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有这样不妙的预感,还是在数年前的战场上。那一次,他受了重伤,差点丢了性命。
皇太孙眼中寒芒闪动:“父王疑心燕王会借机对我们动手?”
自蒋溶月去世后,皇太孙整个人清瘦了不少,性情愈发冷厉,不喜说话。目光深幽冷然,让人看上一眼,就打从心底生出寒意。
太子缓缓点头:“是。我确实有这一层顾虑。”
“你皇祖父服用长生丹也有一段时日了。若是长生丹真的含有让人上瘾的药材,那现在也该有了效用。你皇祖父是离不开长生丹了。这道圣旨,不知是你皇祖父的意思,还是燕王所为。”
皇太孙冷冷地扯了扯唇角:“肯定和燕王脱不了干系。皇祖父在行宫住了大半年,燕王也在暗中筹备谋划了大半年。现在自觉胜券在握,已经按捺不住,想趁着中元节对我们父子动手了。”
太子的面色愈发凝重:“我也是这般猜想。不过,你皇祖父下了旨意,这一趟行宫之行是没办法推辞了。”
“为何要推辞?”
皇太孙声音冷然,语气中溢出凛然杀气:“燕王虎视眈眈这么久,我们一直提防戒备,等着他出手。我早已等的不耐烦了。他胆敢动手,正合我心意。”
“就趁着这次机会,让皇祖父看清燕王的真面目,彻底铲除了这个隐患!父王也就能彻底安心踏实了!”
这番杀气腾腾的话,听的人热血沸腾。
太子眉头一舒,唇角总算有了一丝笑意:“你说得倒是轻巧容易。我只怕有个什么万一,会伤及你皇祖父。”
这话听着,就有那么一点言不由衷了。
皇太孙和太子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口中淡淡说道:“皇祖父是真龙天子,福寿绵长,自有上苍庇护。父王不必担心!”
顿了顿又道:“我会随着父王一起去行宫。不过,念儿还小,不宜坐马车奔波。就让母妃陪着念儿留在府中吧!”
孩子一出生就没了亲娘,身体也比普通的婴儿更孱弱,这三个月来根本就没抱出过屋子。哪里禁得起车马劳顿。
太子点点头:“你说的对,念儿就留在府里。等到了行宫,我自会向你皇祖父解释。想来你皇祖父也不会介怀。”
接着,父子两个又商议起了此行的具体事宜。
……
五日后。
行宫外,远远地就能看到太子仪仗。
太子的亲兵侍卫来了约有五百人,马蹄声阵阵,犹如沉闷的鼓声不停在响。若是胆子小的人听了,只怕会吓的腿软脚软。
燕王做足了礼数,出门十里相迎。
阔别了大半年未见的兄弟两个,见了面格外亲热。
“六弟,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也幸好有你一直照顾着父皇,我才能安下心来打理朝政。”太子亲热地拍了拍燕王的肩膀,脸上满是笑意。
燕王笑着应道:“这是我分内之事。大哥这般夸赞,倒让我汗颜了。朝堂安稳,都是大哥勤勉之功。我什么也没帮上忙,只能多照顾父皇的龙体,也算是为大哥分忧了。这一回大哥到行宫来,不妨好好住上几日再回京。”
太子连连应好。
一派兄友弟恭的和谐融洽。
燕王的目光又落在了一旁的皇太孙脸上,不无关切地叹了口气:“阿曜,三个月没见,你清瘦了不少。我知道蒋氏的死令你伤心,不过,再难过也得顾及自己的身体。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应该更好的活下去。”
这番看似关切的话,像一把犀利的刀,深深地刺中了皇太孙的伤疤。
皇太孙扯了扯唇角,眼里毫无笑意,一片冰冷:“多谢六皇叔关心,我会将这份忠告谨记于心。”
四目对视,俱都闪过冷然的杀意。
不过,这杀意都是一闪而逝。快的让人察觉不到,几乎立刻又恢复如常。
……
半个时辰后。
太子和皇太孙一起跪下请安:“儿臣见过父皇。”
“孙儿给皇祖父请安。”
皇上朗声一笑:“罢了,都免礼吧!”
太子笑着谢了恩,率先站直了身子。略一打量皇上的面容,暗暗心惊。
皇上这几年来龙体老迈,时常缠绵病榻,面色颓然苍白是常态。看着便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可此时,皇上的面色竟红润了不少,笑声中气十足,看着年轻了几岁不说,就连额上的皱纹也浅了一些。
长生丹果然有些奥妙!
“皇祖父在行宫里住了不过大半年,整个人比以前精神多了,看着龙精虎猛年轻了许多。”皇太孙一脸惊叹地张了口:“莫非皇祖父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不然,怎么会有这等奇效?”
皇上被说中了得意之处,又是一阵郎笑:“阿曜真是好眼光!你六皇叔请了几位极富盛名的仙师,为朕练出了长生丹。每日服用一枚,朕如今胃口更胜从前,耳清目明,浑身都是力气。朕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只要坚持服用一年,朕就能延寿十年!这长生丹,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燕王的功劳啊!
皇上边说,边笑着看了燕王一眼。
皇太孙立刻笑着拱手:“孙儿恭贺皇祖父福寿延绵,长生不老!”
皇上听的身心舒畅,龙心大悦:“朕先服上一年看看。你们都还年轻力健,无需这些。等日后见了效,朕就将这长生丹也赐给你们一起服用。”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元(一)
一番寒暄后,皇上才问起了玄孙:“念儿出生后,朕还未见过他。朕不是让你们将他也一并带来吗?”
皇太孙一脸歉然地请罪:“还请皇祖父勿怪。念儿在娘胎里憋的久,一出生身子就虚弱的很,不能见风,怕是禁不起一路颠簸。孙儿便没带上他。”
太子接过话茬:“儿臣思来想去,也觉得将念儿留在府中更合适些。等父皇回京了,儿臣一定将念儿带进宫,让父皇仔细瞧一瞧。”
皇上自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真的生气,闻言笑道:“这倒是朕思虑不周了。罢了,日后时间多的是,等念儿身子骨硬朗了再见也不迟。”
“你们父子一路劳顿,先早些安顿歇下。明日正好就是中元节,朕早已命卫贤妃准备好了明日的中元宴。我们父子难得一聚,明日可要好好喝上几杯。”
太子皇太孙和燕王忙一起应下了。
皇上看着孝顺的儿子孙子们,眼中闪过欣慰的笑意。
……
待太子等人退下后,皇上又叫来丁公公:“你现在去卫贤妃那边一趟,问问明日的酒宴准备的如何了?”
丁公公恭敬地应了声是,还没等他抬脚离开,卫贤妃便来了。
“臣妾给皇上请安。”卫贤妃盈盈行了一礼,眼中含笑,纤腰款款,温柔而妩媚。
新云和凌静姝两人随着卫贤妃一起行礼。
皇上笑着走上前,亲自搀扶起卫贤妃,目光又略略扫过凌静姝的脸庞:“你们两个也都平身。”
长生丹虽有效用,遗憾的是并未能令皇上重振“雄风”。皇上对女色的心也日渐淡了。见了凌静姝,心里偶尔还有些遗憾,倒也不再像以前那般惦记了。
凌静姝和新云谢了恩典,然后一起退到了一旁。
“朕正要咐丁公公去你那儿一趟,没想到你就主动来了。”皇上握着卫贤妃的手,笑着说道:“看来,朕和你倒是心有灵犀。”
卫贤妃抿唇一笑:“皇上又来打趣臣妾了。太子和皇太孙到了行宫,臣妾岂能不知。明日的中元宴,皇上期盼了这么久,半个月前就吩咐臣妾好好准备。臣妾这些日子一直忙着此事,可是半点都不敢懈怠。”
“这是明日宴会的流程,臣妾特意拿了过来,还请皇上过目定夺。若是有什么不妥的,现在改还来得及。”
卫贤妃目光略一示意,凌静姝立刻上前,将手中的锦册呈上:“请皇上过目。”
这本锦册是由上好的锦缎制成的,捧在手中轻软舒适。
翻开一看,里面的字迹十分清隽。
皇上忍不住赞了一声:“好字!”又笑着打趣:“朕记得,爱妃的字迹可不是这样。”
卫贤妃羞赧地娇嗔道:“皇上就别取笑臣妾了。臣妾进了宫之后才学的读书习字,字迹连工整都算不上。哪里写得出这般好看的字。这都是凌女官写的。”
皇上也没觉得意外。
卫贤妃身边最得用的女官,除了新云就是凌静姝了。这个凌静姝,不愧是出身良好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出众,这一手字迹也是出乎意料的漂亮。
再一次惋惜这样的可人儿自己竟无法享用后,皇上很快便将注意力放到了锦册的内容上。
但凡是宴会,自是少不了美酒佳肴。此次带到行宫来的御厨共有十几个,足以应付此次宴会了。乐师为此次宴会特意编排了新的曲目,歌姬舞姬们也精心准备了新的歌舞。
“竟然还有剑舞?”皇上饶有兴致地问道:“这倒是新鲜。是你特意让人排练的吗?”
卫贤妃笑着应道:“这剑舞可不是臣妾的主意,是燕王殿下特意命人准备的。说是到时候要让皇上一开眼界呢!”
这一年来,皇上对燕王愈发偏爱,闻言顿时展颜笑了起来:“好好好!燕王一片心意,朕就等着欣赏这场剑舞了。”
凌静姝在一旁垂着头,心中思忖不定。
燕王处心积虑暗中筹谋了这么久,已经按捺不住了吧!
此次太子和皇太孙到行宫来陪着皇上一起过中元节,这到底是皇上的主意,还是燕王的建议?
如果是燕王所为,只怕,宴无好宴……
不过,以皇太孙的精明,绝不会毫无防备。
明日的中元酒宴,不知会是何等的风云变幻龙争虎斗,也不知会暗藏多少危险。卫贤妃是一定要列席的。她和新云也少不得要陪着卫贤妃一起赴宴,想躲也躲不开。
……
刚回了寝宫,卫衍便来了。
“大姐,明日的宴会,你一定要格外小心。”
卫衍脸上毫无笑意,神色十分慎重:“这几天,我总有些不太好的预感,总觉得会发生什么意外。”
凌静姝和卫衍对视一眼,俱都看到彼此眼底的担忧。
看来,两人是想到一起去了。
卫贤妃略一迟疑,蹙起了细长的柳眉:“阿衍,会不会是你太过紧张了?有皇上在,燕王和太子还敢做什么?”
燕王在暗中的所作所为,卫贤妃也略略知道一些。
不过,在她看来,燕王无非就是想尽了办法争夺皇上的欢心宠爱。总不会有篡位谋逆的胆子。
卫衍沉声道:“我没什么证据,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切都是猜测而已。小心驶得万年船,多提防些总不是坏事。”
顿了顿又道:“皇上格外恩典,让我也一起赴宴。明日会和于道长等人坐在末席。离你远了些,若出了意外,你谨记着什么都别管,拉着安雅一起跑出去躲起来。”
“阿姝,你也一样。凡事都不用理,最要紧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凌静姝点点头,应下了。
卫贤妃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定定神说道:“好,我知道了。”
卫衍又从袖中取出了一个淡绿色的瓷瓶来:“这是我特意炼制的解毒丸。在赴宴前,你们各自服用两粒。宴会上的酒菜茶水尽量不入口。”
凌静姝接过瓷瓶。
光滑的瓷瓶犹带着卫衍的体温,握在手中,令微凉的掌心也多了些温度。(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 中元(二)
中元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大周朝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这一天,也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
按着惯例,中元节的酒宴从中午就开始了。先是酒宴,然后是欣赏歌舞之类的宴会必备节目。到了傍晚,宴会的地点就移到了园子里,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赏月。
皇上心情极佳,特意恩准卫衍周太医和于道士等人都列席赴宴。御林军侍卫统领杨圩和侍卫副统领孙毅也一并列席。除此之外,还有随同太子皇太孙一并前来的几位官员,酒宴上的人着实不少。
嫔妃们不便和男子们同席,便另外坐了两席,中间以屏风隔开。
美酒佳肴,推杯换盏,自有一番热闹。
凌静姝谨记卫衍的忠告,在赴宴前服下了特制的解毒丸。卫贤妃也是如此。到了宴会上,卫贤妃几乎滴酒未沾,入口的菜肴也极少。
凌静姝身为女官,得等着主子吃完了才能进食。装模作样地动了两筷子,便不再吃了。
“你怎么只吃这么一点?”站在身边的新云关切地询问:“饭菜不合你的口味么?”
凌静姝掩饰地笑了一笑:“我大概是受了些凉气,胃里有些不适,实在吃不下。”
这般隐瞒对不住新云。不过,有些秘密实在不宜让她知晓。
新云不疑有他,同情地看了凌静姝一眼:“换了平日,你和贤妃娘娘说一声先回去歇着就行了。偏偏今日是中元节,酒宴要一直延续到晚上。我们都得随时伺候着,脱不开身。你暂且忍耐一二。”
凌静姝随意地嗯了一声,一边不动声色地往四周瞄了一圈。
神经一直这样紧绷着,是一件颇为累心的事。
不过,酒宴却出乎意料的平静。除了众人兴致高昂,饮酒稍稍多了一些之外,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就像攥紧了拳头准备用尽全力击出去,前方却是一片空白茫然,毫无目标头绪。暗暗庆幸之余,却又涌起莫名的气闷懊恼。
……
酒宴后,众人随着皇上一起到了正殿里。
这里也早就布置妥当。
皇上高坐在龙椅上,左右各坐着太子和燕王,皇太孙坐在太子的下首。再接下来,便是宫中各嫔妃的位置了。
卫贤妃是嫔妃中位分最高,也是最得圣宠的,和安雅公主同坐了一席。
凌静姝站在卫贤妃身后伺候,也因此和皇太孙离的颇近。
而卫衍,和周太医坐了末席。他们中间隔着妖娆献舞的舞姬,几乎看不清彼此的面容。
这个时候,也不是隔空对视四目传情的最好时机。
凌静姝很快平心静气,垂下眼眸,专心致志地伺候卫贤妃茶水。
皇太孙的目光淡淡地飘了过来,见凌静姝毫无反应,心里不无自嘲地扯了扯唇角。很快又将目光移开了。
“儿臣敬父皇一杯,祝父皇福寿绵长龙体健康。”燕王端起酒杯,郎声说道。
皇上容光焕发,笑着应道:“好,朕和皇儿同饮此杯!”
目光是那样的慈爱,语气是那样的温和。
太子心里微微一沉。
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目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