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地交谈起来。
这边自然也有人去找了李婉云,少女眉目含笑,说话却带了几分刺:“你可会骑马?”
“只是稍会,并不精通。”李婉云这样说着,就听那少女道:“这里不会骑马的人可没人喜欢,你要是不会,我来教你。”极为自信的模样。
看得李婉云不禁莞尔,笑容也多了一些。
少女虽然自傲却并不是个不懂眼色的,和李婉云几番交谈之后也就收敛了轻视之心,开始将李婉云当做一个可以说话的对象来。
“这里虽说是变成,但是平日里也不是那么多战事的,一年打个两三回,一回也就几天。北宁那边的人和我们这边也多有来往,若是不打仗的时候,也有那边的人过来贩卖货物,有时候可以看到好些新鲜东西。”少女贺颖怡这样说着,有些眉飞色舞的模样,“过几天赶集的日子,我就带你去看。”
李婉云含笑答应了,又听她说起边城的种种风俗。说着,贺颖怡皱了皱鼻子,看着李婉云身上的衣服道:“京城里的衣服都是这样吗?穿着都不嫌热吗?”
李婉云就指着身上的衣服解释这种薄纱本就是透气又凉快的,方才让她勉强点了点头,最后却依旧道:“总觉得还是不凉快呢。”
这番直爽,让李婉云唇角的笑更浓了。
等到李夫人回来的时候,双方说起这件事,李夫人笑道:“本地风俗确实不同,我也该为你们备些本地衣衫才行。”说着提起了那位州判夫人说起的几家店子,兴致勃勃地就要带着李婉云明日就过去。
李婉云见她兴致极高,也就随她去了。
第二日去了那家店,李夫人在前头挑着布料,又让那店家拿了衣裳样子的册子过来翻看着,李婉云就自己往店里摆着布料的地方走了两步,自己去看那些料子。
一边看着,一边往前走,忽然听到身前的莲香一声轻呼,身形一矮,眼见着就倒在了地上。
李婉云定睛看过去,发现撞到了莲香的人,正笑微微地看着自己。
她不由得惊呼了一声。
站在那里的,赫然是宁国公主明玑公主,名叫陆芷的那一位。
见到李婉云,她摇了摇手中纸扇,含笑点头示意:“居然能够在这里见到李姑娘,当真是巧遇。”李婉云深吸了一口气,不由得有些错愕:“明……”
“叫我的名字,”明玑公主说,“我想,你哥哥想必已经将我的名字告诉你了。”她的笑容有些狭促,让李婉云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陆姑娘,”她最后这样叫,“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为何不能在这里?”明玑公主笑道,“有时候闲着没事,我也经常往这边过来逛一逛的。”
这番话一说出来,李婉云就觉得脊椎有些发麻,似乎有些不祥的预感。她看着明玑公主,含笑道:“说得也是,毕竟不远。”
话一出口,见到明玑唇角似笑非笑的表情,她心中也嘲笑起自己来。
北宁的京城虽说不远,但是也是几百里的路程,谁会闲着没事跑几百里路过来这种双方征战之地玩。
她不由得越发不安起来。
既然不是闲着没事过来玩,那就必定是有所图。李婉云觉得,自己现在一点都不想和她扯上关系了。
一个敌国的公主跑到军营驻扎的城池来,怎么看都没好事。
明玑公主显然也明白她的顾虑,只是含笑和她打了个招呼,让她回去告诉李牧言,自己到了这里,也不再多说什么,摇着扇子带着身边的两个丫鬟就去了。
李婉云看着她的背影,目光渐渐变得深幽起来。
等到晚间的时候,李牧言从衙门里回来,李婉云私下里对他说了这件事,就看着李牧言的目光变得严肃了起来。
但是最后李牧言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叮嘱她不要将陆芷过来的消息告诉了别人。
李婉云答应了,转头回了自己的房间,方才想起来,方才李牧言称呼明玑公主,用的不是封号,而是她的名字。
她脑海中忽地就冒出一个诡异的想法,将自己吓了一大跳。
难道,李牧言真的对明玑公主有意?
、41第二十一章
李牧言穿过热闹的街道,避让过被自己的前妻追杀的男人;和大家一起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和离的妇人提着菜刀去追砍那个男人;心中并没有多少伸张正义的冲动。
和所有人一样,他也只是想笑。
眼看那两个人转过了拐角;背影消失不见了;李牧言才重新前行而去。
路上经过的一景一物都已经熟烂于心;他看着这样生机勃勃的边城,觉得心中畅快许多。
管它什么天下;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经事。
只是想到当日南疆和沈勋一起打拼的日子;他的脸颊依旧抽动了一下;心底浅浅地掠上来一丝难过。
“李大人可有什么不快之事?”一个声音带着笑意在前方说。李牧言抬头看去;目光平静无波并不显得意外;行了一礼,他道:“陆姑娘。”
明玑公主含笑摇了摇扇子,不像是个姑娘家,倒像是哪家风度翩翩的少年郎。
“李大人居然还记得在下,真是令在下诧异。”她这样说着,并不上前,只是给李牧言行了一礼,说,“李大人公务繁忙,在下就不打扰了。”
说完,极度自然地,飞快地转身离开。
李牧言盯着她的背影,眯了眯眼。
衙门里永远是一派清冷气息。坐在那里的一群文官都有些怏怏,仿佛着做官并不是他们希望的事情一样。李牧言已经习惯,所以他只是和众人见过礼,将今日的公务处理完,就站了起来。
立刻有小吏跑过来询问李牧言有什么吩咐。李牧言却只是吩咐他帮自己送了帖子去知府府上。
小吏应了一声,等着李牧言塞过来几个钱之后,方才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李牧言只是摇头苦笑。身为知州,却连自己衙门里的官吏都指使不动,实在是……
知府府上的回帖很快就回来了。李牧言拿过来看了看,毫不意外地看到了知府的训斥。
他送过去的帖子中,不过是说疑似见到了北宁的某个重要人物,建议让那些巡街的衙役们多注意注意。知府对这个建议毫不客气地鄙视为荒谬之言。
李牧言想,这样的南齐,是到底凭着什么和北宁对抗了这么百来年的呢?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样的官府,这样的时局,早就应该是被消灭干净的架势了。
他在这边不快,李婉云的日子倒是过得很畅快。
在这边认识了几个本地土生土长的官家小姐之后,李婉云才知道,上辈子的自己被困守在京城的那一方小小的宅院,到底错过了多少东西。
这里的边城,以及不远的北宁,已经对女子宽容得不亚于自己很为李婉时的那个社会。
她细细地打听了,将这样的改变归结于北宁的初代皇后身上,并对那位疑似的前辈致以深切的敬意。能够有改变世界的勇气,并且成功了的人,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敬佩的。
她渐渐地将前世那个有些怏怏的李婉云抛在了脑后。
跟着新认识的朋友们出去骑马打猎,跟着她们去城郊的庄子里看那些农人们做事,学着那些自己上辈子也不曾见识过的东西,李婉云觉得,若是这样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就真的是好极了。
然后,在骤不及防的时候,她遭遇了来自北宁的突袭。
仿佛只是一瞬间,城里就兵荒马乱了起来。李婉云被新认识的朋友们关切地问候着,教她该怎么储藏食物,又该如何让家丁们守门护院,最后对方却笑道:“其实都只是做一做样子罢了,每年都不会当着打进来。”
李婉云心中有些诧异,又追问了两句。贺颖怡在边上笑道:“你们快都别取笑她了,她是从京城里来的,没见过这种景象有些紧张也正常。我倒是不信,你们第一次见到这种状况会比她好到哪里去。”
立刻就有人笑道:“第一次见到?那时候我可不记事,我怎么知道会比她好不好?”
一群姑娘们嘻嘻哈哈地笑,七嘴八舌地指点着李婉云,然后各自回家去。
自那天之后,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边城是大城,城墙高深,驻守的士兵也多。那些小城自然是比不得。
所以这些天以来,就算气氛紧张,边城也依旧无恙,隔三岔五的有周围的小城被围的消息传来,只是后来也断断续续地有后续的消息说平安无事。
于是满城的人就渐渐地是有些松懈了下来。
唯一没有松懈的,就只有那些在城墙上日日巡逻的士兵们了。
李牧言作为初次到来的文官,被上官带着在城墙上驻守了几个日夜之后,也被上官打发回去休息了。毕竟他年纪尚小,纵然是本城的父母官,这些事也不见得件件桩桩都要他亲力亲为。
李牧言在一片混乱中回了李府,一进门就被李婉云堵住了。
“爹和娘呢?”她问。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夫人和李老爷,居然悄无声息地就从李家的宅子里消失了。
李婉云并不是不关心父母,奈何对方瞒得太好,居然连声音和李家夫妻两人相似的替身都找到了。若不是李婉云觉得几天不见格外不安非要冲进去,只怕还得瞒着。
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不可思议,仔细想起来就知道,若不是李牧言,事情根本不可能那么顺利。
李婉云当下就要去找李牧言问个清楚,还没有走出门就被拦了下来。对方也态度也很好,只是口口声声都说李牧言现在正在城墙上,姑娘上不得城墙。
李婉云倒是有心给拦住自己的小厮下点药不管不顾地去找李牧言,但是转念想到李牧言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也就将这样的心思按捺了下去,忍住了心头的火气,等着李牧言回来,再找他要一个解释。
李牧言笑微微地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一边吩咐小厮上茶,一边对李婉云微笑:“妹妹可要吃些糕点?我听说妹妹已经几日不曾好好吃东西了。”
李婉云平静了一下心绪,盯着李牧言:“哥哥,我一直以为,我们能够相互理解,不去隐瞒对方的这种至关重要的事情。”
李牧言的目光闪了一闪:“抱歉,妹妹。这件事是我错了,我不该瞒着你。不过,我想你应该能理解,我是为了这个家在考虑。”
“能理解和能接受是两码事。”李婉云再度试图平心静气,“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被瞒在鼓里,所有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然后再来慢悠悠地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感觉。而且,这件事也是和我息息相关的,所以,我觉得,我想知道全部的过程。”
她盯着李牧言,周身的气息陡然变得凌厉,“或者,哥哥觉得,我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就好,不该有什么选择的权利?”
李牧言心中倒是有些被吓了一跳的。
他有几分不理解,李婉云对这件事,为什么会这么反应激烈。
“你决定叛逃了吗?”在李牧言还在心中想着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婉云忽然就这样问了一句。李牧言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看着李婉云,慢慢地点了点头:“是,这一点很好猜。”
“因为明玑公主?”
李牧言愕然:“当然不是。我不会因为一个女人而草率地做出这种决定的。”
李婉云有些兴致不高的样子,“那是因为什么呢?你有什么足够的筹码,让北宁相信你,并且日后不因为你的叛变而对你心生芥蒂呢?哥哥,我不明白,就算你对皇上不满,也总有解决的办法。但是一旦选择北宁,你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退路了。”
李牧言微微笑了笑,伸手准备摸李婉云的头,被她躲开了去:“我知道。抱歉妹妹,这件事没有和你商量就做了决定,让你变得很被动。”
“不过,这件事,我必须去做。”李牧言的表情很温柔,眼底却都是坚定,“你说上辈子我一辈子都守在南疆最后回到京城就死了,我不相信我会如此安分,我一定做了什么你不知道的。”
李婉云沉默下来。
她确实不知道李牧言做了什么,但是,她一点都不觉得,李牧言做了什么会让她觉得高兴。
“哥哥,你……”
李牧言伸手制止了她,“妹妹也该记得我的身份。”
李婉云愣了一愣,才明白过来,李牧言是在说自己的前世。李牧言的前世是谁,是董昱。那个董氏五书大行天下被奉为治国经典最后却被斩首抛尸的男人。
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这一辈子的继续在那个人的后代下俯首称臣,为了放弃自己的那个朝廷出谋划策。
李婉云的脸白了白。
他是早就打算好了的。
“父亲和母亲,现在在什么地方?”很久之后,李婉云轻声问。
一直盯着她的李牧言唇角露出温柔的笑容,“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他说,“等到你我都安全了,我就将父亲和母亲接回来,李家会继续好好地传承下去的。”
李婉云不再说话了。
她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自从那一日过后,李牧言和李婉云两个人同处在一个地方,居然也能相互见不到面,没有任何交集。
如果不是清楚地知道这个房屋里还有另一个人的存在,李牧言甚至都觉得,整个李府,就只有自己一个人。
他终于意识到,李婉云在刻意地避开自己。
他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42第二十二章
随着天气渐渐地减了燥热;北宁的突袭似乎也少了许多;渐渐地不再听到有那个城又被围上了的消息。
城中的大小官员都大大地送了一口气;逐渐地开始放松下来。
李牧言却并没有随着松懈下来,他依旧殷勤地往衙门去,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仿佛随时随地准备爆发战争一样坐着准备。
他的行为被人嘲笑着认为是胆小;取笑了他两次之后也不见他有所改正;也就随他去了。
反正这些事总是要有人做的;如今不过是他勤快一点;将别人的事情都做了而已。
回到居住的地方,李牧言却对着李婉云的院子默默无语。
他知道李婉云依旧在和自己赌气;但是就算是这种时候,她也依旧没有忘记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将自己的一切都打理得非常好。李牧言摩挲着手指头,有些迟疑。
他往李婉云的院子方向走了两步,然后又退了回来,最后一声叹息,转身就离开了。
这样的情形重复了不止一次,就连李婉云身边的莲飞和莲香都已经是见了好几次。她们也曾对李婉云说过,劝着李婉云先服个软,两个人坐下来慢慢地再谈。
李婉云却不肯。
在她看来,自己可以接受来自外人的所有打击,唯有家人的欺瞒不能轻易地原谅。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日后更多次,打着为了自己好的名头,名正言顺地帮着自己做出各种决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