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肯定都得把命丢在宜君寨前;如果撤回长安,我们怎么向陛下交待啊!”
尚让说完,假装以手掩面,硬是挤出了几滴鳄鱼泪,他边“掉泪”边透过袖缝观察着诸将的反应。
林言、康世铭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良久,李谠小声地说:“尚将军,我看你不必过于自责,这二军交战,胜败是兵家常事。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个将军没打过败仗?正因为有了败仗,才有了经验教训,虽然我军没有攻下磋峨山、宜君寨,但唐军也有不小的伤亡。我军可以回师长安,经过休整补充后再北征嘛。”
杨能附和道:“尚将军南征北战多年,立下军功无数,这次北征,攻下三原城,就是大功一件。没有攻下磋峨山、宜君寨,其实很正常。因为我军是攻方,唐军是守方,攻方难度是守方的几倍,这是军事常理,所以我军回师长安,也并不算丢脸!”
一些将领也发表了类似李谠、杨能的意见,尚让听了,面露喜色。
林言、康世铭二将紧挨在一起,依然一声不吭。
尚让见状,实在憋不住了,对着林言、康世铭说道:“林将军、康将军,你们二位是指挥大齐中军的,在军中威望很高,你俩也发表一下对目前战局的看法吧!你们同意撤兵还是不同意撤兵?我想听听你俩的意见!”
第十三章 危机四伏(1)
尚让率领的五万大齐北征军在磋峨山、宜君寨二地与唐军激战,接连败北,兵力锐减至近万人,将士沮丧,怨言四起。为了安定军心,尚让只得拿出谦恭姿态,征求林言、康世铭的意见。
林言叹道:“尚将军,将无战心,兵无斗志,事已至此,我看还是回师南撤吧!弃守三原吧,如果死守三原不放,对主力集中没有好处,还是攥紧一个拳头为好!”
尚让巴不得听到这样的话,他知道这次肯定拿不下磋峨山、宜君寨了,撤兵是最佳的方案了。
“康将军,你说说你对撤兵的看法?”尚让盯着康世铭。
“既然大家都主张引兵南撤,我服从大局。”康世铭轻轻合上眼睛,清泪直淌。
尚让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弟兄们既然都同意撤兵回长安,那现在就去分头准备吧!这鬼天气,老是下雪,老天爷有意跟我们过不去。这次北征,只完成了一部分战役目标,真是羊肉没吃到,反惹了一身臊!”
大齐北征军弃守三原,回到了长安。尚让垂头丧气地去面见黄巢,讲了北征的经过。
黄巢听了,好久没有开口说话。
尚让忐忑不安地站在原地,紧张地看着黄巢,他怕黄巢一怒之下,要杀他贬他。
黄巢轻轻叹了口气,注视着尚让:“尚让兄弟,这次北征,你是出了力的。我军拿下了三原城,应该做好攻击磋峨山、宜君寨的准备工作。可惜你急躁了些,想挟得胜之威,一鼓而下磋峨山、宜君寨,谁知此二处地形复杂,唐军工事坚固,加上天气突然转冷,这就必然导致大齐军久攻不下的结果。唉,如今大齐精锐又减少了好几万,真是令孤心痛!”
尚让低着头,没有说话。
黄巢走到尚让身边,轻轻拍了拍尚让的肩膀:“贤弟不要过于自责,你我都是久历战阵之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我们吸取教训,以后肯定会有大胜仗的!你继续带着你的部队坚守长安北城。如果大齐补充到新兵员,我会优先拨给你的。”
尚让为人固然心高气傲,但在黄巢面前,他是绝对不敢托大的。尚让“扑通”跪下,热泪翻滚:“陛下,黄大哥,尚让这次北征,没有取得胜利,使大齐的局势更加恶化,我真没用,我该死!”
“尚让兄弟啊,别这样说嘛,我们都不是神仙,那就难免要犯错误。尽管大齐政权面临着空前的困难,但我相信大齐将士们会尽力克服的。你是大齐股肱之臣,一定要有十二分的斗争勇气!”黄巢劝慰着尚让/
“陛下,臣一定竭尽心力,把守好长安北城!”尚让一边擦泪一边大声说道。
不久其它各路大齐军的战报送到了含元殿里。黄巢看了战报,紧锁双眉,离开御座,在殿里急促走动。
太尉赵璋说道:“陛下,这几份战报里,大齐没有一个大胜仗啊!看来现在军事形势更加严峻了,真是危机四伏!请陛下早作决断,力挽狂澜!”
黄巢语调低沉:“众爱卿,目前唐军虽然没有攻入长安,但大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了。孤希望大家精诚团结,共赴国难,一定要击退唐军在陕地的疯狂进攻,保卫新生的大齐政权!”
在殿的大齐众文武纷纷表示,誓与大齐共存亡。
黄巢点点头,望着东北方向,喃喃自语:“目前陕地战场,齐唐二军处在势均力敌的状态,谁也吃不了谁,但大齐军的攻势远远不如以前了。已经占领的一些城池被唐军重新攻占了,这样下去,长安难保啊!”
盖洪奏道:“陛下,值此多事之秋,臣建议大齐军的主力应该作点调整。如今大齐第三军黄思邺部占领了兴平,唐军退守奉天,长安西线战场暂时安全了。臣认为应该抽调第三军部分兵马,急赴华州,与第一军孟楷部协同作战,尽快消灭李唐王重荣、朱温部,割了这二个毒瘤,大齐在陕地战场的被动局面才能改变!”
黄巢点点头:“盖爱卿之计甚好,传孤旨意,马上执行!”
第十四章 危机四伏(2)
大齐征西将军黄思邺率领第三军攻占兴平后,命令全军将士在兴平一带集结休整。不久,黄思邺收到了大齐皇帝黄巢的圣旨,要他马上调兵,速赴华州,与第一军孟楷部配合作战,一举击溃李唐王重荣、朱温部,确保长安东线安全。
黄思邺感到事关重大,马上传令升帐议事。
诸将到齐后,黄思邺说道:“诸位,我刚才接到了陛下的圣旨,陛下要求我军抽调部分兵力,赴华州与第一军会合,合攻王重荣、朱温,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吧!”
荡寇将军刘塘说道:“我军虽然占领了兴平,但也死伤了数千名将士。如今第三军满打满算,兵力只有二万多了。靠这点兵力,应付长安西线唐军已经十分吃力,现在陛下要抽调第三军部分兵力支援华州战场,我看大齐现在的兵力肯定减少了不少!”
扬威将军王Ы涌诘溃骸傲踅档妹淮恚痪们埃腥寐柿斓谋闭骶野芏椋映ぐ渤龇⑹蹦鞘俏逋蚓裰Π。桓鲈潞螅闭骶氐匠ぐ玻皇O录盖寺砹恕I腥贸粤舜蟀苷蹋勾笃朊墒芰司薮笏鹗В≌庑┱笸龅慕浚鞘悄险鞅闭蕉嗄甑拇笃刖 N姨秸飧鱿⒑螅璺共幌恪I腥没龉昝瘢液薏坏们资稚绷怂 �
刘塘连连摆手,劝阻道:“王将军,消消火气,你又不是尚让的部下,林言、康世铭他们都能忍,你也就忍一下吧。不管如何,尚让是有功于大齐的,陛下仁慈,不可能杀他的。陛下安排尚让防守长安北城,他现在还是大齐的将军,我们还是团结为好。说一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和尚让还有合作对敌的机会呢!”
王Сぬ疽簧骸鞍樟税樟耍笃胂衷谛问莆<保颐腔故且橐槿绾斡Χ晕>职桑 �
黄思邺望着诸将,大声说道:“诸位兄弟,大齐各军里,因为我的统兵征战能力最差劲,所以第三军以前的战绩排在各军之尾。但我不服输,这次第三军一定要有出彩表现,我决定抽调一万精兵,由我和刘塘率领,开赴华州,配合第一军作战;王柿焓O碌耐蛴啾碓诔ぐ参飨呋疃癖厥刈⌒似健5任一靼芰送踔厝佟⒅煳拢倩厥シブ旃ァ⑺挝耐ǎ �
诸将听了,均无异议。
黄思邺走到王媲埃怂哪肯嗍樱簧烙牍驳拇笃胗⑿劢艚粲当г谝黄穑扑稼暗溃骸巴醐'哥哥,这几年我俩一直并肩作战,经常在一起吃饭睡觉,如今突然分开,我心里难受啊!你一定要守住兴平啊!”
王Ю嵫垆桡骸八稼偷埽以谛似降茸拍憧槔矗 �
数日后,黄思邺、刘塘率领第三军一万人马离开了兴平,直奔华州而来。
大齐骠骑将军孟楷亲自出城相迎,黄思邺打量着孟楷,哈哈大笑:“孟楷哥哥,我俩多日不见,你可是瘦多了!”
孟楷自我解嘲:“是啊,你我都是过军旅生活的人,这鞍马劳顿,不瘦才怪呢!那个叛将朱温,着实令我苦恼!朱温经常领兵偷袭我军营地,前不久,朱温袭占了浦津桥,杀害了数百名大齐将士,此仇不报,孟楷誓不为人!来日被我擒到朱阿三,我一定要亲手扒了这个市井无赖的皮!”
黄思邺用手挠了挠头皮,眉头微皱:“朱温狡诈多变,用兵有方,要擒杀这小子,谈何容易!”
孟楷吼道:“再难也要和他斗下去!”
孟楷、黄思邺等人一同入城后,在华州府衙议事厅纷纷落座,众将边喝茶,边谈兵事。经过讨论,孟楷、黄思邺达成了共识:大齐第一军主力向浦津桥一带开进,与王重荣、朱温主力决战;大齐第三军驻防华州,作为战场预备队。
不久,孟楷率领大齐第一军八万精兵开赴浦津桥,临行前,孟楷唤来怀集将军李详,嘱咐道:“你驻守华州时间比较长,管理华州很有办法,第一军主力去征伐王重荣、朱温,你就不要随行了。我留下你驻军华州,配合思邺做好守卫工作,抓好东征大军的物资供应,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可要挑好啊!”
李详当即拍胸保证:“孟将军,你就放心地带兵东征吧,华州这里,我一定协助好思邺将军工作的!”
王重荣、朱温获悉孟楷亲自提兵攻打同州、河中的消息后,十分惊慌,朱温亲自带了随从,来到蒲州,与王重荣商议退兵之策。
朱温苦着脸说:“王将军,你收留我时,保证大齐打我时,你全力帮我的。现在孟楷亲统大军攻打同州,来势凶猛,大齐第一军战力强劲,我现在军心不稳,肯定不是孟楷的对手,你快发兵帮我吧!”
王重荣脸色阴沉,盯着朱温看了好一会儿,看得朱温心里直发毛。
河中大将白志迁见场面沉闷尴尬,就开口说话了:“朱将军,我知道你诚心归顺大唐,如今孟楷奉黄巢命令,前来攻伐,你的焦急心情我们是理解的。我看孟楷这次出兵,情绪化非常严重,他一心想找你算帐,在军事部署方面肯定比较冒进。其大军后方肯定会出现空虚,只要我们二路大军同心抗击,就一定能战胜孟楷,守住同州、河中!”
朱温听了,连连点头:“白将军说得极是!朱某相信在王将军的领导下,大唐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王重荣开口了:“朱将军放心,我已经想出破敌之策了!”
第十五章 奸雄设谋
孟楷率领大齐第一军八万大军攻打浦津桥,为攻伐同州、蒲州作准备,朱温大惊,急忙来到蒲州,要求王重荣出兵救援。
王重荣呷了一口清茶,慢条斯理地说:“朱将军莫急嘛,诸位不必惊慌,王某自有办法对付孟楷发起的这次进攻!”
众将打起精神,齐刷刷地看着王重荣,听他讲破齐之策。
王重荣手托下巴,冷傲异常:“王某认为这次大齐动用了孟楷的第一军,向浦津桥发起进攻,说明大齐方面终于按捺不住了!大齐现在肯定粮草奇缺,才不惜出动精兵强将,寻找我军主力决战,想一举拿下同州、蒲州。说实在的,我听到这消息时,一开始也挺紧张的,但细细一想,我们出头的日子终于到了!”
朱温一脸疑惑,忍不住插言:“王将军,大齐第一军所向无敌,我军决非其敌手。我军打不打大齐军就得撤离同州、蒲州,你说我们出头的日子到了,我感到纳闷!还望王将军明言!”
王重荣狂笑几声:“朱将军说得不错,我军是打不过孟楷的这支大齐军,但王某可以让别人打,借势发力,为大唐立功,在长安迎接圣驾!”
河中大将常行儒吐了下舌头,头摇得像拨浪鼓。
“常将军,你怀疑王某的能耐?那我现在就说得清楚一点!”王重荣面对着常行儒,一脸轻松。
常行儒说道:“王将军,如果你这次打败了孟楷,行儒就敲开郃水的冰块,跳到郃水里摸鱼给你吃!”
“此话当真?”王重荣认真地问道。
“愿立军令状!”常行儒挺起胸脯。
“好!那你现在就写!”王重荣玩起了真的,让亲兵拿来笔墨纸砚,放在常行儒前面的桌子上。
王重荣皮笑肉不笑:“常将军,写吧!”
常行儒是个楞头青,冲锋陷阵勇寇三军,但这人缺少心眼,行事鲁莽,此时被王重荣这样一激,还真的写了。
一会儿的工夫,常行儒写完了“军令状”,大步流星走到王重荣面前,大声说道:“王将军,行儒写好了,你过目一下!”
众将掩面窃笑。
王重荣装模作样地浏览了一下,抚掌大笑:“常将军真是个爽快人,我想肯定会按这军令状做的。好汉一言,驷马难追!常将军,如果你输了,你可不要反悔呀!”
常行儒哈哈大笑:“嘻嘻,王将军,我的这军令状里还有这一条,如果你没有打败孟楷,你就跳到郃水里摸鱼给我吃!”
王重荣奸笑一声:“这个当然!这个当然!”
众将催促王重荣快把破齐之策讲出来。
王重荣缓缓说道:“我有二个办法,可以同时施行,定能大破齐军!这第一个办法嘛,我和大齐华州州长李详进行联系,让他在华州起兵反齐,归顺大唐。前阵子我已经派人秘密和李详商谈,许诺李详归顺大唐后,陛下定会加官晋爵,保证他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李详认为大齐国势日衰,已有归唐之心。”
朱温点点头:“我看这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我比较了解李详这个人,此人看重名利,贪图享乐。只要我方计划周密,行动有力,定能让李详举州而降。华州如果被我军夺取,孟楷一军则不战自乱,后院起火了嘛,齐军怎能不乱?”
众将纷纷赞成这样做。
王重荣继续说道:“孟楷的第一军像只铁拳头,是很硬,我军打不过大齐第一军,王某可以借助沙陀军来对付大齐第一军。现在统领沙陀军主力的是李克用,他驻军代州好几个月了,这人吃马喂的,几万沙陀军消耗巨大,李克用早就想引兵南下筹饷了。虽然不久前李克用和大唐云州防御使赫连铎、卢龙节度使李可举进行了会战,和大唐的矛盾加深了,但李克用和我的个人交情还是不错的。我的河中军从没有和沙陀军有过冲突。现在我修书一封,请李克用率兵南下助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