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路上,我大致了解了下云南巍山县的一些信息。
众所周知,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巍山县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早在民国初年,地方政府将蒙城、新兴、安远三乡裁归流官管理,留隆城邑、左三村、谷波罗等二十多个土城寨子归原土司左氏管理。先为府,后改设一等县。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11月成立巍山彝族自治县,1958年1月成立巍山彝族**自治县。
截至21年末,巍山县境内居住着彝族、**、汉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6个世居民族,彝族为土著民族。
历史往前翻,在唐朝,由彝族先民建立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国。
宋元时期,这里由大理段氏白蛮统治者镇守。
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巍山为蒙化州,推行土司制度,彝族首领左禾为土知州;
明永乐十三年(149年),左伽袭土知州职;正统十三年(1448年),升蒙化州为蒙化府,封左伽为知府掌印。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由此可见,巍山县也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城镇!
车到了了巍山县小县城,我终于可以一睹古城风貌。在网上,网友是这么形容的:…巍山是一座古风犹存的古城……
一切格调格局非常清晰,明清时期建筑大都原汁原味保存下来,甚至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广告都是从右往左排的。
还有很多寺庙名川胜地道教宫殿等等,足够使每一位来到这的游客都不虚行。不过,我们不是来旅游的!
从进城开始,我就觉得黎美羡和郑兴宇有些不对劲。至于不对劲在哪,我一时半会分辨不出来。
黎美羡是云南人,但她之前说了,她是玉溪人。可是一路走来,她看起来似乎心事重重,脸上写满困惑和迷茫,完全不是一个游客该有的好奇与欣赏。如果说黎美羡是云南人,可能来过这里,惊讶于古城的变化什么的,那这郑兴宇的表现就更奇怪了。
从进了城开始,他就一个人闷在旁边,一会皱眉一会咬牙,不知道搞什么,和他说话都不理。这两人搞得我完全没有兴趣欣赏什么古城风貌了。
按照日记本说的,直接去那纸条上留下的地址:巍山县报国街28号31室。
这地址不出意料,是个小旅馆,不过并不是真的有这房间31室。我刚开始还奇怪,这个地址难道是耍人的,就看到旅店旁边有一排老旧的木质储物柜,上面有编号。我找到第三个储物柜第一排右手侧第一个,上面果然写着31。
在征询过旅店老板意见后,我将那小钥匙拿了出来,轻轻一拧,打开了柜子。
里面有一本书,还夹着什么图纸!我还没来得及伸手,一只比我快的手已经迅速拿了过去。
是郑兴宇!
不过,他还没打开,书就被黎美羡抢走了。他还想要,黎美羡冲他一瞪眼,他就乖乖不动了。
黎美羡一打开书,那里面夹着的图纸就掉了下来。我立刻弯腰去捡,捡完刚一抬头,黎美羡就像见鬼似的合上书。
“怎么了?里面写了什么?”我奇怪道。
“没什么!”黎美羡眼睛一眨不眨地说道,顺手又把书塞给郑兴宇。郑兴宇打开一看,眉头就皱起来,差一点要连到一起!
我伸手要去拿来看,黎美羡一闪身挡在我面前,我困惑了。
“干什么?给我看下!”我冷着脸道。
黎美羡撇了撇嘴说:“你不能看!”
“为什么?大老远跑来,唯一的线索你不让我看?”
“不用看,看了你也看不明白。”黎美羡语气坚定。
“行啊,那我回去了。”我被气到了,转身作势要离开。
“没问题,你回去吧!不用再过来了——”
黎美羡毫不客气声音传来,我不由地放下本就不情愿的步伐。
我眼巴巴地看着郑兴宇手中的小本子,无奈了。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这两人看样子变一伙了,倒把我给排除在外了!不行,我来都来了,决不能放弃!
“老板,开房,休息!”
我只好跟着他俩上楼休息了。郑兴宇这货在一旁完全就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我伸手要书,他就死死抱在怀里。
唉,我能怎么办?不过,想到日记本还在我身上,我又拉紧了自己行李箱。
关上门,我立刻拿出行李箱中的日记本。
还没开口,上面就出现四个字:
静观其变——
“不会吧,这怎么搞的?”我有些不满,不知道是对日记本,还是对自己。
你还有那张图,先看看——
我这才想起来,那书夹着的图纸还在我手里,连忙铺开观看。这是一张简易地图,上面画着箭头指向巍山县城外某地。这又是一条线索?
那郑兴宇拿的那本书上到底有什么?怎么他俩那么神秘,还不告诉我!
我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想法强压下心中,仔细看起那张地图。上面箭头指到最后,只画了一个星号,旁边写了两个字:信虫。
信虫?就是我发现的那个虫子的名字吗?可惜,那虫子也在黎美羡那,想想我就郁闷。这怎么搞的,线索都被她弄去了,还一起来调查,现在这架势是要将我甩一边去吗?那我可要把这张图收好,相信他们也没辙了!
我想到做到,把地图塞进行礼箱一个不起眼的缝里。
弄了些东西吃了,三个人各自呆在各自单间里,谁也不搭理谁。我一无聊下来,就感到旅途的疲惫涌上心头,昏昏沉沉睡去。
砰砰——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我被吵醒了。
“肖亮,书不见了!”
一开门,黎美羡就冲我大喊大叫。
我一听,立刻清醒许多,“郑兴宇呢,不是由他保管的吗?”
黎美羡似乎有些不安,焦急道:“郑兴宇也不见了!”
我大惊,这是什么情况!
第三十五章 老龙山
更新时间214618 17:53:23 字数:3127
35老龙山
“这就是那老龙山了!以前彝族察哈大部就是从这走出去的,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之所以叫老龙山,还是咱们汉人在这扎根后取的名字。看这名字就知道了,这片小山群看起来龙卷蛇屈,地势奇险,不好过!以前要进山的远客带人出入老龙山,都得找土司摆龙筵请龙引……”
在前面正津津乐道地为我们讲着的导游叫王英生,是个汉族人。说他是导游也不恰当,他是黎美羡带着我找到的人。
本来我们是去找一个当地彝族有名望的察哈部头人询问下关于信虫的事。结果那个在石头房里坐着的老头看了那虫子之后,叽里呱啦一堆喊,喊完把我那瓶子往地上一摔,随即就叫人把我们轰走。还把一只杀了一半的鸡扔了过来,代话道是“随客礼”。我当即就恼了,对什么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点好感也没了。这里的妹纸是漂亮,可那老头分明就是神棍,不懂就不懂,搞毛啊!
后来黎美羡又跑回去说了什么,才带回来一个路引,就是这王英生了。出发前,王英生反复交代了老头子交代他的话:“那地方不能去,是接天的地方!”我问王英生什么是接天,他说,就是人死了,灵魂升天的意思。随即他就笑道:“不用在意,老人都有些讲究。我对当初老羌族呆过的地方也有些好奇!可惜,一直没机会,这次顺道跟你们过去看看。”
王英生说到老羌族,我又不解。听他解释下,才知道,原来云南还有少数羌族人。我之前一直以为羌族都在四川青海那片。王英生说,几百年前,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一个古羌族遗支部落所在,后来迁走了。当地也有彝族人曾在那片山头生活过,后在民国时期,察哈大部陆陆续续从那里搬了出来……
郑兴宇带着那本书消失了,又或者可能和那本书一起被消失了,我和黎美羡都没招。最后没办法,我拿出那张地图。得到黎美羡一切听我的保证后,我和她打算先弄明白信虫,再找个领路人去地图上的星号地。
之后发生的事,就让我们遇上王英生了。一路走来,他倒是个博闻强记的人物,三十多岁的人,口才一流,讲起云南地方人物风情,口口是道,自称从小就仰慕少数名族文化,在这学习生活十多年后没少受到熏陶。他还说和一些大部、乡镇的头人都有些关系。
这次能得到他的帮助,希望……是帮助吧。有郑兴宇和黎美羡二人在前面做榜样,我也不敢奢求。但有个熟悉这里的人陪同,哪怕不能完全信任,也好过自己一个人瞎摸。
这不,一到地头,他就和我们说起来了。
“其实,早些年,这片小山还有个很有名气的名字,只是这名气是他者博来的。中国有名的雪山不多吧,贡嘎山算一个,这里古代土司管这也叫贡嘎。解放前人称小贡嘎,只是知道的人越来越少,还不如老龙山顺口,就这么被人忘了,当然,是说汉人。这贡嘎名气由来就是现在四川的那贡嘎雪山,6多米的山峰就有好多座……”王英生说的是唾液直飞,而我只想着进山。
可这深山密林的,哪怕就是王英生口中的小山,在我看来也是幽深不见底的大山大壑,只能耐心地等他讲完引我们进山了。
“王先生,我们怎么进到地图上画的这个位置?这里貌似没有路,难道要在这密林里钻出一条路吗?”黎美羡望着茂密的山林,皱着眉头打断了王英生的话。
王英生倒不在乎,而是意味深长地笑道:“呵呵,我既然带你们来了,就不会让你们在这山里面钻进钻出三天两夜。走吧,跟我先爬个山头,大概半天就可以上去。在那休整下,休息一晚,明天你就知道我要用什么办法带你们去了!”
我看王英生说的很是胸有成竹,也不在乎他刻意卖关子了。和黎美羡对视一眼,立刻同意跟他走。在来之前,我们就考虑到要在外过宿,所以野外宿营装备都带好了。他这么一说,我们立刻去收拾装备。
王英生还带了个彪形大汉,叫尖呼,是少数民族的,至于是哪个民族他没说。尖呼力气贼大,二三百斤装备都能拖动。我开玩笑叫他“呼哥”、“虎哥”,他也不以为意。黝黑的脸总是挂着一丝莫名的笑,却不多话,那样子完全让人看不出来他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中年人。
来的就我们四个人,一个原因是地方不同意,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由。如果为了安全考虑,自当是多带几个人好。可是我觉得这就跟没按照旅游路线野游踏青一样,而且也不是在热带雨林,危险什么的应该没有,最多迷路。只要王英生这个领路的不坑人,就不会有迷路的事发生。而另一个原因就是,黎美羡自从找到这个路引来后,几乎很少提意见,也就没提再找谁加人,反正又不是探宝。我也觉得,这样有个向导就行。可是啊,当王英生和虎哥把车上三百多斤的装备弄下车时,我就傻眼了。这,带的走吗?
最后分配结果是,黎美羡背了差不多三十斤的东西,都是食物补给用品,些许药;而我和王英生两人均摊百斤重的野营设备。我就一准宅男,锻炼少,力气不算小,可是爬山不仅是力气活,还考验耐力,这我就不行了。所以帐篷什么的稍轻巧些的我拿了差不多四十多斤,剩下工具什么的都丢给王英生,他眉头都没皱下。虎哥就有点吓人了,一个人连背带拖,近两百斤装备!
我问王英生那是什么,他神秘兮兮地就是不说,只是一个劲说到了山头就知道这秘密武器了。
四人进了这荫蔽的山林。这西南的山林和中西部的山还不太一样,可能是这里接近热带吧。土壤都是松软的,踩上去能够清晰地感到土层下陷。当然这只是在山脚,稍微上去一点,就没有那种感觉了。这山林并不是像外面看上去的那么繁密,偶尔抬头也能看见晴空。走着走着,不知觉就上了半山腰,此刻已经能看到不远处一些矮小的山头。
“注意脚下啊,这季节雨水多,还没过危险期,虽然这地方不可能有事,但你们看看旁边那山,陡坡向阳,干干净净,就是经常滑坡导致的。上山一定要避开边缘地带,宁愿多跑些路!”王英生边走边说。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有座山迎面陡立,光秃秃的,裸露着渗红的土壤。
四人走走停停,终于在日落前上了山顶。这所谓的山顶其实并不高,据王英生说海拔有2米,但实际高度只有七百多。可就是这几百米,也累得我够呛,一旁黎美羡倒是神色如常,好歹也背了不少东西。我再看看王英生和虎哥,都不好意大声喘息。
夜晚很快就要降临,当我们匆匆搭起营地时,天空不再那么晴朗,星星都不见几个。
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宿营,还是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美妙,反而很平淡。在这个有些压抑的晚上,在王英生二人不在时,我问了黎美羡一个问题,一个在路上就埋进心底的问题。
“你是怎么找到王英生的?”
黎美羡是这样回答:“不是我找到他的,而是他在部里面找到我的。”
她黎美羡说这话时语气很平淡,而我却是惊诧不已,瞪着她嘴巴都忘记合上。
“怎么,你很奇怪吗?”黎美羡看着我突然笑了,“呵呵,我要是告诉你我跟他很熟悉,但是我们根本不认识对方,你是不是更奇怪?”
我当即就被雷到了,这家伙没傻吧,还是在耍我?认真仔细地看了下黎美羡的表情神态,我可以确定她没傻也没逗我开心。
“是很奇怪,可是奇怪的事情已经有很多了,还计较什么呢?”黎美羡转过身,背对我着有些自嘲道。我心中却是一惊,没去深究为何她要这么说,只是觉得,她这话怎么听起来好像是在说我!
我之所以来到云南,可不就是怪事多了。那黎美羡和郑兴宇来云南是为了什么?难道真是为了和我一起来查案,还是说和日记本有某种约定?我都不知道,况且这两人本身都有些问题。事到如今,想这些都没用。黎美羡在旅馆对我说“不用再过来了”的时候语气就有点怪,不知道是不是在那本书上知道了什么,但是我既然出现在这,就有权利自己去弄清楚真相!
日记本,这是我一直拥有的一件秘密武器。是它引导我走到这里,走到了云南。可是,从我上山开始,我装作不经意拿出来写字,都没见它有反应,这让我有些许不安,才会在晚上问出那个问题。
之后,一夜无话,四人各自在自己的帐篷里睡到天亮。
我睡得奇香,噩梦幻影都没有,好像抱着小丫头睡觉一样,比火车上那晚好多了。难道是云南这地方灵气足,邪魅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