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翻云覆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0翻云覆雨-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如慈禧所料,光绪的回答没有任何营养。

“平日里,你们都是巧嘴的八哥,真遇见了点子事情,都成了闷声葫芦。什么事情都让我乾纲独断,到时候,要是办错了,都是我的不是,你们倒洗地干净!”慈禧看着这几个满洲王公就来气。

这些王爷都是靠着在庚子年,当了缩头乌龟才保住了荣华富贵的,既没跟着载漪、载澜的后面瞎胡闹,搞什么义和团,也没跟着许景澄、立山、联元这些人和老佛爷唱对台戏,这才一没死在老佛爷的刀下。二没被义和团砍了头,三没被洋人当祸给宰了,这个脑袋能现在还能安在脖子上,那是着实不易啊!

眼下,这个蒙古的事情,一牵连蒙古八旗。二牵连蒙古两大活佛。三牵连俄罗斯老毛子,那是能轻易说话的?

慈禧叹了口气,对下面这些口口声声自称死罪的家伙,也确实没了办法,总不能都给撵回家去种地吧?

要是李鸿章还活着就好了,他是个有主意的,哪怕荣禄在也好啊,他也多少有些见识。可是李鸿章已经死了。荣禄也已经下不了床了,太医看过。回来说,怕是荣禄最多也就能再撑个半年了。

大清朝的人才凋零,同光中兴那一代的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已经死绝了,这新一代地还不知道在哪里,就一个汉员庄虎臣,打仗、议和、治理地方,用来用去就这么一个人,可是对他已经是一再的提拔,二十岁就给升到了巡抚了,还能再怎么升官?

不过这小子还是太年轻,脾气也火爆,义和团他打了,洋兵也打了,议和的时候脾气上来就要和洋人开战,刚毅的侄子贪污军粮,他就敢不请旨就杀了,载澜闯了他的军营,说啥也给杀了,这次把蒙古人也给打了,捎带手还灭了几百俄国兵,可说也奇怪了,俄国人硬是连提都不提这个事情,生生这个哑巴亏就吃了!

怎么军机处、总理衙门这些人平日里对洋人是百般的谨慎,还是要招灾惹祸,这小子杀了洋人,他们连吱声不都吱声,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洋人还就怕他这个混蛋脾气。

庄虎臣的才具也有,忠心也是有的,自己亲手提拔的就是比别人举荐的强些,可是也不能所有地事情就玩他一个人吧?纵然他是铁打的,也捻不出这么多的钉子。

大清没人才啊!

慈禧出了和庄虎臣同样的感叹。

这个大清没人才的问题,慈禧自己不能说要负全责,起码也是多一半吧。

“老七,你说说。”慈禧矬子里拔将军,点了庆王的将。

其实,问庆王有什么意义?他和他儿子载振还能不一条心吗?

“回老佛爷地话,边疆改土归流也不是没有过,新疆不是已经就废了土司,改了省、道了嘛,那蒙古又如何不能施行吗?”

“可是,我听他们说地也有道理,这个蒙古的事情和新疆不同,一牵涉旗务,二牵涉洋务,三牵涉蒙、藏两地的活佛、喇嘛,冒然的改土归流,怕是不好收场啊!这开垦蒙地就闹出了乱子,再要是改土归流,我怕还会有大乱子的。”

“罢了,罢了,再议吧。军机处拟旨,给各地督抚、布政使、将军,大家都议议,就这么着吧,都跪安吧!”

慈禧的决定一如往常,拖吧,拖一天算两晌了。

“老佛爷,蒙古改土归流断然行不得!”军机大臣王文韶今天还和慈禧顶上了。

慈禧也有些奇怪了,王文韶是出名的琉璃球。八面玲珑地人,水晶心肝,今天怎么就没来由地和自己过不去呢?他到底是针对庄虎臣呢,还是有别地心思?

慈禧想问题也和这些大臣一样,朝政对她也只是幌子而已,透过表面看这些人的心思到底想什么,才是老佛爷关心地。

“哦,你说说,到底为什么就实行不得。”

“我国朝一直是以蒙古为藩篱,守御北疆。如今若废旗置县,则有损历代先帝满蒙一家,羁縻蒙古的国策,而今沙俄对我虎视眈眈,更是应该筑紧篱笆的时候,此时撤旗置县,改土归流,不是要伤这些几百年来和我大清休戚与共的蒙古亲贵之心吗?这不是要把他们推向那些居心叵测的俄国人一边吗?”

这话听着,庆王他们这些满洲王公都想笑,满蒙一家这个话。满人说说倒也罢了,从个汉员嘴里出来,听着怎么那么别扭。王大军机地话,奴才不敢苟同,蒙古这些王爷,都是些没天良的。咱们大清几百年一直恩恤他们。可是他们呢?不但不晓得知恩图报,反而勾结洋人,挟俄国人以自重,威胁朝廷!这勒王竟然就敢起兵造反,现在还被羁押,要是再由之他们,怕今后蒙古非我大清的蒙古了,若是蒙古有失。我大清危矣!”小醇王载沣最近很是得宠。也不像原先那么懦弱了,对王文韶说话很是不客气。

慈禧也没了主意。只好又问庆王道:“老七,不要再慎着了,说说,你怎么看?”

庆王冷笑了一下道:“别的地方反,我还怕三分,唯独蒙古反,我还真就不担心!祖宗经营蒙古几百年,岂能是几个王爷、台吉就能挑动全蒙古反了的?只要西藏的*、班禅不反,蒙古就反不了天!”

慈禧眼前一亮,沉吟片刻,看着庆王赞许的点了点头。

“老佛爷,您说,奴才讲的有没有道理?”庆王有些自鸣得意的问道。

“不错,西藏不反,蒙古也不会全境皆反,是这个道理!”慈禧点点头,又想了一下,还是谈叹了口气道:“还是下个旨意,问问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他们的意思吧,他们都是通洋务地,哎,要是李鸿章还活着,就好了!”

本来得意洋洋的庆王,听慈禧没来由的提起李鸿章,心里一阵酸,对李鸿章莫名其妙的产生了恨意!

这个老东西,人死了,阴魂不散!

北京的朝会,庄虎臣自然不晓得生了什么,但是他看了西帮收集来的蒙古的资料,也得出了和庆王一样的结论,蒙古真的不可能全境反,即使是整个蒙古都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蒙古即使想反,也没能力了。

偌大一个蒙古,几百万平方公里地土地,竟然只有不到一百万的人口了。

满人对汉人既用又防,而对蒙古一直拉拢,尤其是对漠南蒙古,科尔沁部和爱新觉罗家几乎是世代婚姻,大部分的公主都嫁到了蒙古,而蒙古更是出了好几个皇后、皇太后。看起来,满蒙真的是一家亲了。

可是满人还是有杀手锏的,蒙古成千上万的喇嘛庙,几乎就是蒙古灭族地灾星。蒙古人家,每家起码要有一个男孩子当喇嘛,而且要地最聪明的那个,如果家里男孩子多,就必须分家,要是不分家,只允许留一个在家里,其他的几个孩子都要去当喇嘛。

现在蒙古有的旗只剩下六、七千人,其中竟然有两千多的是喇嘛。

也难怪蒙古穷了,一多半的男人都当了喇嘛,就剩下些妇孺放牧牛羊。男人少,女人多,好多女人嫁不出去,没男人也没法生孩子啊!蒙古渐渐人口就越来越稀少!即使这样,每次打仗的时候,大清的皇帝从来没忘了拉蒙古人当炮灰,这样男丁就更缺了!

自打满清立国以后,就大量地在蒙古建立喇嘛庙,花钱无数,对这些庙宇更是年年布施,现在看来竟然是包藏祸心,骨子里就打算让蒙古干脆就绝了种。

大清立国地时候,蒙古人有一千二百多万,到了清末,居然不到一百万了。

庄虎臣看着这些资料,想起那些天天叫嚷着满蒙一家亲的满洲王公,心里凉,背上除冷汗。

他冷不丁想起了当年听过地郭德纲的相声: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一千多个段子,经过我们三代相声演员,几十年的扬光大,现在还剩下两百多段了。估计要是在努力个几十年,传统相声就绝种了!

这大清的手段也高啊!经过大清几代皇帝和蒙古这些活佛们的不懈努力,一千多万人口的蒙古现在就剩下几十万人了,要是大清在多个百八十年的阳寿,怕是成吉思汗的这些子孙就真的绝种了!

蒙古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

庄虎臣现在已经在思考,顺利拿下蒙古以后如何经营这里的问题了,在他看来,蒙古已经姓庄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欧罗巴抄底

“都坐下,都坐下,别这么拘束,你们都是留过洋的,都是咱中国的宝贝!”庄虎臣看着这几十个留学生,内心的喜悦实在是压抑不住。  

“杏城兄,你怎么也站着,坐啊,我的好哥哥,有劳你亲自送了几千里地,今天晚上可要多喝几杯啊!”

甘肃巡抚衙门里,喜气洋洋,李叔同从日本招募的第一批留学生已经送到兰州了,这些人在上海下了船,杨士琦一路上高接远送,当祖宗似的照顾,干脆亲自给送到兰州了。

“大人,学生在日本学习的是6军,世界6军以德国为最优,日本也是以德国为师,甲午年才打败我大清,可是学生听说甘军是以英国为师,而英国之海军自然是天下无敌,可是6军仅为二流,大人此举是否欠妥?”

一个面目清秀的男人站起来问道,表情不卑不亢。

赵裕德和几个甘军将领看着这个不知死活的小子,都是有些怒容,庄虎臣在这些眼里,和皇上也差不多,当面说这个?

“我家大人打洋毛子的时候,你在哪儿呢?德国人算个鸟毛!娘子关一仗就被咱们活捉了好几百!”陈铁丹第一个跳出来了。

庄虎臣看了陈铁丹一眼:“没规矩,坐下!”

陈铁丹白了那个留学生一眼,悻悻的坐了下来。

“大人娘子关一役,名震天下,学生在日本6军士官学校。这个战役是被编入教程的,自然晓得大人用兵如神,但是训练士官和统帅带兵是两回事,好统帅和一个好的士官学校地校长是两回事!”

“哦,你是说娘子关战役,日本人给编成了军事教材?”庄虎臣心中一紧。

“是的,大人,对于这次战役,士官学校的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是现代要塞防御战的经典之作。”

小日本做事情真细啊,娘子关的战斗放在世界军事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次战役,不属于决定国家命运的大战役,联军已经打破了北京,对于娘子关并没有给予重视,所以让庄虎臣拣了个便宜。

这样地一场战役,日本人都这么重视,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日本觊觎中国之心,时刻没有或忘。^^?君?子??堂?^^

“大人。您还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年轻人步步紧逼。

庄虎臣对这个年轻人的较真脾气,倒是觉得蛮对胃口的,笑道:“英国的6军二流这个说法,并不确切。”

“英国人连小小的布尔人叛乱都解决不了,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英国6军的战斗力看起来是没有德国强悍,但是问题不在于英国本土士兵的素质,而是因为英国是岛国,海外领土远远大于本土,国内兵员不足,所以用了许多海外土兵。而这些土人士兵的素质普遍较差,尤其是印度兵,这个是英国海外土兵的主力,性格散漫,德国6军强大,在于德国高度达地教育制度和德国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德国人分裂达七百年之久。受尽了奥地利、丹麦、法国,甚至是波兰的欺凌,所以德国人极度珍惜现在的统一国家,民气可用,再加上德皇威廉一世雄才大略,老毛齐、俾斯麦更是天下人杰,在国家极度贫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全民的普遍免费教育。使德国士兵都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素质。对于新式武器和新战术的理解,都远远过别的国家。这是德国6军强大的基础,而现在咱们中国士兵,普遍都是文盲,连自己地名字都不会写,而英国在训练这些文盲士兵的经验上,要强于德国,所以,我选择了英国教官和英国6军的训练方法。”

庄虎臣洋洋洒洒,谈了半天。

“大人,我是学经济学的,我想知道,为什么甘肃采用任由企业自然展的粗放式经济模式,而不采用日本集中有限资源和资金,强力展重工业,迅增强国力的办法?”一个圆胖脸地学生问道。

庄虎臣感觉自己在开新闻布会,面对记地机关枪似的询问,更象是招聘,面对考官的质询。

***,现在是你们到老子这里找饭吃啊!

可是庄虎臣还是不敢怠慢,这一年多,全甘肃就玩他一个人,确实把他搞怕了,面对这些还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人才的留学生,也只好先装孙子了,摆出一副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谦卑态度。

“日本和我中国情况不同,制度迥异,这么和你说吧,日本国内很多企业和政府联系密切,甚至就是政府投资办的,目前来看,效率很高,但是长久以往,会出现企业和政府不分的弊端,甚至企业为了自己地利益,来操纵政府,而且官办企业,这些管企业地都是官员,他们为了自己捞钱,自然是不管企业的死活,或是为了做政绩,捞些政治资本,他们是不会有长远地考虑的,比如说,现在买卖好了,赚了不少钱,这些人是不会考虑将来万一生意不好的时候,要留些钱以防万一的,咱们普通人居家过日子,还知道存些钱存些粮食备荒,而这些官办企业的老爷们是不会想那么多的,有钱就给花了,等到下一任官员上任了,买卖不好了,又没有任何的积蓄,自然是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大财团控制了政府的后果更是严重,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要挟政府和外国开战,或是国家危亡的时候,却要求停战议和,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弊病。“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逐十一之利。哪里会考虑国家利益,他们只会替自己打算。”小胖子还不服气。

不服气也正常啊,他们在日本呆了几年,看到日本展的度惊人,自然是认为这种展模式是最好的,他们还不知道今后日本为了这样地展模式和所谓的国家精神,吃了多大的苦头,原子弹的味道是好尝的?

“怎么调节国家的经济结构,这个就是政府的职能了。只能用经济手段调控,而不能让经济模式僵化。”

“大人,我是学习石油勘探的,可是咱们中国没石油啊,我回国以后学无所用啊!可我又不想为洋鬼子卖命,我能干点什么?”

一个皮肤黑黑的学生,一脸地郁闷,和其他学生那种舍我其谁的雄姿英形成鲜明的对比。

“谁说我国没有石油?我敢打包票,就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