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为难吗?”
“不。即使他是小昕的亲哥哥,但与我却没有多大关系。与司望舒相比,他只是外人。” 景星的感情并不丰富,穿越了几个世界以后更加淡漠了,除了被其认定的人,其他人她才不想管。
“这件事情告诉吗?”
“告诉吧,毕竟是她哥哥。她有正确的是非观,不会偏向季风的。”
两个人将事关景昕的这部分资料扣了下来,其他的发到了闵哲瀚的邮箱里,相信闵家会很好地处理这件事情。
“向以晴的死肯定和季风与高熙文有关系,向卉会不会与他们有关呢?” 景星猜测。
“不管怎样,给司望舒提个醒吧!”
“恩。”景星应道,接着发出一声嘤咛,“你的手放在哪里?”
云郴一只手按摩着山丘,一只手探寻着桃源,向景星耳朵里吹了口气,“夜了,我们休息吧!”
景星被揉搓得浑身发软,咬牙道,“我还没有洗澡。”
“等会儿我帮你洗——”
景星清醒的时候正在与人拜堂,大红的盖头遮住了她的视线。她放出神识,只见她所在的宅子十分宽大,总共有六重院落,屋子数百间。房间里面的摆设都很贵重,看着就很值钱。宾客们集中在前院和二进院子中,每一个都穿丝着绸,气质不俗。宅子的大门前挂着一个红底金子的大牌匾,上书“晋王府”三个大字。
神识绕回来,景星看到了新郎,年轻英俊的新郎比大厅里面的所有人都出众,特别是他身上那种久居高位的气势让景星十分熟悉。新郎与身边的男子正在说话,忽然他的动作一顿,随即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二弟,想什么呢?”看到新郎没有听进去自己的话,新郎身边的男子不高兴了。
“大哥,二哥自然是在想二嫂了。”一个年轻人笑道。
“是哦!哈哈,大哥问错话了,我们二弟可不是在想新娘子吗?”男子哈哈大笑,从随从的手中拿过一壶酒,道,“只要二弟你把这壶酒喝了,咱兄弟就不耽搁你与美人的洞房花烛!”
围在两人身边的年轻人一起起哄,“喝干它!喝干它!喝干它……”
新郎爽然大笑,拎起酒壶,口一张,将壶中的酒喝得一干二净。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晋王殿下不可能去金榜上与寒门学子争名位,但他乡遇故知和洞房花烛夜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就让他开心得快要飞起来。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之痕(一)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晋王殿下不可能去金榜上与寒门学子争名位,但他乡遇故知和洞房花烛夜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就让他开心得快要飞起来。
挑开新娘的盖头,看着不熟悉的面容和异常熟悉的眼神,杨广露出真心的笑容,“娘子,为夫有礼了。”
“什么时候来的?” 景星走下榻,杨广赶紧扶住她的胳膊,景星斜了他一眼,笑得开怀。
“就在杨勇给我敬酒的时候。知道这个身体的原主今天结婚,我差点儿想丢下酒杯逃婚了。不过,下一刻就感受到了你的神识。上天真是厚待我们,让我们一来就做夫妻。” 杨广真的很开心。
景星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杨广,“交杯酒。”
“要这么喝。” 杨广将酒倒入口中,双唇覆了过去。
芙蓉帐暖,再次洞房花烛的两个人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吃过饭,两人进宫拜见公婆与兄弟姐妹。此时,景星完全掌握了新身份的资料。她现在叫做萧美娘,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萧美娘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萧岿的六弟萧岌收养。养父萧岌过世后,萧美娘辗转由舅父张轲收养。萧美娘从小聪慧懂事,被教养成最完美的世家千金。因此才会被杨坚和独孤皇后选中,嫁给他们的二儿子杨广。
“我把阿麽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他。阿麽是个好孩子,与他不着调的大哥不一样,一定会对你好的。” 独孤伽罗即使态度再和蔼也掩盖不住她眉间的刚硬。身为大隋最尊贵的女人,连自己的丈夫都被她强势管束着不纳后宫,她最讨厌的就是男人三心二意,偏偏他的大儿子就犯了她的禁忌。让她无比恼怒,因此更加看重没有任何姬妾的二儿子。
“我会的,母后。”做出羞涩的表情,心里面想着杨广如果敢纳姬妾,她就阉了她。
“娘娘,太子妃来给你请安了。”宫女进来禀告。
“让她进来。” 独孤伽罗吩咐道,对于大儿媳,她是怜惜的但有几分不满,认为她太过柔弱才会被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女人欺负。
景星站到独孤伽罗身旁,看着两个年轻女人一前一后进入寝宫。前面的女子端庄秀美。但眉宇间笼罩着一抹郁气,后面的女子比前面的女子更加美了一分,且神采飞扬千娇百媚。以致比起前面的女子更加吸引人的视线。
景星知道前面的女子便是太子妃,而太子妃后面的女人则是杨勇最宠爱的妾侍云昭训。看她一身装扮丝毫不逊太子妃,可见其受宠程度。而看到她的装扮,独孤伽罗的脸黑了。
太子妃与景星出生差不多,出自世家元家。两个人有着共同话题,独孤皇后也乐见两人交情和睦,三个人交谈甚欢,独把云昭训孤立在一旁。看着云昭训依然灿烂的笑脸,景星不由佩服。难怪太子妃不是她的对手,难怪杨勇会为了他与自己的母亲对抗。这个女人的心计不是一般的深沉。
如今杨勇还是太子,杨广不想招他忌惮,每天除了上朝到父母面前卖卖乖外。大部分时间都窝在晋王府中陪景星。两人琴瑟和鸣,羡慕煞了旁人,也让独孤皇后对二儿子更加宠爱。每次两人进宫时,独孤皇后都会赏赐他们一大堆的珍宝。
又到了进宫的日子。两个人进入宫门一下子就发现宫中的气氛有所改变。独孤皇后的脸色十分不好,见到他们只勉强露出一个笑脸。
“母后。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独孤皇后叹了口气。拉着杨广的手道,“阿麽啊,你千万不要学你大哥那个混帐东西。”
“大哥怎么了?”杨广装做担心地问道,其实事情经过早就由暗卫传了出来,他和景星知道得清清楚楚。
“你大哥竟然为了云昭训那个贱人气死了你大嫂,我让你大哥处置了那个贱人,你大哥竟然违逆我。他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违逆我!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好色荒淫不事孝道的畜生。”
独孤皇后气得不轻,没有两天就病倒了。杨坚对大儿子也失望了,加上杨素的撺掇,杨坚终于下定决心废了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隋仁寿二年八月,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病逝;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病逝,杨广登基,年号大业。
皇帝登基,百官来朝,作为皇后的景星坐在隋炀帝身旁,一起宴请百官和他们的家属。一个有着蓝赤双色异眸的小男孩吸引了景星的注意力。
“杨将军,这孩子是什么人?” 景星开口问道。
“娘娘,这孩子是臣的养子,名叫杨拓。” 杨义臣回答道。
应该叫宇文拓吧?北周皇室后裔,上古神器昆仑镜转世,出生的目的就是在赤贯妖星将要划破九天神州结界时补天之痕,挽救神州的危机。
“这孩子本宫很喜欢,杨将军能将他留下来陪伴本宫吗?”
“这……”杨义臣转头看了看杨素,这个孩子是杨素交给他的,而且收住了徒弟。
杨素点点头,该教的他已经教了,剩下的就靠宇文拓自己领悟和练习。
“皇后看中小儿是小儿的荣幸。”
杨广疑惑地看了一眼自家皇后:怎么会事?那孩子有什么不同吗?
景星回了一眼:稍后跟你解释。
百官饮宴过后,十岁的宇文拓被带到了皇后宫中。在这以前,景星已经将《天之痕》的情节全部讲给了杨广听。杨广沉吟了半晌,道,“我们自己修一座通天塔,不要巴别塔的样式。”
“也好,反正还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我们不用像故事中的宇文拓那么赶,以致劳民伤财。” 景星点头。
“皇上,娘娘,杨公子带到。”
“让他进来。”
宇文拓进入房间后,发现除了大隋朝最尊贵的两个人外,只有他一个人,其他宫人和太监全都不再,宇文拓心中一凛。
从小颠沛流离见惯黑暗一面的宇文拓自然不会像普通小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懂,他低头静静地等待两个人接下来的动作。师傅和义父说过皇上和皇后是他必须效忠的人,即使他们要取他的性命,他也不能反抗。只是他不甘啊,他才只有十岁,他才刚刚过上好一点儿的生活,不想就这么失去。
“孩子,不要害怕。我们不会为难你的。”看出小孩子心中的害怕,景星走到他的身旁,温柔地将宇文拓僵硬的身体拉到自己怀中,“好孩子,苦了你了。”
宇文拓的眼眶发红,除了娘亲,没有谁对他这么温柔过。景星怜惜地帮小孩子擦了擦眼角,决定先不将宇文拓的来历与责任告诉他,就让这孩子开开心心地过完他的童年吧!
大业元年,隋炀帝拨回了大臣上书迁都洛阳的奏折,曰“劳民伤财”。隋炀帝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鼓励平民开荒,鼓励农耕;大肆发展商业,组建商队前往西域等周边国家,重新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将手工业者集中起来,改良锻铁技术,改进农具和兵器,使农民耕种起来更加方便,军队的实力更加强大;改进军队的练兵方式,让普通士兵的单兵实力提高了一大截;在军队中设立政治部,由政治部的人给士兵们做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忠君爱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经过五年的改革,大隋的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两倍,国力也强大了一倍不止。人民富裕、军队强盛,一切准备充足,隋炀帝开始他的计划。
大业五年,隋炀帝亲征平定吐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回国后,隋炀帝将俘虏的十七万谷浑俘虏分为两批,一批送到他和景星勘察后选择的山谷中建造通天塔;一批送到涿郡(今北京),令他们做开凿运河的苦工。其后征讨高句丽,灭高家皇室,将三十万俘虏分送两地修建通天塔与运河。杨广征战期间,身边总是带着一个手持黄金长剑的少年将军,据说乃是杨义臣大将军的养子杨拓。杨拓实力强大,挥剑间,敌人数万大军灰飞烟灭,为大隋立下了赫赫战功。隋炀帝对杨拓甚为看重,班师回朝后封杨拓为太师,掌管天下兵马。杨拓亦恢复本姓,名曰宇文拓。是年,宇文拓十七岁。
“娘娘,伏羲琴取回来了。” 宇文拓取下背在背上的古琴,双手捧着递给景星。
“辛苦了,小拓。” 景星接过伏羲琴,如今她的手中已经有了五件神器。
“为娘娘办事一点儿也不辛苦。”宇文拓由衷地道,这么多年来,景星和杨广将宇文拓当成子侄一般疼爱,真心换真情,宇文拓也对两人尊重亲切且忠心无比。
景星笑了笑,宇文拓真是个好孩子,因为小时候被人当成怪物,受尽波折却没有污染本心,别人对他好一分,他必十分回报。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之痕(二)
“皇上让你监督修建通天塔?”
宇文拓点头,对于杨广所做的任何决策,他都十分佩服——事实证明这些决策正确无比,国力民生都因为这些决策而增强。比如开凿大运河,最初一年,众人觉得杨广劳民伤财,但运河开通后,南北交通顺畅,沟通了神州大地东西南北,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且诞生了几十座沿河的繁荣城市,更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带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正确无比,沿河百姓们的生活都因为运河而提升了数倍——惟有修建通天塔这一项,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用途。
“你不愿意?” 景星看出了宇文拓的想法。确实作为一个战功赫赫的少年将军,宇文拓更想呆在军营中与他的士兵一起吧。
宇文拓脸微微一红,比之在鸟不拉屎监工一座不知用途的高塔,他更喜欢军营里热火朝天的生活以及长安城中繁华的生活。
“孩子,你长大了,有些事情应该告诉你了。”
景星让宇文拓坐到他的身边,道,“小拓,你的配剑乃是上古神器轩辕剑,你是知晓的吧?”
见宇文拓点头,景星接着问道,“那你可知这轩辕剑为何只有你使用才能发挥出威力,其他人哪怕半成也不能发挥?”
宇文拓道,“小拓不知。娘娘知道,尚请告诉小拓。”
景星,“因为你本体乃是昆仑镜。与轩辕剑同属上古十大神器。”
“我,我是神器?” 宇文拓瞪大了双眼,根本不敢相信景星所说。
“这样,我帮你解封昆仑镜的能力,你自己看吧!” 昆仑镜的能力是时光穿梭,宇文拓的能力觉醒后自然能看到未来所发生的事情。景星手指轻弹,一点白光射入宇文拓的印堂。宇文拓只觉得眉心一通,许多繁乱的画面在脑袋中炸开,让他头痛不已。当疼痛消失后,这些画面组成了完整的信息在他脑中一幕幕地放演:
原来他的转生是有任务的。三十年后,赤贯妖星将从神州上空划过,它的出现将九天结界划开一个口子。西方魔界的妖魔会借这条缝隙进入神州杀伤肆虐。导致神州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他做为昆仑镜的转生担负了补天之责,须在赤贯妖星经过神州结界上空之时,收集齐十大神器,经由通天塔和失却之阵弥补天之痕。阻止西方魔界入侵……
宇文拓起身,对景星施了一个长揖,“多谢娘娘与皇上襄助。”
宇文拓明白,等他自己恢复昆仑镜的能力,只要还要十年的时间,那个时候再匆忙地收集十神器和修建通天塔未免太过匆忙。不说修建通天塔如何劳民伤财,若十神器不齐的话,需要用三十万人的性命与血肉炼制万灵血珠方能驱动失却之阵。只这一项所造的杀孽便沉重得让他无法承受。虽然不知道皇上和皇后如何知道补天的事。但他们几年前就开始建通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