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问,琉璃便就等着瞧端午节淮宁侯府究竟会怎么着。偏巧端午节前一日快马送来了徐师叔的来信,她坐在院里一面拿郭遐送的琉璃棋独自下着,一面翻读。看到一半却不由跳起来,蕊儿以为出了大事,连忙走过来,琉璃道:“师叔下月要来京!”
蕊儿也替她高兴:“真的吗?那会住多久?咱们要怎么安排?”
琉璃再往下看,然后道:“信上没说,只说会来一趟。等他来了再说罢。”
蕊儿应下,转头要走,琉璃又折起信,说道:“我去趟四房。”
徐师叔已经把骆明珠这段往事打听清楚了,原来这男方也是当地的望族,姓胡,世代行医,当年骆明珠的母亲生她时难产,是这胡大夫的夫人将她们母女从生死线上扯了命回来。骆大学士当年还在余安做县官,时感无以为报,骆明珠长到三四岁上,胡家见她生得聪明可爱,便就提出与骆家结下娃娃亲。骆大学士自然应允,翌年忽然接到了进京的调令,便就带着一家老小进了京来。
一晃十年过去,这胡家少爷长到十六岁,胡夫人一算骆明珠也有十四了,便来信提出让二人完婚。骆大学士把这事告诉了骆明珠,骆明珠竟不同意。因其姐已进了宁王府做侧妃,骆大学士如今也不敢十分拘束她,久劝无果,只得去信婉转地提出悔婚。胡家接了信暴跳如雷,翌日胡大老爷便领着胡家少爷进京来了,骆大学士也很歉疚,无奈骆明珠竟然以死相逼,胡家因着自家地位,也不愿落个逼婚的骂名,便就回余安了,这事就这么悬在这儿。
后来胡家不知怎么忽然收到了骆明珠一封信亲笔信,信中说起她不愿嫁进胡家的缘故,原来就在骆家进京之后,骆明珠听说这胡家少爷有些拈花惹草的毛病,而且还在外养了粉头,所以才不同意这门亲事。胡家世代家风端正,见信后勃然大怒,当下把胡少爷捉来问了个清楚,才知道确是有这么回事,故而也不再提这完婚之事,后来约摸去了封信给骆明珠,在信中向她表示了歉意。
琉璃看完信后一分析,想来潘夫人拿这事来敲打聂氏,定是不知内情。这骆明珠暗中处理了此事,却也念着胡家通情达理,为顾他们家声,未曾将它大肆传播,宁愿背着悔婚的骂名,也算难得了。
领着月桂到了四房,她把信给聂氏看过,聂氏拍着胸口道:“就说这姑娘怕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可不,自个儿的婚姻大事就这么私底下决定了,也不经过父母媒妁,我看廷邦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定也是她灌了什么汤!”
琉璃在茶碗后瞟了她一眼,放了碗后道:“四婶料事如神,何不早替五哥寻门称心如意的亲事?”
聂氏捋着手绢子哼了声,到底不敢太放肆了。又不甘心被她挤兑,遂道:“说起来你们几个姑娘也都大了,廷邦这里定下,接下来肯定就要轮到你们。九姑娘可有瞧中的什么人,四婶不济,到底也有几个人脉,说出来到时也能帮着掂量掂量。”
琉璃沉下脸来,“四婶这是什么话?合着我成天就琢磨着人家公子少爷不成?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聂氏见她动怒,忙地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言情都怪我嘴出,这话上说。罢了,你就当我放了个屁。”我原是想问你有什么想法不,哪敢往或曾旁边月桂忍不住璞畴笑起。聂氏纵是不悦,这当口也拿她没辙。琉璃终归没心情再坐下去了,放了茶起身,就此回了房去。
152 搬出正院!
原本每年三时四节府里都要在正院举行家宴,今年因着还未出老太太的热孝,各房里便就自己过了。
琉璃早上去了长房陪苏姨娘,上晌老太爷去衙门应卯回来,带了筐新鲜荔枝,因不多,便没往各房里送了,只唤了琉璃分了半筐去。琉璃便又让蕊儿分了三份,一份给苏姨娘送去,一份给郭遐,一份自己留着。晌午就在正院陪老太爷吃饭。
各房来向老太爷请安的工夫,琉璃坐在院里翻书,月桂忽道春香来了。
春香到她跟前见完礼,便说道:“夫人少爷们都来向老太爷请安,姑娘们也来了,老太爷请九姑娘过去吃茶。”
琉璃遂把书收了,洗手整妆往安禧堂来。
按例请完安后这帮人便该散了,但是到得正厅的时候梁氏齐氏聂氏和姑娘们都还在,浣华见得琉璃便招手让她上前,琉璃向众人福了福便在浣华身旁坐下。淑华道:“九儿可是躲在屋里剥荔枝去了?”琉璃道:“哪能呢?正等着你们来吃。”
今日谢氏阮氏也在座,毓华在旁教瑞敏穿珠花,听见这个便回过头来笑了笑。素华道:“既如此,回头我们便上她屋里去。谁教老太爷偏心,只给琉璃一人。”
淑华听见了,往琉璃看了眼说道:“这倒怪不得老太爷,谁让琉璃就住在正院呢?”
琉璃点头:“就是,换成你们离得近,老太爷也给你们。”
毓华直起腰来,回身坐好,说道:“说起来,当初琉璃住进正院也是因着要侍候老太太。如今老太太都故去快半年了,老太爷又时常不在府里,左右苏姨娘身子骨也不甚好,有人陪着说说话于身子有利,左右我也想与你无事时聊聊天。不如你就搬回去罢。”
这个话一出来,仿佛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都往这边望过来了。琉璃不防她突然使出这么一招。顿时无言以对。齐氏默了半刻,说道:“三姑娘这话很是,九姑娘终究是长房的人,独住在正院终是名不正言不顺。何况你还认了苏姨娘为母亲,这认了母亲还分住两处,又是哪门子道理?还是搬回去的好。”
琉璃何尝不明白齐氏意图,她若是从正院搬了出去。那么手上拿着的大库通牌便就得交出来。她仅抓住的一点权力又要就此失去。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威信就又成了泥渣!
再一点是,毓华提出让她搬回去,本身定没安什么好心,她在倚寿园住着,毓华便是想做点什么坑她也没那么方便,只要她搬回长房,那就成了她的天下。要弄点麻烦给她那不是易如反掌?琉璃正是顾忌这个所以打定主意呆在正院,齐氏也看出了门道,她才恨不得长房里闹得鸡飞狗跳呢,哪里有不趁机推波助澜的?
心里不免将她憎到了骨子里。又想毓华这向不断向她示好,原来竟是为着这个!心下十分沮丧,却也毫无办法。齐氏这理由实在太强大了,扯出苏姨娘来,她这一时哪里招架得住。想了想,便说道:“三夫人说的甚是,身为儿女,的确该侍奉父母膝下,我也曾与娘亲提过这事,不过娘亲说我住在长房去梧桐院上学甚是不方便,还是住在正院里的好,我也就顺从她了。”
她说话笑微微地,谁也没法拿她的不是,齐氏隔了半刻,说道:“苏姨娘也真是多虑,要去上学的也不只九姑娘一人,长房里不还有三姑娘么?合着你竟比三姑娘还娇贵些,走不动这几步路?”
她边说边往毓华看去,毓华只是微微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但她这不说话,却反比说了还显得有用。旁边坐着一直没吭声的梁氏这时也瞧出些门道来了,望望这二人又望望老太爷。老太爷对于家务纠纷一向反应迟钝,似乎并没有想过对此事表态。齐氏拿绢子印了印唇角,便就道:“还是请老太爷定夺吧。”
琉璃道:“老太爷这几日在临字帖,唤了我在旁研墨,我若是去了长房,跑来跑去岂不麻烦?”
齐氏扯了扯嘴角:“正院里侍侯的人是做什么的?研个墨也要劳动主子姑娘。照你这么说,这满院子人都可以撵出去了。”
琉璃知道齐氏满心里盼着长房没落下去,但她如此不留余地却让人十分恼火,可惜苏姨娘不在,眼下连个可帮着转寰的人都没有,毓华竟然又胆大到借助着齐氏的祸心来达成目的,她也知道今日这事自己是绕不过来了,便闭了嘴,不再吭声。
老太爷举茶啜了一口,看看琉璃:“便依你三婶的,搬回去罢。”
过来吃了碗茶的工夫,这就被人算计了去,琉璃心中甭提多么郁闷,回到倚寿园也没个好脸色。蕊儿知她骨子里心高气傲,前两年是不得不低着头做人,如今好不容易把余氏斗垮了,才过了几天舒心日子,这齐氏又来添堵,难免觉得憋屈。一时也不知她是不是还有对策,也未敢让月桂她们收拾东西,只是去长房告知了一声苏姨娘。
苏姨娘听得这消息也默然了一阵,最后与她一道来了倚寿园。
琉璃在床上歪了一阵,起身正准备整妆去安禧堂陪老太爷吃饭,见苏姨娘来,便就且停了停。
苏姨娘道:“搬回去也好,长房的事总要有个了结。毓华眼见着已经十六了,淮宁侯府今儿也没曾来人,许是没了这层结亲的心思。即便不被指婚给祈府,也在府里呆不了多久。在她出嫁之前,一定会有番风雨。今日就算老太爷不让你搬回去,她也定会想办法让余氏出来,因为只有余氏在,她嫁人后才会有后盾。”
琉璃这才想起,到这会子已然近午了,居然淮宁侯府还未曾来人,难道说长公主当真放弃这个念头了?但是眼下可不是该关心这个的时候,苏姨娘的话很是有理,毓华这十多年来在府中的地位可以说有一半是靠余氏撑起来的,如果余氏终身出不来,那么她与右丞府的来往也会淡去很多,不管她嫁进杜府还是祈府,娘家人脉广有地位,那对她来说绝对是条优势,就算不为余氏,她也会为自己把她弄出来。
“所以娘的意思是说,让我搬回去,干脆再把毓华的妄想给掐断了?”
苏姨娘叹了口气,走到窗前看向院前一苁芭蕉,“抛去毓华这层,就说余氏。她纵使如今被关,也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出来。如今是有老太爷压着她没法子,万一老太爷也有个闪失,得了病或者过世了,那时咱们的麻烦将会更大。年后毓华往余氏处走得勤,此番突然与你接近,多半已商量出什么勾当来了,正好毓华此时婚事未决,便先让她动手。便是她失败了,总还有老太爷过世的那一日。”
琉璃缓缓点头:“老太爷过世后,府里必然分家。分了家后廷玉廷芳他们自然会一力保她出来,再者大老爷也不是真心想休她,关她只怕也是权宜之计。咱们俩偏生都是长房的人,就是分家也避不过这层去。等余氏那时成为都察御史府的夫人,再掌了当家大权,到那时,咱们俩的危机才真正来了。”
苏姨娘对着窗外叹气:“所以,余氏不死,终归是个心腹大患。”
琉璃沉默着,许久未曾回得神来。
于是乎,琉璃搬回长房的事情已成定局。苏姨娘走后琉璃心情又恢复了正常,略坐了片刻后便交代蕊儿下晌开始收拾东西。
淮宁侯府终于没有来人,虽然琉璃从杜睿来府的频率来判断,并不认为这从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毓华可能与杜睿无缘,但是府里许多人却也悄悄在关注着这个消息,蕊儿往大厨房里去了一遭,就听回来不少议论,皆是猜测毓华遭杜府放弃乃与余氏失势有关。
当然这么说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像淮宁侯府那样的门第,讲究的就是身份二字,你尊贵的程度正好决定着你决胜的几率。可是杜睿看着可不像那么没主意的人,也许他有他的打算,谁规定要娶她就非得赶在祈元帅回朝之前?
一想到杜睿竟然跟毓华在一起,琉璃心里怪有点没意思。她发觉自己最近对于毓华与他之间的事甚为关注,甚至关注得有点深,这似乎已经超过了一个庶妹应有的关心范围,她觉得有点小不安。
淑华洗华知道琉璃要搬,夜里也来她这里坐了坐。流华一边高兴一边忧愁:”我高兴的是你跟三姐姐之间这么要好了,以后在长房里你可以跟三姐姐玩,也可以跟七姐姐玩,我优愁的是你一走,我们要找你就得上长房去,没有这么自在了。”淑华可没她那么外放,一直只是摇着团扇盯着琉璃瞧。琉璃被她瞧得不自在,遂道:”你老瞧我干嘛?”她笑道:”我看你究竟有几层皮。”琉璃心里猛地一动,以为她看穿她来历,不动声色道:”你瞎说什么?”淑华接着说:”你若没有几层皮,怎经得起这千般敲,万般打?”
153 移交中馈
琉璃一颗心落了地,也拿了扇子在手,说道:“我哪有你命好。”
她们俩似乎从来没客客气气地说过话,淑华一直是略带几分尖酸永远话里有话,她则是从没对她有过好气。但就这样酸来酸去过了这么一两年,她二人竟颇有些用不着把话说出口来的心照不宣,她相信她知道毓华不是那么善变的人,也一定知道齐氏为何非要把她往长房里推,把她这点小权给驳了,接下来自然就轮到梁氏与聂氏,淑华焉能不替梁氏感到担忧?
这么想着,便就往她看去一眼,“你不是喜欢瞧热闹么?干脆就瞧到底好了。”这便是让她们远远站着别掺和进来的意思。淑华听懂了,看了眼浑然不知状况的浣华,一派悠然道:“你既这么说了,我又哪有不看之理?只是八丫头无辜。”
琉璃也看了眼浣华,不作声了。
搬家这种事自有蕊儿领着月桂她们去做,琉璃该去哪儿还去哪儿,该上学还上学。因着空房子多,苏姨娘将院子西面一排四间全给了她住,对于她搬进来这事,她看上去也是欢喜的,这几日让蘅薇亲自给她收拾了床褥,又亲自挑了几盆花卉摆了进去。琳琅见她笑呵呵地,便打趣道:“知道的会说姨娘这是给女儿搬家,不知道的还当是女儿要出嫁了呢!”
蘅薇笑嗔道:“你哪里知道,这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蕊儿将东西分类装好后,唤来几个家丁花一个下晌就搬完了,等到往日琉璃将上床歇息时,就已都弄得差不多了。四间房一间给了蕊儿她们四个住,一间正厅,一间做了书房。再有间里外两进的厢房则是琉璃的起居卧房了。
苏姨娘这院里本就有大小六个丫鬟,还有蘅薇与另一个嬷嬷,每每走上几步便能遇上个把两个人,比起倚寿园与小跨院,端的是热闹得多了。
搬来的那日下晌。齐氏就让人来把正院里的通牌收走了。月桂见来的只是齐氏院里一个打杂的丫鬟,不是齐氏本人,更连她身边贴身的丫鬟都不是。待要发难,琉璃倒是无二话,爽快的把通牌给了打发走了。
蕊儿月桂海棠都不太情愿搬到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