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想要打压并消灭拥军十五万的北洋派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很多事情却不能用简单的数字去衡量的,要不然的话大家也不用勾心斗角去争斗了,直接比一比账面数字就行了。
“依靠我们的实力,按照理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一但事发,难保不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故,而且南方几个省份的态度也是比较暧昧啊!”段祺瑞沉重道:“还有,如今秋操将近,湖北一镇、河南一协已经北上,另外第一镇和第五镇也接到调令要南下参加秋操,这事你们怎么看?”
吴凤岭道:“这不是明摆着嘛,一方面调我北洋驻扎在京畿的重兵南下,再以湖北第八镇、河南混成协牵制,好让我们有所顾忌!”
张之洞在湖北编练的一镇新军在不久前的全国统一番号改革中,被授予了陆军第八镇番号,乃是继北洋七镇后第一个被授予正式番号的地方省份部队,而河南混成协,值得乃是第二十九混成协,不过还挂着暂编两个字,还不算正式成军。
前几个月朝局还算稳定的时候,朝廷那边说要办一场秋操,当时袁世凯等北洋人还没意识到朝廷已经是准备动手打压北洋了,所以就大咧咧的答应了下来,准备派遣一支部队南下和湖北新军以及河南新军进行一场演习,然而没有想到三个月不到,局势就已经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种关键时刻是不能乱调部队的,然而如果袁世凯不调动部队的话那么朝廷就要更加怀疑了。
王英楷道:“此时尚无定论,一切都还要大人做决定!”
的确,不管现在的王英楷,段祺瑞,赵东云以及吴凤岭他们说什么,其实他们都没有决定权,不管是对朝廷屈服还是选择温和的政治对抗又或者是干脆造反,都得袁世凯来决定,他们四个人如今只能是做好一切准备而已。
随后这四人又是商谈了好一会,不但说起局势问题但是说起了详细的行动计划!
什么行动计划,那自然是商讨一旦袁世凯决心造反,那么应该怎么起兵的问题了,至于用不的用上那是以后的事,现在总的要有所准备才行!
“如果真的被迫举事,第一镇那边变数太大,而且第六镇也近在京师,恐怕会被朝廷提前掌控,到时候如果我第一镇和山东那边的第五镇怕是要南下,总得把江北混成协和河南混成协还有湖北一镇给拦下来。届时只依靠一个第二镇和第四镇,怕还是不够稳妥,到时候子杨你的第三镇也是要入关的!”王英楷一如既往的以老大哥的身份安排事务,说实话他的这个派头让段祺瑞和赵东云都有所不满。
要知道赵东云和段祺瑞可不是跟着他王英楷混,而是跟着袁世凯混,今天王英楷虽然说是奉了袁世凯的指示前来商讨,但是摆出的这一副我是老大的模样依旧让他们不爽,但是如今事涉北洋存亡,这意气之争也就先放下了。
“到时候恐怕热河、山西等地也是要乱,第一镇和第六镇变数也太大,我们还是应该准备的更妥当一些才好,我看子杨的奉天两个镇也可以入关,这样一来就可保证万无一失了。”段祺瑞如此道。
不了王英楷却是道:“如果行清君侧之事,我们手头上的这几个镇也够了,东省旗人旧军不少,总的有人镇着,而且一旦起事,日俄行庚子年干涉旧事的话,不在奉天拦下来,难不成还要让他们跨过辽西进抵京师不成?”
东三省里还有大量旗人呢,而且黑龙江和吉林也不是北洋的地盘要是他们脑袋发热了要南下的话,就得留一部分兵力进行抵挡和镇压。当然了对于这些诸人也不怎么担心,他们真正担心的还是日俄的干涉。
众人口中所谓的需要多少镇来稳住局势,其中用于对内的兵力只是少部分而已,主要力量还是用来防备外国干涉军的。
“子杨你那两个奉天镇不能动,必须死死的钉在锦州一线,一旦守不住辽西那么局势就大破了!”王英楷脸色沉重:“至于天津和唐山这边,到时候腾出来两个镇的兵力也足够稳住局势了。”
“到时候只要稳住三五天,凭借大人的威望必然能够重新整合我等北洋七镇,届时第一镇和其他部队归附后,局势就能够彻底定下来了,到时候如果外国还是强行干涉,我等就和他们打一仗,老子就不信我们十几万人挡不下来!”王英楷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充满了凶恶之色。
山海关密议历尽四个多小时,在场的四位北洋大佬从朝中局势一直说到怎么起兵,嗯,重点还是围绕着如何起兵造反这上头,从这场会议里也看得出来,袁世凯会不会造反不知道,但是一大票北洋大佬们还是挺盼着能够起兵造反的,开国功臣的诱惑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抵挡的。
从山海关离开,乘坐火车回锦州的时候,赵东云就觉得这事怎么那么想黄袍加身啊,袁世凯还没说要反呢,自己这几个人就迫不及待的商量着怎么造反了!
不过这些想法想想也就过了,他现在的心思已经是回到了奉天,这一次回去恐怕是真的要整军备战了,恩,自己手头下的诸多兵力不多,如果要防止外军干涉的话,这奉天乃至整个辽东都不能守了,还得和以前那样,把兵力汇集到锦州来,依靠自己构筑多年的锦州防线来顽抗。
一个镇估计还不行,到时候自己抽调奉天两个镇的步兵防守锦州,至于骑兵部队在这种固定工事防御战中起不来什么作用,到时候自己可以带着奉天常备军的三千多骑兵部队一起入关,免的自己只带着一个孤零零的第三镇入关,最后被王英楷他们给吞并了。
就当赵东云思虑着今后怎么行事的时候,临榆县电报房里,一个带着瓜儿帽的人已经悄悄的向外界拍发了电报。
第一百七十八京师巨变
当夜京师,一份密报已经落在了铁良手中!
“密会之人有王段赵吴四人,所谈不详!”
铁良看罢后脸色深沉,然后看着来人道:“你们确定是他们?”
送信人低声道:“此乃我帝国情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消息,绝对不会错!”
看着转身离去的那个送信人,铁良深吸了口气,再一次看起了手中的密报,虽然他不愿意相信北洋的四位大佬进行秘密会谈是真的,但是刚才的那个日‘本人也没有必要欺骗自己。;ybdu;
“这些个东洋人,都是盼着我大清国乱起来!”铁良低声骂了一声,他自然知道这些日‘本人把这个消息送到自己手上来没有什么好意,为什么?因为日‘本人巴不得清廷和袁世凯发生矛盾,进而让清廷把袁世凯给杀了。
在当代,谁最希望袁世凯死?
这个肯定不是北洋人。
清廷的话虽然很多人都想要袁世凯死,但是他们绝对不敢杀袁世凯,因为袁世凯一旦死了的话,那代表的可就不仅仅是政坛风波了,而是代表着天下大乱了,所以清廷就算再讨厌和防备袁世凯,也只能是玩明升暗降这种把戏,甚至现在都不敢直接罢免袁世凯的官职。
此外最近几年非常活跃的革命党人实际上也不喜欢袁世凯,但是不喜欢不代表他们愿意袁世凯死啊,实际上现在很多革命党人对袁世凯还是抱有不少幻想,希望袁世凯能够当东方的华盛顿推翻清朝再造共和呢。
那么这年头谁最希望袁世凯死!
日‘本人!
为什么?
这里头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头一个就是袁世凯在朝鲜的任职经历,他杀的日‘本人可不少,某种程度上来说,袁世凯和日‘本人的关系一直都不算良好。
其次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太大了,主持了一系列的新政改革不说而且还短短数年里就弄出来一个十几万人的北洋新军,如果再让袁世凯主政十几年的话,将来日‘本岂不是要面对一个完成新政改革后的中国?这可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事。
再者袁世凯如果死了,不但政息人亡而且更关键的是他手下的北洋新军百分百会发生混乱,傻子都看得出来袁世凯一死,赵东云,段祺瑞和王英楷肯定会谁都看谁不顺眼,然后北洋分裂是肯定的了。
北洋一完蛋,那么几乎可以说中国的大半国力也就完蛋了。
所有袁世凯一旦死翘翘的话,对于日‘本好处最大。
要不然日‘本人才不会给铁良送来这个消息呢,那日‘本人临走前还说了一句:“如今袁世凯已经自投罗网,如果放虎归山,恐怕不用数天北洋军就要兵临城下了!”
铁良不仅仅想着诸多的各种可能性,冷汗也是开始冒了出来,朝廷要打压北洋和袁世凯他是知道的,甚至也是支持,但是他却不想直接把袁世凯给逼反啊,因为一旦袁世凯要反大清国完蛋就是分分钟的事!
良久后,铁良深吸了口气然后吩咐家奴:“备骄!”
不管袁世凯要反是真是假,但是北洋的其他几位大佬偷偷跑到榆关进行密会却是真的,这至少已经代表了北洋已经有了反心,铁良自然不会坐视局势出现不可控的局面,他要去找其他几位宗室大臣商讨一二。
这几天的局势本来就已经够紧张的了,但是随着北洋四大佬在山海关进行密议的事被那些探子们捅了出来后,一下子天下风云巨变。
次日东京外务省,日‘本外务省大臣林董仔细听着手下的回报,半晌后他道:“怎么说来,清国政府已经有所反应了?”
“没错,根据我们刚收到的电报,昨夜清国陆军部大臣铁良已经连夜会见多位大臣,他们极有可能会对袁世凯采取行动!”
林董听罢略微一笑,两道八字胡须更翘了:“好,这一次你们办的不错,只要能够挑起清国政府和袁世凯的矛盾,进而发生混乱的话,那么清国的新政进度就会越来越慢,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恢复国力!”
说罢后他继续道:“你们最近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不过眼光也不要只盯着清国政府和袁世凯,还要多关注清国的同盟会,给他们更加有力的支援,最好让他们近期发动一次起义,我们要彻底打乱清国的新政进程!”
日俄一战,给日‘本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了,数十万人的伤亡还不算什么,毕竟对于一整个国家而言,死伤几十万人其实不算什么,对日‘本造成重创的还是经济,为了打这一场日俄战争日‘本花费了数十亿的军费,而这些军费普遍都是外借的,原本日‘本人还想着战争结束后能够获得俄国的战争赔款,重演甲午年旧事,但是没有想到战争虽然海军获得大胜,但是陆军却是没有取得关键性的胜利,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是慈禧,他可不是什么宁与外敌不与家奴的人,而是一个叫嚷着不割一寸土地,不配一个卢布的狠人,所以到头来战争结束了日‘本一毛钱赔款都没捞着,唯一的收益就是在满洲和旅顺取得了一份托管权。
然而这个托管却是多国托管,一共有着‘英法美德日俄’六国呢,日‘本充其量了只算其中一个股东而已,所获得的实际利益非常有限。
没有获得什么战争收益的日‘本却是要偿付数十亿日元的债务,超过日‘本年财政收入十倍以上,如今的日‘本财政甚至难以支付这些债务的每年利息!
不得不说作为这场战争的背后推手,英国是赚大了,不但把俄国的扩张势头给打压了下来,而且顺手还把日‘本给玩残了,只剩下英国人独自狂妄的笑……
日‘本要怎么解决财政问题暂且不说了,总之日俄战争后的日‘本就是一悲剧,历史上日‘本要摆脱这种困局一直要到一战爆发以后,而在这之前日‘本都是卷缩起来暗自舔着流血不止的伤口。
而财政压力巨大也是体现在了日‘本的外交政策上!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的外交政策主要以亲和为主,对华政策上更是以友好为住,所以历史上的1905年到一战后期,中日之间出现了极为难得的中日和善关系的。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而背地里日‘本的对华政策实际上是什么呢?那就是利用一切手段拖延、破坏中国的新政改革、统一进程。
被无数国人所歌颂的同盟会是怎么来的?就是日‘本人扶持出来的!
日‘本人支持同盟会发动各种起义,难道是真的是为了帮中国人谋取民族、民‘主自由,说出来孙中山自己都不信,人家支持同盟会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各种起义、叛乱会造成中国内部的巨大混乱,甚至引发内战!
可以说历史上中国的数十年军阀混战,很大一定程度上是日‘本人推动的,日‘本人推动同盟会玩了n次革命后又来了一个武昌起义,结果把清王朝干掉了,然后眼见着袁世凯要统一中国,于是乎又支持着孙文玩了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又支持蔡锷等人发起护法、护国等战争,最后又支持国‘民‘党弄什么北伐之类的,总而言之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之所以那么混乱,和日‘本的捣乱是分不开的。
恩,就跟现在的阿拉伯之春还有乌克兰一样,那些战三渣一个个还以为自己是在谋取啊自由什么的,但实际上一个个都是被西方国家当枪使。
当然了,这不是批判各种起义和谋取自由有什么不好,而是说这些事情往往不止谋取自由那么简单。
如今日‘本人把北洋四大佬进行密谈的消息通报给清廷,理由是简单的,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要清廷和袁世凯反目成仇,最好是引发中国的内战,这样的话绝对称得上是日‘本外交事业里的巨大胜利!
而于此同时,铁良、端方等少数几个满族重臣正在秘密求见慈禧!
1906年的慈禧已经老态龙钟,整个人都瘫坐着,丝毫看不出这个女人就是这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她此时眼睛微闭,初看似乎还以为她已经睡着了但细看却是可以发现那黯然无神的目光却是一直盯着端方等人在看。
此时铁良还在继续说着:“除了日‘本友人传递过来的消息,奴才已经另外获得了多个消息,已经证实昨日赵东云并未在锦州露面,而昨日王英楷也不在保定!”
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的慈禧道:“这么说来,密谈一事是真的了!”
铁良道:“千真万确!”
端方也是点了点头!
慈禧此时把一直微闭的眼睛略微睁开了些,然后用着尖细但是缓慢的声调道:“都有心了,下去吧!”
一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