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肌罚�18,10b—11a。
① 窦德士认为铁木迭儿是“忽必烈朝理财之臣的继承者”('84'《征服者与儒士》,第37页)。但是,阿合马和桑哥原来都是蒙古统治机构之外的人,因为他们具有理财能力而被忽必烈所信用。铁木迭儿与他们不同,他原来已经是统治机构中的一员,他的掌权与财政事务全无干系。
② '653'《元史》,卷26,第594页。
③ '745'孙克宽:《江南访贤与延祐儒治》。
硕德八剌汗朝(英宗),1320—1323年和平即位
爱育黎拔力八达的18岁儿子硕德八剌于1320年4月19日继承帝位,这是元朝仅有的一次按照汉人长子继承原则的和平帝位移交。和平的帝位继承主要是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已注意到可能发生的争执。有的史料记载在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约定中,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应由海山的儿子继承帝位。①但是,这些史料的可信程度值得怀疑,因为有关帝位继承的记载在1328年海山的儿子继承帝位后肯定被修改过。以硕德八剌取代海山的长子和世■(1300—1329年)为皇太子的想法,按照我们所掌握的史料,出自皇太后答己、铁木迭儿或爱育黎拔力八达本人。②可能在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宫廷中的普遍看法是应该以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子继承帝位,而不是让他兄长的儿子继承帝位,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海山去世后,马上对海山的大臣进行了血腥清洗并改变了海山的所有政策。不管怎样,硕德八剌在1316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并在一年后被任为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名义上的最高长官。③为了保证硕德八剌顺利即位,他的潜在对手和世■于1315年被封为周王,送出京城。④有一次爱育黎拔力八达甚至戏称要禅位给他的儿子。①这些精心安排的结果是在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后三个月(译者注:应为一个半月),硕德八剌没有遭任何反对继承了他父亲的帝位。
铁木迭儿的恐怖统治
铁木迭儿在爱育黎拔力八达1320年3月去世到1322年10月他自己去世之间,得到了比他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朝还大的权力。按照已是太皇太后的答己的旨意,在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后仅三天,铁木迭儿就第三次被任命为右丞相。②由于铁木迭儿有太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亦由于皇帝本人是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并被身为太子太师的铁木迭儿在前两年中牢牢地控制在手中,铁木迭儿轻易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他将自己的族人和亲信委以要职、打击报复那些攻击过他及在过去不与他合作的人。在铁木迭儿的亲信中,黑驴、买驴和赵世荣被授以中书省平章政事的职务,黑驴和买驴是铁木迭儿最倚重的亦列失八的儿子。木八剌和张思明(1260—1337年)被任命为中书省右丞和左丞。③此外,铁失(死于1323年)被任命为御史大夫,通过他,铁木迭儿可以控制多年操纵在政敌手中的御史台。④铁木迭儿还让他的几个儿子担任了重要职务。⑤为彻底清除反对者,铁木迭儿针对他的政敌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多次指出铁木迭儿贪赃枉法的杨朵儿只、萧拜住和上都留守贺胜(伯颜,1264—1320年),被用捏造的罪名处死。①尽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老师李孟的封拜制命,降授为集贤侍讲学士。②于1319年率领监察御史攻击铁木迭儿的赵世延,平章政事王毅,中书省右丞高昉(1264—1328年),参议中书省事韩若愚(1260—1333年),都被铁木迭儿诬为有罪,幸由皇帝本人出面干涉才被免予处死。③由此,在硕德八剌朝初年,铁木迭儿的权势已达到近乎独裁的地步。
硕德八剌亲政
但是,年轻的皇帝硕德八剌并没有坐视不管。皇帝不久就成为与强权的铁木迭儿斗争的儒士效忠的核心。硕德八剌准备推行儒治,因为他与他的父亲一样,都受到过良好的汉学教育。在他成为皇太子之后,朝廷官员不断向他的父亲建议选择耆儒对他进行教育。④硕德八剌的老师有汉儒王集和周应极,有名的画家、书法家和鉴赏家柯九思(1290—1343年),畏兀儿诗人小云石海牙。⑤在儒学和佛学的极深影响下,硕德八剌能够背诵唐诗,并擅长书法。⑥从即位初年,硕德八剌就显出了超出他年龄的政治独立性和决定意志。他甚至在即位之前就敢于违抗祖母的旨意,拒绝以她的亲信取代爱育黎拔力八达朝的大臣。太皇太后确实为他的独立性而怒气冲冲,发出过“我不拟养此儿耶”的感叹。①为遏制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的权力扩张,硕德八剌于1320年夏季任命22岁的拜住(1298—1323年)为左丞相。
这一任命给年轻的皇帝带来了两点政治好处。第一,拜住的得天独厚的家族背景有助于他得到蒙古旧贵族的支持。拜住家族在蒙古人中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是成吉思汗的伴当和统帅木华黎(1170—1223年)的后人,是忽必烈时期颇有影响的丞相安童(1245—1293年)的孙子。②第二,拜住是在蒙古人中最能得到儒臣支持的人。安童曾以反对忽必烈的色目理财之臣和坚持政府的儒治原则而享名天下。③拜住本人受到过良好的儒学教育,在1315年就任太常礼仪使后,他与许多儒士建立了密切的关系。④这样,硕德八剌和拜住组成了一个年轻和有力的联盟,能够从不同方面限制铁木迭儿的影响,并且保护儒臣不受铁木迭儿的迫害。
两个集团的冲突在硕德八剌即位后仅两个月就达到了高潮。是时,以硕德八剌之弟兀都思不花取代他做皇帝的阴谋败露。⑤由于参与谋划废立的都是太皇太后的幸臣和铁木迭儿的亲信,皇帝拿不定主意如何处置他们。恰是拜住鼓励皇帝在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插手之前采取果断行动,将其全部处死。但是铁木迭儿本人未受到处罚,甚至没收的谋逆者家产还有一部分被赐给了铁木迭儿。①健康因素亦对年轻的皇帝有利。铁木迭儿的身体每况愈下,皇帝因此能给拜住更大的权力。铁木迭儿死于1322年10月,此后一个月太皇太后亦去世,硕德八剌终于得以亲政。②第二年的前半年,御史台官员指斥铁木迭儿及其同伙私吞公款和贪赃,全面清算铁木迭儿于此开始。③在宫廷中未受挑战长达10年以上的这一集团遭到沉重打击,但是并没有覆灭。
至治改革
没有了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的阻碍,硕德八剌现在完全自主了。铁木迭儿死后他立即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在1322年12月任命拜住为右丞相。作为硕德八剌朝后期的独相,拜住起到了宰执、道德启发者和规劝者的作用。他在政府中任用大批汉人儒臣,其中不少是在铁木迭儿擅权时去职的人。儒臣的首要人物、前中书省臣张珪,重被任命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并成为拜住推行改革的主要助手。④在前朝大臣中,吴元珪(1251—1323年)和王约两人被封为集贤院大学士,韩从益被封为昭文馆大学士。这三位年长的学者都被指定参议中书省事。赵居信、擅长写作的孛术鲁翀(1279—1333年)和已经年过七十的吴澄等有名的年长儒者则在翰林院任职。①这样一来,儒臣在硕德八剌的宫廷中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并产生了影响。
在拜住和这些儒臣的倡导和辅助下,硕德八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些不过是再次采用或延伸他父亲时的政策。②他重采他父亲裁减冗官的政策,试图压缩官府的规模。他重申他父亲的原则,忽必烈朝以后的冗官全部罢除,随后又罢免了皇太后、皇后属下机构的大量官员。③1323年2月,他又申命振举台纲,要求御史台官员纠察官员的各种不法行为。④恰在此时,为了行政合理化和司法公正化,《大元通制》的校定完成。⑤在财政方面,于1323年5月采用了“助役法”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⑥官府规定居民按资产多少各出一定比例的土地,以土地的出产补贴应役者。这一制度的目的显然是减轻小土地所有者的差役负担,因为并不要求他们出田助役。⑦虽然硕德八剌决心继续他父亲的改革,但在情感上他并不成熟,思想上也不能一贯到底,因为到他1323年去世时才只有20岁。虽然他大胆尝试削减政府开支,他还是喜好浮华和铺张。最大的铺张是他对佛寺的施舍。
硕德八剌对佛教的热情不亚于对儒学的热情,他有一次甚至问拜住是否能够依靠佛教来治国。⑧他亲自造访山西的佛教圣山五台山,遣派僧侣去海外取经,并且对缮写金字经文不断给予资助。此外,他还下令各州为忽必烈朝的帝师、吐蕃高僧八思巴(1235—1280年)建立帝师殿,规模大于孔子庙。花费最大的工程是在大都西面的寿安山修造的大昭孝寺,用了三年时间,动用了数以万计的士兵从事工役。硕德八剌对这项工程异常关注,为此有四名上书反对该工程的监察御史被处死或贬出朝廷。①可能是因为硕德八剌笃信佛教,伊斯兰教在他在位期间颇受歧视。②上都的回回寺被毁掉,改建成帝师殿。负责传授波斯语言的回回国子监被废罢。③回回散居郡县者,每户岁输包银二两,而在以前他们是享受免税待遇的。
① '653'《元史》,卷31,第639页;卷138,第3324页。
② '653'《元史》,卷27,第597页;卷31,第693页;卷116,第2902页;卷138,第3325页。
③ '653'《元史》,卷25,第575页。
④ '653'《元史》,卷25,第572页;卷31,第693页。
① '657'危素:《危太朴集》,卷7,17b—18a。
② '653'《元史》,卷27,第598页。
③ '653'《元史》,卷27,第598页;卷112,第2822—2825页。
④ '653'《元史》,卷207,第4600页。
⑤ '653'《元史》,卷27,第623、626页。
① '653'《元史》,卷205,第4580页;卷179,第4154、4151、4157页。'614'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3,6a;卷16,2a;卷18,4a。
② '653'《元史》,卷175,第4089页。
③ '653'《元史》,卷27,第605页;卷136,第3303页;卷176,第4112页;卷205,第4580—4581页。
④ '653'《元史》,卷26,第585页;卷174,第4061页。
⑤ '653'《元史》,卷187,第4269页;'614'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9,10b;'618'欧阳玄:《圭斋集》,卷9,21a;'758'杨镰:《贯云石评传》,第187页;'816'宗典:《柯九思年谱》,第187页。关于小云石海牙,见'294'理查德·J。林恩:《贯云石》。
① '653'《元史》,卷27,第599页;卷116,第2902页。
② 关于拜住家族的影响,见'857'萧启庆:《元代四大蒙古家族》,第141—230页。
③ 关于安童,见'390'罗依果:《木华黎、孛鲁、塔思和安童》。
④ 关于拜住,见'616'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24,1a—8a;'653' 《元史》,卷136,3300—3306页;'730'匡裕彻:《拜住及其新政》。
⑤ '653'《元史》,卷27,第602页;'628'《元典章新集·诏令》,5a;杨志玖指出这是硕德八剌编造的“谋逆”,为的是孤立太皇太后,见'753'《元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第262—263页。
① '653'《元史》,卷27,第603页;卷136,第3301页;卷175,第4075页。
② '653'《元史》,卷205,第4580页。
③ '653'《元史》,卷28,第626、630—631页;卷124,第3046页;卷136,第3304页;卷205,第4581页。
④ '653'《元史》,卷175,第4074页。
① '653'《元史》,卷28,第626—627页;卷183,第4220页。
② 关于硕德八剌的改革,见'850'萧功秦:《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
③ '653'《元史》,卷28,第625页;卷175,第4079页。
④ '653'《元史》,卷28,第628—629页;'636'《南台备要》,卷1,14a—15b。
⑤ '653'《元史》,卷28,第628—629页;亦见孛术鲁翀:《大元通制序》,《国朝文类》,卷36,6a—9a。
⑥ '653'《元史》,卷28,第630页;详见'791'陈高华:《元代役法简论》。
⑦ '616'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27,9b—10a;卷10,11b—12a。
⑧ '616'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24,5a。
① 大昭孝寺即今天有名的西山卧佛寺。见'619'许有壬:《至正集》,卷47,70a;'794'陈高华:《元大都》,第74页。
② 关于硕德八剌的反伊斯兰教政策,见'753'杨志玖:《元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第263—264页。
③ 关于回回国子监,见'199'黄时鉴:《元代中国的波斯语》。
南坡之变
不论硕德八剌朝统治的得失,其结束是既突然而又悲惨。1323年9月4日,皇帝一行从上都返回大都,在上都南面30里的南坡驻帐。当天深夜,御史大夫铁失带领他管领的阿速卫军,冲进皇帝的大帐,将硕德八剌和拜住二人杀死。④直接参与这次政变的,有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中书省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前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完者、铁木迭儿之子前治书侍御史锁南、铁失弟宣徽使锁南。除了这些高官外,还有五名宗王卷入了此次事变:安西王阿难答的弟弟按梯不花、阿里不哥之孙齐王孛鲁、阿难答之子新封安西王月鲁铁木儿、曲吕不花(身份不详)和蒙哥汗后人兀鲁思不花。
在刺杀皇帝之后,反叛者迅速赶到大都,控制了政府机构。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去请晋王也孙铁木儿即位。
反叛者的组成反映了冲突的性质。主要的策划者铁失,既是皇亲,也是以前铁木迭儿的亲信。他是与皇族保持世婚关系的亦乞列思部人,铁穆尔汗的女儿益里海涯之子。①更重要的是,他的妹妹速哥八剌(死于1327年)是年轻皇帝硕德八剌的皇后。②铁失本人被铁穆尔收为养子并成为他的亲信。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朝任宣徽使之后,在硕德八剌朝初年他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以御史大夫兼忠翊卫、阿速卫都指挥使。虽然在清除铁木迭儿一派时铁失也涉嫌贪赃,他却得到皇帝的赦免,显然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姻亲。同铁失一样,其他谋反者多数是铁木迭儿的蒙古和色目同盟者,他们已经被撤职或即将被撤职。在1323年清除铁木迭儿同党进一步深入时,他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