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看看常遇秋狡辩都不再狡辩,而是跪在那里等死,徐达无奈地对朱元璋说:“主公,你看这……”
“罢了……”朱元璋拍拍常遇秋的肩膀,说,“罢了,孰能无过?何况你这是仁义之举。”
常遇秋听见朱元璋这样说,睁开了双眼,说:“主公,您不追究我的责任了?”
“不追究了,起来吧。”
“为什么?我可是放走了您的死对头张士诚啊?”常遇秋不解地问。
“因为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怎么做的。”朱元璋只此一句话,对常遇秋来说简直就是理解万岁。朱元璋接着说:“我知道你和张士诚以前的关系,他对你亲如兄弟,不仅用钱财资助你,而且还在军队上帮了你不少的忙。可是兄弟我要对你说,我们要顾全大局啊,你现在放走了张士诚,今后我和张士诚就得再多进行几次战争,这对两吴的老百姓是不公平的,这不是也是你不愿意看到的吗?你愿意生灵涂炭,老百姓流离失所吗?不过这次我就不追究你的过错了,你放走了张士诚也算对他仁至义尽了,从此两不亏欠,我希望你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能正确处理!”
“谢谢主公开恩!”常遇秋感激地说。常遇秋的那些兄弟都替他捏把汗,真怕朱元璋一生气杀了常遇秋,此时见朱元璋饶过了常遇秋,他们也都松了口气,纷纷过来向朱元璋谢恩。
朱元璋虽然想消灭张士诚,可他也不愿意失去常遇秋这个左膀右臂以及常遇秋手下十万精兵强将,另外常遇秋确实非常的讲义气,朱元璋心想他能对以前帮助过他的人这么好,如果我朱元璋对他更好,那常遇秋还不对我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作为一名首领很快就看到了这一层,于是他非常大度地原谅了常遇秋的行为。
朱元璋战败了张士诚,威望更高,士气更高。张士诚被打得龟缩在平江城只能望洋兴叹。可是汉王陈友谅又举兵六十万来犯,率领水军沿江东下,进攻朱元璋的老巢应天府。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文官说:“虽然我们打败了张士诚,可是我们依然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与其白费力气,倒不如趁早投降。”
有的将军说:“汉军人马太多了,我们还是及早撤到钟山去死守吧。”
也有不服气的将军说:“你们也太窝囊了!还没有看见汉军的人影就要逃跑,我们再怎么说也不能汉军刚一来我就撤吧,那也太丢人了,我们应该和汉军殊死一拼,战胜就算了,如果战败再逃不晚。”
朱元璋看看手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主张什么的都有。而常遇秋在一旁一言不发想着什么,朱元璋拍案而起说道:“都给我滚!我要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都他妈给老子滚出去。”朱元璋愤怒之极,然后对常遇秋说,“常将军留步。”
“遇秋老弟你怎么不吭声?你是不是也在考虑要离我而去逃回湖北呢?”
“主公您这是说得什么话?您怎么能这样看我呢?我刚才不会说话,只不过是我太生气了,我觉得那些主张投降的和逃跑的人就该杀!他们白跟了您这么多年,我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打拼,怎么能将来之不易的这一切拱手让给别人呢?再说了,陈友谅他也不配!”常遇秋生气地说。
“这么说遇秋你是主战了?”
“不就是个陈友谅吗?他不也是两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他不是他爹妈生得吗?难道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他就真是孙猴子,我也要夺过他的金箍棒揍死他。”常遇秋斗志昂扬地说着。
“好啊,遇秋兄弟你的勇气真是可嘉啊,可是有什么应对办法吗?”朱元璋不想只听这些虚的,他要听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这样对他来说,心里才有底。
“我们处在应天府,陈友谅从江西湖南发兵来攻打我们,他们是远道而来,粮草军需运输困难,而我们在这里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常遇秋反问道。
朱元璋心想是这么回事啊,说:“倒也是,没什么可怕的,就是让那些无能的手下说得让我胆战心惊。”
“我们应天府城墙坚固,粮草充足。我们就是放手让陈友谅进攻,他恐怕在半年之内也未必能攻下,所以说从根本上说他这一仗没有任何意义,达不到任何目的,在我看来陈友谅此次纯粹是徒劳之举。”常遇秋给朱元璋分析着战争发展走向,让朱元璋坚定信心。
“是啊,我就不相信陈友谅能轻而易举地攻破我的应天府。”朱元璋让常遇秋说得信心满满,然后对常遇秋说,“我们要想办法让陈友谅有来无回!”
“没问题,我看主公您现在的信心就挺足嘛,首先我们就是要军队的士气高涨起来,不要被陈友谅给镇住了,主公您应该出面用重赏去激励军兵的斗志,把全军将士的士气调动起来。”
“嗯,这个交给我了。”朱元璋记在心里,他要马上着手处理此事。
常遇秋接着说:“军兵的士气上升了,然后我们再用点计谋,抓住汉军的弱点加以痛击的话,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
“好啊,遇秋兄弟,我真是没有看错人,你确实是我的福星啊,先是帮我解了洪都之围,之后又不计较个人得失,率领整个湖北的抗元大军投奔了我朱元璋,现在又在我面临大敌时留在我身边献计献策,我真是非常感激你啊。”朱元璋感动的眼中泪花闪烁。
第二天,朱元璋传令全军准备迎敌,并且承诺作战勇敢的赏银五十两,冲在最前面的赏银百两,击杀敌将的赏银五百两,同时又命令火头军从今天起每日宰猪杀羊的犒劳全军将士。
整个应天府的军兵开始准备迎战,看到朱元璋整日里视察工事,全军上下也都军心大振,那些主张撤退的将领们也都坚定了信心,都准备好了要与应天府共存亡的准备。
常遇秋来见朱元璋说:“主公,陈友谅大军已经到了江东,我们应该分散他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一切就由你全权办理,我派徐达等人协助你,如果需要我办什么事,尽管说,大敌当前不要拘泥于什么礼节。”朱元璋就大权交给了常遇秋。
“我一定粉身碎骨万死不辞。”常遇秋看到朱元璋如此地信任自己,也向朱元璋发誓道。
常遇秋知道手下有一人与陈友谅是老相识,便派人将此人找来。
“老康啊,最近在忙什么啊?”常遇秋问道。
“现在全城上下不都在准备应战嘛,我也没有闲着,一直在积极地筹措粮草,我怕一旦我们城中的粮食吃尽,军队饿着肚子打仗。”康茂才这样说着。
“咱们城内的粮食够吃五年的了。”常遇秋对抗茂才说道。
“这个我知道,可这不是以防万一嘛。”
“嗯,做得好,我们就得这样未雨绸缪,事事想在前面才能无后顾之忧啊。”常遇秋非常肯定康茂才最近所做的一切,然后他又问道:“康茂才,你和陈友谅是不是老相识?”
“是,我们打小就认识。”康茂才可转念一想,常遇秋的话中有话,他不是怀疑我吧,于是赶紧跪倒在地说:“常将军天地可见哪,我可是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应天府和主公的事情啊,你可不能随随便便怀疑我啊。”
常遇秋看到康茂才如此敏感,连忙伸手拉起了他,说:“你这是干什么?我说什么了吗?”
“我都听出来了,你怀疑我串通陈友谅危害应天府。”康茂才依然心有余悸。
“噢……”常遇秋笑笑说,“你多想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而且我今天找你来是有事拜托你,希望你帮忙啊。”
“没有怀疑我?”康茂才略微平静下来,问道,“常将军让我帮什么忙啊?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你一定要办成此事,这件事关系到整个应天府的生死存亡。”常遇秋郑重地对康茂才说道。
“是是是……”康茂才感觉到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口中连连称是,接着问常遇秋,“那到底是什么事呢?”
常遇秋凑近康茂才耳语一阵,然后打发康茂才去准备了。
再说,陈友谅带着几十万大军杀奔应天,他此次时抱着必胜的信念来的,军队是朱元璋的两倍还多,应天府弹丸之地,待我大军一到就将其夷为平地。
这一天,陈友谅行军一天之后正在大帐内休息,手下有人来禀报:“大王,营门外有人自称是您老相识的仆人,要求见您。”
“老相识?”陈友谅仔细想想,想不起来,不知道是哪个老相识,于是传令,“让他进来吧,我看看到底是哪个老相识。”
不一会儿,那人被带进来了,陈友谅问:“你家主人是谁?”
“我家主人是康茂才,大王还记得吗?”
“康茂才,记得记得,康茂才我怎么能忘呢?”然后对两边的将领说,“确实是我的老相识。”接着问来人:“不知我这位老相识现在何处?”
“我家主人现在应天府任都水营田使。”
“什么使?怎么跑朱元璋手下去干这么个苦差事?”陈友谅摇摇头。
“我家主人也是看尽冷眼,备受讥讽。现在听说您率领大军前来,他让我当面告诉您,他愿意做您的城中内应。”
“是吗?”陈友谅大喜。
“我家主人还说大王您的大军由于人马过多,在进攻应天时不易展开,您应该兵分三路。”
“嗯,有道理,没想到我这个老相识还懂点兵法战术。”陈友谅很高兴,又问来人,“你家主人有没有说在哪里接头?”
“说啦,瞧我这记性,我差点将大事给耽误了,我家主人说让您在江东桥接头,到时候您只要连呼三声老康就可以了。”
“好,就这么办。”陈友谅非常高兴,重重地赏赐了这个仆人。
三日之后,陈友谅率领大军向和康茂才约定的江东桥驶去,船队悄悄行进,等到达桥头,陈友谅对着岸上按照约定的方法喊道:“老康……老康……老康……”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惩治贪官
更新时间:200767 14:06:00本章字数:4414)
陈友谅喊了数声,但是根本没有人应答,他这时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大骂:“这该死的老相识康茂才。”接着命令,“众军赶快撤退。”
所有这一切的确是常遇秋委派康茂才做的,康茂才的仆人回来禀报说:“陈友谅并没有怀疑,而是非常高兴得接受了康茂才的建议。”
常遇秋重赏康茂才和他的仆人,然后和朱元璋及大将徐达商议如何布置人马,最后决定由徐达、常遇秋率领几路人马在沿江的几个重要关口埋伏,而朱元璋则统帅大军在卢龙山把守,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发现中计的陈友谅马上传令后撤,所有的船只立刻掉转船头准备逃跑,此时站在山上暗中观察的朱元璋发现陈友谅企图逃跑,立刻命令伏兵发起进攻,霎时间,战鼓齐鸣,两岸伏兵一起杀出,潜伏在水港里的水军也开船出击加入了战斗,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手下的军兵有的齐船跳水夺路而逃,有的被弓箭射死,还有的落水淹死,陈友谅指挥不灵,他自己也丧失了信心,无奈在众将的保护下,抢了朱元璋水军的一条小船,逃之夭夭,而陈友谅手下除了战死的的军兵,有两万多军兵被朱元璋的将士所擒获,陈友谅的一百多条战船也成了朱元璋的囊中之物。
应天府这场保卫战使得陈友谅元气大伤,陈友谅远道而来,没有讨得半点便宜,而是大败而回,朱元璋摆宴席庆贺。
徐达高兴地说:“主公,幸亏没有撤到钟山去死守,要不然这场大胜仗就看不见了。”
那些战前主张逃跑的文官也说:“主公,我们真是愚昧无知,畏首畏尾,现在我们为了我们当初的错误言行向主公和在座的各位赔礼道歉,请原谅我们吧!”
那些战前主张逃跑的将军也说:“我们也向主公和在座的各位赔礼道歉,我们作为领兵之人,不想着怎么样去击退来犯之敌,而是尽想着如何自保,我们真是感到羞愧啊,我们以后决不在当临阵脱逃的懦夫!”
朱元璋听见这些文官武将都自责过错,他说道:“其实我不怪大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大难临头各自飞嘛,可是我要说得是今后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那么就不会再犯逃跑的错误,每个人真正地将应天府看成是自己的家,那么谁会认下自己的家不管呢?说小了是家,往大了说我们这是一个国呀,要是所有人都离我而去,那国将不国啊。其实我们都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常遇秋将军,其实听说陈友谅进攻应天府,我心里也害怕,但是常遇秋的一席话让我信心大增,勇气倍加!”朱元璋激昂澎湃地说完,然后对常遇秋举起酒杯说,“敬常将军一杯!”
常遇秋马上还礼道:“常某实在是承受不起啊,这都全靠大家的努力配合。”
应天府保卫战胜利告终,朱元璋实力大增,各地抗元势力又纷纷来投奔,常遇秋发现现在虽然粮草充足人员齐备,但是战马实在是有限,而且特别是宝马良驹太少了,他于是向朱元璋建议道:“主公,现在我们的步兵已经非常之多了,但是骑兵尤其是重骑兵还是比较少,这对以后的作战不利,我们必须大量补充战马。”
“这个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可是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遇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朱元璋也没有办法,反过来问常遇秋。
“经过这么多年的征用,我们此地的马匹已经全部用于军队之中,现在唯一的马匹来源就是向四川、陕西等地的其他部族购买。”
“可是要购买如此多的马匹,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依据我们现有的条件恐怕难以支付吧。”朱元璋掐指算道。
“是啊,我们的确负担不起,可是我们何不用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去和他们交换呢?”常遇秋灵机一动说道。
“那他们需要什么呢?”
“据我调查那边的人最缺的就是咸盐,最喜欢的就是茶叶,而这两样都是我们此地所盛产的东西,我们用咸盐和茶叶与他们交换马匹,他们肯定愿意,因为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马。”
朱元璋听完一拍大腿说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还是你这脑子好使。就这么办,我马上命人着手办理此事。”
朱元璋说干就干,第二日议事的时候,朱元璋决定在湖北与陕西和四川的边界处设立茶马司专门负责交换马匹,当堂任命方洪宇为负责人,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