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请辞
李湛这几日忙着查地道坍塌是不是有人故意而为,给他找麻烦。而对于涵因来说是这事到底是有人故意害李湛,又或是单纯的事故,根本无所谓。
相反这倒是件好事,经过这两次震荡,那些跟着李湛并不坚定的人就自动退散了。人多势众固然好,但是如果人心不齐,反而会拖后腿,甚至带来更大的祸患,三国时候许攸背袁绍投曹操,献上偷袭乌巢之计,导致袁绍大败。李湛一直在走钢丝,这种情况下,甩掉这些并不坚定的人反而可以进一步整合自己的力量,把那些并不坚定的人甩掉。
李湛的幕僚老资格的没剩下几个,贾敞和竹心先生一直待的很安稳,一个埋头接下那些走掉的人的工作,一个悠哉悠哉去凉州几个县考察民风、人口,一回来就把自己关进书房,忙着写报告总结。
李湛也去问过这两个人的意见,贾敞说:“君子立言立德,只要行得正,公道自在人心,又何必管那几个朝三暮四的小人,主公还是把心思放在如何治理凉州上吧。”
竹心先生说:“我看这倒是好事嘛,他们自己走了,省得主公往后还要费心礼送。这是我画的天梯山石窟风景,主公来品评一番如何?”
剩下几个资深的,一个是之前在京兆府给李湛做功曹参军田英,李湛来凉州的时候把他调了过来跟着自己,现在做了都督府的主簿,这人涵因接触不多,只知道是个很低调的人,平时也不怎么和别人交往。还有一位苏先生,擅长刑名,这人从前跟涵因没打过什么交道,到了凉州才时有接触,是最资深的老人。
另外。通过涵因到李湛那里处置财务的李谛也很安分,涵因本来以为这个人为商多年,最为重眼前知礼,会忙不迭跑掉。谁知道他却没有任何行动,还很高兴的接下了仓曹参军的任命。
新来的之中,两个是竹心先生给李湛找来的凉州学子;两个是李家旁支族人,在族中不受重视,决定投奔李湛,本来李家旁支的人还有几个,现在只剩他俩还在;一个是李时翼的门生。这人抱着光大冀学的信念来的,不仅没走,还专门找了李湛表了一通忠心,不知道真是对李湛有信心,还是读书读成了书呆子,倒是让李湛蛮感动的。
这些人不管是看得透局势,知道皇帝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李湛动手,又或是单纯的忠诚于李湛。对于李湛来说,他们才是真正可以倚仗的属下。
慕容羽并没有受什么伤,在驿馆睡了一觉就没事了。李湛送来的真金白银加美女,他自然是笑纳了,这两天,李湛不是亲自过来探望,就是派人问安,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因为他觉得李湛没那么蠢,刚跟自己吵了架就对自己下杀手,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跟钱过不去呢。自己从前虽然在内卫中不算什么大人物,好歹能跟着吃香的喝辣的。现在自己在缉事府里什么都不是,皇帝特指了自己来查案,看看那些人,连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了,再不趁机捞点钱,往后又能有多少机会。他可不指望办成几件案子。皇帝就能对自己另眼相待,毕竟他的老上司刘锦是皇帝杀的,皇帝对他们原内卫的人还是有戒心的,若不是缉事府实在没有得力的人,也不会派他来。
银子在手,之前对李湛再大的不满也烟消云散了。
“哎,慕容兄不怪罪在下,在下感激不尽,慕容兄若是在这里有什么不便,尽管提出,我会立刻吩咐他们办的。”李湛此时早就不是之前和慕容羽对呛的模样了,在官场上,变脸快绝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相反,变脸不够快才是不合格,所以李湛丝毫不为自己态度大变脸红,现在可不是耍脾气要面子的时候。
“都督费心了。”慕容羽说道。
“哎慕容兄何必如此说呢,我们都是在为皇上办事,朝中对我李湛和对你们缉事府哪有一句好话,我们更应该相互体谅对方的难处才是,你说对吧。”李湛笑道。
慕容羽笑道:“在下这点心里有数,李兄放心。”慕容羽不擅长官场应酬,他跟李湛这么说,已经表示,至少自己不会再找李湛麻烦。
李湛嘱咐他好好休息,便又匆匆回去处理都督府事务了。
慕容羽没什么大事,还是要赶紧完成皇帝委派的任务,于是也赶紧起身,去哪个地道通往的院落查看。
此时院落里面经过差役们的搜检,已经不剩什么了,慕容羽仔细勘察,发现院子角落,有一处土和其他地方比起来比较新,而且也比较松软。于是命人挖掘,可是挖了半日,什么都没有。
因为房子倒塌,李湛抓人这件事,街巷上什么传言都有,慕容羽随便找了个茶楼坐下,随随便便就听到了几个版本的传言,有人说之前租那处院子的其实是胡商,后来演化成突厥人,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听见他们用突厥语说话。
还有传言说一些突厥商人今年忽然不以物易物了,而是拿着大笔的银子买东西,真是奇事。因为突厥那里提纯银的技术很差,他们自己很少用银两,当然也信不过大隋的铜钱,所以一直是以物易物的,所以他们忽然改用银子才让人觉得奇怪。
慕容羽也去那些收了突厥人银子的商人那里看了,果然确有其事,都是些散碎的银块,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但是这种纯度,绝对不是突厥人能提炼出来的。
问那些商人,这些突厥人的来历,都说是生客,从前没有见过,问怎么找到他们,谁也说不清楚,也有人说那些人早就走了。这让慕容羽心中很是疑惑,他很难不把那笔失踪的银子和突厥人联系在一起。
他把自己这里发生的情况,还有发现的线索都一一写清楚,用八百里加急发了密折。
长安,皇帝已经接到李湛的请罪折子好几日了,御史开始弹劾了,说李湛罔顾使臣性命,还有人说李湛到了当地,治安恶化,竟然出现了公然挖地道偷窃民宅的贼,要不是缉事府干事发现,这种事不知道还要发生多少起,还有人说李湛教化不利,导致当地民风刁滑,应予惩戒,以观后效。
无非是看李湛不顺眼,而且他还是皇帝的人,那笔钱也是皇帝拿走的,想挤兑挤兑李湛,再给皇帝找点不痛快。所以外人看起来来势汹汹,其实也不过就是借此事表个态,皇帝心情一不爽,把李湛处置了更好,李湛没事,他们上下嘴皮碰一碰也没什么损失。
皇帝接到慕容羽本人的折子之后,就开始下旨安抚李湛,把李湛夸了一大通,最后还勉励几句,让他安心在那里干,给了些上次,把他的勋官从上护军提成了柱国,以示褒扬。皇帝虽然一直对李湛很不爽,但是比起其他人至少起码他还算听话的,皇帝又想起梁王回来之后,那些心思又活泛了的寒门,梁王在长安刚安定下来,就有人拿了荐书去做僚属,不过自己这个大儿子还算谨慎,闭门不见,也并不和那些人交往。他的确也有意提拔些寒门的人,毕竟这些人没有根基,更好控制。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还需要李湛给他办事。
想到寒门就想到梁王,想到梁王又想到另一个儿子晋王,这个儿子就高调多了,和不少门阀大族的子弟来往,还赢了个礼贤下士的美名,有个世家女子的母亲,真是占了好大的便宜,皇帝想起自己的母家,亲舅舅一家早死绝了,根本指望不上,堂舅则是站在另一边跟着迫害父亲的。自己的姐姐更惨,生母出身低贱,出身不明不白的,即便后来成了长公主,还是有人暗中鄙视她的母家,她自己也从来不提自己的亲生母亲。自己这个儿子还没怎样,就有这么多人主动围着他转,皇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皇帝想到这里,说道:“梁王不是最好文学么,他既然喜欢,不如开的文馆,编修图书,也算是他的志趣。”
李湛接到皇帝的安抚之意,心也定了下来,虽然贾敞、竹心先生和涵因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一想到皇帝难以捉摸的个性,李湛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现在皇帝表态力挺,就说明皇帝至少在之后一段时期内还是要用他的。
李湛还要将这出戏继续演下去,毕竟朝堂上还有一堆弹劾他的折子呢,他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给皇帝一个交代。于是又赶紧写了一封请辞折子,里面再次请罪,并且表示,自己已经摘掉了乌沙,封府待罪。
皇帝收到这个辞官折子倒是笑了,真是想睡觉就送枕头,对刘公公说道:“这李湛倒是乖觉,我还想着怎么堵这帮叽叽喳喳的御史的嘴,李湛这就送来了。行了,把这个给拿去给陆相,看他明天上朝怎么说。”
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任
已经到了晚间,三省的宰辅还有各部的主要官员仍然聚在中书省商议事务。他们讨论的就是李湛的这份请辞折子。
“说了半天,既然皇上让咱们讨论,咱们就要参详出个人选来,各位谁毛遂自荐接李湛这个位置。”陆宪扫着这些同僚们,现在朝中官员虽然以他为首,但是谁都各怀着自己的小心思,皇帝又设置了内廷与外廷相互制衡,伸张皇权,很多事情也不再经过宰相,陆宪这个中书令当的也并不自在。不过作为现在中枢之中资历最老,官品最高的官员,陆宪已经成为了群臣之首。被皇帝压着,还是比跟崔濯、柳正言他们成日斗法要好些。
凉州是个烂摊子,这事谁都知道,凭谁去接手结果都一样,不是得罪皇帝就是得罪世家,更何况也未必能比李湛弄的更好。别看现在这些人都攻击李湛,等到别人接手,这些人照样还会有话说,做好了,会说“这是之前李湛打下的基础好,你不过是去摘桃子”,做不好,更没好话了“李湛去了之后好歹还做了一些事情,你还不如他”……何况,以凉州一地之财政供养整个西北大军,这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再说,皇帝派去的人都差点死在那,整件事还扑朔迷离的,搞不清楚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可见凉州鱼龙混杂,自己去了又能落下什么好处。
今天在坐的都是人精,接烂摊子这件事谁都不愿意。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低着头,没人说话。
陆宪皱了皱眉头,心想:我就知道这些人都这个反应,玉门关那边跟自己已经通气了,李湛虽然贪了些,那个位置要的也不算多。这块饼刚刚重新分好,他们这些人再去一个,还不知道胃口多大,再折腾一通还不知道又生出多少事来。因此这次出事的消息传回来。他就不想借题发挥,架不住记恨李湛把那笔银子给皇帝的人太多,他也不好拦着,不过事已至此,真要把李湛踢下去,也未必对自己有利。
皇帝想让凉州安稳,他也想让凉州安稳。虽然多一张嘴,自己就要少分些,可真要是崩盘了,那就什么都吃不到。看着下面这些人,陆宪还真有点叹息,李明哲、崔濯走了,柳正言死了,现在朝堂上连个通透人都找不到。一个个都这样目光短浅,自己搞出事情来,一时痛快。现在人家以退为进,把球踢回来,你们谁也不肯接着,那你们折腾的这么热闹干嘛,现在人家说不干了,让你们去,看看,又傻眼了吧。
他忍住心里的不耐烦,又问道:“那各位有没有举荐的人选。都说说看吧。”
这下子大家都活跃了起来,都恨不能把这件事往别人身上推。不过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凉州都督为从三品,朝中最讲资序,也就是论资排辈,谁也不愿意自己苦熬多年,被一个新人占了先。这是官场规矩,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自古没有特别的功绩都不可能越级提拔,否则的话一定会被人讥为“幸臣”“奸佞”等等,因此,这个人选就得从朝中四品和四品以上的官员中选出来,不是各地刺史就是中枢的重要职务,能做到这个位置的,谁没有自己的一派势力,谁没有为自己说话的人,何况本来在这个位置上待的好好的,凭啥去啃个谁都不要的烂桃。再说就算能推到一个人身上,还得看皇帝乐意不乐意。
于是有人推荐了这个,另一个人就会举出种种不合适之处,把这件事再推到别人那里去,这个级别的官员,扒着人头数,也就那么些,说来说去还是没有结果。最终,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陆宪:“陆相,您说这事怎么办?”
“是啊,您德高望重,这事还得您来拍板。”
陆宪一看又推到自己身上了,心里暗骂两句,也觉得很无力,谁让自己在这个位置呢,吁了口气,说道:“既然没有合适的就算了吧,继续让李湛在那待着吧……”之后又在心里咕哝一句:回来也是麻烦。
第二天早朝,皇帝就问陆宪:“李湛辞官待罪,凉州之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陆宪出列启奏:“其实,平心而论,李湛去了凉州之后,安置军户,稳定军心,政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凉州刚刚安定,也不宜频繁更换地方大员,李湛虽有不当之处,以功抵过,犹可恕焉。”
陆宪给李湛定了调子,尚书左丞宋文昌附议道:“请皇上看在李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恕其失察之罪,予以嘉勉。”
下面的人也纷纷跟着为李湛说话,说着说着,朝堂上的论调已经改成了褒奖李湛政绩,安抚凉州民心。
皇帝一看下面这些人昨天还在一起攻讦李湛,把他说的庸碌无能、办事不利,今天集体大变脸,又开始一副秉持公心,客观评价的样子,心里就开始冷笑: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今天就会这副嘴脸。那个地道早不塌晚不塌,偏在慕容羽进去的时候塌了,八成就是你们中的一个在捣鬼,想用李湛这事给我一个难堪。呵,现在你们没话说了吧。
皇帝等他们都说完了,方说道:“既然众卿家都认为李湛有功,朕也觉得李湛虽然有不周全之处,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何况其功大于过,皇差之事也不必过于追究,那么就驳回其请辞折子,下旨褒奖,让他继续在凉州尽忠职守吧。”
下面的群臣领旨,赞道:“皇上有容人之雅量,臣等敢不效死!”
圣旨到了凉州,再次嘉奖,这件事就算尘埃落定了。跟着李湛提心吊胆的凉州世家们也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李诺,第二天便带着崔如君还有自己的二舅兄崔绍就来恭喜李湛了。
李湛跟那两人在朔风馆说话,崔如君则过来找涵因。
“你家二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