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杨不悔出现了!
第五十四章
光明顶的生活虽不如中土那般精致,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当初杨逍为了纪晓芙,曾将这里一番大兴土木,杨不悔的闺房也是透着江南女子的秀美精致,纱质的鸾帐,打磨的精细的桌椅矮凳,从中原千里迢迢运来的上好的铜镜和各种梳妆用具,弥补了纪晓芙当初带着杨不悔东奔西跑的艰难。
纪晓芙虽如愿有机会与心上人白首到老,终日耳鼻厮磨的嫌隙又不免想起峨眉派与武当派。她本是优柔寡断的女子,一向听从师父灭绝师太的话,今日一旦违背师命,做了有违平日严谨遵守的道义之事,心中难免怀有不安。
她自来了光明顶,除却与杨逍风花雪月之外,终日愁眉微蹙,神思颇苦。那时杨不悔不懂娘亲为何这般,只当爹爹惹了娘亲不快。然这次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听闻纪晓芙、杨逍与殷梨亭之间的事情,才恍然知晓,爹爹和妈妈竟是这般欠了人情才在一起的。
她虽并不认同杨逍与纪晓芙在一起是一件人神共愤的事,却也知道他们欠了武当派殷梨亭的情。然而感情最是不能勉强的事,杨不悔一时之间因为殷梨亭之事神思恍惚起来。
纪晓芙自光明顶之事之后,更加郁结。杨逍除了说几句安慰的话,也不知该如何。这日,杨不悔想起光明顶之中殷梨亭玉树临风,谦谦君子的风态,不免怜惜之情更重。
她曾对纪晓芙说过,她爱吃糖葫芦,但是世上忒么多的糖葫芦却又并不是她见之便爱上的。她爱的是第一支糖葫芦,一旦爱上,其他的再好也不能入了她的眼。殷梨亭便是她第一次爱上的糖葫芦,不能放手,怜惜之余情意顿生。
她不能确定杨逍和纪晓芙会不会认同她的决定,但是好歹她要见殷梨亭一面,于是留书出走,在武当山周芷若便见到了那一幕。
安顿好以后,芷若住在杨不悔隔壁,两个女子正好可以相互照应一下,毕竟武当派是男子的居所,本是极为不便。怎奈,杨不悔的到来恰逢芷若和青书,没有理由留着芷若而遣走杨不悔。
杨不悔虽然住了下来,却是每每羞怯已及,不敢当中表明心迹,又找不到与殷梨亭单独相处的机会,这一下便僵持着拖了下来。
第二日,芷若早早的起来,同热情的杨不悔说了些话儿,最后便谈到殷梨亭身上。尽管杨不悔面色微红,却依然不屈不挠的站在芷若面前打探殷梨亭的事。
芷若猜度,怕是她不知道殷梨亭与贝锦仪的婚事,纪晓芙这人也当真是怯懦,竟不敢在以后的日子里探听被她抛弃的殷梨亭过得如何,否则哪里轮到杨不悔这个娇小的姑娘如此不管不顾的寻了来。
芷若虽与杨不悔相交甚浅,却也知道一些她的个性、杨不悔此人相貌与纪晓芙有八分相似,也难怪当初殷梨亭一见之下将她误认为是纪晓芙。只是如今,殷梨亭有了贝锦仪,她与纪晓芙便是有十分的相似,又能如何?
请杨不悔坐下,芷若笑说道:“说道这儿,我倒想起再过些日子殷六叔就要大婚了,你还未见过六婶罢?”
芷若笑的好不无辜,像是没有瞧见杨不悔突然间僵硬的脸,杨不悔有些不自然的问道:“六婶……是什么意思?”心下难免一紧,想起当初自己还念着殷梨亭对母亲这般痴情,心下存了情意,千里迢迢的赶来,却得了这样的消息,不免心慌意乱起来。
芷若点头说道:“这是武林俱都知道的,六婶就是我师姐,峨眉派的贝锦仪贝女侠。只是碍于当初朝廷奸计,一时延误了。想来过不多久咱们就可以喝上喜酒了。对了,张教主怎么没有和你一起来?”
杨不悔神情黯然:“……无忌哥哥他……去冰火岛接他义父了……”过了片刻,才又说道:“周姐姐,殷六侠他……与你师姐?”她本想问殷梨亭是否深爱贝锦仪,是否早已忘了纪晓芙。怎奈,这样的话却不好出口,说了一半便住了口,芷若知晓她要说甚么,却不说破。
只是点头,道:“妹妹可是要问何时成亲?这可要问殷六叔他们了。咱们做小辈的,旁的不用多管,只管吃喝便好。”
杨不悔顿时沉默,随后手脚僵硬的同芷若告别,离去。
舒了口气,觉得有些好笑。不知道,杨不悔此来纪晓芙到底知不知晓?倘若殷梨亭没有贝锦仪,他二人当真成事,纪晓芙是心中愧疚减少呢,还是更为尴尬?两个女子,母女都同男子有情债纠缠,岂是一件自然的事,尴尬是必然有的。
杨不悔一直住在与世隔绝的昆仑山,中原礼节不甚了解,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只是,纪晓芙是如何教导女儿的?她平日与女儿相处,对她的心思该是颇为了解才对,即便猜不出十分来,八分还是有的。怎么这次杨不悔如此大胆,她竟是没个踪影,莫不是心里也是乐见其成?
当日光明顶纪晓芙瞧着殷梨亭的眼光便不寻常,往日的情意怕是还在。再加上过了这么多年,按着纪晓芙的性子,只怕会对殷梨亭更加关注。只是,这关注的时间难免晚了些,明教重振旗鼓,杨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这些儿女私情身上。
不管芷若如何猜想,那边杨不悔留书出走,纪晓芙同杨逍看了信,一时俱都沉默下来。杨逍是坚决不能赞同的,但是再一想来,他们毕竟对殷梨亭不住,若是成了,也不失为一个弥补的好办法。前世,杨逍听闻此事,虽不认同,却也有些动摇,否则不会再张无忌几句话后顺水推舟的答允下来。
至于纪晓芙心中如何想的,咱们便不能知晓了。
殷梨亭回了房,便见到在自己房门外左右徘徊的杨不悔,心下顿时五味陈杂,说不清是何滋味。纪晓芙没能消了心中的愧疚,便派了自己的女儿来么?
面上带了温润疏离的笑意,问道:“杨姑娘怎么在此?可是有甚么事要说?”
杨不悔吓了一跳,仔细的查看了一番殷梨亭的神情,不见丝毫低沉黯然,也无有为情所伤的黯淡颓废,那之前的一股怜惜顿时化为泡影,说不出心里是失望,亦或是旁的复杂思绪。
殷梨亭见着杨不悔那与纪晓芙八分相似的面容,心下闪过说不清的排斥,却还是如之前一般安之若素,笑意不减:“不知我那无忌侄儿如今怎样了,听闻你与无忌从小相识。他那孩子虽说老实了点,却是待人真诚,如今又是一教之主,委实不错。”
言下之意却是将杨不悔同张无忌看成了一对,他站在了长辈的立场,说笑间不自觉地带了威严。
杨不悔顿觉眼眶有些湿意,眼前的景物有些模糊,歇了片刻,才又重新抬头,虽是笑的,却有些勉强:“贝锦仪贝女侠我曾见过,却是个好女子。只盼着日后殷六叔与贝女侠白头到老,琴瑟和鸣。”
殷梨亭笑着说道:“承你吉言!对了,芷若刚才去了后山,武当就你们两个姑娘,可以多说说话,免了寂寞。”杨不悔点了点头,在殷梨亭身影消失之前,终是忍不住追了过去。有些话虽然晚了,却一定要说,不然,她会后悔一辈子!
山上难免清凉,前些日子得了峨眉派的消息,静玄将派内事务处理的仅仅有条,丁敏君虽仍是不服气,却无法鼓动其余人生事,一时间,峨眉派也算清净。
林中鸟叫虽不甚热闹,也算得上嘹亮,且婉转动听。随处散落的花叶铺在地上,一路延展到无尽头,于众绿丛中透出几点微红,或是几点微黄,顺着山势延绵不绝,于山雾飘渺间生出一股豪气,层云薄雾,却有一览众山小的眼界。
芷若感叹,难怪武当派七侠能有如此的侠风。
“丫头,无事叹什么气?小心变老了嫁不出去!”中气十足的声音并不突兀的在耳边响起,芷若回身一笑,不见了众人面前的清冷,小女儿的调皮灵动尽显。
“老爷爷雄风不减当年,想必武功又进益了不少,哪天教教我,也好沾些武当派的光,也让武当派脸上莫失了颜面。”芷若说的理直气壮,她在张三丰这个外面邋遢内里温和的老人极为亲近。张三丰说话向来不拘礼节,嘻嘻哈哈,全没有一派宗师的风范,倒是像极了普通的老人,让人极容易产生亲近感。
张三丰哈哈一笑,点着头道:“你这丫头,几年不见,倒更像个孩子了。”当初芷若举止有礼,严谨的态度像极了大人,但是那样的年龄虽然懂事,难免有些过于早熟。如今这样天真烂漫又与现在的年龄相差了。不过,如论怎样,芷若还是原来的芷若。
这里清静放松,说话间难免没了以往的束缚。张三丰问道:“青书这孩子有时难免呆了点,那也是远桥教的,你多担待。”
这话,说的有些暧昧,芷若笑道:“宋师兄侠义肝胆,武功又高,哪里需要我去担待,有什么问题自有张真人去教导。”
张三丰呵呵一笑:“丫头记仇,前一句还叫我老爷爷,提了一句青书,你便改口叫我张真人。好罢,你们的事情我老道心力不足,就不管了。没事吃饱了出来闲逛也是不错。”
芷若说道:“那可不行,说不定过些日子,有人又来惹事,您不出面,这武林动荡可就难以平息了。”芷若想到金毛狮王一回中土,难免又是一场浩劫。成昆虽然被废,但是性命还在,他效命于朝廷,即便是明面上如此,那也会生出事端来。
赵敏私自跟了张无忌,汝阳王府若是不追究,那才说不过去。
张三丰想起如今蒙古鞑子当道,民不聊生,确实是安静不下来,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适才的闲情放了下来。两人一时无话。
过了半晌,张三丰说道:“当日你同无忌分别,念他念的紧,如今你二人见面可曾说些小时候的事?”
芷若心中一动,说道:“我同张公子不过相处一日,那时年纪也小,如何记得这般清楚。再说,张公子如今是明教教主,我师父她……”说到这里,芷若停下。对于报仇还是不报,芷若如今拿不定主意。张无忌是万万杀不了的,武当派众人也不会愿意。
张三丰停了停脚步,声音有些苍老:“该如何做,你便去做罢。灭绝师太……唉!”一瞬间,张三丰老了许多。张无忌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张翠山的唯一孩子,张无忌从小受苦,又与武当派失去联系这么多年,武当上下难免更加疼惜。芷若杀了张无忌,他们嘴上不会说什么,心里难免不自然。
只是,不能杀他,却也不能如此便宜的放过他。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挖出来一章
第五十五章
在武当呆了几日,估摸着该是差不多时候回峨眉,芷若同张三丰告别,宋青书前去送行。
心中虽是不舍,却也无法。
宋青书不舍道:“我瞧着丁敏君定是不会善罢甘休,你千万要小心,有什么事定要通知我……武当派。”
芷若点头,他已是送了许多的路程,却仍是不言离开,到让芷若不好意思说要他走的话。如今到了熙熙攘攘的人市,也已是晚间,天色渐黑,倒也不好让宋青书单独在此刻离开,两人便在客栈挑了两间客房暂时住下,明日再说。
洗浴后,要了些饭菜。两人便在大厅坐下,此刻厅堂倒是热闹,人来人往,各色江湖中人具可瞧见,偶尔有那文弱书生聚在一起点上几个小菜,配上一壶清酒,似模似样的吟诗作赋,倒也有趣。
两人明日都要赶路,也无闲心瞧旁人作甚,吃过饭便回了自己房间休息。
哪里想到,一阵骚动将人惊起,透过窗子瞧见一对蒙古兵整齐划一的穿街而过,百姓退到路两旁,面色皆是惊惧恐慌,想来以往发生此种情况时必定不会有好事。
芷若面色沉暗,本就漆黑的眸子又暗了几分,在不甚明亮的房间内显得格外晶亮。油灯静静地燃着,带着微蓝的火焰,定定的瞧着窗前恍若空谷幽兰般静寂的女子。
第二日芷若同宋青书告别,向峨眉派行去。
丁敏君一如既往的没有对芷若这个峨眉派掌门假以辞色,只是,芷若的掌门之位早已坐定,不是她三言两语便可以取消的。除了心生闷气之外竟是毫无办法,因峨眉派中大多与她无甚好感,这般气闷也与他人无甚干系,倒也使得丁敏君消停了些时候。
轻舒了口气,芷若已是将九阴真经中的功夫习得精髓,再来一次使得前世对其中的理解也变得更为深邃许多。这些天从下面的弟子处得到消息,金毛狮王在中原出现,引得大批武林人士倾巢而出,势必要将谢逊杀之而后快。
金毛狮王其人是个顶顶的好汉,见多识广,博学多识,芷若照顾过他一阵子,那是的谢逊虽是已经消了年轻时的戾气和狂妄,但是身上显出的那股子压人的气势却是丝毫不减,不愧金毛狮王这个称号。
有时候想想,张无忌再想要保住谢逊的性命,却也抵不过武林众人的血海深仇。冤冤相报何时了,此话虽说不假,真正要做到却不是那般容易。
但是令芷若没有想到的是,那受了如此重的伤的成昆居然还能撑过来,将谢逊掳去,张无忌因和赵敏牵扯不清,错过了营救谢逊的最佳时机,蛛儿与谢逊同时失踪。明教众人在中原武林各处撒下网寻找谢逊。
轻叩门窗,按理说,丐帮没有理由将蛛儿也掳走啊,为何蛛儿也失去了消息?
又过了些许时日,江湖传来消息,明教教主与表妹殷离将在不久之后大婚,随后又传出消息,蒙古郡主在张无忌大婚当日拐走了新郎,新娘也随即失去消息,明教派出大量人手去寻找,蛛儿却像是人间蒸发了般,没有半点音讯。
张无忌在明教的作为一时引得明教内部惶惶然起来,芷若听得这消息,不知是何种感慨。当日张无忌走的那般洒脱,明教除了面上的歉意,别无表示,并且十分善意的接受了赵敏。这次换成了他们自己人,还能这般不计前嫌的接受赵敏么?
只是可惜了蛛儿,在张无忌心中,她终是比不过赵敏的分量。谢逊只不过是一部分原因,张无忌心中大半是不愿意抛却赵敏娶了蛛儿的。蛛儿的面貌,江湖并无什么言语,想必她根本就没有恢复自己的容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