她自小姨娘早逝,养在梁大太太膝前,梁大太太只育了两个儿子,她就如嫡女一般长大,在她看来,怎么也会有个差别来,不想梁宗卿待她并无二样。

百灵垂首道:“奴婢听府里的老人们讲,公主给十一姑娘备的是三进宅子,十六姑娘在洛城的嫁妆也是三进宅子。还有十一姑娘在双河县的陪嫁店铺,有一处杂货铺子,那可是双河县最大的杂货铺,有三间门脸,后头带了一座小院;有一处两间门脸的布庄、一处茶饼铺子,都是后头带个小院的。可不像五姑娘在京城的铺子,就单单是铺子,后头连个小院都没有,最好的铺面虽然也有两间,却比不得十一姑娘的。

还有十六姑娘在洛城的嫁妆,三处铺子,有一处也是三间门脸,做的是杂货铺子;一间卤食铺子,那生意可是极好的;又一间干果铺子,生意也不错。给十六姑娘置的陪嫁庄子,在洛城外三里外的庄子上,那个地段的良田可是寸土寸金呢。”

梁五娘紧拽着帕子,“长兄长嫂怎拿我与她们两个相比,我好歹还是大房的长女……”

同样庶出,一旦占据一个“长”字,在身份就会有差别。

可梁宗卿似乎并没有待她有何不同。

在嫁妆上,还让梁十一娘、梁十六娘压了她一头。

梁五娘越想越气,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走,去琴瑟院!”

*

琴瑟院。

沐容正与五姨娘说话,身侧坐着兴国公府的彭氏。

沐容平静地打量着五姨娘。

对五姨娘来说却是天翻地覆。

“十六姑娘出阁了,虽然府中也能替你养老,到底膝下无儿无女,身畔又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五姨娘,你才三十一岁,如果你能活七十岁,人生一半都没过。

本宫仔细想过,将你留在府里不是个事儿,就想做主让你易嫁。近来我托官媒打听了一下,都有几个合宜的人家,咸城杨镇杨家庄,有个叫杨大山的,他是家中长子,今年三十有三,因家贫一直未能娶上媳妇。家中有他二弟留下的一对儿女,又有他一个满了十八岁的妹妹待嫁。杨二山几年前入了赤胆营,在夜龙大将军麾下立有军功,而今是从七品的校尉。

又有洛城一个李郎中,原配早逝,留下两个儿子,大的十三,小的十岁,家中是开药铺子的,今岁三十四。

京城古桥县县城有个方镖师,今岁三十五,早年原配带着儿子给人跑了,至今未娶,人长得凶些,其实心地不错……

你看看,你选哪家?

这三家,眼下瞧着是难了些,若你嫁过去,我给你五十亩的良田再五百两银子做嫁妆。

嫁了人,往后你再生上三两个儿女,有丈夫疼,有儿女孝顺,这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十六姑娘腊月十六就要出阁,她嫁的是洛城,往后一年到头你也难得见上一面,更没有让你跟着她嫁去李家的理儿。

你还得过自己的日子,五姨娘,你说是不是这理儿?”

沐容想着一个三十一岁的妇人,早前失宠,虽生有一个庶女,一直这样不死不活地生活,因舍不下梁十六娘,跟着女儿去掖庭。

她还可以嫁人?

她还能有自己的嫁妆。

五姨娘很是喜欢。

彭氏道:“五姨娘,月凰公主是真心为你打算,你还年轻,嫁了人还能再生儿女。这女人啊,还得有自己的儿子日子才过是踏实。我瞧着这三家都是极好的,你嫁过去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不愁吃喝。”

五姨娘垂首,有意外,却又有纠结,“公主,请容婢妾与十六姑娘商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