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宫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魂系宫帷-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王,母后,不如再给孩儿一段时间,孩儿会与琅燕国的公主书信往来。一但等孩儿弄清楚公主的心思与想法以后,孩儿再确定是否选妃之事。如若公主有情,孩儿自当与公主情结百年之好。若是公主无意,孩儿会主父王母后作主选妃。”肖遥看看段青云与王后,淡然的说着,心里如明境般的平静似水。

段青云点点头,笑着说:“也罢,世子妃终究由世子自己挑选会比较好,朕与王后便不再干涉你选妃之事了,直到你与琅燕国的公主之间有了明确的消息再说吧,呵呵。”

第二卷 怨恋 第三十一章 援兵之计

第三十一章 援兵之计

正当肖遥暗自舒了一口气,不再为选妃之事伤神时,门外的侍卫送来了一封加急密函,上留书“大理世子肖遥亲启”。

在段青云与王后倍感惊讶的眼神下,肖遥疑惑的接过密函,取出了信笺。当他看到信上的字迹时,心底莫名的震憾起来,待看完整封信时,心情却是变的既激动又沉重。激动的是,日思夜盼的人儿终于给他寄来了他梦寐以求的信笺;沉重的是,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与危机。

看到肖遥的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王后担忧的问道:“世子,发生什么事了?谁寄来的密函?”

肖遥轻叹了一口气,神色不安的说道:“是从琅燕国寄来的信,是公主。”

“什么?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位公主?咱们世子与琅燕国的公主还真是心有灵犀呢,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公主说什么了?是不是表达了这些日子对你的思念与爱慕?哈哈哈!”段青云开怀的大笑起来。

“看世子的样子,不会是公主出了什么事吧?”王后试探的询问道。

“公主……,公主说,琅燕国遇到了叛乱,正面临着一场腥风血雨,公主希望孩儿可以出手相助,助琅燕国一臂之力。”肖遥脸色青白、神色恍惚的说道。

段青云略略沉思后,点点头说道:“这么说来,琅燕国是有一场战争势在必行了。不知世子是怎么想的?大理国一向不喜战争,从未主动与人结怨,这次如果帮助琅燕国出兵的话,该如何向我们的臣民交代?如果不出兵的话,世子与公主的缘份也就到此结束了。朕倒是很想听听世子的意见呢。”

王后忧心忡忡的看看段青云,又看看肖遥,欲言又止。

看出王后眼里的顾虑,肖遥淡淡一笑道:“父王,母后,你们请放心,孩儿不会让大理国遭受这种不忠不义之名的。孩儿已经决定了,一定会出兵相助琅燕国,一来是圆了曾经想与琅燕国共结友好的心愿,二来也为了履行孩儿对公主的心意与承诺。孩儿上次离开琅燕国时,曾向公主许下承诺,只要公主开口,孩儿会不惜一切实现公主的心愿。孩儿曾一度以为公主今生也不会提出任何要求。若非遭遇国难,公主是不会向孩儿许下心愿的。事到如今,孩儿必须出手相救,哪怕是自出私心。至于如何向臣民交代,孩儿到时候会一力承担的。”

段青云了然的笑了笑,说道:“朕就知道世子会这么说。世子的决定是作为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朕不会怪你,不但如此,朕还会全力支持你的决定。朕会向群臣说明,就说世子为了与琅燕国共结百年之好,会带大军前往琅燕国助他们剿灭叛乱。而且,朕承诺,只要琅燕国答应与大理和亲,愿意将公主嫁到大理,朕会把大理三成的财富送给琅燕国,作为公主的聘礼。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段青云的话让王后异常惊讶,更是让肖遥震憾无比。他感动又不安的说道:“父王,您不需要这么做的,只要父王同意孩儿出兵,孩儿便感激不尽了,无须额外奉上大理的财富。再说……再说琅燕国也不一定会同意将公主下嫁到大理,孩儿真的没有十足的把握啊。”

“世子,你不用担心,朕有言在先,不管琅燕国愿不愿意将公主下嫁到大理,眼下要大理国出兵的前提是琅燕国的公主必须亲口答应到大理和亲。朕会派人将提亲的书信送往琅燕国,只要一收到公主亲笔写下的同意书,朕即刻让世子发兵前往琅燕国。只要公主本人同意,琅燕国的国君同不同意朕倒不在意。这就是朕的条件。”段肖遥一反之前的随性与温和,目光炯炯的说道。

肖遥闻言,大吃一惊,忙阻止道:“父王,万万不可。无论公主同意与否,孩儿助兵乃势在必行之举,又岂能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如此一来,公主倒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孩儿了。再说,这也有违君子之道啊。”

“放心吧世子,朕会把书信直接寄给公主,朕的提议对琅燕国有百利而无一弊,公主若是聪明,在这个时候必然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门亲事。到时候,耶律国王自会衡量轻重,绝对不会为难公主,也就是说,一切依公主个人的意愿而行事,没有谁逼迫谁,也没有谁为难谁。个中道理,相信世子应该明白吧。”段青云仍然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笑眯眯的说道。

肖遥为难的样子让王后也于心不忍了,她怜爱的拍拍肖遥的手,安慰道:“世子,你无需多虑,就按你父王的意思去做吧。只要你尽了心,便对的起自己的一片心了,至于结果怎么样,那便是上天注定的了,你也无法更改。你们之间的缘份相信早有定数了。”

王后的话让肖遥怔了怔,缓缓的点了点头。

段青云见肖遥默许,忙让人准备笔墨,给夏晴雨回了一封信,让人连夜马不停蹄赶往琅燕国,将书信交与夏晴雨,一切进行的人不知鬼不觉。

接到大理国如此迅捷的回信,夏晴雨暗暗吃了一惊。在看完大理国王亲笔写下的回信后,夏晴雨的整颗心彻底凌乱了。

她知道这不会是肖遥所为,她也从来没有想过大理国王会对她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大理国王知道她是耶律齐的妃子,又当作何感想?可能会直接拒绝派兵相助。也许肖遥想到了这一点,才会隐瞒她的真实身份,想来肖遥也是为了能够助她才出此下策。

她该怎么办?如果答应大理国王的条件,事成之后她该如何向耶律齐解释这其中的种种?又该如何面对这场闹剧?如果不答应,琅燕国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她能忍心眼睁睁的看着耶律家族陷入衰败与沉沦?不,她不愿意,没有人愿意看着自己的江山易主,更何况是耶律齐那样傲然的明君,到时候他失去的不仅仅是江山,而是终身的英明与千古的声誉。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战死沙场。

想到这里,夏晴雨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寒颤。以她对耶律齐的了解,她是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那么,她唯一的选择只有同意大理国王的条件,答应战胜之后下嫁大理国成为肖遥的王妃。千般滋味、万种愁绪一时之间填满了夏晴雨的胸口,压的她无法喘息。

纠结中,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晴儿,一个人在这儿发什么呆呢?朕叫了你好几声都没有听见。怎么了?”耶律齐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夏晴雨面前,屋子里却连一个宫女太监也没有看见。

“皇上,你什么时候过来的?翠儿怎么也不通传一声,这些丫头们都跑哪儿去了?”夏晴雨回过神来后,一边不留痕迹的将书信藏好,一边左右顾盼的寻找屋里的宫女。

“她们都在院子里呢。是朕让他们不要通传的。朕想看看朕日思夜想的晴儿是不是也像朕一样在想着朕,结果看到一个失了魂魄的晴儿,告诉朕,你的魂魄是飞出去找朕了吗?”耶律齐暧昧的笑望着夏晴雨略显惊慌的眼神与眼底一闪而过的一丝羞赧。

“皇上……,你又取笑晴儿了。对了,皇上今日过来可是有事情要告诉晴儿?”夏晴雨转开话题,淡淡的问道。

耶律齐笑笑,宠爱的揽过夏晴雨的纤腰,柔声说道:“是朕想你了。朕现在一日见不到晴儿,便觉得心里像失了什么。真不敢想象,晴儿要是离开朕的身边,朕该如何度过每一个漫漫长夜!”

耶律齐的话正中夏晴雨内心的纠结,适时的引发了她心底挥之不去的担忧与痛楚,她抑制不住眼里的酸楚,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般滚落下来。

“晴儿,为何哭了?朕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又怎舍得让你离开朕的身边半步呢。别担心,朕不会让你离开的,朕也不会离开你,朕要与晴儿厮守一辈子,不离不弃。”耶律齐轻啄一下夏晴雨含泪的美眸,轻抚着她微颤的身躯安慰着。

知道自己失态,又恐被耶律齐看出破绽,夏晴雨低着头不好意思的说道:“皇上,是晴儿一时间情难自禁。宫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眼下琅燕国还面临着更大的危机,晴儿担心皇上,也担心琅燕国,这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耶律齐丝毫不疑有他的笑了笑,拉着夏晴雨的柔荑坐在桌边,笑着说道:“晴儿放心吧,成弟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只等弄清楚念相如的布兵计划以后,我们便可以发起进攻了。这一仗,朕已经等了很久了。”

夏晴雨缓缓的将头靠在耶律齐的肩上,勉强对着耶律齐挤出一丝微笑。低下头时,眼里的哀痛却愁眉不展。

耶律齐并没有发觉夏晴雨的异样,只以为她担心即将进行的战争,柔声安慰一阵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烟雨斋,直奔御书房批改奏折。

送走耶律齐,夏晴雨即刻提笔给大理国王回了一封信后,交与张福寿秘密送出宫去。

第二卷 怨恋 第三十二章 心生叛变

第三十二章 心生叛变

在连续几天焦虑不安的等待中,肖遥终于盼来了夏晴雨的回信。一如段青云所言,夏晴雨在信中同意了大理国王的提议,答应在战争结束以后,如约下嫁到大理,成为大理世子妃。 肖遥看完信后,心中一阵欣喜若狂。虽然他知道这只是夏晴雨的权宜之计,也知道纵使夏晴雨同意下嫁到大理,但依耶律齐的性格,是断然不会让夏晴雨离开琅燕国半步的,即使重失江山。但是,肖遥此刻在乎的却仅仅是夏晴雨自己的想法,她真的答应了,答应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他的世子妃,哪怕这个将来遥遥无期……。

果然,段青云在接到夏晴雨的回复后,次日便在朝堂上向群臣宣布了这次的助兵大计:“各位爱卿,众所周知,这些日子以来,朝中上上下下的人都在为世子的亲事讨论纷纷,王后更是为了世子选妃之事,成日召见各方名门闺秀,以便为世子觅得一段佳缘。原本朕与王后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可却得到了世子的极力反对。因为世子亲口对朕说,他已经有了意中人,世子妃已经有了人选。”

段青云的一席话,让堂下的大臣们个个像煮沸了的开水,嘈杂议论声纷纷不绝于耳,有的很好奇未来的世子妃是何方神圣,能够得到世子的青睐;有的认为这只是世子因为不想成婚而设下的推脱之辞;有的则在心中暗暗窃喜,说不定世子中意的对象就是自家千金。

看到群臣神色各异,段青云挥挥手,朗声笑道:“众卿家无须多疑,朕就与你们实说了吧。世子曾到访琅燕国一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世子正是在出使琅燕国时,被琅燕国的公主深深的吸引住了,以致回到大理还魂不守舍。琅燕国的耶律皇帝是位年少有为的仁君,不但治国有道,还对百姓仁爱有加。朕其实很早就想与琅燕国结为情晋之国,而此次晋选世子妃倒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所以,朕打算到琅燕国提亲,希望耶律皇帝能够同意公主下嫁到大理,作为大理的世子王妃。不知道众卿家对朕的想法有何意见?”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却又相对无语。敢问哪位大臣之女可以与琅燕国的公主殿下相比?更何况是世子亲自挑选、心仪已久的人选。

段青云微微一笑,对群臣心里的想法早已心知肚明,却又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问道:“众卿家若是没有什么意见,朕便要着手准备聘礼出使琅燕国了。只是还有一事需要众卿家的支持。世子前些日子收到琅燕国公主的来信,信中提及琅燕国内有叛乱,即将有一场大战在即。为避免琅燕国遭受一场不必要的血雨腥风,也为了表达大理对琅燕国和亲一事的诚意,朕准备派十万大军援助琅燕国。”

话音刚落,一名大臣抢先说道:“皇上,这这……这于理不合啊。大理国自古以来以和平为主,人人都在极力避免战争,皇上何苦要主动发起战事呢?这对大理的百姓不公啊!”

“周大人多虑了。世子的婚事乃大理国举国之盛事,此次大理国若能派兵相助,不仅共结两国情理,也增强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这对老百姓而言可是更利于和平的。再说了,派兵相助琅燕国,说不定还能化解琅燕国的战事,平息这场战乱,能让多少老百姓免受水深火热之灾?各位大人,朕所言可有道理?”段青云笑意盈盈的脸上是不怒而威的皇者气概,让人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拒绝。

看到群臣的神情逐渐恢复平静,肖遥适时的插进话题说道:“众位大人,本世子先替琅燕国的耶律皇帝与老百姓谢过各位大人。大理与琅燕国若能顺利交好,大理的老百姓必当会感激各位大人的英明决断。”

“世子殿下言重了。一切听从皇上的安排。”众大臣纷纷跪倒致意。

段青云含笑着点点头,当着朝臣的面钦点十万兵马,由肖遥率领大军连夜赶赴琅燕国,同时派人传信给夏晴雨,说大理国已经出动十万大军,不日即可抵达琅燕国,让夏晴雨做好接应的准备。

域外军营内,念相如的叛军大计正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这日,念相如与手下两员心腹大将在帐内密谋着作战方案,内墙上、桌案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的地图,地图上的坐标与各地的显著标识分别作了识别与记号。

念相如指着地图上边远的一处显著的红色标志说道:“这里是我们的阵地,到时候只需要派少量大军守在这里,假意驻守疆域,实则等蒙古大军前来会合。我们要与我父亲念臣相里应外合,假传消息回宫,就说蒙古人率大军前来进攻,需要皇上派兵支援,以分散那些江湖人士的势力。一旦等皇上的军队到了这里,到时候就让蒙古大军将他们一网打尽,不必浪费咱们一兵一卒,哈哈。” 念相如得意的捋着浓须大笑着。

一名副将颔首附笑一阵后,指着地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