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狂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发行狂潮-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节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再长也会显得短暂。三天的时间似乎转瞬即逝,何况第三天,关动荡还不得不去参加了一个培训班的学习,同时也顺便到林正南的站里玩了一下。
原来关动荡现在是沿江化工厂下岗再就业中心的成员。说是厂里的中心,实质上也就是在厂里挂个名,他们的关系早就转到了区劳动局。为了照顾这一批人员,国家有政策每月给这批人员每人200元生活费,而这200元生活费,要想领取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这些人员必须参加一次区劳动局举办的下岗再就业培训,且每个月必须定时领取这笔生活费,若是有超过一二个月没领取的,所享受的这项待遇也就没有了。而且如果在这三个月当中一次培训没参加的人员,同样也不能享受上面的待遇。现在关动荡进下岗再就业员中心快三个月了,中心通知他去参加培训也有好几次了,他都没能去,如果这个月还不到,那么意味着今后他就不能再领取那200来元的生活费用。
到第三天恰好是一个星期天,也是区劳动局规定的下岗人员培训的日子,而这一天又刚好是丁妮倒班休息的时候。因而一大早,丁妮就将关动荡叫了起来,提醒他赶到位于市中心的区劳动局参加培训。
这次的培训安排在区劳动力市场的大楼内。这是一幢十层高的大楼,一楼是劳动力市场,二三楼是市场人员办公的地方,教室在四楼。五楼以上则的家居楼,不知住的是什么人。关动荡到达劳动力市场大楼时,已经快九点钟了,离培训开始还不过十来分钟。在他的印象里,以往市场内总是挤满了人,以各地来的民工居多。各类求职的、招工的人员挤成一团,闹成一团。可是今天市场内却显得格外的冷清。关动荡走进大楼,看到空旷的大厅内沿墙摆着一些办公桌,中间有木板隔开,各式职介所的招牌挂满了大厅。由于接近年关,已经是腊月二十了,所以大厅内几乎没什么求职的人,职介所的工作人员在大厅内闲散地窜来窜去,聊天的、打电话的、趴在桌上打瞌睡的都有。
关动荡的出现很快就引起了一些工作人员和求职者的注意。有两个腋下夹着报纸的民工反应最快,他们一见关动荡走进大厅,就一齐凑上前来:“老板,要人吗?”还没等关动荡回话,一个40多岁珠光宝气的胖女人便上前开了腔:“老板,到我这里来,我这里的民工都是办了正规手续的,包你满意。”关动荡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等他明白过来,不由得暗自笑了一下,心说这些人还真是厉害,一眼就看出我不是来找工作的。他望着那个胖女人摇了摇头,说道:“我是来参加培训的,请问——”听到没什么生意做,胖女人没等关动荡把话说完就扭过身去,同时用手随意地向上招了招,嘴里嘟哝了一句,“四楼,”便一摇一摆地回到了自己的摊位前。
关动荡也懒得理睬,径直上了楼梯。等他找到四楼一间开放式的大教室里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发现今天还真来了不少的人,全是些生面孔,约摸有五六十人之多。他们大多数安静地坐在教室的坐位上,有几个人则围在一个工作人员面前,好像是在签到。关动荡挤了过去,拿起笔刚要在签到本上签到。工作人员却制止了他,用手指了指身后黑板上的一排打印纸,“你自己去看一下,看想选学什么专业再过来签到。”关动荡连忙按照他的指示来到那一排打印纸前,凑上前去看了一下,见上面写着一些培训的注意事项,在后面列有此次培训所安排的专业。大致有电脑办公自动化、厨师、插花艺术、家政服务等。关动荡也没有怎么细看,就回到签到处,在自己的大名后写上了电脑办公自动化的专业。而后在教室内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
九点过了几分钟时,进来一个胸前挂着工作牌的老师模样的中年人。他拿过工作人员手上的签到本看了一下,而后吩咐她去后面抱来一摞资料,按照签到本上各人所报的专业将资料分发到位。中年人看资料已发完,他举起双掌拍了几下,开口说道:“大家注意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这个培训班就开课了,这次的培训班主要是强化大家的专业知识,增强大家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我们这次培训的时间为一个星期,一星期后就开始考试,考试合格就给大家颁发再就业优惠证,当然我们这次培训的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可以每天按时到这里来听课,我们将安排专门的老师进行现场辅导。如果大家觉得自己能力强的呢,也可以在家自学,到时候过来参加考试就行了。”说完他指了指发资料的工作人员,“大家愿意来上课和愿意在家自学的人员等一会都到谢老师那里登个记,便于我们安排。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讲就业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希望大家能注意听。”
对于这样流于形式的培训,关动荡觉得参加与否都无所谓。何况摆在他面前的也只有一条路,他也不可能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参加这样的培训,明天他就要起身回到高勃站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因而他几乎是没有犹豫地就选择了在家自学。而后耐着性子听了一节课,便离开了区劳动局就业大楼。他要抽时间到林正南的站里去,了解一下现在本埠发行的情况。自己现在身处外地,虽然发行部每一次政策的变化都通过信件的方式同报纸一起打包过去了,但是一些重要的信息在文件上是看不出来。他可不想一直都待在外埠站,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他必须要开始活动了,尤其是这一次小米出事,更是坚定了他想调回沿江市的决心。
对于关动荡的到来,林正南是早有准备的。昨天晚上关动荡打电话过来,约好今天在他站里见面,林正南就很是高兴,当时在电话里就邀他过来,晚上出去宵个夜,兄弟两个好好地喝两盅。可是没想到他们小孩病了,出不来,他也就没有勉强。今天早上好好地睡了个懒觉,起床后早餐也没吃,他就来到了站里,将站里的工作作了安排,而后就坐在办公室里静等着关动荡的到来。
江北站位于没江市的东北方,坐落在沿江市新兴的商业城内,关动荡对这个地区是熟门熟路。从劳动局大楼出来后,他就直奔江北站而去。
今天的林正南比几个月前的精神状态要好得多,由于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他早秃的前额上红光四溢。看来还真能从一个人的相貌上看出他的际遇,如此看来这相人之术也不是全无是处。
“怎么样,老大哥,你现在是红光满面,看来日子过得不错哦。”
“哪里,将就着混呗,你也不是不清楚,搞发行就是一件苦差事,哪有什么好日子过哟。倒是你,显得精神焕发,看来山里的水还是比沿江市的水养人啊。”林正南打趣道。
“唉,”关动荡轻叹了一声,“山里的水兄弟我倒是喝得不少啊,可全是苦水,消化不了啊,到现在这肚里还装得满满的,没地倾倒呢?”
“没事没事,”林正南笑了起来,“等一会弄几只酒虫子一勾,这些苦水就自己跑出来了,呵呵、——来来,在我们站里指导指导工作,别光顾着倒苦水了。”说完,林正南带着关动荡在站里转了一圈,而后两人离开了江北站,走进了不远处的一家小酒楼。




 第2节

等到两个人坐定,林正南忽然盯着关动荡说道,“怎么样,听说你们在外埠干得还不错,”
“哪里能谈上不错哦,能够不出问题就烧高香了,你也不是没有搞过外埠,那里比城区难做多了,你是听谁这么说的?”
“吴瑞年啊,他最近老拿城区站说事,说你们外埠条件怎么艰苦,怎么样难,但是工作也一样做得有声有色,把城区站说得一无是处。”
“有这回事吗?我可是头一次听说,别处我不知道,就我这边。吴瑞年在电话里对我的工作是批评得多肯定得少。你要知道,处埠的工作和建国大业一样,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关动荡很是诧异,能够在城区站听到对自己的表扬之声。
“哦,原来是这样,”林正南若有所思,“你知道吗,方明亮又上岗了,他顶替了才华站站长戚志刚的位置。”
“是吗?”关动荡一惊,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回到城区任了站长,这可真是出人意料,“这家伙可是真有一套。”他下意识的说道。
“不过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吴瑞年会在会上一直表扬你在高勃的工作了,这是一个工作技巧,也是为了方明亮上岗做铺垫。”林正南恍然大悟似地说,“而且最近吴瑞年经常在站长大会上说今后要搞城区和外埠站长之间的岗位交流,将处埠做得好的站长调回城区,将城区末位淘汰的站长调往外埠。这对你来说可是个福音哦。”
“是吗,”关动荡听到这里心中很是高兴,可是转念一想,似乎这种可能性又不太大,就发行部里传闻的吴瑞年的为人,好像也不会仅仅因为工作的事情就将站长这么调来调去。方明亮这样的例子可能也只是一个特例。想到这里,关动荡心里释然了,这种目的性很明确的褒贬对他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福音。
“老哥,最近一段时间我不在沿江市,发行部可有什么大事。”关动荡转移了话题。
林正南将两人的酒斟上,而后端起来细品了一口,似有所思。
“要说大事嘛——发行部每天事儿不断,不过你要说大事,还真有一件。”林正南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事似地,兴奋起来。
“是吗,那你快说。”关动荡放下刚端起的酒杯,望着林正南。
“哎,别光顾说话啊,”林正南再次端起酒杯,“咱们边喝边聊,兄弟俩好久没在一起喝酒了,来——我敬你一个。”说完仰起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吴瑞年和刘新桥闹翻了,你知道嘛?”林正南夹了一口菜塞进嘴里,慢慢地说道。
“哦,”关动荡应了一声,“他们俩一直意见不合,这是公开的秘密了,这也算不得什么新闻啊。”
“这次情况不一样,以前还是暗地里的,那种情况是面和心不和,这次是彻底撕破脸了。”
“为什么?”关动荡放下筷子盯着林正南问。
“很多事情积累起来的,不过导火索还是今年报纸的发行量问题。年前发行部向报社报捷,说是报社下达给发行部的年度计划圆满完成了,但其实发行部回的数字总数离报社下达的任务还差着一大截呢。吴瑞年为了不给报社党委以口实,就和肖明达做了一个笼子,提前报捷,将多余的数字都打到零售上面去了。现在各零售发行站的退报满天飞,这事不知被报社哪个多事的家属捅上去了。报社找到发行部里一查,刘新桥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捅了出来,这使吴瑞年大为光火,听说两人为这事在主任办公会上大吵了一架。你说这还不算翻脸了吗?”
“是这样啊,怪不得元月一号高勃站的报纸多出一千份,打电话问报房,却说是发行部安排的,没过两天就将这数字减了下来,看来这里面还大有名堂。”
“是啊,我们区站元月份的发行量也是很不正常,最近才好一些,唉,现在我站里的退报也是堆积如山,原来准备当废纸卖掉,可现在报社上面在查,我们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弄得我整天头疼哦。”
“看来刘新桥这回可是捅了个马蜂窝。”关动荡呵呵一笑。
“谁说不是呢,听说现在报社和发行部里都是两种声音,有说刘新桥不该捅出来的,这事原本在时报出来事情就会了了,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的,也不至于被对手抓住把柄,听说现在广告部在外面谈广告,有客户就对发行部的数字表示置疑。唉,发行部里更是赞成反对的各半,现在闹得不可开交。但有一点,大家好像在这事出了之后,都像是被马蜂蛰了一下,很是不舒服。”
一席话说得关动荡瞠目结舌,想不到自己在高勃站消息这样的闭塞,发行部发生这么大的事,自己居然一点都不知道。外埠和城区站可真是不能同日而语啊。
“你刚才说到时报,估计什么时候开始发行。”
“快了,”林正南打了个饱嗝,慢慢地说道,“听说报社已经准备好了,在元月份确立了时报的班子成员,并完成了采编人员的招聘工作,前不久已经出了样报,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那可太好了,时报要是出来,可能会缓解一下我站里工作的紧张局面,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关动荡端起酒杯,示意林正南碰一个。
林正南端起杯子,轻轻地碰了一下关动荡的酒杯,却没有喝,他接着说道:“你别以为这是个什么好事,时报一出,我们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你知道吗?在我们晚报准备出时报的时候,别人大江都市报可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决定新推出一张报纸,听说是专门针对时报的。叫什么大江商报,你想过没有,这样下去,沿江市的报业发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目前沿江市的报业市场总共有五家报纸,省委机关报,市委机关报,沿江晚报,大江都市报,沿江晨报,现在再加上晨光时报和大江商报,总共是七家报纸在沿江市这个弹丸之地竞争,届时不打得头破血流才怪呢。到时候我们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说到这里,林正南停了一下,端起酒杯朝关动荡拱了拱,然后自顾自满满地饮了一杯,接着说道:“你还知道吗?有的地方我们晚报的投递员和大江都市报的投递员现在都已经开始了不正当竞争,甚至大打出手。前些时元宝山站的投递员就和大江都市报的投递员差点打了起来 。大江都市报的投递员为了竞争,将元宝山站有一条线的晚报报箱全部偷走了。这一下顾家吉不乐意了,他让区站的投递员见大江都市报的报箱就下,而且还制定了奖励政策,他私人掏钱买对方的报箱,一个五角。这事情后来闹得双方发行部的主任出面才算了事。你想想,这些投递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数是下岗工人,要养家糊口的,难免会为了一份报纸大动干戈。”
这一点倒是关动荡没有想到的,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指望时报出来后会缓解一下高勃站发行状况,现在看来,不断没有利,反而是弊端不少。
“你们外埠目前的情况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