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幸灾乐祸:风水轮流转,不知现在两桶油还有没有钱买豪华吊灯。
有开涮的就肯定有跟着起哄凑热闹的:话说当年窝案的时候,被抓的那帮人是应该悔恨还是应该庆幸呢?在两桶油最风光的时候进去了,不用再跟人屁股后面捡垃圾,扣大粪了;或者他们该想,只要再坚持一两年,等生物发动机兴起,也许事就过去了,再没有人会抓私人油田的事了,真是有够倒霉,死在黎明前的黑暗啊……
第141章 创业团队
网友们的评论永远是最辛辣传神的,就像当初某报宣言,提醒网友们要明白,党和政府是骂不倒的,紧接着就有人在转载这个宣言的时候给它配了个图,那是一张农村里土法杀猪的图。
有人嘲讽肯定有人吹捧,也有人会站在中间,两不靠的进行理性分析。
有专家宣称,两桶油提供的营养液质量更好,更环保,更符合国家标准,更能适用于生物发动机,经过检验证明,使用两桶油的标准营养液,可以提高生物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那些经常使用粗制滥造、勾兑稀释的私人黑作坊营养液的发动机,往往会患上各种古怪的怪病,缩短发动机寿命,导致其提前坏死。
紧接着就有人分析,这两桶油真是由皇帝的女儿变成喜儿了,为了吃口饱饭,连面子都不要了,赤裸裸的动用媒体上软文颠倒黑白!
然后就有人说了,风水轮流转,当初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的时候,估计它们就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吧?真应了那句老话,报应不爽,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还有人提出建议,既然两桶油的职能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与环卫重合,那么干脆将环卫并入两桶油,或者将两桶油归入环卫好了,省着俩方为那点有机垃圾总打架。
刘峰大致一眼扫过,在角落里发现一个不起眼的新闻贴,那是一个类似于通告性质的小新闻,只有几句话,就是说在生物工程设计院的大力支持下,某某生物厂开始投产生物住宅,该住宅将不使用任何钢筋混凝土,全部采用生物材料制造。
在新闻后边很有几个明白人在跟帖。
‘看来房产市场真的是完了,永远也别想翻身了。’
‘人家不炒房子改炒地皮不行啊?你这个生物住宅总要有地方放吧?你总要通电、上网吧?’
“没听说有样东西叫无线网,有个技术叫太阳能发电吗?”
“每年日照不足120天的地区怎么破?”
“生物住宅诶!地上不让放,我漂天上不行啊?话说生物气囊的组件早有的卖了。”
“是滴!是滴!实在不行,我钻河里、湖里不行吗?”
“我决定弄个气囊,然后把房子挂起来,就把房子拴我们公司楼顶上,就跟放风筝一样,出门就到公司,下班就回家,多美!”
“你行!你能保证你不晕车,你还能保证你不晕房?来阵大风,那可比翻滚过山车刺激多了,万一台风来了你丫就哭去吧。”
……
大致浏览完今天的杂谈贴,刘峰拐个弯,进了左手论坛,上帝之手分左手和右手两个主力版块,左手版块主要以技术人士和黑科技、白科技为主;右手版块则主要以发烧友和极客为主;至于为什么这么分,刘峰听说其中一个解释版本是,右手主享受,左手主创造,为啥这么说呢?想想撸管的时候哪只手比较忙吧。
‘黄瓜!我来了!在的话冒个泡!’
刘峰进了论坛先发了个帖子,上帝之手因为其特性,所以其内的会员大多起的都是生物类的名字。
没过到几分钟,帖子就有人跟。
‘米尼熊!今天下班早啊!’
‘唉!木办法啊,公司没业务,老板呆在公司里心里闹得慌,就提前下班把我们都撵回家了。’
‘理解理解!受冲击的行业很多,国家也在紧急调整,这就是文明转向的代价啊。’
‘还是你们做广告设计的好,一点不受影响。’
‘也受影响的,老客户的单子少了。’
‘你们不是还有新客户嘛?那些生物类的公司可是个个好赚的。’
‘对了,上次西瓜说的那个创业的事你怎么看?要不别在那个服装公司干了,你那公司早晚跟两桶油一样,会被生物服饰挤垮的。’
‘我觉得还要好好想想,我承认,这次文明转向的过程中,生物类公司会获得极大发展。不过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我们没有任何独有的技术,有的只是某些创意,有的时候创意确实可以赚大钱,问题是面对众多已经成型的生物公司,他们只要有一个跟麻花藤学,就没我们好果子吃。’
‘米尼熊说得没错!’这时另外一个人插楼进来,‘你们俩别这盖楼了,换语音吧。’
来人正是西瓜,就是创业提议的发起人,和刘峰几个人算是上帝之手里一个黑科技小团体。
刘峰接入几个人固定的语音聊天室。
“西瓜,我认为我们需要仔细想想,我们占不到行业源头,也无法形成技术壁垒,要么卖独有的方案,要么卖独有的客户,否则想在正常市场上成长起来很难。”
“你有什么提议吗?”西瓜反问他。
“比如汽车市场很大,都是大厂商才能玩得起,但是改装车市场也活得很滋润,我们可以从这上想办法,寻找一个类似的定位,不与那些生物公司正面碰撞,争取选择一个共生的小行业、小市场,也会很滋润的。”
“我赞成!”黄瓜插了进来。
“有具体的想法嘛?”西瓜问。
“比如生物房屋已经出来了,我们可以搞一些屋子里的装修、功能模块什么的。或者比如我们可以帮人定制生物器械,帮他们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前一个方向是寻找一个共生行业,大企业赚大钱,我们跟在后面赚小钱;后一个方向是寻找某个特殊的客户群,专门为这个客户群提供服务。”
“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西瓜你说呢?”
“也可以,慢慢实力大了,可以谋求产品化,或者方案集成化。”
“西瓜你为什么总是念念不忘产品化呢?那是大企业的玩法,我们就是个路边摊。”
“未雨绸缪,难道我们要一直路边摊下去嘛?总要实现想好以后的路。”
“这事你们俩先不要争了,现在说太多没意义,不落实处就是文字游戏。现在开始下一个议题,我们需要再拉人进来吗?”
“可以!人多力量大!我觉得需要再找几个人!”西瓜接口说道。
“我发对!我认为创业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不宜过多,铁三角应该是最完美的形状,再多的话变数太多,容易内部崩溃。”
“我们可以找论坛里的熟人,大家平时都比较合得来,应该可以避免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没用的,论坛上的性格未必是真实性格,再说一旦有了现实中的利益冲突,没有经过长期磨合的合作者,很容易闹翻。”
第142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其实你们发现没有,这次生物浪潮和前些年两次大的创业潮很像。”
“别卖关子了,我活还没干完呢,一会还得熬夜改图,赶快的。”黄瓜打断了西瓜的故弄玄虚。
“好吧,互联网初兴起算一次,移动互联网兴起算一次,这两次创业都是属于那种只要有想法、有创意,就很容易成功的,适合我等草根一族创业的机会。而这次生物浪潮,很可能也会催生类似的创业潮,而在这次生物潮中,我们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我们是走在中国前列的,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只要选择好了,很可能变成下一个张朝阳、马云、麻花藤。”
“但是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前两次创业潮创业的技术是开放性的,而我们眼前这次可能比较诡异,它的技术似乎是封闭性的,除了组装,可曾有任何一点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被散播开来?”
“但是这次生物潮应用的宽度是史无前例的,前两次只是IT而已,说白了就是依托有限的几种数码产品而存在。”
……
刘峰三人反复讨论一番,最后夜深了,相继散去。
??????
“老板!您找我?”
王鹰获得吴辉的召见,终于进入庐山上传闻已久的神秘区域,步入这个寻常人等已经无法靠近的疗养院,见到了只存在传说和传闻中的老板。
王鹰惊讶于吴辉的年青和普通,同时那双亮闪闪的眼睛也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
“你们工程设计院的设计产品已经给各分厂分下去了,听说他们已经在搞自己的设计院?”
“是的,很多分厂的人来找庞教授,让他帮忙培训设计员,人员规模有大有小,有的比较着急的,没怎么培训,随便找几个人就上岗了,目前多数都是草台班子加野鸡设计院。”
“你接手工程院也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对个分厂对总厂已经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次找你,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看看你打算向哪个方向发展。前面我已经跟马强谈过了,他的设计院估计会走苹果的路线,不知你打算让工程院走什么路线。”
王鹰仔细斟酌了一下,老板这个话问得比较模糊,不太好回答。并且前面老板将设计院分家的时候,本身就隐性的暗示了工程院可能走的道路,他绝对不会因为这种重复性问题单独召见自己一次。
“具体走什么道路我还不是很清晰,关键要看老板对总厂的定位,对总厂的期望,希望它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程度。而我们工程院,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促进、支撑的作用。”
吴辉瞅瞅他,明亮的眼神似乎带着某种无形的压力,让王鹰不自觉的低头避开视线。
“你做了工程院院长之后,应该知道一型护甲改进型的合同总额吧?”
“是的,总价1600亿RMB,分5年付清。”
“知道我跟你提这个事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王鹰摇摇头,这个真不知道。
“我是让你明白,我不缺钱,我真不缺钱。”吴辉看看王鹰一脸迷惑,继续说道,“总厂又是个聚宝盆,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我想,我可以在五年内从财富上轻易超越比尔?盖兹。”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拥有这么多钱,钱已经蜕化成数字符号的时候,你还有强烈的赚钱的冲动吗?”
这话没法回答,怎么回答都容易犯错,王鹰知道老板的话肯定没说完。
“当你处在这种状态下,赚钱就退居次要位置,你可能更看重做事,以及做什么事,该事会成就何价值,有何意义。”
“你自己应该很清楚,你相对于你的位置,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你的可替代性很强。所以你要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如果你只会跟着我的指挥棒转,那么我随便找个助理就完了。”
“我明白,职场上的正常生态如此,必须考虑老板的喜好。不过在我这里你不必有这种想法,我不需要一个职场精英,我需要一个设计院院长。”
“那么现在,我再问一遍上面的问题,你打算让工程院走什么路线?”吴辉顿了顿,“想清楚再回答我。”
王鹰当时脑袋上汗就下来了,这是让他在有限信息基础上,进行远景战略规划,并且听老板的口气,很有点评估和考核的意味,也许一个回答不当,这个院长当场就会被撸下来。
王鹰真的不想放弃这份工作,待遇真好,一个月赚一百二十万!什么工作能达到这个水平?一旦被扫地出门,肯定别想再有这种好运气。王鹰非常清楚,自己不过是个扑街写手外加原画,实际价值远低于薪酬。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王鹰非常想保住这份工作。
王鹰在运转所有脑细胞拼命的思考,吴辉也没着急,慢悠悠溜一口,溜一口的喝着茶。
这是范晓静突然走下楼梯,见客厅里有客人,就走过去弯腰在吴辉耳边小声说道,“我老爸也想弄个分厂,让我跟你说,你什么想法?”
吴辉拿起范晓静修长白皙的手指,抓在手里把玩,然后将她拉过来,揽着腰,拽进身旁的沙发里。
“他前一段时间不是徽州市政工程忙得挺开心的吗?怎么突然想插手这块业务了?”
“还不是那个薛心仪,孩子大了,能够离手了,巴巴的跳出来要做事,哄着老爸给她找一块业务,这不就相中生物工厂了嘛,想要个分厂。”范晓静一脸的无奈和头疼。
当初因为薛心仪怀孕,并且还是个男孩,范国强不得不娶她进门。薛心仪其实年纪和范晓静差不多,每当面对这个同龄的小妈的时候,范晓静都感觉怪怪的。甚至俩人的婚礼都没参加,估计范国强也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对不住自己女儿和前妻,也就没张罗让吴辉和范晓静出席,甚至婚礼都是在明山低调举办的。
第143章 也不是一般人
不过俩人都结婚了,还给自己老爸生了胖小子,可谓是老来得子,范晓静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在单亲家庭里,做女儿的实在没立场反对这事,并且刻入中国人骨髓里的血脉传承意识,也让范晓静面对那个小她两轮的弟弟难以表达什么意见。。
范晓静面对薛心仪时一直很无奈,就像知识分子碰上流氓,淑女碰上婊子,除了腹诽几句,很难有什么有效措施。
大屋美宅的人与流落街头的人,双方面临的压力完全不同,面对事情可能采取的手段也会截然不同,一个可能会顾惜自身,不愿意做太掉价或者太疯狂的事情,而另外一个,甚至可能下顿饭在哪都不知道,为人做事的底限就有可能一降再降。
双方都很聪明,但是角色和身世决定了,她们如果碰撞在一起,一旦薛心仪真的豁出去争取什么,范晓静很难有什么好办法阻止她。
当初老爸是贪恋她青春美貌的肉体,范晓静除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难做些什么,这回干脆挤进自己家里了,还有个儿子做依仗,范晓静更是难有什么措手。
除非范晓静不顾念父女之情,否则她在面对薛心仪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老爸的感受。
“你并不赞成?”吴辉的手在范晓静纤细柔软的腰肢上轻轻抚动。
“可老爸点头了。”范晓静无力的将头枕在吴辉头上,因为俩人个头差距,吴辉没法借肩膀给范晓静,所以俩人靠在一起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这个姿势。
“需要我帮你解决掉吗?”
“算了,你要是不同意,回头又得家宅不宁了。”
“你老爸以前不这么惯着她吧?”
“这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