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纸。”母亲开始擦洗墙壁,蕊蕊心里很不好意思,对母亲说:“妈,对不起。”
这样,孩子在墙上画画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制止,但这并没有是孩子画画的冲动受到限制。
2、放心吧,我们不会让你做得太过火的。
在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明确的限制的时候,就等于我们是在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又是不能接受的行为。孩子们在知道了能得到许可的行动边界在那里以后,安全感就会在心里油然而生。
该如何为孩子的行为划定边界呢?按照傅瑞茨?瑞德尔医生的建议,我们可以用色区的方式将孩子的行为分成三个部分——绿色部分、黄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其中,绿色部分包括应有的和许可的行为。凡是在这个区域里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直爽而宽厚地告诉孩子:“好,可以”。黄色区域包括没有得到许可,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容忍的行为。这些特殊情况可以包括:
一、对学习者的宽容:对初学者应该容忍他犯错误,原因是期待他在将来有所改进。比如,准备申请驾照的人员在进行路考的时候,监考老师发出了向左转的指令,驾驶员却向右转。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得不到应得的分数,但是他的错误上可以容忍的。
二、对困难的宽容:特殊情况如意外、疾病、迁居、跟朋友分离、或家里出了婚丧大事等,都需要容忍。因为每个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很难适应,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只不过,我们不能表现出,我们还很喜欢孩子在这种特殊时期里的反常行为,相反地,我们只是向他传递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仅仅只是对这样的行为表示容忍。
而红色区域则包括了绝对不能容忍和必须制止的行为。如像危害健康和全家幸福、有损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行为,都属此类。此外,违反法律、不合伦理道德、以及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也包括在红色区域里。
在傅瑞茨?瑞德尔医生看来,红色区域的限制和绿色区域的许可同样重要,不可忽视。如果一个孩子明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可宽容的而得到了许可,那么,他的紧张情绪就会增加一倍。有一个八岁大的孩子得到爸爸的允许可以在马路上爬大货车,而这是妈妈所明确禁止的,因此,这个小孩在事后得出结论说:显然,我在爸爸眼里,不如在妈妈眼里那么宝贵。另一个男孩因为爸爸允许他带弹簧刀,结果在外面闯了祸,遭到了很严厉的处罚,从此他便认为,原来爸爸也不明白事理。
总之,由于人类天性和社会规则有着巨大的距离,孩子们都天生有一种反抗社会的冲动。这种冲动单靠他们自己是难以克服的,这时,做父母的就必须把自己当做是孩子门的盟友,在他们为控制这种冲动而做出的奋斗中,以画定限制范围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走向成功。须知,限制除了可以制止危险的行为之外,同时也传递了一个更为有价值的信息:“放心吧孩子,别怕自己的冲动超过了限制。我们会为你把关的!”
3、我说的是真的,不是跟你闹着玩儿的!
美国曾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
在广告中,只见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整个广告就是由一连串这样类似的场景组成。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二,孩子会听从。
显然,这个广告告诉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坚持原则,说一不二,所收到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然而,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坚持原则,说一不二。这样的父母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么本身就欠考虑,所制定的规则根本无法执行;要么本身对规则的认识就是不到位的,制定规则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必当真。殊不知,限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它跟孩子读书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主要依赖于施教人所采取的方式。如果施教人本身对规则都缺乏认识,无所谓,可以想象,这样的规则能起到什么效应。
对孩子的限制必须以清楚的、肯定的语气表达,而且一旦已经制定,就必须执行。这样,就可以带给孩子一个观念:“这条禁令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父母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好是不采取任何行动,等先想好了再作决定。
规则所传达的真义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权能”,为了充分实现这种权能,一方面,在确立规则之前,做父母的就应该考虑清楚执行这种规则的现实可能。为了做到这一点,下述原则必须考虑在内:
首先,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合理愿望,并用简单的句子来表示肯定:“你希望今晚去看球赛”;
其次,应以明晰的语言,说明一个特定的限制条款:“可是我们家的规定是:在上学期间,晚上不去看球赛”;
第三、指定这个愿望至少可以部分实现的替代方案:“你可以在星期天或放假的时候去看”;
第四、在限制可能引起孩子的愤怒的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疏导这样的不满:“很明显,你一定不满意这个规定”,“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就可以把这个规定取消了”。
规则确立好了,在执行的时候,父母必须考虑到,所用的语言应该不至于给孩子带来侮辱,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以简单明了而不涉及个人品行的语言来表明限制,可以增强孩子的自觉性。比如:
“上学期间,晚上没有电影看”所引起的愤懑就要少于“你明知道在上学期间是不能专看电影的”;
“该上床了”在孩子眼里就要比“你年纪还小,不可以这么晚睡觉,上床去”更“通情达理”;
“到了关电视的时候了”就要比“你今天看电影已经看够了,把电视机关上”更有人情味。
如果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同时达到了,父母对孩子所定的规则就会如水晶一般透明,在执行的时候也不会含有攻击性和侮辱性。它所达到的效果,一定能令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满意。
4、妈妈之所以打你,是要帮助你记住这个教训!
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乔治的男子。有一天,他和儿子帕科之间发生了一场极不愉快的争吵。情急之中,乔治打了儿子。第二天早上,乔治发现帕科的床空空如也——儿子离家出走了!
乔治心中充满了懊悔,他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儿子更重要的了!他迫切地想找回孩子。他来到镇中心一家有名的商店,在店门口前贴了一张醒目的大幅告示:“帕科,回来吧!我爱你!明天早上我将在这里等你!”
第二天早上,乔治来到那个商店,他发现至少有7个叫帕科的男孩等在那里。这些叫帕科的男孩都是离家出走的,他们等在那里,都希望这是自己的父亲发出的回家召唤,都希望父亲能够张开双臂拥抱他们!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不愿体罚孩子。因为父母的粗暴和专制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阴影,往往我们自己就有亲身的体会。这种体会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致永远也难以磨灭。而当孩子因为不堪忍受父母的严厉管教而做出极端反应之后,父母往往又难以承受那些令人痛心的结局。这种结局就如故事中的帕科一样,要么离家出走,要么性格扭曲,充满怨恨。
然而不幸的是,体罚孩子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行为,它往往是在我们的忍耐达到极限后,于突然爆发的激怒中,施加与孩子身上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便忘记了平时的克制,而追求即刻的效果:使堆积在我们心中的紧张得到瞬间的松弛,使孩子表现出哪怕一刻钟的顺从。我们暂时满足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但是事后我们又会生活于疑虑和内疚之中,在内心不断告诉自己说:“真不应该这样。但是在当时的情景下,也只有这种解决办法了。”
做父母的果真不能体罚孩子吗?体罚孩子真的只有负面效果,而没有安全界限吗?事情当然不会是如此绝对。事实上,有时候,轻微的体罚也是有效果的。只不过,这一效果的好坏要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父母在体罚孩子时,应当如何掌握好自己对于孩子的态度呢?故事中的妈妈的所作所为,相信对困惑于这一问题的父母来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妈妈让两岁的女儿在院子里玩耍。她一再告诫女儿,不要独自跑到外面的马路上去,那样会很危险的。可是女儿总是管不住自己,三番五次地越过栅栏跑到路中央。最后妈妈生气了,她在严厉地制止了女儿后,给哭泣的女儿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鸟和它妈妈一起呆在鸟窝里。鸟妈妈要出去找虫子吃,她对小鸟说,“在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到窝外去呀!”但是,小鸟没有听妈妈的话,妈妈走后它还是跳到了窝外,结果摔到了地上,被一只大猫抓住吃掉了。
接着,妈妈说:“妈妈要你听话,不到外面的马路上去,是因为妈妈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就像鸟妈妈对小鸟说的那样。妈妈不想让你跑到街上被车撞着,我爱你,不希望你有任何意外的危险。但是你不听我的话,所以妈妈才会打你,帮你记住这是多么的重要。”
第11节:最不该说的话
1、你敢连我的话都不听!
在如何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传统方式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诉诸父母的权威。这种管教方式习惯于制止父母不希望有的行动,但是却常常忽略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他们把管教的重点放在孩子即将犯错误的中途,所用的语言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相反多半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意欲。
用权威来管教孩子的一个典型情景,就是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斥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你敢不听?”这样的话当然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但是这是一句强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如果孩子很小,他可能会真有些害怕,也会屈从。但是,若经常对孩子讲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思想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句话的背后的潜台词是:父母所说的话绝对正确,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这种恐吓行为可以使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但是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使他们有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
因为孩子小,不容易理解父母话中的道理。这时,父母就要耐心地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让孩子认同父母的道理,进而知道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不对。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便能养成自己的判断能力。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释,不做耐心的说服,只是说:“难道你连妈妈说的话也不听吗?”这样强迫孩子服从,只会使孩子盲目地服从,而并不知道父母在什么地方对,自己在什么地方错。
事实上,在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宣泄的时候,这时去管教孩子,也正是孩子最听不进的时候。它的结果也多半是对抗性的,直至以暴力镇压的方式结束。
传统的管教孩子的方式有许多弊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流行方式就完全正确。事实上,传统的方式也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这就是:即使父母知道自己错了,也会毫不犹豫地坚持到底,决不松口。而现在的父母由于受了媒体上过多的有关“问题儿童”的可怕后果的宣染的影响,也由于太爱护孩子的缘故,使得自己在管教孩子时,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这一极端就是:即使我们对了,我们也处于自我怀疑和犹豫不决之中。
现在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是之所以会犹豫不决,充满内疚,其原因除了怕过于严厉的管教给孩子带来心理疾患之外,担心失去孩子的爱,也是比较主要的。为了怕失去孩子的爱,有些父母就再也不敢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爱的饥渴,就会毫不留情地加以利用。结果,不是父母在家里成为权威,而是孩子成了家里的“霸主”。
很多孩子都知道如何利用收回爱的方式,来威胁他的父母。他们的勒索手段很直爽:“如果你不……我就不爱你了”,“如果你不……我就不喜欢你了”。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不在于孩子对父母造成了威胁,而在于父母感到了有这样的威胁。对于这样的父母来讲,不妨把自己对于孩子的回报看得淡然一些:虽然我们必须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不需要渴求着在一天里,孩子每时每刻都必须爱我门自己。事实上,这也是孩子不可能办到的事。
2、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我们已经明白了在管教孩子时坚持原则、说一不二的作用。因此,从孩子一出生起,做父母的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比如,定时喂奶,定点睡觉等。从小就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他们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坏规则。
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就需要不时地提醒孩子,以帮助孩子记住规则。但是,提醒归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直至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使事情变得容易一些呢?动物界有许多有趣的例子,值得援引在这里:
有一类梭子鱼特别爱吃鲤科小鱼。如果把这些梭子鱼和它的小猎物们一起放到水槽里,水槽里很快就只剩下梭子鱼。然而,当我们在水槽里放进一块玻璃板,把梭子鱼和鲤科小鱼隔开,有趣的事就发生了。梭子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